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定额对胡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 阿比亚斯 王健 王珍 刘虎 葛楠 程波
摘 要:为了探明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胡麻产量与品质对不同水肥条件的响应特征,试验设置4个灌溉定额(1 500 m3/hm2、1 800 m3/hm2、2 100 m3/hm2和2 400 m3/hm2)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灌溉定额增加,胡麻地上鲜重和胡麻籽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灌溉定额达到1 800 m3/hm2时产量最高,分别可达7 099.95 kg/hm2和2 100 kg/hm2;灌溉定额对胡麻的蛋白质和脂肪合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胡麻;灌溉定额;产量;品质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6-003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1.3;S626 文献标志码:A
胡麻,又称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是亚麻科(Linaceae)亚麻属(Linum)一年生草本植物[1],约3万年前人类发现了野生亚麻种子。经过不断的种植与改良,目前胡麻广泛分布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2]。
中国胡麻种子的面积约为70万hm2,主要种植地包括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工业植物油与种植地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之一。胡麻具有耐寒、耐旱和耐贫瘠的特点[3]。
胡麻籽富含各种人体需要的活性物质及不饱和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膳食纤维、木酚素和阿魏酸等。其中,α-亚麻酸被称作“维生素F”,营养价值极高,而在胡麻籽油中的含量远高于花生油、大豆油和菜籽油等常用油,因此胡麻籽有“21世纪功能食品”的美称[4]。
1 水分对胡麻生长的影响
水分是胡麻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胡麻生长过程中,其完熟期以前的各个生育时期水分含量占植株重量的30%~90%。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讲,水是胡麻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如果没有水的参与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土壤中的养分也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胡麻吸收利用。水能维持胡麻在阳光下的蒸腾作用而抵消一部分热量,使胡麻不会因强烈光照而灼伤。从水量来讲,水分过剩会影响胡麻根部呼吸,导致胡麻生育不良,出现倒伏或植株死亡。胡麻需水量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增加,从出苗经过枞形期到快速生长初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9%~11%,快速生长期到开花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75%~80%,全田开花后到黄熟期占11%~13%,完熟期是植株向周围环境散失水分的时期。
在我国胡麻的生产过程中,常会遇到两次干旱季节对胡麻产量影响最大,一次是在枞形末期进入快速生长期,另一次是在现蕾到开花期。6月少雨甚至无雨,干旱严重,胡麻营养生长受阻,植株矮小,下部叶片有枯黄现象,影响花芽分化。如7月上旬遇到少雨天气时,天气炎热,正值现蕾期,胡麻分枝少且短,花蕾紧缩在茎顶端,花朵开放极不整齐,而且早熟。7月下旬至8月初多雨,会造成严重“返青”现象。
有条件的地区应观察胡麻的长势和天气降水情况并及时灌溉,还应结合当地光照和温度条件适当调整播种期,营造避害趋利的生长环境。不同类型的胡麻对生长中最易遭受两次干旱的适应能力有明显差异。除种性及生理代谢类型等因素外,从品种株型上也可以判断对干旱的忍耐能力[5]。
目前,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 074.5 m3,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造成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除了水资源总量少和人口基数大之外,农业用水浪费也是重要原因。每年我国农业用水量超全国用水量的60%,其中灌溉用水量占90%左右,但是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4[6],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既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也对作物的品质造成了影响。一直以来,关于胡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胡麻品种的选育,以及对于干旱的适应性和农业栽培技术对胡麻产量、质量的影响[7],而关于胡麻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以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非称重式蒸渗仪为依托,以胡麻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灌溉定额,研究水分对于胡麻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胡麻在我国北方种植提供灌溉和施肥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哈拉乌素的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11°13′01″E,41°12′10″N)。当地气候为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46 mm,主要集中在7—8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 227 mm,年平均气温3.4 ℃,无霜期为106 d,多年平均风速为4.5 m/s。试验地地带性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土壤质地多为沙壤、轻壤,并有程度不同的砾质化;土壤养分中氮含量较低,磷含量极低,钾含量较高。
试验选择在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非称重式蒸渗仪(以下称测坑)内进行。测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修筑好后土壤采用按原土壤分布情况分层回填的方案;测坑分两列布置,每行12个,共24个,每个测坑使用面积9.9 m2,长为4.5 m,宽为2.2 m,每个测坑都装有独立流量表和开关阀,可以准确控制灌溉量。
为防止自然降水的影响,测坑试验区上设遮雨棚,遮雨棚整体为钢结构框架,在遮雨棚棚顶覆盖透明阳光板,在底梁上设置有运动轮和行走驱动装置,遇降水天气时,遮雨棚可自动行走。
2.2 试验设计
进行试验前,在测坑中采用S型取样法对试验田0~15 cm和15~30 cm的土壤进行取样,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基本参数理化性质的测试化验,采用0.01 mol/L CaCl2溶液作为浸提液,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如表1。胡麻品种“亚晋7号”由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提供,该种子属油纤兼用型,生育期100 d左右,中熟类型,生长整齐,成熟一致,落黄好,不贪青,活秆成熟,丰产性好,含油率>42%,适宜水旱地种植。灌溉试验设置4个灌溉定额为1 500 m3/hm2(HM1)、1 800 m3/hm2(HM2)、2 100 m3/hm2(HM3)和2 400 m3/hm2(HM4),试验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灌溉试验伴随着胡麻播种时开始,4个处理均设计了10次灌溉,分布在5个生育阶段(播种—出苗,出苗—分茎,分茎—现蕾,现蕾—开花,灌浆—成熟),每个阶段平均两次。
