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作者: 蒋才旺摘 要:柑橘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农作物。柑橘富含维生素C,柑橘皮是一味中药材,泡水能起到开胃、止咳的功效,营养价值较高,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量。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柑橘等经济作物的栽培面积不断增加,在提高柑橘产量的同时,病虫害也越来越多。柑橘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病害包括溃疡病、炭疽病、煤烟病等,主要虫害包括柑橘红蜘蛛、柑橘潜叶蛾、柑橘大实蝇等。文章通过分析不同病虫害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方法,以期为柑橘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柑橘;病虫害;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7-009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6.66 文献标志码:B
1 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是由柑橘黄单胞柑橘属亚种引起的一种病害,是威胁柑橘产业发展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柑橘的叶片、果实和枝梢部位,直接影响柑橘的产量和质量。
1.1 发生规律
病菌在感染叶片和果实后,潜伏3 d左右直接进入叶肉组织内部。调查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生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尤其是温度和风雨天气会影响潜伏周期。
溃疡病的发生速度和温度、降水、风力有着直接关系,气温为25~30 ℃的环境下且风力较大、降雨之后的症状比较明显。病菌的传播途径多样,带有溃疡病病菌的苗木、果实和种子是主要传染源,通过车辆和工具等也能传播。
1.2 发病原因
柑橘溃疡病的发病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 不重视植物检疫工作
随着柑橘种植面积的扩大,需要引进苗木,在柑橘苗木调运的过程中,种植户没有做好植物的检疫工作,引进一些带病的柑橘苗木,会增加发病概率。
1.2.2 没有做好施肥管理工作
果农在种植过程中,不重视科学施肥的方式,更加重视使用氮肥,尤其是在柑橘放梢时,随意增加尿素用量,导致新梢徒长,影响整体果树的生长态势,造成柑橘抗病能力下降。
1.2.3 没有做好感染后果实的处理工作
随着柑橘种植效益的不断提升,在果实感染溃疡病后,有些果农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溃疡病的交叉感染,扩大传染。
1.3 综合防治技术
1.3.1 健全检疫制度
为了保证柑橘稳产,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治柑橘溃疡病,制订和落实严格的检疫制度,全程把控种苗引进的整个过程,避免携带病菌的苗木引进种植地区。建立无病苗圃,做好苗木的培育工作,满足苗木栽培的需求。
1.3.2 做好柑橘园的消毒工作
在冬季要做好柑橘园的清理工作,及时剪除病枝和病果,统一焚烧销毁。可以选择药剂喷洒,使用毒死蜱1 500倍液、波尔多液600倍液、绿颖矿物油150倍液全园喷洒,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春季要定期巡查柑橘园,及时摘除患病枝叶,集中焚烧处理。
1.3.3 优化栽培管理
第一,科学施肥。选择适量的农家肥,合理搭配氮肥、磷肥和钾肥,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增强树木的抗逆性。第二,树体管理。夏季抽梢之后要及时剪除,冬季将秋梢抹除,能减少病害的蔓延。
1.3.4 合理使用石灰水
喷洒浓石灰水,为枝叶和果实表面营造碱性的生长环境,不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要控制好浓石灰水的喷洒次数,每年喷雾两次。在采果后20 d内进行第一次喷施,选择生石灰和清水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喷洒树枝叶。嫩叶容易染病的前几天进行第二次喷施,将生石灰和清水按照1∶4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喷洒。如果3 d内遇到降雨天气,要及时补喷1次。
1.3.5 科学处理溃疡病
为了提高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及时检查果园,发现病情后要快速处理。新建果园如果出现患病植株,必须尽快挖出烧毁,保护周围苗木。
1.3.6 防治柑橘潜叶蛾
柑橘潜叶蛾会加速溃疡病扩散,做好柑橘潜叶蛾的防治非常关键。柑橘放梢后是幼虫孵化的高峰时期,也是喷药防治的最佳时期。在新芽抽出50%后选择在傍晚喷洒药剂,连续用药2~3次,直到新梢木质化。第二次用药能有效防治低龄幼虫,选择中午喷洒药物防治,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和10%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1.3.7 防治关键时期
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新梢萌芽后可以喷洒药剂,每间隔10~15 d喷洒1次,连续用药3次。在柑橘谢花之后的20 d、35 d和50 d,要做好幼果的保护工作,保证嫩梢和幼果被有效保护。可以选择的药剂包括8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0.8%等量式波尔多液、30%噻唑锌750倍液等,注意药剂的轮换交替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2 柑橘炭疽病
2.1 为害症状
第一,柑橘炭疽病主要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炭疽病主要出现在叶尖部位,患病部位会出现暗绿色或者黄褐色的斑点,湿度大的环境下会出现许多红色小点,对柑橘树的危害较大。随着病情的扩散,叶片逐渐脱落,树冠顶部的落叶比较严重,脱落的枝梢很快枯死。慢性型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叶片边缘部位,患病部位会出现褐色或深褐色病斑,在干燥的环境下出现黑色小点。第二,枝梢染病后从上向下扩散,导致枝梢枯死,患病部位为褐色,之后变为灰白色,病斑部位有许多小黑点。第三,花朵染病后变为褐色并腐烂,导致落花。第四,果实染病后患病部位会出现绿色油渍状不规则的病斑,之后蔓延到全部果实。如果天气潮湿,患病果实会长出白色霉状物,患病后期果实逐渐腐烂、干缩,直接影响柑橘的产量和质量。
