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花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 康昊文

摘    要:西兰花又名青花菜、绿花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内绿色花球变种,近年来在我国蔬菜市场很受欢迎,目前已成为常见的农业栽培蔬菜类型之一。文章从提升西兰花产量、质量角度出发,分析了西兰花栽培各个阶段技术要点,研究了西兰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结合目前常见的病虫害,如霜霉病、软腐病,小菜蛾、蚜虫(菜蚜)等,从表现、原因、治理、防范等角度阐述了科学栽培与管理西兰花的措施,旨在提升栽培水平。

关键词:西兰花;栽培;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7-008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82.31;S436.8       文献标志码:B

西兰花于19世纪末传入我国,现今已成为餐桌常见蔬菜品种之一。目前市面的选育品种在耐热性、抗寒性等方面均有良好表现,对土壤要求较低,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并为栽培者带来良好经济效益。为获得更好经济效益、提升西兰花产量与质量,应掌握栽培技术,治理并有效预防病虫害。

1 西兰花栽培

1.1 育苗与苗期管理

选种时可根据实际用途选择对应品种,如需出口可选择绿天下、美好90、S-215等,或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如早熟期(28 d左右)的澄海早花、同安早花、上海四季60天耶尔福;中熟期(30~40 d)的福农10号、同安短叶、荷兰雪球;晚熟期(100~120 d)的城阳晚花菜、广州竹子种、鹤洞迟花、旺心种等。

在育苗阶段中,应以培育壮苗为目的,通过多次炼苗为后续栽培打好基础[1]。壮苗标准以苗体真叶5~6片为优,选择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的植株[2]。叶色方面以浓绿、无病虫害为优。育苗一般选择露地播种,并覆盖遮阳网、农膜等。

1.2 定植期管理

西兰花栽培涉及移栽、定植环节,在选择定植大田时,为使西兰花获得更好的生长条件,需选择具有保肥保水功能的沙壤土或壤土,并在此基础上施足基肥、耕翻土壤,以保障西兰花及时摄取养分,促进西兰花茁壮生长[3]。除此以外,合理密植,并遵循一边栽培一边浇定根水的原则,每隔1 d土壤复水1次,避免复水过多引发西兰花病虫害问题。可将新高脂膜800倍液及时喷洒于土壤表面,避免西兰花受到病虫害为害,从根本上提高幼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并减少缓苗时间。

1.3 缓苗期管理

缓苗期管理方式以降温、保湿为主要手段,西兰花对水分要求较高,需时常保持足够的水分供西兰花生长,因此需早晚各淋水1次[4]。

缓苗定植区域应保证养分充足,缓苗7 d后薄施1次肥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人粪尿或2%~3%尿素水溶液;缓苗10 d后,及时观察以预防病虫害,喷施75%百菌清600倍液。

1.4 莲座期管理

莲座期植株处于茎、叶快速生长期,需要大量养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西兰花产量,因此需要追肥[5]。第一次追肥应在定植后15 d,西兰花植株迅速生长时开穴施肥,可施入尿素,施入量为225 kg/hm2。第二次追肥应在封垄前,植株心叶逐渐呈拧心状时展开追肥,追肥方式为行间开浅沟,除草培土后,可施入花生麸,施入量为300~375 kg/hm2。

需要注意莲座期植株的供水变化。莲座期前期,西兰花团棵前充足淋水;团棵后适当淋水,可使植株获得更多水分而扎根更深、根系发育、生长茁壮,在结球时可获取充足养分。为促进主花球生长(西兰花食用部分的形成),此阶段栽培管理应及时摘掉植株侧枝,使植株养分主要供给花球生长。

1.5 结球期管理

结球期西兰花主要变化是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而西兰花的主要产品即为花球[6]。因此,要促进花球的形成。此时可适当施入氮磷钾肥,并配施硼肥、钼肥。

例如,结球期前期主要施入氯化钾,配施复合肥,二者比例相同,施入量为225 kg/hm2。西兰花对土壤养分要求不高,能够在大多数土壤中成活,如果养分较少西兰花发育迟缓;如果养分较多西兰花发育过快,会造成西兰花内部空洞、花球黄化,从而影响品相。要想科学栽培,应满足西兰花生长所需的养分,避免因发育过快造成植株衰老。具体做法为0.5%硼砂与0.5%钼酸铵溶液混合配比,喷洒叶面以延缓植株衰老,每隔7 d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

