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研究

作者: 张小虎

摘    要:白皮松具有病虫害少、适应性强、耐瘠薄、耐寒等特点,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良好,在我国各地种植范围较为广泛。文章介绍了白皮松特征特性,提出了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田间管理要点,并分析了白皮松应用前景,希望能为相关单位与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皮松;繁育栽培;应用前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3-012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1.243       文献标志码:B

白皮松为松科,属乔木,胸径能达到3 m,高度能达到30 m,主干明显、枝条细长,树冠以伞形与塔形为主,是我国特有松木,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 800 m的地区。白皮松在甘肃南部、山西、河北、北京、秦岭以及河南西部等地区种植广泛,在我国杭州、苏州等地区采用人工栽培方式进行生产[1]。

1 白皮松特征特性

白皮松幼树树皮呈灰绿色,树皮逐渐变为薄块片并脱落,露出呈淡黄绿色的新皮;老树皮呈灰白色或褐灰色,分裂变为鳞状块片并逐渐脱落,之后露出粉白色光滑内皮。针叶1束3针,直径1.7 mm左右、长度7 cm左右,针叶腹面两侧与叶背长有气孔线,边缘生长细锯齿。种子呈灰褐色倒卵圆形,直径5.5 mm左右、长度1 cm左右,子叶约10枚,宽度1 mm左右、长度3.5 cm左右,花期为4—5月,第二年10—11月球果成熟[2]。

2 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要点

2.1 白皮松繁育技术

第一,采种与树种处理。选择无病虫害、树形良好、20~60年龄期的母树。通常9—10月为最佳采摘期,在果球出现黄褐色后进行采摘并进行干燥处理,贮存在干燥室内。土壤封冻前对种子进行浸种消毒以及沙藏处理。选择背阳干燥地块,根据当地条件以及种子数量开展挖坑作业,保证温度在0~5 ℃,坑深在95~105 cm,长度与宽度在30 cm左右。消毒过程中选择0.4%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120 min,之后用清水清洗、晾晒。将湿度为60%的细沙铺设在20 cm坑底后,铺设厚度为3 cm的种子,重复此操作直到与地面距离20 cm,再采用细沙填平,同时需要在坑附近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避免种子被破坏。

第二,选地与坐床。应保证育苗地排水良好、灌溉条件良好以及地势平坦,禁止在低洼区域建设育苗地。容器育苗通常选择低床,按照容器袋规格科学确定其深度与宽度。通常长度按照地形情况确定,宽度设计为80 cm,预留宽40 cm步道。

第三,基质配制以及装袋处理。采用长、宽为15 cm的营养钵与规格为0.01 mm的薄膜袋用于育苗容器。根据选地土壤标准确定基质材料,选择前茬不易感染猝倒病的植物,并选择土质疏松、透气透水以及无病虫害的沙壤土或腐殖土。开展基质配制工作时,需要同时开展消毒、防虫与施肥工作,可以采用0.5%硫酸亚铁溶液、辛拌磷300 g/m3、磷酸二胺2 kg/m3、尿素1 kg/m3。以苗床为基础开展装袋作业,同时预留步道,确保容器直立,挤紧压实。为了保证灌溉便捷,基质表面需要比容器边缘略低[3]。

第四,催芽与播种。种子在消毒沙藏过程中会完成催芽。独立催芽工作需要在温度适宜、向阳、背风的位置展开,平铺树种并覆盖棚膜,合理喷洒温水并经常翻动,确保湿温度满足催芽需求。在高温时段需要揭掉棚膜,同时每隔40 min翻动1次,防止温度过高。10 d后45%左右的种子裂开露白,此时可以播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播种时机,通常在4月1—20日适时早播,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播种量为每个容器两枚种子,将树枝、土壤覆盖种子上,厚度为1 cm,同时采用适量硫酸亚铁溶液展开消毒工作。

2.2 白皮松栽培技术

第一,起苗以及运输。采用优良苗木开展栽植工作,起苗过程中禁止伤根。起苗后禁止在阳光下暴晒,及时开展栽植作业。剩余苗木应在栽植地进行假植处理,将草帘子覆盖到苗木上,次日再次栽植。若是栽植点和苗圃之间距离较大,在运输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用泥浆覆盖苗木根系,通过草袋子或塑料袋展开包装,在装卸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

第二,改良土壤。开展园林绿化活动时,应结合实际立地条件开展土壤改良工作。对于土层较浅以及沙石较多的坡地需要对树穴扩展,清理石块,对挖出的土与有机肥、黏土之间进行混合改良。若是土壤较黏重,则会由于透水性、通气性不足影响白皮松生长发育;若是土壤无法使用,则应该开展客土栽培。

