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古树名木管护现状及措施探究

作者: 王皓

阜阳市古树名木管护现状及措施探究0

摘 要:古树名木管护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树名木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占、缩减,其生存环境被破坏,加速了古树名木的衰亡。然而,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目前仍未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缺少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笔者从阜阳市古树名木的管护现状入手,结合实践中的一些管护经验,从保护地上生存环境、复壮养护及防治病虫害3个方面分析,总结相应的管护措施。

关键词:阜阳市;古树名木;管护现状;措施探究

中图分类号:S78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3-121-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3.029

0 引言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古树名木既是活的文物,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虽然古树名木的存在对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在人类活动的进程中一些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不断被破坏,加速了古树名木的衰亡,而目前对古树名木的管护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归纳梳理出一些有效的古树名木管护措施,成为严峻而又迫切的任务。

1 古树名木的分类标准

古树名木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长久保存下来的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古树名木分类见表1。

2 古树名木管护的意义和原则

2.1 古树名木管护的意义

古树名木作为传承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和生态旅游价值。因此,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管护意义重大。

2.2 古树名木管护的基本原则

古树名木的管护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实行“一树一策”管护措施。一是坚持全面保护原则,做好古树名木的普查,分级分类建立台账,逐一建立档案,并逐步纳入保护范围;二是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明确职责分工,鼓励社会参与,统一组织开展古树名木管护工作;三是坚持原地保护原则,遵循古树名木的生长规律,落实挂牌管护;四是坚持科学管护原则,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先进的养护技术,完善管护体系。

3 阜阳市古树名木概况及管护现状

3.1 阜阳市古树名木概况

据2019年调查,阜阳市共有古树1 259株,包括31科40属54种;名木1株。根据树龄统计,树龄在500 a以上的古树有24株,300~499 a的古树有45株,100~299 a的古树有1 190株。根据生长势统计,古树中正常株1 247株,衰弱株12株(其中濒危株2株,死亡株1株)。树龄最高的古树是位于临泉县城关镇古城社区的1株银杏,树龄达到1 360 a。阜阳市古树名木统计情况见表2。

3.2 阜阳市古树名木管护现状

2021年以前,阜阳市仅有少数古树名木受到保护,多数古树名木处于衰老濒危状态,对古树名木缺少科学管护。阜阳市古树名木管护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如下:古树旁边堆积杂草柴垛,存在火灾隐患;古树周围的土木建设压缩挤占了其生存空间;古树受自然灾害(大风、暴雨、干旱、病虫害等)影响,树势衰弱。另外,多数古树缺少科学的管护措施,如加装筑台护栏的古树仅有106株,建有砖砌围栏的古树仅有8株,采用固体支撑的古树仅有1株,改良土壤的古树仅有4株,修补树洞的古树仅有1株,叶面施肥的古树仅有1株,挖复壮沟的古树仅有1株,周围挖井的名木仅有1株,无任何养护复壮措施的古树有1 250株。

4 阜阳市古树名木管护措施

古树在特定区域环境中存活了上百年,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阜阳市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结合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实行“一树一策”管护措施,探索总结出主要包括保护地上生存环境(加装筑台护栏、采用固体支撑、根部铺设材料、修补树洞等)、复壮养护(改良土壤、浇水和排水、修剪施肥、挖复壮沟、周围挖井等)及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4.1 保护地上生存环境

4.1.1 加装筑台护栏

阜阳市加装筑台护栏的古树仅有106株,多数古树处于放任生长状态,未采用相应的管护措施。部分古树树体周边环境不利于其生长,加装筑台护栏可以使古树免受人为损害。同时,还能够规范游客参观路线,避免随意踩踏树根区域,减少对树木生长环境的干扰。在加装筑台护栏之前,应移除古树周边的杂草和堆放物,留出作业空间,预留排水孔,防止因排水不畅导致根部呼吸受阻。

4.1.2 采用固体支撑

采用固体支撑能够使树体结构保持稳定,防止折断倾倒。古树由于树体高大、树冠偏大,且年代久远,处于生长衰弱态势,树干大多腐朽、溃烂,有些中空下垂,极易被风吹、冰雪积压导致倾倒甚至折断,对这类古树可以采用固体支撑加以保护。目前,固体支撑多采用铁管等金属硬性材料,虽然经济、坚固,但不美观且易引起树体凹陷。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处理:一是软化处理支撑部位,避免树体与金属材料直接接触,也可以增大接触面,防止树体其他部位因长时间支撑而发生变形弯曲;二是美化支撑架,对支撑架进行树皮仿真处理或采用不易察觉的隐藏式支撑。

4.1.3 根部铺设材料

根部是古树名木的重要呼吸器官,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所处的土壤物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铺设透气性、渗水性好的砖或选择大小合适的鹅卵石,可以增强古树名木根系渗水透气性,提升其对水分和肥料的吸收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景观美化[1]。在进行根部铺设时,可根据古树名木的实际情况,结合地面的抗压需要,选用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材料,由里向外采用倒梯形的结构进行铺设,预留出部分空间。

