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 李长江

甘肃省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分析0

摘    要: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人们拥有优越的经济条件,对水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口感好、无公害、价格实惠等。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关技术人员对果品品质提升技术和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尝试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根据实际应用结果可知,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文章围绕甘肃省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展开了全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苹果产业;有机肥;化肥;技术模式;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2-009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1.1       文献标志码:B

苹果产业是甘肃省的特色产业之一,也是主产区种植户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甘肃省产出的苹果口感甜脆、水分充足,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量稳居全国第六位。甘肃省苹果产业在全国水果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如栽培模式落后、种苗培育体系建设缓慢、技术培训未达标等,已严重影响到主产区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引进和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技术模式,利用该模式的优势和作用,改善苹果产业生产中的不足和弊端,为我国甘肃省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 甘肃省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的应用背景

我国甘肃省的苹果产业闻名全国,陇南、天水、平凉等苹果重点产区生产的苹果色彩鲜艳、口感细脆,具有丰富的营养和高含量的可溶性固形物,并且耐贮运,畅销国内外市场。陇南、天水、平凉等苹果主产区主要位于甘肃省陇东南黄土高原,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光热资源,土壤优渥、昼夜温差大等优势为苹果产业的大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今平凉、庆阳所生产的优质红富士苹果在市场上有着可观的销售前景,天水也成为我国著名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

甘肃省各地苹果主产区在不断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历史遗留性问题以及新的问题逐渐暴露,对当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大部分果园依旧沿用传统的施肥技术模式,造成资源过度浪费,或技术培训流于形式化,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甘肃省苹果产业的发展,应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积极促进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技术模式的推广和普及。

2017年推出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给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明确提出将生态环保理念渗透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中,坚持在绿色发展观的导向下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以此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弊端和缺陷。2017年,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将绿色发展观念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农业部门依据实际情况颁发了《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积极推广和宣传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的应用优势,并展开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的试点项目,有利于提高我国甘肃省苹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升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2 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的应用现状

在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的过程中,深入分析具体实施情况和结果。主要从相关部门和学术研究这两个渠道着手,通过相关部门的调查情况和学术研究的数据信息可知,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在改良土壤环境、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透气性、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积极意义[1]。

影响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推广效果的因素有两点:人为因素,大部分农户更倾向于求稳,不会随意尝试新技术,且大多数农户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自身认知水平较低,还有部分家庭收入较低,容易影响有机肥的施用效果。市场因素,施肥成本高昂,市场上的有机肥售价高,超出普通家庭的经济承受范围,农产品的销售难度大,绿色农产品的溢价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并没有取得最佳的应用效果,还需要加强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推广工作的重视,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渠道加强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3 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的应用效果

我国是著名的水果、蔬菜种植大国,由于有机肥的使用,在以往没有化肥时也能使土壤保持肥沃。根据相关检测数据可知,长期使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满足植物对矿物质的需求。有机肥中含有氮、磷、钙、镁、硫、锌、硼等,与普通化肥相比更具优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提升果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的实践应用情况可知,该技术模式不仅有效提升当地苹果产业的绿色生产水平,还大幅度提高了项目区域内禽畜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2020年,试点产区和重点生产基地的化肥用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了15.5%以上。化肥用量的减少能够改善当地土壤环境、恢复生态系统,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另外,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的实施和应用需要用到大量的农家肥,有机肥生产厂家会选择到当地养殖场或农户收购畜禽粪便、果园落叶等,可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有些生产厂家直接与果农进行合作,将产出的有机肥直接用于自家果园,进而有助于提高有机肥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4 主体技术分析

4.1 “有机肥+配方肥”技术

“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在甘肃省苹果主产区广泛应用。应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户堆肥的利用率,并通过招投标选择资质合格、实力过硬和信誉有保障的肥料企业与当地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实施送肥入乡入村活动项目,向果农推广和宣传有机肥技术的优势,吸引更多果农购买和施用商品有机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为果农详细普及有机肥的施用比例,教果农按照说明书配比施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2]。

4.1.1 施基肥

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施用基肥的最佳时间,平凉、庆阳等地所生产的优质红富士等苹果属于晚熟品种,采收后便可以开展基肥施用作业。

基肥类型主要有有机肥、复合肥等。有机肥选取经过腐熟处理后的农家肥,如牛粪、猪粪和羊粪等,按照3万kg/hm2的配比施肥,并对土壤养分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数据确定商品有机肥的施用量,3 000 kg/hm2的饼肥、7 500 kg/hm2的生物肥,以此实现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此外,在选择复合肥时,宜选择高氮高磷中钾型复合肥,为了防止果树根部出现腐烂或枯死等问题,可采用15-15-15或相近配方的平衡型复合肥,施用量保持在750~1 125 kg/hm2

