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沙区沙地柏种子育苗试验研究

作者: 郜超 王薇 王海鹰 李荣 赵学庆 杨红艳 王建梅

榆林沙区沙地柏种子育苗试验研究0

摘    要:通过开展榆林沙区沙地柏种子繁育试验研究,掌握了影响沙地柏有性繁育的主要因子,总结出沙地柏种子繁育的技术措施,为沙地柏天然林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榆林沙区;沙地柏;种子;繁育;试验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03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1       文献标志码:B

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oine)为柏科圆柏属的常绿匍匐针叶灌木树种,具有适应沙地生长的特性[1],是榆林沙区一种优良的常绿灌木树种。沙地柏繁育中关于扦插育苗方面的研究较多且繁育技术措施便于掌握,在榆林沙区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沙地柏种子中后熟期长,种壳厚而坚硬,种子纯度低,幼苗出土能力较差[2],对种子处理、播种技术和田间管理等要求严格,否则将造成发芽出苗率低。为了给榆林沙区造林和城市绿化提供充足的沙地柏实生苗,对沙地柏进行了种子繁育试验研究。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苗圃为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红石峡实验林场2010年新修苗圃地,沙地经机械平整后,垫黄土25 cm,土壤肥力一般,pH值7.5~8.5,有灌溉条件。

沙地柏种子繁育试验播种前,先将苗圃地整平、浸漫、施入底肥后进行深翻,结合深翻施入硫酸亚铁15 kg/667 m2进行土壤消毒,打碎土块,反复耙磨,细致整地,做成平床,床面宽1 m、长4 m。

2 材料与方法

2.1 沙地柏种子采集和调制

10月中下旬沙地柏果球由黄绿色变为紫褐色,果肉变软,种子颜色由乳白色变为黄褐色,表明种子已成熟,应及时采收。

沙地柏球果采收后,应及时进行调制,否则会发热、发霉,降低种子品质。沙地柏果球含油脂较多,取种时用石碾将果球碾压后放入水中搓洗,漂去果皮、果肉和空秕种子,晾干除去杂质后即为净种。一般10 kg果球能取净种500 g。在种子水选过程中,由于一部分空秕种子种皮较厚、木质化强,也随饱满种子下沉,优劣难分[3]。因此,在播种试验前要对每批种子用切开法进行检验,以确定适宜的播种量。根据2019—2021年的检验结果,一般年份饱满种子占30%~40%,特殊年份占60%,沙地柏种子千粒重为19.87 g。

各项试验所用沙地柏种子均由当年采集调制,进行室外沙藏处理,翌年5—6月进行播种繁育试验。

2.2 试验方法

沙地柏种子育苗播种采用平床条播法,除不同覆土试验外,其他试验覆土厚度均为1~1.5 cm。试验小区面积4 m2,重复两次。

试验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沙地柏种子育苗种子处理、发芽、出苗等问题,因此没有考虑苗圃地土壤肥力的差异,各项试验在苗圃地按顺序排列。

2.3 调查方法

试验播种后,定期观察记载5 cm、10 cm、15 cm深度地温。播种后每天定时观察记载种子发芽出苗情况。激素处理试验、药剂处理试验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其余各项试验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播种期对沙地柏种子发芽的影响

沙地柏种子繁育适宜播期试验,2020—2021年分期进行播种试验,种子播前用温水浸泡3~5 d。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播种期对沙地柏种子的发芽有显著影响,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发芽率较高,6月底播种发芽率很低,7月以后完全不能发芽。

3.2 温水浸种处理对沙地柏种子发芽的影响

试验于2020年6月12日、2021年6月9日分别用不同水温浸种4 d后播种,以种子未浸种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采用温水浸种能显著提高沙地柏种子发芽率,尤以60~80 ℃温水浸种效果最佳。80 ℃条件下,不同播种日期沙地柏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4.58倍和6.44倍。

