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作者: 支莉

摘    要:山楂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即使在非常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近年来山楂种植受到了大范围推广,市场前景广阔。但山楂生长过程出现的病虫害不仅会影响到山楂果实的产量和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山楂果树的生长和存活。文章主要对山楂的病虫害和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山楂;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0-009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6.619       文献标志码:B

1 山楂的生长习性

大果山楂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喜阳怕阴,对多云少晴的环境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山楂对生长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土壤肥力尚可、排水性良好,并且加强日常管理,就能有较好的收获。山楂种植地一般选在平原、丘陵或者是山地的缓坡地带,最好选在南面向阳方向,要兼顾地形的蓄水、排涝和防旱性能。

2 山楂树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2.1 白粉病防治方法

白粉病的常见症状是嫩芽、新梢、叶片、花朵、果实等受害部位变厚,产生畸形,背面生出白粉。白粉病可在病果、病叶上越冬,待第二年春季遇水后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空气传播。防治方法是要及时清理果园落叶,且在秋季整园过程中对患病的叶子、树枝和果实进行彻底清理并焚烧,或者结合施肥进行深埋,减少病菌传播。发病中可喷洒甲基苯硫脲800倍液或三唑酮可乳化浓缩物2 000~2 400倍液,每两个月喷洒1次[1-4]。

2.2 花腐病防治方法

花腐病防治一是要在秋季整园时彻底清除病果,对其进行焚烧深埋处理。二是要在每年的4月下旬之前,向树盘中撒1层生石灰。三是要在半展叶和全展叶时喷洒两次防叶腐,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控制叶腐病,或者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开花期可选择再喷淋1次,防止花腐及果腐。

2.3 日灼病防治方法

日灼病防治,一是要及时对山楂果树枝叶进行适当修剪,使树枝上的树叶均匀分布,减少阳光对树叶的直射。二是防止因蒸腾作用所引发的脱水。夏季对果树及时补水,还可以选用盖草法,增加果园的保水增湿能力,减少对幼果的灼烧。高温天气时,在果实和树枝上喷洒100倍石灰或滑石粉,减少日光伤害。

2.4 缺铁性黄叶病防治方法

缺铁性黄叶病是一种病理生理性病害,发病的叶片部分会失去绿色,但其主侧脉仍为绿色,严重时叶片和主侧脉均变为白色,并且叶片边缘变得干枯。黄叶病防治要在施肥时为每株果树施入0.5~1 kg的硫酸亚铁,开花后可喷洒800~1 000倍硫酸亚铁溶液,后期追肥时向每株山楂树追施有机肥3~10 kg。深耕翻土,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为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黄叶病也会减轻或消失。

3 山楂树主要的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3.1 桃小食心虫

3.1.1 为害特征

桃小食心虫病害主要发生在1~2代,成熟害虫在树冠下浅土层做虫茧越冬,幼虫寄生在果核间啃食果实,导致果实中空并堆满虫粪失去食用价值,幼虫为害高峰期为8—9月。

3.1.2 防治方法

桃小食心虫防治,一是要在土壤解冻前后,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深度为12 cm,能够灭杀土壤中的越冬害虫。二是用药土灭杀出土幼虫。幼虫出土高发期,可在地面喷施50%的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能够消灭大量的越冬幼虫。三是在成虫产卵的高发期,可向树上喷洒10%的氯氰菊酯2 000倍液,能够取得很好效果。

3.2 白小食心虫

3.2.1 为害特征

白小食心虫病害主要发生在1~2代,蛀虫在树皮褶皱及树下杂草中结茧越冬。幼虫在果叶相连和果实相连处进入果实内部为害。虫粪排出果外与果实连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粪团。

3.2.2 防治方法

白小食心虫防治,一是彻底刮除老皮、彻底清理果园,对杂草和落叶集中焚烧或者深埋处理,减少虫源数量。二是要在花芽膨大时期,喷洒石硫合剂。三是要在每年的5—7月,成虫羽化的关键期,喷施10%的吡虫啉5 000倍液。