第三,栽植苗木。一是小苗栽培。对于小苗栽培通常选择两年生的白皮松苗木开挖树穴,规格为100 cm×100 cm,之后借助“三埋、两踩、一提苗”方法开展苗木栽植作业。开展放苗作业过程中,需要确保位置合适、根系舒展以及苗木竖直。填土为1/2树坑深度时,应进行提苗处理,让苗木根茎位置的土印比地面略高2 cm或保持平整,再填土踩实。覆盖虚土时应认真开展树盘作业,浇灌定根水并进行封土处理[4]。二是大苗栽培。选择白皮松大苗开展园林绿化活动过程中,通常选择胸径为10 cm的苗木,在4月1—10日或秋末两个时间段开展栽植作业。带土移栽时土坨直径为1.3 cm左右,高度1.1 m左右,用草袋子将土坨包住,可以借助线绳完成捆绑。开展装卸、移栽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坨的完整性。栽植穴应该比深度、宽度高出25 cm,栽培前需要施加基肥。运输苗木过程中,应及时修剪损伤枝条,采用根腐灵喷施树穴与根部位置。向树穴中移栽苗木,舒展、摆平根系,确保苗木直立、朝向正确,之后向树穴填入土壤,尤其是对于根系孔隙部位,应充分填满,之后分层填埋、踏实以及浇水。水充分下渗后进行填土作业,比地面高出12 cm时开展围堰灌水处理。之后支撑固定,避免苗木倾倒,充分保证苗木成活率。一般选择三角桩对树体进行稳定,在苗木枝干66%位置设置支撑点,固定过程中应该设置保护层,避免损伤树皮。

3 田间管理

3.1 水肥管理

苗木出土后,应在傍晚与清晨适量喷水,降低地表温度,保持湿度,为苗木生长供应充足的水分。6—7月应增加喷水量,禁止在高温时段开展此项工作。白皮松苗木易涝,所以遇到暴雨天气要第一时间开展排水工作。苗木出土后还需定期开展追肥作业,以保证土壤营养充足。6月主要追加氮肥,7月主要追加磷肥与钾肥,其他时间可以不追肥。同时需要及时除草,对苗床裂缝进行回调,越冬过程中需要适当覆土防寒,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白皮松具有良好的抗旱性,在生长过程中不喜大水。苗木移栽后,相关人员需要在苗木萌动前开展浇水作业。若是后续没有出现干旱灾害则可以不浇水。若是遇到干旱灾害,则采用小水浇灌方法,以充分保证根系透气性,避免发生黄叶问题,保证树叶茂密、花朵繁茂,确保苗木顺利生长。对于低洼场地的白皮松,应该积极开展排水作业[5]。

移栽时通常需要施加有机肥80~100 kg/株,表土和有机肥之间应该混合均匀铺设在树穴底部。在根系下方9~11 cm施加0.5 kg的45%复合肥,同时和土壤均匀混合。为了增强抗性、提升生长量,整个生长期应与浇水作业配合追加3次肥料。当移栽苗木成活后,在6月25—30日期间追施1次尿素肥料,对于小苗来讲,用量为0.5 kg/株;对于大苗来讲,用量为1.5 kg/株。在8月11—20日施加1次尿素。对于小苗来讲,用量为1.0 kg/株,对于大苗来讲,用量为2.0 kg/株。9月25—30日,小苗施加45%复合肥0.5 kg/株;大苗施加尿素1.0 kg/株。移栽第二年,在4月11—20日开展第一次施肥作业,小苗施用尿素0.5 kg/株;大苗施用1.0 kg/株。其他施肥时间和第一年时间相同,需要增加施肥量。

3.2 整形修剪

若是白皮松枝条排布有序、生长匀称,通常无需开展修剪整形作业。剪除树冠中衰弱枝、病虫枝、下垂枝以及过密枝,提高透光度与透风度,促进苗木生长[6]。

3.3 病虫害防治

3.3.1 虫害防治

第一,松大蚜。蚜虫虫害严重时能造成苗木长势衰弱并逐渐枯萎,成虫为黑色,虫卵在针叶上越冬,第二年4月开始孵化,主要为害针叶基部,4月11日—5月20日该虫害达到高峰期,5月11日后产卵。若虫与成虫以树枝汁液、树木汁液为食,对于幼树、1年生与两年生枝条危害较大。采用以下方法防治。

一是积极开展抚育管理活动,在冬季剪除所有虫害枝并集中烧毁;二是在3月21—31日,对于上年发生虫害的林地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洒,阻碍虫卵孵化,降低松大蚜发生率;三是发生松大蚜后,选择10%吡虫啉1 2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洒。还可以刮除树干老树皮,涂7 cm宽的药环,或对苗木基部进行打孔作业后注射药剂。

