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穗冰草对镉的耐性及其积累特征研究
作者: 白兴荣 李雅斯 陈莉莉 储思 杨显薇 杨砚芬 杨江竹
摘 要:为探讨扁穗冰草对镉(Cd)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行性,通过盆栽试验模拟不同浓度Cd污染土壤,研究扁穗冰草对Cd的耐性及其积累特征。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Cd25(25 mg/kg)和Cd50(50 mg/kg)胁迫下扁穗冰草的株高、根长、根体积和根冠比都未显著下降,Cd25胁迫下地上部生物量和根部生物量也未显著下降;扁穗冰草的耐性指数(0.89~0.94)在不同程度Cd胁迫下无显著差异,表明该植物对Cd胁迫有较强的耐性。Cd主要积累在扁穗冰草根部,高浓度Cd(100 mg/kg)胁迫使扁穗冰草的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合成和根系活力受到抑制,Cd富集和转移能力下降。研究表明,扁穗冰草对Cd具有较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可用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关键词:扁穗冰草;重金属胁迫;Cd富集;植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2-140-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2.033
0 引言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乃至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1]。重金属镉(Cd)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大气中,镉的污染主要源自工业排放、废弃物处理及燃煤等活动[2]。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问题,需要合理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减少对人类的危害[3]。植物修复具有成本低、对土壤扰动小、环保等优点,是当前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的热点[4]。探究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和积累特征,对促进植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和超富集能力是植物修复的基础,合理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运到地上部分(如茎、叶等组织中),实现对重金属的清除,有助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做出贡献[5]。
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易栽培、生长迅速、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等特点。目前,在土壤污染问题中,禾本科植物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是由于禾本科植物对Cd污染土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禾本科植物对Cd胁迫的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生理、生化、分子机制,禾本科植物对Cd胁迫响应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禾本科植物的抗逆机制,并为改良作物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减轻Cd胁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近年来,该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有关禾本科植物对Cd胁迫响应的研究已有诸多文献报道[3]。一些研究表明,禾本科植物相对其他植物更容易吸收Cd,并且在体内积累浓度较高的Cd。还有一些研究表明,Cd胁迫会导致禾本科植物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例如,Cd干扰植物的水分平衡、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导致叶片黄化、叶面积减小、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等。因此,为了更好地探究扁穗冰草对Cd的生理耐性和积累特征,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模拟不同浓度Cd污染土壤,对扁穗冰草的生长生理特性和Cd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旨在为解决土壤Cd污染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扁穗冰草种子购自玉溪市红塔区花鸟市场;未受Cd污染的混合土壤取自云南省玉溪地区,土壤的采集深度为0~20 cm,试验前需要对采集的土壤进行处理,除去杂质,采取风干、研磨等手段,将采集的土壤过0.25 mm筛,为后续试验开展做好准备。土壤的理化性质见表1。
1.2 试验设计
选取塑料花盆,花盆的盆口直径32 cm、底径20 cm、高22 cm。将制备好的土壤装入盆中,每盆装土4.0 kg。设置CK(0 mg/kg)、Cd25(25 mg/kg)、Cd50(50 mg/kg)和Cd100(100 mg/kg)共4个Cd胁迫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将土壤充分混合,在室温下保持稳定状态30 d,适当添加纯净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选择颗粒饱满的扁穗冰草种子,以确保种子的质量与发芽率;将选好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促进种子发芽;将浸泡后的种子均匀地播种在花盆中,每盆播种40粒种子。在播种后第15天进行间苗操作,每盆留下30株大小形态基本相同的幼苗,使用细长的工具将多余的幼苗剪除或挖出,保持适当的密度。扁穗冰草在温室内生长,采用自然光照,确保植物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为其光合作用与正常生长提供能量。根据盆中土壤的干湿状况浇水,保持适度湿润,但要避免过度浇水造成根部腐烂。每个花盆中加入等量的纯净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每7天添加1次Hoagland营养液,每盆每次200 mL,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促进其正常生长和发育。定期检查扁穗冰草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同时注意拔除盆中的杂草,以减少竞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3 指标测定
1.3.1 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
扁穗冰草生长3个月后进行采样测定,将扁穗冰草植株从土壤中完整取出,分为地上部和根部两部分,在处理过程中用蒸馏水彻底清洗植株,清洗完沥干水分后,测量并记录株高和根长。采用排水法测定根的体积:将植株的根部放入已知容量的容器中,加入足量水,使水位上升至容器顶部,记录水位变化,即可计算出根的体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总量:扁穗冰草的叶片样品经过提取和稀释,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总量。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法测定根系活力:将扁穗冰草的根样品与TTC溶液接触,反应一段时间后,根据显色程度测量吸光度,并计算根系活力。将扁穗冰草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 ℃杀青15 min,然后在65 ℃烘干至恒重,使用万分位电子天平称重样品,分别计算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除以地上部生物量得到根冠比。
