越冬茬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雷晓佳 寇娟雷晓佳,寇娟,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果业发展中心,邮编714000。
收稿日期:2023-06-20
摘 要 越冬茬番茄生产效益较高,但管理难度也不小。要想实现越冬茬番茄高产优质早上市场,必须从选种育苗环节开始,做好种子处理、壮苗培育、科学施肥灌水等各环节工作。经实践,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越冬茬番茄早熟(比传统栽培管理早上市7~10天)、高产(全生育期总产量1.3万kg左右)、质优(优果率95%以上)、增效(亩产值3.5万元左右)。
关键词 临渭区;越冬茬;番茄;早熟;高产
针对陕西渭南临渭区番茄生产中病虫害逐年趋重,成本持续趋高,以及技术老化、品质下降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在临渭区官底镇东莱村进行了3年多越冬茬番茄早熟高产技术试验示范,番茄亩产达到1.2万~1.3万kg,亩产值3.5万元左右,推广面积900多亩。现将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做好消毒处理
越冬番茄栽培应选择适合棚栽的优良品种,如金棚10号、世纪粉冠、朝研299、粉丽达、丽妃、505等。播种前,对种子及栽培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处理。
1.1 浸种催芽 将选择好的番茄种子用800倍液蓝矾和瑞毒镁锰锌浸种20分钟,或用 1 000倍液高锰酸钾浸种10~15分钟。捞出种子冲洗干净,置于25 ℃环境中催芽48 小时,待60%以上番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1.2 棚室消毒
1.2.1 高温灭菌 8—9月,大棚内施入农家肥,覆盖无滴塑料膜,封闭棚体,闷棚7~8天。
1.2.2 药剂灭菌
1)土壤消毒。1.5~2 kg多菌灵粉或甲基托布津粉与50 kg湿润细土混合,再加入500倍液敌百虫和200倍液烟辣合剂,充分混匀后撒施于棚室土壤表面,耕翻。育苗配制营养土时也要混入药剂,保证幼苗健康生长。
2)棚内设施环境消毒。封闭棚体,用5%百菌清粉剂(0.75~1 kg/亩)从棚的最里头倒退着向出口处喷施,闭棚3天,对墙壁、支架、竹竿等进行消毒处理。我们采用百菌清和代森锰锌烟剂燃烧熏烟杀菌法对棚内设施和环境进行消杀处理,效果显著。具体方法:傍晚在密闭棚内每隔5 m放置百菌清和代森锰锌烟剂,点燃生烟。
2 培育壮苗
1)建造育苗床。从大棚中部选择光照充足、温度偏高处,南北走向修建长约15 m、宽约1.3~1.5 m、深约0.15 m的育苗床。
2)配制育苗土。采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过筛,按1 ∶ 2混入田园熟土,同时1 m3育苗土中加入磷肥1.5 kg、草木灰6~8 kg、25%瑞毒霉锰锌 80 g或50%甲基托布津100 g,搅拌均匀备用。
3)播种。9月8日—10日播种。播前浇透水,待水下渗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内,覆盖5 mm左右湿润营养土,覆盖地膜,搭建小拱棚。勤观察,4~5天后,待床内种子顶土出芽, 60%幼苗出土后去掉地膜降温排湿,这期间床温白天保持在20~25 ℃,夜间18~12 ℃。待幼苗1叶1心时,床温适当提高,白天22~26 ℃,夜间18~12 ℃。如此持续管理15天左右,待幼苗2叶1心时分苗。
4)分苗。10月6日—9日,幼苗2叶1心期,按照行株距10 cm×10 cm进行分苗,用开沟器在分苗床开沟,沟内浇小水,水下渗后摆苗埋土,然后叶面喷施0.25%磷酸二氢钾和20 mg/kg爱多收混合液。如果选用抗蚜虫类有茸毛品种(如毛粉802),分苗时需要把有茸毛和无茸毛的植株分开。分苗应在晴天上午进行,13:00前结束。分完苗立即给分苗床搭建拱棚,保温提温,使分苗床温白天保持25~28 ℃,夜间不低于15 ℃,地温7天内保持在18~22 ℃,以利于缓苗。