基肥施用方法主要包括沟施和穴施。采用沟施方法时,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沟宽、长度和深度,一般情况下,沟宽适宜保持在30 cm左右,长度为50~100 cm,深度为40 cm左右,根据苹果产地地质条件、光热条件等选择环状沟、放射状沟或株间条状沟,甘肃省占地面积大,不同城市地区在气候、土壤和地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挖沟方式[3]。

4.1.2 追肥

追肥次数可控制在3~4次,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可施萌芽肥,选择采用配方为23-6-16或类似配方的配方肥,施肥量大约控制在1 125 kg/hm2。第二次可以施用15-15-15或相近配方的平衡型复合肥,施肥量控制在450~675 kg/hm2。第三次则需要施加高钾配方或相近配方的肥料,施肥量控制在375~450 kg/hm2。第四次可能到了膨果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施用11-8-26配方或类似配方的配方肥,施用量应为1 125 kg/hm2,优先选择穴施法,深度保持在15~20 cm最为合适。

4.2 “果-沼-畜”综合利用技术

“果-沼-畜”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指规模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或残余草料依靠大型沼气设备进行收集和处理,经无公害处理后的沼渣沼液与苹果配方肥进行科学配比,便可用于施肥,还能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4.2.1 沼渣沼液发酵

由于农家肥的产量无法满足大规模果园的施肥需求,所以依靠规模养殖场收集畜禽粪便,根据沼气发酵技术规范流程和要求,将禽畜粪便、残余草料和果园落叶等物料运输到大型沼气处理站,将其投放到沼气发酵池。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大型沼气设备对这些物料进行无公害处理。将物料投放到沼气发酵池后,根据1∶10的比例添加适量的水稀释,再添加适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经过腐熟、无害化处理和发酵等操作流程后,利用干湿分离的方法将沼渣和沼液分离,便可直接施用,还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对果农而言节省了购买化肥的费用。

4.2.2 基肥

在施用沼渣时严格按照4.5万~7.5万 kg/hm2的施用量,沼液为750~1 500 m3/hm2即可。苹果配方肥可选取配方为15-15-15或相近配方的平衡性配方肥,施用量控制在750~1 125 kg/hm2范围内。同时施用750 kg/hm2硅钙镁钾肥、15 kg/hm2硼肥和30 kg/hm2锌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果树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秋季施用基肥时,应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及时施加肥料,如红富士这种晚熟的苹果品种,在采收后便可在第一时间施基肥。尽可能选择环状沟法、株间条沟法,将配方肥撒到提前挖好的沟槽中,施加适量的沼渣,沼液可利用灌溉的方式直接喷洒果树。为了保障喷洒效果,宜选择雾化性较高的喷头,均匀地喷洒,在叶面的正反面都喷洒沼液[4]。

4.3 “有机肥+自然生草+配方肥+水肥一体化”技术

4.3.1 果园生草技术

果园生草技术包括了人工种植和自然生草。人工种植技术主要根据果园的土壤环境、温度和地质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品种,如高羊茅、鼠茅草,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中旬,其中适宜在春季3月初播种的品种有黑麦草和高羊茅等。在开展播种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先确定深度,根据种子的直径进行测量,深度应达到种子直径的2倍或3倍。保证土壤透气性,播种种子后需要及时喷洒水源,2~3次即可。自然生草是放任果园滋生杂草,但需要及时除掉有害杂草,马唐、狗尾草等属于优良杂草,而豚草、葎草等属于恶性野生杂草,会抢夺土壤的养分,不利于苹果树的健康生长。无论人工种草还是自然生草,草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就会与苹果树争夺土壤、光热等资源,当其高度到30~40 cm时需要及时割除,距离根部上方约为10 cm的部位开始收割,割除的草可用于覆盖树盘,当冬季来临时能起到保护果树根系的作用。

4.3.2 基肥

基肥的施用与“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相同,应先确定基肥的施用量,2.25万 kg/hm2的农家肥、6 000 kg/hm2的优质生物肥、1 500 kg/hm2的腐殖酸等。此外,还需要750~1 500 kg/hm2硅钙镁钾肥、15 kg/hm2硼肥和30 kg/hm2锌肥,必须严格控制基肥的施用量,施用量过少无法为果树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过多容易对果树根系造成严重损害。

4.3.3 水肥一体化

在果树萌芽期前要及时开展春季灌溉作业,套袋后则需要定果,在掌握土壤墒情的基础上明确水肥一体化的追肥量。以4.5万 kg/hm2产量苹果园为例,据试验证明其水肥一体化追肥量如表1所示[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