2.3 测试化验方法
在播种120 d后对胡麻进行收割,进行以下指标的测量与化验。
地上鲜重:随机挑选5片1 m2胡麻地进行收割,称量植物地上部分鲜重,并计算每公顷的产量。
株高基茎:在胡麻样地中随机挑选5株胡麻作物,使用卷尺测量株高,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基茎。
胡麻籽重量:将称完鲜重的胡麻分别放入烘箱,60 ℃烘干12 h。取出后抖落胡麻籽,测量其每平米胡麻籽产量。
蛋白质:使用凯氏定氮法检测胡麻籽中蛋白质的含量。
脂肪:使用索氏抽提法检测胡麻籽中脂肪的含量。
脂肪酸:使用水解-提取法检测胡麻籽中脂肪酸的含量。
2.4 统计分析
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灌溉定额和施肥方式对胡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根据表2可以看出,在灌溉小区内种植的胡麻在生长状况的鲜重方面HM3最高,为7 100 kg/hm2,比HM4高2 000 kg/hm2,比HM2高1 100 kg/hm2,比HM1高2 700 kg/hm2。胡麻籽重量也是HM3最高,为2 100 kg/hm2,分别比HM4、HM2和HM1高200 kg/hm2、500 kg/hm2和900 kg/hm2。在胡麻秆重量方面,HM3分别比HM4、HM2和HM1高1 000 kg/hm2、600 kg/hm2、1 100 kg/hm2。在株高方面,HM4分别比HM3、HM2和HM1高2.53 cm、6.8 cm、7.93 cm。在基茎方面,HM3高于HM1、HM2、HM4。
3.2 不同灌溉定额和施肥方式对胡麻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灌溉定额对胡麻籽中各类营养成分的影响有差异。其中,在蛋白质含量上,HM2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0.31%;胡麻籽中脂肪含量随灌溉定额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灌溉定额对胡麻籽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几乎没有影响[8]。
4 讨论与结论
水分是制约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前人的研究表明,适当增加灌溉量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本研究表明,当不施肥时,灌溉定额由1 500 m3/hm2增加到1 800 m3/hm2,产量显著增加了49%;当灌溉定额继续增加至2 100 m3/hm2,产量增加了17%;但是,当灌溉定额增加至2 400 m3/hm2时,胡麻产量反而下降了2.3%。胡麻产量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呈现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田建柯等(2016)[9]、肖让等(2021)[10]的研究结果一致。胡麻籽产量随灌溉定额的变化趋势与产量的变化趋势一致[11-14]。说明在胡麻生产中,并非灌水量越大越好。本研究中,增产率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大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胡麻对水分的利用效率越来越低[15-17]。不同灌溉定额对胡麻的生长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18-20],也对胡麻籽的蛋白质和脂肪产生了影响,说明灌溉定额会影响胡麻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徐朗然,黄成就.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李文珍.旱地胡麻配方施肥试验[J].甘肃农业科技,2011(2):39-40.
[3]党占海,赵蓉英,王敏,等.国际视野下胡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麻业科学,2010,32(6):305-306.
[4]张金.胡麻籽的营养保健价值与产业前景[J].中国食品工业,2006(3):32-34.
[5]Liu X G,Zhang F C,Yang Q L,et al.Coupling effect of water and nitrogen on spring maize in Wuwei Oasis of Shiyang River Basin,Northwest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3,24(8):2222-2228.
[6]刘思远.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及灌溉水利用系数评价[J].山西水利科技,2019(2):56-58,84.
[7]伊六喜,斯钦巴特尔,高凤云,等.内蒙古胡麻地方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作物杂志,2018(6):53-57.
[8]Badr M A,Abou Hussein S D,El-Tohamy W A,et al.Nutrient uptake and yield of tomato under various method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levels of fertigation in arid lands[J].Gesunde Pflanzen,2010,62(1):11-19.
[9]田建柯,张富仓,强生才,等.灌水量及灌水频率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6,34(9):815-822.
[10]肖让,康永德,张永玲,等.河西走廊制种玉米不同施肥与灌溉定额优化研究[J].节水灌溉,2021(12):30-37.
[11]牛小霞,谢亚萍,王斌,等.磷对胡麻叶和蒴果皮中叶绿素质量分数、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7,26(8):1189-1196.
[12]王斌,谢亚萍,牛小霞,等.施氮量对胡麻产量相关生理因子、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7,6(1):32-38.
[13]杨天庆,高玉红,牛俊义,等.肉蛋白生物有机肥对胡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35(1):128-134.
[14]燕鹏,崔红艳,方子森,等.补充灌溉对土壤水分和胡麻籽粒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30(11):161-163.
[15]崔红艳,胡发龙,方子森,等.灌溉量和灌溉时期对胡麻需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20(11):169-172.
[16]燕鹏.水氮耦合对胡麻干物质积累和水分有效利用的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6.
[17]韩杰.基于水足迹的河西地区农作物需水变化影响因素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
[18]牛纪苹.气候变化对内陆河流域农业灌溉需水的影响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9]王雍臻.胡麻关键生育期抗旱特性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8.
[20]张玉玲.胡麻需水量及灌溉制度试验总结报告[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0(10):26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