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播种育苗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作者: 杨阳

摘    要:沙枣是一种落叶乔木,喜光、耐寒,有很强的抵抗风沙和耐盐碱能力,生长速度快且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荒漠半荒漠等地区。沙枣的根蘖性强,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和改良土壤。沙枣对土壤、气候和温度的要求不高,在许多地区都能种植。为了发挥沙枣的价值,应重视对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科学规范化播种和育苗,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关键词:沙枣;播种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5-012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3.1       文献标志码:B

1 沙枣的特征

1.1 形态特征

沙枣是一种落叶乔木,最高能够长到15 m,胸径1 m,树干的枝叉多且弯曲,枝条比较稠密,枝条、果实、叶表面背面及叶柄部位都被银白色盾状鳞,两年生沙枣的枝条为红褐色,叶片互生,为椭圆状披针形,长度为4~8 cm,宽度1~3 cm。大沙枣的叶柄长度为5~8 mm,开花期为每年的5—6月,花为黄色,有芳香味,花柄较短,昆虫是传粉的媒介,每年10月是结果期,果实为椭圆形,成熟之后为黄色或者红色,果肉粉质。

1.2 生物学特性

沙枣喜欢光照,生长速度非常快,繁殖能力强,具有抗风沙、抗干旱、耐盐碱和耐贫瘠的特点。沙枣的根系较浅,水平发达,具有固氮根瘤菌,在疏松的土壤中能够发育出更多根瘤,增强土壤的固氮素能力,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沙枣抗硫酸盐能力强,但是对氯化物的抗性较弱,顶芽的发育较弱,侧芽发育能力强,枝叶稠密,抗风沙能力强。

2 沙枣的经济价值

沙枣抗逆性能强、繁殖容易,并且生长速度快,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叶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为4%,粗脂肪的含量为2.5%,糖类的含量为15.8%,是优质的饲料。沙枣果肉含粗蛋白8%,粗脂肪1.4%,糖分52%,是副食加工的重要原料,也能够替代粮食。此外,沙枣是酿酒的重要原料,沙枣枣面出糖率高达50%,出醋率30%。果实粉碎之后是重要的饲料,能够生食或者熟食,也能做糕点。

3 沙枣播种育苗栽培技术

3.1 种子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采种和净种。应坚持以当地采种和购种为主,外地购种为辅,要结合沙枣的品种和种子的成熟标准科学选择采种的时间。不同品种的采种时间不同,沙枣的果皮变为金黄色、棕红色或者灰黑色时说明种子已经成熟,要及时采收。通常情况下,应该在每年的10—12月完成采种工作。选择8年生以上、树干笔直、树形好、没有病虫害、果实饱满和结果枝较多的母树作为采种树,在果实成熟之后选择籽粒饱满、成熟度高和结构完整的果实。在果实采收之前,要去除地面的杂草和其他障碍物,在地面铺上塑料布或者帐布,使用棍子轻轻敲打树上的种子,收集的种子会落在塑料布或帐布上。在采收完成之后要晾干,可以选择机械设备去除果肉,然后放在干燥通风处贮藏。

第二,种子的贮藏。如果选择秋季播种不需要晾晒,将采集到的种子直接播种即可。如果选择春季播种,要做好种子的晾晒工作,晾干之后装袋整齐摆放,注意通风。

第三,种子的处理。如果选择春季播种要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主要的处理方法为干法取种和湿法取种。首先,层积处理法。在土壤封冻之前,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深度为1~1.5 m、宽度为0.8 m的坑,结合种量确定长度。在每年3月中旬,选择1/3的种子和2/3的干净细沙均匀搅拌,要求细沙的含水量为60%,在层积坑中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每年4月中下旬,在发现种子1/3露白时可以播种。此外,为了缩短处理的时间,在每年3月下旬将种子和沙子按照1∶2的比例均匀混合,之后堆放在温室内,3 d之后每天观察堆内的温度情况,并且适当翻堆2~3次,经过20 d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其次,快速催芽法。将种子放在45~60 ℃的温水中浸泡,时间为24 h,捞出之后将干净的细沙和种子按照3∶1的比例搅拌均匀,选择堆放在被风向阳的水泥地面上,使用塑料薄膜覆盖,3 d之后每天翻堆1次,6 d之后每天翻堆两次,10~15 d之后发现有1/3的种子露白时可以在田间播种。

