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同玉609品种选育及制种关键技术探讨

作者: 安贵 申建国 常红飞 宋文亮 王晓斌

摘    要:玉米杂交种同玉609品种是四川同路种业选用R62作母本、S909作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近年来先后在张掖市、武威市等区域进行制种,生产的种子深受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等西南市场欢迎。但该品种父母本播期较大,种子成熟期推迟,生产过程中存在冻害风险,影响种子质量,制种难度较大,生产公司不能够大面积生产,种子销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进一步探索总结玉米杂交种同玉609品种的制种关键技术,2020—2021年通过多地试制,基本掌握了同玉609品种的适宜制种区域,并探索总结出了该品种“两早两快”“一薄一勤两保证”“生产环节五注意”等制种技术成功经验,制种产量显著提高,制种面积不断扩大,有效提升了同玉609品种的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生产的种子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品种选育;制种技术;探讨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3-004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1 同玉609品种选育过程

1.1 同玉609品种杂交种选育

杂交种同玉609品种是2011年用自交系R62作母本、S909作父本组配而成,2012年进行组合鉴选试验,2013—2014年开展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604 kg/667 m2,比渝单8号增产19.8%。2015—2016年参加西南春玉米绿色通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604 kg/667 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4.38%;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8.5 kg/667 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2.68%。其选育鉴定过程如下。

2011年冬季      三亚市                      R62×S909

                         ↓

2012年春季      四川省和贵州省      杂交组合初步鉴选

                         ↓

2013—2014年春季      西南              多点品比验

1.2 自交系S909来源

父本自交系S909是2006年以先正达试验品种试-09开放授粉果穗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7代,2009年选育而成。其选育系谱如下。

2006年冬季    广西        在广西柳州市取先达试-09果穗

2006年冬季    海南省    S0

↓自交产生S1代

2007年春季    绵阳市    S1

↓(单株自交产生S2代)

2007年冬季    海南省    S2

↓(单株自交产生S3代)

2008年春季    绵阳市    S3

↓(单株自交产生S4代)

2008年冬季    海南省    S4

↓(单株自交产生S5 代)

2009年春季    绵阳市    S5

↓(单株自交产生S6 代)

2009年冬季    海南省    S6

↓(单株自交产生S7代)

2010年春季    绵阳市    S7

继续自交稳定出圃

1.3 自交系R62来源

母本自交系R62是在2005年利用了农系531、78599-141、T8-1-4、P138等组成的P旅小群体做基础材料,经5年8代自交选育而成。选育系谱如下。

2005年春季                    P旅小群体

↓(自交)

2005年冬季    南繁   S1

↓(自交)

2006年春季            S2

↓(自交)

2006年冬季    南繁        S3

↓(自交)

2007年春季            S4

↓(自交)

2007年冬季    南繁        S5

↓(自交)

2008年春                      S6

↓(自交)

2008年冬季    南繁        S7

↓(自交)

2009年春                      S8

↓(自交系性状稳定)

2 同玉609品种杂交种及亲本特征特性

2.1 同玉609品种

西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1 d,比渝单8号生育期晚3 d。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9 cm,穗位高114 cm,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锥型,穗长18.5 cm,穗行数16.3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0.031 1 kg。

2.2 母本自交系R62

生育期128 d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200 cm,穗位高100 cm;穗长14.2 cm,穗粗4.5 cm,穗行数16行,雄穗护颖紫色,花药浅紫色,雌穗花丝红色。果穗白轴,籽粒黄色、硬粒型。

2.3 父本自交系S909

生育期130 d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220 cm,穗位高95 cm;穗长16 cm,穗粗4.5 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2粒。雄穗护颖浅紫色,花药绿色,雌穗花丝绿色。果穗白轴,籽粒黄色、硬粒型。

3 同玉609品种主要优点、缺陷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3.1 主要优点

秸秆成熟、植株保绿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籽粒为黄色半硬粒型,外观商品性好。

3.2 主要缺陷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株高偏高,应注意前期蹲苗。抗性鉴定大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注意防治大斑病。

4 同玉609品种适宜种植区域

同玉609品种适宜在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种植。

5 同玉609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我国西南地区各地气候特点,播期可在3月下旬—5月上旬,一般种植密度2 800~3 000株/667 m2,云南部分地区种植密度可达3 600~4 000株/667 m2。直播或育苗移栽,应该选择适宜的土壤墒情和气候适时播种。播种前可以施用复合肥30 kg/667 m2,农家肥1 000 kg/667 m2作底肥。苗期施用尿素10 kg/667 m2作苗肥,穗期施用尿素20~25 kg/667 m2。

6 同玉609品种种性保持及杂交制种技术

6.1 亲本种子繁殖

亲本繁殖严格按程序进行,外围隔离要达标,要选择周围0.5 km内无同类作物的地块作为亲本繁育基地等现象,地力条件要均匀一致,以免出现弱苗、小苗、长势不整齐等现象,避免去杂不彻底影响种子质量。父本和母本种植密度3 500~4 000株/667 m2左右。严格去杂去劣,在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和抽穗期3个生育时期分别进行去杂,根据亲本特征特性逐行排查,确保亲本去杂干净、彻底。在抽穗期去除可疑株的同时,可将部分雄穗去除,去除率达到60%左右,以提高亲本生产产量。亲本种子成熟后要适时收获晾晒,尽快脱水,籽粒水分低于13%即可脱粒清选入库。脱粒前要进行穗选,挑除穗型、粒色不完全一致的果穗,确保亲本种子质量。

6.2 同玉609品种杂交种制种关键技术

玉米杂交种同玉609品种2017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玉20176100。同玉609品种属稀植大穗型、特晚熟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果穗粗大、出籽率高等特性,深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地种植农户的欢迎。近几年推广面积逐年上升,成为西南玉米种植区域的主推品种之一。但该品种由于父母本播期差异较大,父母本播期相差30~32 d,造成制种后期种子成熟期推迟,制种难度大,年际间常出现冻害而影响正常出芽率,导致种子质量不高,生产风险较大,制种基地生产企业只能小面积生产,销售公司常出现种子销量缺口、成本增大的压力。如何破解同玉609品种的制种技术瓶颈成为品种权公司和生产企业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经过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张掖市、武威市等多点测配试验,根据不同区域气候特点和基地生产条件,进行了多点比较。经过连续两年的测配试制,掌握了同玉609品种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播期、花期及授粉期对环境温度的要求等生长习性,通过观察对比分析,认为该品种在武威市生产风险相对偏低,产量与其他生产区域相比有所增加,生产的种子色泽及商品性好于其他区域。经过观察比较,初步总结出同玉609品种玉米杂交种制种必须把握的关键技术要点,即“两早两快”“一薄一勤两保证”“生产环节五注意”。

6.2.1 做到“两早”

1) 早播种。在适播时间内,尽量早播父本,一般在4月10—15日前播种完毕,太早地温低,出苗时间长,易造成籽粒霉烂缺苗或弱苗,太晚造成母本播种期推迟,生长期、成熟期相应推迟,影响灌浆和成熟。母本在父本播后30~32 d快速播种,一般应在5月15日前播种结束,过早或过晚会影响花期。

2) 早收获。灌浆结束后待母本籽粒灌浆乳线达到1/3以上时即可收获,一般在10月5—7日开始收获,收获的果穗必须在3~5 d脱皮晾晒,过早收获影响产量和种子商品性,过晚易发生冻害,影响种子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