2.2 发病原因和规律
柑橘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能在嫩叶或者幼果时期就直接进入到组织内部,同时病菌通过菌丝体或者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枝、病叶或者病果上越冬,之后借助风雨或昆虫传播。病菌直接通过伤口或气孔入侵,该病的发生和当地降雨持续长短有直接关系。夏季遇到高温多雨的天气和暴雨后很容易发病,夏季和秋季发病最多。分生孢子入侵后会潜伏一段时间,遇到干旱以及不良管理因素等会发病。在地势低洼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果园容易发病,在通风性差的果园很容易发病,有伤口以及受日灼的果实容易发病。
2.3 综合防治方法
2.3.1 加强栽培管理
通过加强栽培管理能减少炭疽病的发生。在施肥方面控制好氮肥使用量,增施磷肥和钾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满足树体生长的营养需求,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合理修剪,改善柑橘园内的通风透光性,避免病菌繁殖。科学灌溉,控制柑橘园内的湿度,有效防治病虫害。
2.3.2 及时清理果园
在修剪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干净落叶和落果,并且统一焚烧,能减少病源数量。在冬季清理果园后可以喷施石硫合剂,消灭病原。
2.3.3 科学对症用药
做好新梢叶片和幼果的保护工作,可以选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百菌清水剂200倍液进行喷雾预防。如果已经出现病斑,可以选择45%咪鲜胺水乳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即可[1]。
2.3.4 及时清除病果
果实采收后要及时清除患病果实再储藏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温度控制在5~7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 煤烟病
3.1 为害症状
煤烟病又被称为煤污病,在许多重要的柑橘种植地区都有出现,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部位,会造成叶片的卷曲和脱落,植株开花少、结果少,甚至造成柑橘树死亡。在发病初期,患病部位会出现黑色或暗褐色的霉层,之后逐渐扩散。
在霉层上会有黑色小点,为分生孢子器。如果叶片被侵染,会出现灰黑色霉污,直接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树木的生长衰弱。果实受到危害,会导致叶片腐烂、脱落。即将成熟的果实被侵染,会导致果实的味道变酸,影响口感。
3.2 发病原因
煤烟病的病菌通过菌丝体或者分生孢子器落在病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天会长出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之后借助风雨或昆虫传播,病菌会落在介壳虫或者蚜虫等害虫的分泌物上,以此繁衍,导致发生煤烟病。粉虱和蚜虫防治不当的柑橘园,煤烟病的发病概率较高。该病在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尤其是每年5—9月发病最严重,害虫分泌的蜜露是诱发该病的主要条件,病原种类的不同导致患病部位的症状也不同。
3.3 综合防治技术
3.3.1 阶段传播途径
在柑橘收获完成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的残枝败叶,因为病原菌能在上面越冬,一些媒介昆虫的幼虫也会在残枝败叶中。
在种植过程中,不能随意丢弃或摆放落叶,要集中销毁处理,有效消灭越冬的病源和媒介昆虫,从而降低发病概率。同时,要做好田间杂草的清理工作,以免病原微生物或媒介昆虫在杂草上繁殖。
3.3.2 加强田间管理
做好柑橘树的修剪工作,提高柑橘园内的通风透光性。科学使用有机肥料,增强柑橘树的抗病能力,不能过多使用氮肥,否则会影响树木生长态势。
3.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仍然采用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落花后30 d可以选择95%机油乳剂250倍液、99%矿物油150倍液,重点做好蚜虫和粉虱等媒介害虫的防治工作,也可以选择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对已经发生煤烟病的果园,喷施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甲基硫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4 柑橘红蜘蛛
4.1 发生特点和规律
红蜘蛛在越冬后会大量孵化产卵,如果在春季喷施波尔多液会加快产卵速度,导致幼螨和卵的高峰期。主要为害树木叶片的中、下叶片,尤其是树势繁茂和较温暖的地方适合红蜘蛛生长。春梢抽发期营养丰富,大量红蜘蛛从老梢上直接转移到新梢上为害。每年6—8月炎热多雨,不利于红蜘蛛的生长和繁殖,大量雨水会冲刷部分虫螨,加上天敌的控制,会减少害虫数量。9月下旬至10月的气温有利于发生害虫,直接为害新梢、叶片和果实。春季主要为害叶片,秋季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4.2 综合防治方法
4.2.1 利用天敌防治
红蜘蛛的天敌数量较多,包括捕食螨、瓢虫、草蛉和寄生菌等,可以在柑橘园内种植其他适合天敌生长的作物,为天敌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防治效果。
4.2.2 做好冬季的柑橘而清理工作
冬季要及时剪去枯枝和病虫叶,并喷洒石硫合剂1~2次,能够有效灭杀螨类和其他害虫。
4.2.3 做好水肥管理工作
适当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减少磷肥的同时补充微量元素。结合果园生长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微量元素,满足果树生长的营养需求。在多雨时期要及时排水,避免根部腐烂。在果实膨大期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科学进行中耕浇水,降低红蜘蛛的发生概率。
4.2.4 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药剂防治
在冬孵化的盛期阶段,可以选择25%螨威悬浮剂6 000倍液、阿维菌素3 000倍液等防治,药效持续时间较长,防治效果显著。6月选择持效期较短药剂防治,可以选择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0.5%神农丁乳油1 500倍液、20%哒螨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