5)化控壮苗。每7~10天喷1次50%矮壮素1 000 mg/kg,连喷2~3次,防止幼苗徒长。经我们实践,幼苗期喷施2~3次300倍液巴姆兰和0.1%硼肥混合液或0.3%磷酸二氢钾和 20 mg/kg爱多收混合营养保护液,不仅能促进幼苗生长,增强抗逆性,培育壮苗,还能使番茄前期产量增加40%左右。
3 精细管理
1)栽前准备。深翻土壤,施足底肥。亩施腐熟农家肥5 000~6 000 kg,加入三元复合肥40~50 kg,肥土充分混合。定植前两天苗床要浇足底水,喷药防病。
2)适时定植。选择在冷尾暖头,棚内地温稳定在10 ℃以上时,在晴天的13:00前定植。苗高13~16 cm、底部径粗6 mm左右、8~9片真叶,植株带花蕾,叶色深绿无病虫危害。
3)地膜垄栽。采用大小行、高垄沟浇方式定植。垄宽75 cm左右,垄高12~17 cm,每垄2行。中早熟品种(如金棚10号、粉丽达)行距55 cm、株距25~27 cm,每亩4 000株左右。晚熟品种(如世纪粉冠、超研299)行距60 cm、株距35 cm,每亩3 000株左右。定植完成后盖地膜,垄带滴灌。
4)壮秧催果。浇足定植水后封棚提温,促进缓苗。白天棚温控制在25~32 ℃,夜间保持在18~12 ℃。在第1序果直径达3 cm前控水蹲苗,促使发根壮秧。缓苗后,每10~15天喷1次500倍液巴姆兰营养液或20 mg/kg爱多收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营养液。若此时棚内土壤因底水不足或特殊气候而出现旱象,可用1%三元复合肥水灌根,每株0.6 kg左右。
待植株第一穗果快速膨大时结束蹲苗,随水追施尿素20 kg/亩、10 kg/亩硫酸钾。此后每隔9~10天浇水追肥1次。白天棚温控制在26~30 ℃,夜间保持在15~18 ℃,注意放风排湿,保证棚内光照。若植株有徒长现象,可叶面喷施800 mg/kg矮壮素,每隔5天1次,连喷2~3次。
5)整枝打杈。一般采用单干整枝,每株留4~5穗果,每穗留果3~4个。及时打去侧枝及下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
6)保花保果。针对植株因棚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水分供应不畅等因素,造成营养不良,落花落果或形成畸形果的问题,可用15~25 mg/kg 2,4-D点花(浸花)。点花处理应在晴天上午9:00—11:00,选择当天开放的花朵进行处理,注意不要漏掉,也不要重复。
7)促进优果。越冬番茄栽培中后期,棚温控制在25~28 ℃,地温保持22~25 ℃。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每10~15天浇1次,使土壤处于见干见湿状态。
经常清洁薄膜,保证光照良好。增施二氧化碳肥,喷施0.3%磷酸二氢钾、硼肥及1%尿素溶液和20 mg/kg爱多收混合营养液。及时清除植株下部老弱病残叶,适时防控病虫害。
8)果实采收。及时采收成熟果实,减轻植株负担。为了及早上市,可采用乙烯利人工催熟果实,具体做法:选择转色初期的果实,用800~ 1 000 mg/kg乙烯利喷雾处理,或将转色初期的果实摘下,用1 500 mg/ kg的乙烯利溶液浸泡1分钟,取出放在20~25 ℃通风避光环境中催熟。
参考文献
[1] 马成龙.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2,40(22):77-79.
[2] 岳西宁.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综合),2023(02):11-14.
[3] 潘虹宇,冯琨宁.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09):157-158.
[4] 高红星,尹春力.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21,12(23):90-92.
[5] 吴毅.设施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07):73-75.
[6] 安安.棚室番茄秋冬茬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20(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