第二,松梢螟。该害虫的幼虫为淡绿色或绿色,成虫为灰褐色。幼虫在球果与枯梢中越冬,一些幼虫也会在伤口皮中越冬。4月11日后幼虫开始活动,以树干为食。一年出现两代,8月1日—9月30日发生第一代,9月1日—11月20日发生第二代,11月幼虫越冬。发生松梢螟虫害后,害虫驻孔进入白皮松树干中,使得松梢枯萎,造成侧梢丛生,增加树干重量,发生弯曲,还会造成树干断裂现象。6~10年幼龄林极易被松梢螟侵害,立地条件差的幼龄林会发生严重虫害问题。采用以下方法防治。

一是造林过程中,采用阔叶林与针叶林混交模式,同时针对幼龄林加大管理力度,让幼龄林快速郁闭,降低松梢螟危害程度。二是幼龄林出现松梢螟之后,在冬季剪除虫害枝并集中焚烧,有效消灭越冬虫卵,减少虫口基数。虫害发生过程中,借助信息素以及黑光灯展开诱灭处理。三是当虫害较为严重时,选择50%辛硫磷乳油1 200倍液或50%菊杀乳油1 000倍液喷洒,间隔10 d连续喷施两次。

3.3.2 病害防治

第一,猝倒病。幼苗破土1~2个月、空气湿度大、阴天多雨条件时,极易发生猝倒病。该病主要是由腐尖镰孢与皮镰孢引发。幼苗感染猝倒病后,靠近土壤表面茎基颜色发生变化,初期是水渍状,逐渐发展为黄褐色,幼苗蔫黄枯萎,开始倒伏。采用以下方法防治。选择容器育苗能充分预防猝倒病,可以借助浸种、土壤消毒等手段降低猝倒病发病概率。还可以选择药物预防,苗木破土后,选择1%硫酸亚铁溶液与0.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交替喷洒,每隔7 d喷施1次。如果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集中烧毁。选择2.5%硫酸亚铁溶液或0.7%高锰酸钾溶液喷施处理。

第二,落针病。该病菌主要是由松散斑壳菌引发,该病菌在树上针叶以及地面针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季形成囊孢子。发病初期一般会为害两年生针叶,之后为害当年生针叶,所有龄期白皮松均会被该病菌侵染,导致植株针叶逐渐枯黄脱落,最终造成植株枯萎。如果当年降水量较大,病害程度与发病率也会有所增加。采用以下方法防治。

一是积极开展抚育管理活动,定期伐除衰弱木以及其他生长缓慢的苗木,充高提升白皮松抵抗力。二是苗木发病后,采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喷洒,每间隔6 d喷施3次。若幼龄林发病或病症较为严重,在无风傍晚时间段于沟谷地、山体下坡位置采用百菌清烟剂开展防治工作。

4 白皮松应用前景

4.1 观赏苗木

白皮松具有株型优美、树干挺拔、四季常绿等特点,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可以搭配阔叶树种,也可以单独使用,在道路、公园等场所应用广泛。同时,白皮松生态效益良好,能吸收烟尘、二氧化硫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4.2 白皮松产品开发

白皮松仁富含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能用于各种营养品开发工作中,在食品生产中可以用作辅助材料,在面食、奶制品中可以用于天然添加剂,充分提高食物口感。另外,可以将白皮松果实作为炒制品,满足民众养生需求,其发展前景广阔。果实的药用价值突出,具有抗衰老作用,同时具有滋润皮肤以及化痰止咳等功效。

因为白皮松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所以相比于其他树木,其材质更加精密,花纹美观、分布均匀,同时加工便捷,在家具制造以及建筑行业等方面应用价值广泛。

4.3 国家支持促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全新高度。在生态修复以及生态建设等项目不断实施过程中,我国绿化苗木销售量不断增加。2018年我国开始全面推动国土绿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民众创造生态宜居环境,为林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国绿化机制会达到充分优化,为绿化项目提供支撑,保证我国在2050年森林覆盖率可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5 结束语

种植白皮松可以充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应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以及栽培技术,培育高品质苗木。相关人员需要对白皮松繁育技术、栽培技术、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加以重视,提高苗木栽培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微.浅析辽西地区园林绿化用白皮松栽培技术[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0,3(10):69-70.

[2]俞方洪,游晓庆,李晓辉,等.不同种源白皮松在赣东北的育种试验[J].江西林业科技,2019,47(1):19-22.

[3]韩明烨,冯露.瘠薄地白皮松栽培技术及养护管理——以山东地区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9):2906.

[4]张首军,杨志芳,刘任涛.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皮松生长规律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7(3):285-288.

[5]俞方洪,游晓庆,李晓辉,等.不同种源白皮松在赣东北的育种试验[J].南方林业科学,2019,47(1):19-22.

[6]郭聪聪,沈永宝,史锋厚.白皮松种子休眠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2):175-18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