1.3.2 Cd积累指标的测定
将烘干的扁穗冰草样品磨碎,使其颗粒尺寸小于0.25 mm。采用HNO3-HClO4法消解土壤样品:将风干土壤样品磨碎过0.15 mm筛,再将磨碎的扁穗冰草样品加入消解容器中,加入足量的HNO3-HClO4消解液;使用加热设备(如加热板)对样品进行消解,直至样品完全溶解。待消解完成后,将消解液冷却至室温,并转移到适合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容器中。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消解液中的Cd含量,设置合适的波长和条件,将消解液样品注入原子吸收仪器中进行测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Cd的含量。Cd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根据式(1)、式(2)计算。
富集系数(BCF)=植物各部位Cd含量/土壤中Cd含量 (1)
转移系数(TF)=植物地上部Cd含量/根部Cd含量 (2)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使用Rstudio 4.2.2对数据进行分析。试验中所有数据的标准误显著性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差异显著水平设定为P<0.05。采用Duncan多重比较检验法进行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
2 结果与分析
2.1 扁穗冰草生长对Cd胁迫的响应
Cd胁迫对扁穗冰草生长的影响如图1所示。由图1(a)至图1(c)可知,扁穗冰草的株高、根长和根体积在Cd25和Cd50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地上部生物量和根部生物量在Cd25胁迫下与CK相比均无显著变化,在Cd50和Cd100胁迫下与CK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图1(d)];而根冠比在不同程度Cd胁迫下无显著差异[图1(e)]。Cd胁迫对扁穗冰草耐性指数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Cd胁迫下扁穗冰草的耐性指数为0.89~0.94,且耐性指数在不同程度Cd胁迫下差异不显著,表明该植物对Cd胁迫有较强耐性。
Cd胁迫对扁穗冰草叶绿素总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如图2所示。随着Cd胁迫程度的增强,扁穗冰草的叶绿素总量显著下降[P<0.05,图2(a)],其根系活力仅在Cd100胁迫下显著降低[图2(b)]。
2.2 扁穗冰草的Cd积累特征
Cd胁迫对扁穗冰草Cd含量、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影响如图3所示。扁穗冰草地上部及根部的Cd含量随Cd胁迫程度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图3(a)];地上部富集系数、根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在Cd100胁迫下显著下降[P<0.05,图3(b)、图3(b)];在不同程度Cd胁迫下,地上部和根部富集系数均表现为根部>地上部>1。
Cd胁迫对扁穗冰草Cd积累量的影响如图4所示。扁穗冰草地上部和根部Cd积累量随Cd胁迫程度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图4(a)];整株Cd积累量在Cd100胁迫下达最大值(114.69 μg/株);地上部Cd积累量占整株Cd积累量的37.24%~50.94%[图4(b)]。
3 讨论
植物的生长生理状况是其对土壤Cd胁迫适应的综合表现,植物株高、根长和生物量等是判定植物耐性的指标。此研究中,与CK相比,扁穗冰草的株高、根长、根体积和根冠比在Cd25和Cd50胁迫下都未显著下降,地上部生物量和根部生物量在Cd25胁迫下也未显著下降,表明该植物对Cd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较高浓度Cd胁迫(Cd50和Cd100)对植物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的积累有抑制作用。徐佩贤[1]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的地上部生物量及根部生物量在较低浓度Cd胁迫下无显著变化,在较高浓度Cd胁迫下显著下降,与此研究结果相似。耐性指数可以反映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程度,耐性指数大于0.50说明植物对该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该研究中扁穗冰草的耐性指数(0.89~0.94)在不同程度Cd胁迫下无显著差异,表明该植物在Cd胁迫环境下生长良好。张杨杨等[2]对Cd胁迫下细茎冰草的耐性研究发现,其耐性指数在25、50、100 mg/kg Cd胁迫下无显著变化,与此研究结果相似。扁穗冰草的叶绿素总量随Cd胁迫程度的增加显著下降,根系活力在Cd100胁迫下也显著降低,表明高浓度Cd胁迫会抑制叶绿素合成和根系活力,与刘金秀等[3]和刘媛等[4]的研究结论一致。
通过该研究发现,扁穗冰草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随Cd胁迫程度的增加显著升高,且Cd含量表现为根部大于地上部,说明Cd主要积累在扁穗冰草的根部。首先,由于植物根系存在多种离子的载体蛋白,每种离子与其相应的载体蛋白结合,借助代谢能量离子转运到细胞内,由于中间限制向上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将Cd滞留在根系,缓解Cd对地上部的伤害,这也是植物自身的一种调节机制。其次,由于阻隔作用,植物的根皮层阻止Cd向植物地上部运输,根细胞的细胞壁较薄,Cd在根尖位置的积累量最大。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为重金属在根部吸收、储存和转移到地上部提供了依据,是评价植物修复潜力的指标。此研究中,扁穗冰草的地上部富集系数、根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在高浓度Cd胁迫下显著下降,这是由于高浓度Cd胁迫使植物生命活动(如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合成和根系活力)受到抑制,造成植物对Cd富集和转移能力降低。在不同程度Cd胁迫下,扁穗冰草地上部和根部富集系数均表现为根部>地上部>1,地上部富集系数为1.73~3.96,转移系数为0.18~0.32,表明扁穗冰草是Cd富集植物,可以考虑用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植物的Cd积累量不仅与其体内的Cd含量有关,还与其生物量有关。随着Cd胁迫程度的增加,扁穗冰草地上部和根部Cd积累量都显著增大,地上部Cd积累量占整株Cd积累量的比例较大(37.24%~50.94%),说明扁穗冰草地上部获得Cd的能力较强。
4 结论
扁穗冰草在25~100 mg/kg Cd污染土壤中生长良好,在较高浓度Cd胁迫下仍保持较强的耐性。高浓度Cd胁迫使扁穗冰草的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合成和根系活力受到抑制,导致植物对Cd富集和转移能力下降。总体而言,扁穗冰草对Cd具有较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可用于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参考文献:
[1]徐佩贤.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对镉的耐受能力和解毒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2]张杨杨,李希铭,高鹏,等.不同浓度镉胁迫下6种草本植物的耐性及富集特征的比较[J].草地学报,2021,29(6):1265-1276.
[3]刘金秀,张松彦,周建.镉胁迫对刺槐幼苗生长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 2023, 36(3):168-178.
[4]刘媛,陈锦平,曾成城,等.水淹和非水淹条件下秋华柳扦插苗镉积累特征比较[J].林业科学, 2017, 53(4):16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