3.2 苗圃地选择和整地

第一,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地的选择对育苗的质量非常关键,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地下水位应该控制在0.5 m以下,选择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1%以上,含盐量为0.8%以下的壤土或者沙壤土。

第二,整地工作。通常情况下,选择在秋季整地,在第二年的4月下旬作床,选择作低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应该坚持精细整地的原则,将土壤中的石块和草根杂物处理干净。在整地的过程中还要配合施肥,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深耕25~30 cm。如果在积雪比较薄的地区,可以采取冬灌。春季解冻之后选择人工耙地,然后作畦,床面宽度为3 m,长度为15~20 m,埂底宽度为0.5 m,埂顶的宽度为0.2 m,保证床面干净、整齐、疏松等。

3.3 播种

第一,播种时间。播种是育苗的重要环节,播种时间直接影响育苗的质量。秋季播种优势显著,具有省时、省工和成本低的特点,第二年春天出苗整齐,苗壮。如果选择春季播种,需要对种子进行贮藏和处理,当10 cm厚的土壤地温达到10~12 ℃时可以播种。

第二,播种方法。选择3 m宽的畦面,按照45 cm的行距开始播种,每畦7行,深度为3~4 cm,在沟中撒种,然后取土覆盖并且踏实,保证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通常情况下,带果肉播种量为750 kg/hm2,去肉种子的播种量为375 kg/hm2。

第三,化学除草。如果选择春季播种,应在下种之前进行化学除草,如果田间以阔叶杂草为主,可喷施33%施田补乳油,施用量为2 250 mL/hm2左右,兑水450 kg均匀喷洒。如果田间主要是单叶子杂草,可喷施40%氟乐灵乳油,施用量为2 250 mL/hm2,兑水450~600 kg,在喷药完成后按照行距和深度的要求播种。如果选择秋季播种,化学除草应该在第二年春季进行,在种子刚萌芽时,可以喷施33%施田补乳油,施用量为2 250~3 000 mL/hm2,或选择45%氟乐灵乳油,施用量为2 250 mL/hm2,喷洒完成后要耙地两遍。

3.4 齐苗前的管理工作

第一,科学中耕。在齐苗前要中耕1次,能够提高地表温度,实现保墒的目的。

第二,移栽。如果出现30 cm以上的断垄,需要进行小苗带土移栽,移栽之后要及时灌溉。

第三,补种。如果缺苗比较严重,要选择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补种,否则会影响出苗率。

第四,科学灌溉。在苗木出土之前不能灌溉,在苗齐之后可以进行第一次灌溉,之后每间隔15 d灌溉1次。

3.5 生长期的管理

第一,苗期的管理。在苗木长到15 cm之前,通常不需要灌溉,主要进行中耕松土和蹲苗,苗期可以中耕松土2~3次,提高土壤的疏松度,松土的深度为6~12 cm,可根据苗木的生长深度适当加深。在松土的过程中不能伤害苗木和压苗,在苗根附近要浅松土,苗行间可以进行深松土[1]。

第二,科学施肥。当苗木长到10~15 cm时,要开沟追肥,可以选择磷酸二铵300 kg/hm2,尿素150 kg/hm2,均匀混合搅拌之后撒入沟内,立即用土覆盖并且用脚踩实。第二次追肥应在封垄之前进行,可以选择尿素150 kg/hm2,在施肥之后要立即灌溉。为了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整个生长过程中可以根外施肥2~3次,在施肥的过程中喷洒农药,可选择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 500 g/hm2。

第三,科学灌溉。在第一次追肥之后要灌溉,之后每间隔15~25 d灌溉1次。为了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可以适当增加灌溉次数。