4.1.4 修补树洞

部分古树因处于衰老濒危状态,易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树体腐烂空洞,严重影响古树的机体功能,亟须对树体进行修补完善[2]。在修补树洞时,要先清理主干的纵向裂槽和基部木质外露的腐朽部分,用3%的硫酸铜溶液消毒,涂抹桐油进行防腐处理。用石灰、桐油、苎麻按质量比3∶1∶5的混合物填充,并对表面进行削平处理,后用环氧树脂或桐油进行封缝和密封。

4.2 复壮养护

4.2.1 改良土壤

改良土壤是改善古树名木生存环境的重要管护手段[3]。土壤对树木生存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透水、透气及肥力等方面,因此,改良土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树根地面以下部分填设适量的枯枝、沙土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二是在冬季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以增强土壤透气性;三是用适量的沙土、松土、植物碎屑与有机肥的混合物对古树名木根系进行覆盖。

4.2.2 浇水和排水

水分管理对树木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树种和土壤在不同的环境下,其所需的水量不同,浇水或排水要适合古树名木的生存条件。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要先对根部进行浇水,然后对叶面喷水[4]。对于地下积水问题,可以采用挖沟排水和铺设通气管道的方式以改善土壤透气性。古树一般生长年代较远,对土壤肥力的吸收能力有限,因此要注意对肥水的管理。施肥要注意厚度,勿施浓肥,同时要保持土壤的透气性。

4.2.3 修剪施肥

修剪古树名木的枯枝应在修建方案的指导下完成。小枯枝可以锯掉或钩掉,截大枝应在不伤害古树名木的前提下进行,分段裁剪粗枝。先在锯口上涂防腐剂,防止病虫害侵害和水分蒸发。由于古树生长位置长期不变,其土壤肥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因此需要根据古树的生存状况进行施肥。挖穴施肥、放射沟施肥和叶面直接喷施均是有效的施肥方式。

4.2.4 挖复壮沟

生长在特殊地质的古树名木易受干旱灾害的威胁,可以在距离古树名木5~10 m处的缓坡地带挖水平沟壕。沟壕深度约1~2 m,宽约3 m,长约7 m,土层外翻,以达到截留雨水的目的,将枯枝、落叶等植物碎屑物拌表土填入沟壕底部,不仅可以储存水分,也可以增加土壤养分。

4.2.5 周围挖井

在古树名木的周围挖井,挖出部分深坑并设置透气孔,以增加其透气性,便于后期施肥。首先在树冠的投影范围外,以其生长立地条件为依据,挖出3~5个直径为1.5 m、高度为2 m的圆形坑;然后用砖铺设圆井,保持井底大口小,在井壁与砖之间预留出缝隙,在井盖上设置透气孔,以便后期对树木进行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最后在井底依次铺设厚度为10 cm的沙子、20 cm的小树枝和30 cm的混合材料,继续铺设2层树枝和1层混合材料, 再施肥、灌水、覆土,地表用水泥板覆盖。其中,混合材料可以用腐殖土、锯末、复合肥、克百威、呋喃丹、油渣、炉渣、过磷酸钙、硫酸亚铁和土混合而成,具体比例视树木类型及生存环境而定。

4.3 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导致古树名木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古树因树势生长处于衰弱期,容易受病虫害的侵害,要及时防治。古树名木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采用安全、高效的环保农药及新型防治技术,并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防治。目前,古树名木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5]。一是物理机械防治,借助各种机械设备和手段,利用相应的物理因子对古树名木进行病虫害防治,如采取人工捕杀法和高新技术捕杀法,这些方法能够避免伤害人畜,对古树名木本身也不具有危害,是一种生态环保的防治措施,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二是化学防治,采用化学药物对古树名木进行病虫害防治,具有简单高效、经济实惠、适用性强等优点。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考虑防治时间。根据古树名木和病虫害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计划,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落叶后至萌发前这段时间,可对落叶型的古树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对常绿型的古树喷洒波美2度石硫合剂,以避免害虫越冬产卵。此外,每年春季灌溉时期,在古树名木的树池外围施加克百威,可以对地下蛀虫、螨虫和线形虫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5 结束语

古树名木管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管护应按照“一树一策”管护方案,采取综合管护措施,做到因树制宜,因树施策。笔者从阜阳市古树名木的管护现状及措施展开,结合具体管护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主要从保护地上生存环境、复壮养护及病虫害防治3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梳理总结出一些古树名木的管护措施。

参考文献:

[1]隋天全,曲晓燕.古树名木保护修复技术[J].林业科技情报,2022,54(4):36-40.

[2]刘富花.尤溪县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21(6):98-99,102.

[3]束庆龙,曹志华,段文军.古树名木隐患类型及排查方法[J].安徽林业科技,2023,49(1):3-6.

[4]徐斌.合肥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7(20):6101-6102.

[5]任金龙.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初探[J].林业建设,2021(20):133-13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