3.3 激素处理对沙地柏种子发芽的影响

分别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2,4-D、萘乙酸和赤霉素溶液浸种24 h处理,以不浸种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萘乙酸和赤霉素不同浓度处理均可提高沙地柏种子发芽率,其中萘乙酸100 mg/L浓度处理比对照发芽率提高了3.5倍;2,4-D处理仅10 mg/L浓度的发芽率较对照略有提高,其他两个浓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激素处理与温水浸种处理相比,3种激素处理效果均不理想,说明激素处理对沙地柏种子繁育发芽影响不大。

3.4 药剂处理对沙地柏种子发芽的影响

沙地柏种子种壳厚而坚硬,有蜡质,不利于种子吸收水分。试验分别采用10 mg/L、30 mg/L、50 mg/L的对苯二酚,以及0.2%硝酸钾、75%硫酸、75%乙醚和57%乙醇进行浸种处理,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采用0.2%硝酸钾浸种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75.6%,比对照提高了3.9倍;其次是10 mg/L对苯二酚浸种处理发芽率为68.1%;75%硫酸和75%乙醇浸种处理发芽率有所提高;75%乙醚浸种处理对沙地柏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

3.5 覆土厚度对种子繁育出苗的影响

沙地柏种子属于小粒种子,且子叶出土带壳,破土能力差,因此有必要对沙地柏种子繁育适宜播种深度(覆土厚度)进行试验分析。2020年分别对1 cm、1.5 cm、2 cm、3 cm深度进行了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播种深度1.0~1.5 cm发芽率略低于2.0~3.0 cm深度,但1.0~1.5 cm深度出苗率明显高于2.0~3.0 cm深度;当播种深度为3.0 cm时,发芽率为77.6%,而出苗率只有19.7%,说明播种深度对沙地柏种子发芽特别是对出苗有很大影响,因此适宜播种深度为1.0~1.5 cm。

3.6 不同覆盖物对沙地柏种子发芽出苗的影响

对不同的覆盖材料(黄土、沙子、1∶1沙土混合和沙碳)进行播种试验,筛选出适宜沙地柏种子繁育的覆盖材料,试验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沙子作为沙地柏繁育覆盖材料最佳,发芽率达73.3%,出苗率达88.3%;1∶1沙土混合材料次之;黄土覆盖后发芽率最高达77.1%,但出苗率低,仅为45.7%,原因是黄土覆盖后,地皮板结发硬,部分沙地柏种子发芽后不能破土顶出,造成出苗率低。

4 苗期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沙地柏种子繁育在出苗期要保持苗床湿润,以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在此期间要注意金龟子,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否则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较大为害[4]。可用6%的可湿性六六六粉按1∶1的比例与土拌合撒到苗床行间,能起到防治作用。

待沙地柏苗完全出齐后,定期观测刚出土的幼苗,容易受旱发生立枯病以及日灼伤害,应及时灌水或洒水,降低地温,提高保苗率[5]。灌水或洒水后,要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保持苗圃地土壤疏松透气。

5 小结与建议

第一,沙地柏雌花与雄花不同期,授粉受到限制。沙地柏种子优良度低,种子不饱满,种仁含量少,后熟期长,种壳坚硬致密,播种繁育难度大,必须掌握从种子处理到播种发芽出苗的各技术环节,才可能有较高的发芽出苗率。

第二,激素和药剂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沙地柏种子的发芽率,但从操作简单、便于掌握推广、降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用温水浸种处理最为理想。

第三,沙地柏成年植株虽具有抗旱性,但当年生幼苗极不耐高温干旱。当苗圃地5 cm深处地温达到35~37 ℃时,部分苗木开始干枯,灌水后湿度大、温度高,极易受到立枯病为害,因此保苗率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宋西德,张永,周锋利,等.臭柏的特性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3):63-66.

[2]刘媖心.中国沙漠植物志(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6-7.

[3]王林和,张国胜,董志.毛乌素沙地臭柏种子产量及更新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98,34(6):105-112.

[4]苏世平,李兰晓.沙地柏生物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87,2(2):29-40.

[5]何维明.水分因素的沙地柏实生苗水分和生长特性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1):11-1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