除此以外,整个结球期中保持植株水分与人为干预生长是主要工作。土壤保持水分充足是西兰花生长的必要条件,人为干预生长主要是摘除病叶、老叶。为保证西兰花的产量与质量,应及时清理侧花枝,每个植株保留侧花枝3~4个,以健壮花枝为优。

1.6 盛收期管理

盛收期西兰花已基本长成,选择适宜阶段采摘即可。采收过早,花球较小、产量低;采收过晚,花球开始松散、花蕾变黄,影响西兰花品相及营养价值,导致经济效益降低。结合实际分析,西兰花采收期较短,若想提高经济效益,选择最适合的时间进行采收,可根据种植经验判断,如通过观感和手感来判断西兰花是否成熟。例如,触摸成熟植株花球时,花球花蕾粒子略显松动,边缘花蕾粒子略有松散并未一触即落、花球整体紧密并平整、无明显凹凸时为最佳采收阶段。

为保证盛收期西兰花的品质,栽培者应每日观察,根据实际情况预估采收期。采收前应摘除老叶、病叶,以通风控湿为主要工作,若有酸雨或雾气较浓的天气,需及时排水并洒水冲洗叶片、花球,避免酸雨腐蚀花球。

另外,兼收侧花球栽培的应在主花球采收后追肥1次,施复合肥225 kg/hm2,待侧花球长到直径为5 cm左右时再采收。采收时应将花球连同10 cm左右长的肥嫩花茎一起割下,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尽快包装上市,未能及时上市的西兰花应迅速低温贮藏。

2 西兰花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病害防治

西兰花的常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等。不同病害对西兰花的正常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症状、情况及防治技术亦有不同[7]。

2.1.1 霜霉病防治

若叶脉处呈不规则的黄褐色或者黑褐色的病斑,叶片背部的病斑呈黑褐色并凸起,湿度较高时呈白色霉层,为霜霉病。若花球逐渐长出霉菌与斑块,表明霜霉病处于后期阶段,整个花球内部均会腐烂,直接影响其质量与产量。为了给西兰花打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应降低种植区域的温度,从根本上防治霜霉病。可使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每隔7~10 d喷洒1次,连续2~3次[8]。为降低抗药性,可交替使用药剂,注意收获前15 d切勿喷洒。

除此以外,为防治霜霉病,需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优秀、绿雄等,可避免霜霉病大范围扩散。在栽种过程中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以免受到影响。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合理密植、实现良好的水肥管理,避免大水漫灌。霉霜病防治并非一蹴而就,还需注意相关细节,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和调整治理措施,才能解决霉霜病问题,降低其再次发生的概率,减少因病害原因引起的西兰花生长问题。

2.1.2 软腐病防治

软腐病会使西兰花呈现叶片中午萎缩、夜间恢复的现象,随后叶片不再恢复,若未及时处理,易使西兰花病症部分变软、腐烂。一般情况下,西兰花软腐病多发生在温度较高的区域,属于病原菌引发的病害。病原菌在含水量为20%~28%的土壤中最易存活,易随着西兰花植株伤口侵入,影响西兰花植株生长。

防治软腐病,应使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新植霉素4 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700倍液,每隔10 d喷洒1次,喷洒2~3次[9]。应在预防过程中通过处理土地、合理选择种子预防病害。在播种前,应及时翻地、平整土地,以免病害残存在土壤中。在播种时选择种子药剂处理方式,如每150 g西兰花种子与“丰灵”50~100 g混合后播种,以保障播种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预防该病害,保障西兰花的产量和质量。除此之外,在西兰花育苗期浇水时随水滴入农抗751或其他防治软腐病的农药,根据比例混合浇水,可以防治该病害。

2.1.3 病毒病防治

病毒病是西兰花在苗期常见的病害,这种病害会使西兰花叶片上产生2~3 mm的圆形斑点,斑点颜色相较于西兰花叶片颜色更浅并呈黄色。与前两种病害相比,病毒病为害西兰花最为严重。随着病害严重程度提升,叶片颜色会变淡,并且叶片呈现绿色斑点,严重时卷曲皱缩,最终坏死。

病毒病发生主要是因为病菌的传播,即病菌通过宿主传播至植株。北方或其他温度较低的地区长栽培十字花科蔬菜,温度较低时十字花科蔬菜无法生长,病毒病多生长在十字花科蔬菜、野油菜中,春天由蚜虫传播;南方或其他温度较高的地区长栽培十字花科蔬菜,由桃蚜、菜缢管蚜、甘蓝蚜迁飞传播。