3.3 山楂红蜘蛛

3.3.1 为害特征

红蜘蛛虫害主要发生在6~9代,受精的雌性成虫在树干褶皱中及附近的土壤缝隙中越冬,第二年花芽膨大期开始活动,吸食山楂树的汁液。导致受害叶片发黄甚至落叶,影响果树生长和果实成熟。

3.3.2 防治方法

红蜘蛛防治,一是在早春时节,刮除树皮,并且集中深埋或者焚烧。在花芽的膨大期,可以喷施石硫合剂。二是在每年5—6月,即第一代幼虫孵化期,采取药物防治,选择1%的阿维菌素4 000倍液,或者2%的阿维菌素6 000倍液,效果明显。三是结合害虫上树的特点,可在树干上绑草把来诱杀雌性成虫。

3.4 槐枝坚蚧

3.4.1 为害特征

槐枝坚蚧虫害发生在1~2代。小若虫在2年生枝条上集体越冬,枝条背面虫体最多。若虫吸食树枝汁液,影响果树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枝条落叶、干枯。

3.4.2 防治方法

槐枝坚蚧防治,一是在虫体较少时,采取人工除虫。二是在树萌芽前,可均匀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三是在若虫孵化的高发期,可喷施10%的氯氰菊酯2 000倍液,1~2次即可。

3.5 山楂粉蝶

3.5.1 为害特征

山楂粉蝶虫害发生在第一代,2~3年幼虫在叶片中的虫巢内过冬。幼虫啃食叶片,并拉丝将其做成虫巢。

3.5.2 防治方法

山楂粉蝶防治,一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摘除虫巢,并销毁。二是在害虫的为害期,可以在树上用药,重点喷施虫网,使用10%的吡虫啉5 000倍液。

3.6 苹毛金龟子

3.6.1 为害特征

苹毛金龟子虫害每年发生在第一代,成虫在较深的土层中越冬。成虫咬食叶片及花蕾,为害期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月。

3.6.2 防治方法

苹毛金龟子防治,一是利用苹果金龟子假死性特点,采取人工震落捕杀成虫的方法。二是在花期可以在树上悬挂糖醋罐,诱杀成虫。三是在初花期,可喷施杀虫剂灭杀成虫。四是选择黑光灯诱杀成虫。

3.7 大绿浮尘子

3.7.1 为害特征

大绿浮尘子为害一般发生在第二代。虫卵在枝条的皮内层进行越冬,第二年的5月中上旬开始孵化,若虫出现后一般先到周围的蔬菜或杂草上觅食。6月下旬出现第一次成虫,8—9月出现第二次成虫。10月中旬左右陆续到山楂树上进行产卵,以卵态越冬。

3.7.2 防治方法

大绿浮尘子防治,一是在山楂树行间不能够间作蔬菜或者高粱等作物,避免害虫增加。二是在成虫大量转移到山楂树产卵期间,选择马拉硫磷1 000倍液药剂喷杀防治。三是在成虫产卵前,对枝条喷施高度石灰水,且在石灰水中添加豆浆,增强黏着力,提高防治效果。

4 病虫害发生因素分析

4.1 环境因素

局部气候干旱、洪涝时,会导致山楂树出现特有的病虫害。与其他作物如苹果、梨等混种,也会导致不同作物之间出现虫害交叉感染。

4.2 栽植因素

由于山楂树一般多种植在山地、坡地等土壤环境较差的地方,加上管理粗放,往往会出现山楂园布局混乱无序,影响了山楂的生长,降低了山楂园的抗病虫害能力。此外,建园过程中没有注意合理密植,片面追求高密度新品种,使得树势减弱,抗病能力减弱。

4.3 防治技术落后

许多山楂树种植户规模不大,多为零散种植,所以对于山楂病虫害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同时,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不能满足农作物种植户的需求,也使得山楂树的病虫害防治水平能力较低。