第四,间苗。为了保证苗木的质量,在子叶期应该做好间苗工作,在苗高度为2~3 cm时完成间苗。在间苗之后保持苗带宽度为7~10 cm,苗间距为2~3 cm。

第五,定苗。当苗高度为5~6 cm时要及时定苗,定苗之后的行间距为4~5 cm,应坚持去弱留强和去密留稀的原则,去除有病虫害的幼苗,保留健壮的苗木。间苗之后,植株量为52.5万~60万株/hm2。

第六,中耕除草。在幼苗前期生长阶段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通常每年进行3~5次。

第七,修剪工作。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营养过于丰富、苗木过稀,会导致植株粗壮,枝条中下部位的枝条较多且粗壮,影响打捆运输,因此,在苗木生长的中后期阶段,要及时修剪枝条,提高通风透光性。

第八,鼠害的防治。重视清理苗圃的杂物,保证苗圃的卫生条件良好,破坏老鼠的栖息地。

3.6 苗木出圃

为了保证苗木根系质量,提高起苗的工作效率,应一次性的浇透起苗水,在起苗的过程中采用双侧起苗法,先用铁锹在一侧切挖,然后再挖另一侧,将起好的苗拾成堆,保证苗木规格,主根的长度为20 cm以上,侧根的长度为15~20 cm。

第一,分级打捆。在苗木出土完成之后进行分级,100株打成1捆,及时清理病虫害苗木和干枯苗木,保证打捆紧实。

第二,随时假植。在苗木出土打捆后进行假植工作,假植坑应该挖在便于运输的地方,深度为0.8 m左右,宽度为2~3 m,长度结合要求规定。在假植过程中,将苗木打捆斜放,根部朝下,培土的高度为植株高度的2/3或者1/2,在假植的过程中防止根部失去水分。

第三,越冬假植。如果苗木秋季不种植,要采取越冬假植的措施,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应该在假植区域内放入一定量的鼠药。其次,选择的培土方法和上述假植方法一致,培土应该厚一点,选择黑塑料薄膜覆盖,防止水分流失,但要做好通风工作。再次,在苗木出坑之后,如果发现根部有发霉现象,需要做好根部的处理工作,科学消毒[2]。

4 扦插育苗技术

通常情况下,扦插育苗主要在春末秋初进行,选择当年生的枝条,并且选择嫩枝进行扦插。选择当年生的粗壮枝条作为插穗,需要剪成5~15 cm长的小段,每个枝条上保留3个以上的叶节。扦插要选择在早春回暖的季节,在气温升高之后选择健壮的枝条作插穗。扦插育苗和生根的适合温度为20~30 ℃,如果温度低于20 ℃,会影响插穗生长,如果高于30 ℃,插穗的剪口很容易受病菌感染而腐烂,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如果扦插完成之后遇到低温天气要采取保温措施,选择薄膜覆盖。同时插穗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做好插穗的喷雾保湿和降温措施,3~5次/d。晴天温度较高时,可以适当增加喷洒的次数。阴雨天温度较低或湿度较大时,可以适当减少喷雾的次数。扦插之后的空气湿度应该保证在75%~85%,保证植株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没有生根的插穗会影响水分吸收,导致植株内的水分失衡,直接影响插穗的水分蒸发。如果插穗时有遮阳网,每天可以喷水3~5次。插穗的成活率直接受阳光照射的影响,要保证插穗时的光合作用,为生根提供条件。但也要控制好光照强度,光照增强时,插穗体内的温度会增高,蒸腾作用增强,导致水分消耗多,因此,在插穗之后需要遮挡50%的阳光,在根系长出之后可以逐渐撤去遮阳网。

5 沙枣病虫害防治措施

5.1 主要病害以及防治措施

沙枣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害,主要包括立枯病、根腐病、猝倒病、锈病、霉污病等。

猝倒病主要为害幼苗,发病之后可以选择30%瑞苗青水剂对苗床地进行消毒,选择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拌种。在发病初期,喷施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或者使用根病清200倍液,效果显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