使用农药吗啉胍·乙铜片剂1 200~1 800倍液防治病毒病,使用量为900~1 200 g/hm2,喷洒西兰花叶片,每隔7 d喷洒1次,持续3次后观察情况,若仍未有效缓解继续喷洒1次,观察情况后再作处理。使用7.5%克毒灵水剂700倍液、3.95%病毒必克600~800倍液、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等药物,每隔10 d喷洒1次,采收前5 d停止用药。种植者应在播种前处理种子,将种子置于78 ℃干热环境下持续48 h便可清除病毒。可通过早播、蹲苗等方式避开病毒病高发季节,播种后定期观察西兰花育苗期的整体状态,如发现病害应及时拔除并补种,适当调整蔬菜种植结构,以此控制病毒病的为害范围。

2.2 虫害防治

西兰花虫害包括小菜蛾、菜青虫、蚜虫(菜蚜)等。不同虫害有不同的防治方法。

2.2.1 小菜蛾防治

小菜蛾体型较小,数量较多,难以观察,会限制西兰花正常生长。1龄幼虫便可取食叶片表皮,当其发育至3~4龄时,很容易将菜叶啃食成网状,严重影响西兰花生长。在这种情况下,若想实现防治,还需定期观察西兰花的生长情况,如发现小菜蛾,应在初期使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使其没有产卵的机会,降低虫害对西兰花的影响,以保护西兰花健康生长。与此同时,当发现虫害时,可使用苏云金杆菌制剂500~1 000倍液喷洒,一段时间后可以根除虫害[10]。

2.2.2 菜粉蝶(菜青虫)防治

菜粉蝶会使花球出现软腐病,降低其经济价值,影响西兰花的整体质量。为解决此类虫害,在发现虫害时应根据虫害的实际阶段进行防治,可使用苏云金杆菌和除虫菊素稀释600倍液防治,若虫害在孵化初期或者3龄前采用除虫菊素与苏云金杆菌复配防治,若虫害已经达到3龄,可采用苦参碱、白僵菌、多角体病毒防治。在实际防治过程中,需根据虫害的发生情况针对性地调整防治措施,以保障防治的有效性。

除此以外,防治菜粉蝶可在移栽前及时翻地、清除虫卵。菜粉蝶幼虫在春天越冬羽化为成虫并交配、产卵,翻地能够清除虫蛹,降低虫害密度。

2.2.3 蚜虫防治

蚜虫会使西兰花无法吸收营养而生长迟缓,降低西兰花经济价值,严重时会使西兰花枯萎,从而减少种植者的经济收入。部分情况下,蚜虫会携带细菌、病毒,如上文所述病毒病与蚜虫有关。

为防治此类虫害,可在西兰花田间设置黄板杀灭蚜虫,设置黄板120块/hm2,也可铺设银灰色膜驱避蚜虫,膜宽12~23 cm、高1 m以下。除此之外,西兰花苗期防治蚜虫时应在毒源植物中消灭蚜虫,及时清除春播十字花科蔬菜中存在的蚜虫,以减小蚜虫带来的损失,为西兰花营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该虫害对西兰花的影响,从而提高西兰花的总体价值。

3 结束语

西兰花营养价值、商业价值相对较高,能为种植者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在栽培西兰花的过程中易受各类因素的影响,主要是病虫害问题。为此,必须细化西兰花的栽培过程,在各个阶段实现合理栽培、科学栽培,使西兰花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从而提高西兰花产量和质量。同时,病虫害问题也是影响西兰花培育的主要原因,种植者需提前预防并制订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在掌握苗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解决问题。文中所列出的药物、处理方式仅为建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逐渐更新设备、资源,西兰花会获得更良好的种植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洁萍.西兰花高产栽培技术[J].食品界,2021(7):92.

[2]王昕,李伍文.响水县西兰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6):217-218.

[3]梁彦.刍议无公害西兰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21,44(4):10-11.

[4]林锦辉.毛豆—西兰花—水稻一年三茬绿色高效栽培模式[J].中国农技推广,2021,37(1):60-61.

[5]卫季辉,王慧,孙萍东,等.大棚中早熟鲜食糯玉米-西兰花高效栽培模式[J].上海蔬菜,2020(6):46-48.

[6]殷波.设施大棚西兰花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8):48-49.

[7]张新岭,李武高,卢钦灿,等.西兰花大苗露地越冬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20(18):167-170.

[8]程国峰.西兰花规模化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20(13):33-34.

[9]张浩.西兰花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J].河南农业,2019(34):33-34.

[10]陈稷鹏.无公害西蓝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6):49-50.

作者简介:康昊文(1985—),男,汉族,江苏如东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作物科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