5 山楂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5.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的宗旨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引进或启用山楂苗木、种子、接穗时,要严格落实检验检疫制度,从源头上杜绝病虫害传播,防止带有病菌或病虫害的苗木、种子进入无病区。如需在疫区引进苗木或调运种子时,除了严格履行检验检疫制度外,在发芽之前还要对引进的苗木、种子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目的是杀灭病菌之后再进行种植。

5.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一是在选种阶段要选取抗病虫能力强的种子或苗木。二是进行合理且适度的修剪,加强水肥管理并且改善耕作的制度。冬季时,将老化翘起的树皮刮掉并焚烧,用石硫合剂、石灰等进行树干涂抹,消灭潜伏在老翘皮中的食心虫、卷叶虫、星毛虫、红蜘蛛等害虫,定期清理果园,清除病叶和病果。三是要加强果园的日常管理,在种植的各环节都要时刻注意苗木健康状况,在育苗期、生长期都要进行科学浇水和施肥,保持良好通风和充足光照,可以有效提升果树的抗病能力。对果园进行翻整,更能有效地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也能实现除草、提高土壤渗透性和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等作用。

5.3 物理防治

5.3.1 人工捕杀

针对许多害虫群居和假死的习性,可以选用人工捕杀的方式。例如金龟子具有受惊假死的习性,可在白天摇晃枝干使成虫落地后进行捕杀。对一些体型较大的害虫,可以进行直接人工捕捉;要经常检查山楂树的枝干、树皮等部位,一旦发现有隆鼓包现象,便用刀挖除受害的部位,将幼虫杀死。

5.3.2 诱杀

诱杀是一种绿色的杀虫方法,杀虫效果良好,且省时省力。该方法不使用农药,避免了环境污染。

1) 灯光诱杀。该方法最好选择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灯设置在距离果园50~100 m的山坡上,开灯时间一般为20:00~22:00,诱杀期在每年的4月上旬到5月上旬。布置密度可选择2 hm2设置一个杀虫灯。主要诱杀桃蛀螟、金龟子、卷叶蛾、天牛等趋光性害虫。杀虫效果要比药物杀虫更好。

2) 黄板诱杀。该方法可以杀灭蚜虫等对黄颜色有较强趋性的害虫。可将纤维板制作成为1 m×0.2 m的长条形状,表面涂满粘油(是用10号机油掺加少许的黄油),挂在山楂树林间,每1 hm2挂300~375块,略高出山楂树的树冠20~30 cm。要及时观测黄板的杀虫效果,当黄板上粘满了害虫时,为了保持黄板的粘性和杀虫效果,需要及时地涂抹粘油,以往的经验来看一般7~10 d重新涂抹1次粘油即可。

3) 糖醋液诱杀。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昆虫的趋化性诱杀成虫。将罐子里加入装满红糖、酒醋及少许农药的混合液,将其悬挂在山楂树上,可以诱杀桃蛀螟、卷叶蛾等对糖、酒、醋有趋性的害虫。糖醋液配比如下:红糖5份、食醋20份、酒5份、水80份。布置密度为每1 hm2果园悬挂75~90个糖醋盆。

4) 性诱剂诱杀。一些雄性昆虫对雌性性外激素具有非常强烈的趋性,利用这种特性可将具有雌性性外激素的诱芯放置于飞虫诱捕器旁,这样就会吸引雄性昆虫不停地围绕诱芯飞舞直至掉入诱捕器中溺水而亡,从而降低害虫的为害程度。可选用直径18~20 cm、深度为8 cm左右的硬塑料盆,最好选择绿色,将混有少许洗衣粉的清水倒入其中,将诱捕器挂在距地面1.2~1.5 m高的树枝上,在塑料盆中心距离水面1~2 cm处放置一个诱芯。布置密度为每50 m设置一个,每1 hm2悬挂225个诱捕器。需每天将盆内溺亡的昆虫捞出并随时补充水量。每7 d或雨后添加水和洗衣粉,每个月更换1次诱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