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灾害性天气的防范措施及受损后的补救措施

作者: 吉存良 徐青 张晓炎 申爱民 李作明

摘 要: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朝天椒产区,且朝天椒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较大,但在朝天椒生长过程中,易受倒春寒、风害、高温热害、雨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威胁,给种植户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灾害性天气,提出防范措施及受损后的补救措施,通过实施防范措施和补救措施,以期减轻灾害性天气对河南省朝天椒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种植户的收益,从而促进朝天椒产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朝天椒;灾害性天气;防范措施;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2-71-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2.015

0 引言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已有6 000多年的栽培史[1]。辣椒的营养价值高,在保健、美容、食品、医药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位居我国蔬菜作物之首[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消费国与出口国[3]。目前,辣椒已成为河南省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种类[4]。据统计,2021年河南省辣椒种植面积(24.0万h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25%,干食辣椒(以朝天椒为主)的种植面积为18.42万hm2,鲜食辣椒的种植面积为5.58万hm2,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76.8%、23.2%[5]。

朝天椒作为辣椒的变种,既可作为鲜食蔬菜,也可加工成调味品,适应性广,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和食品[6-8]。在朝天椒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倒春寒、风害、高温热害、雨涝、干旱等),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为保证朝天椒的产量和品质,要做好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制定好应急预案,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补救措施。针对上述朝天椒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灾害性天气,笔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受损后的补救措施。

1 倒春寒防范措施及受损后的补救措施

1.1 防范措施

强化保温措施,在倒春寒来临前,用多层覆盖的方式对育苗棚进行保温,如增加覆盖物(如草帘、无纺布等),从而提高棚内温度;密封育苗棚的缝隙,从而减少热量散失。当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减少通风时间和通风量,保持棚内温度;在倒春寒来临前,喷施植物抗寒剂(如磷酸二氢钾、芸薹素内酯等),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在倒春寒期间,要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避免因土壤过湿而影响幼苗根系的生长。

1.2 补救措施

及时密封好育苗棚,增加覆盖物,从而提高棚内温度,防止因温度降低而对幼苗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天气好转时,可适度通风,排出棚内湿气,防止病害发生,但要注意通风时间和强度,避免温度骤降;对受害幼苗,可喷施适量的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促进幼苗恢复生长;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避免低温、湿度过大而导致猝倒病、立枯病、沤根等病害的发生,如果出现病害,可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及时清除受冻害严重的幼苗,以免影响其他健康幼苗的生长。

2 风害防范措施及受损后的补救措施

2.1 春季育苗期风害防范措施

2.1.1 选择适宜的育苗场地

应在背风、地势平坦的场地进行育苗,避免在风口或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育苗。同时,育苗场地周围应设置防风林带或挡风屏障,能有效减少风力对育苗设施及幼苗的损害。

2.1.2 强化育苗设施的抗风性能

采用坚固的育苗棚架和覆盖材料(如加厚的塑料薄膜),确保棚架连接牢固,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对简易的育苗棚,可增加支撑柱和拉绳,以增强其稳定性。

2.1.3 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

在育苗棚迎风面加装挡风板或草帘等,从而减少风的直接冲击;及时对育苗棚进行固定,压好棚膜,防止棚架倒塌或刮坏棚膜;在育苗棚内温度较高而要通风时,应在背风面掀开薄膜进行通风,避免幼苗被大风直接吹倒。

2.2 春季育苗期风害受损后的补救措施

发现育苗棚薄膜破损后,应及时更换或进行修补。仔细检查幼苗的茎、叶、根等部位,确定受损程度,对轻度受损的幼苗(如叶片失水),可进行补水处理,及时拔除损伤严重或不能恢复的幼苗。喷施叶面肥或根部施肥(如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复合肥或专用的叶面肥),为幼苗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其恢复能力。受风害的幼苗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应及时喷施杀菌剂、杀虫剂,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确保育苗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适宜,加强通风,使幼苗尽快恢复生长。

2.3 田间生长期间风害防范措施

通过加强水肥管理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株在遭遇风害时的抗风能力;利用培土来稳固植株根基,避免植株倒伏;用竹竿、木棍等材料为植株提供支撑,增强植株抗风能力。

2.4 定植后风害受损补救措施

定植后如果植株倒伏,应小心将其扶正,并使其尽量恢复直立状态。大风过后,应及时检查植株是否有损伤。剪掉折断、严重损伤或干枯的枝叶,从而减轻植株负担,并促进新枝生长。大风可能会导致土壤水分流失或养分消耗,应适当浇水,并追施适量的速效肥(如氮肥和磷肥),以补充植株受损后所需的营养,并促进植株恢复生长。通过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等)来为植株提供额外的养分,增强其抗逆性。大风可能会对植株造成伤害,增加病虫害感染风险,应及时喷施杀菌剂、杀虫剂。

3 高温热害防范措施及受损后的补救措施

3.1 育苗期高温热害防范措施

在选择朝天椒品种时,应优先选择具有较强耐热性的品种,使幼苗在面对高温环境时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合理控制育苗密度,避免幼苗过于拥挤,保证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条件。育苗棚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当遇到高温天气时,应及时揭开覆盖物,并增加通风口数量和通风时间,使棚内空气流通,降低温度。高温天可用遮阳网等降温设备进行降温,并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使土壤保持湿润,但要避免积水。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浇水,以免损伤根系。

3.2 育苗期高温热害损伤的补救措施

育苗期若遇因高温热害而造成损伤,应立即通风降温,增加育苗棚通风口数量,加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温度;及时向育苗床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叶面喷施含有氨基酸、腐殖酸、微量元素等的营养液,增强幼苗的抗性和恢复能力;对严重受害且无法恢复的幼苗,要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其他健康幼苗的生长;在遭遇高温热害后,幼苗易感染病虫害,要及时喷施相应的药剂进行防治。后续应加强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调控,并合理施肥,使幼苗尽快恢复生长。

3.3 田间生长期间高温热害防范措施

合理密植能保证田间通风良好,有助于热量散失。在遇到高温天气时,应增加浇水频率,使土壤保持湿润,但要避免田间积水。宜在清晨或傍晚浇水,以减少水分蒸发。有条件的可搭建遮阳网,减少阳光直射,降低田间温度。喷施含有钙、镁、锌等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植株的抗热性。夏季阳光直射易导致果实出现日灼病,可喷施钙肥、果实保护剂,减少日灼病的发生。

3.4 田间生长期间高温热害受损补救措施

及时浇水,补充水分,缓解干旱,但要避免在高温时段浇水,以免伤害加剧。向植株喷水,降低植株表面温度。补充速效肥(如氮、磷、钾复合肥),喷施叶面肥(如氨基酸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等),增强植株的抗逆性,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摘除被高温损伤严重的枝叶和果实,可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新枝生长。高温热害后,植株的抗性下降,易受病虫害的侵袭,要及时喷药进行预防和防治。

4 雨涝防范措施及受损后的补救措施

4.1 夏季雨涝防范措施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避免在低洼易涝的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从而有效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气能力。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方式来种植朝天椒,增加土壤透气性和排水能力,减轻田间积水对植株根部造成的伤害。提前储备防汛物资,以备急用。完善田间排水系统,提前规划和建设田间排水渠道,确保雨水能迅速排出。大雨过后,要及时清理排水渠中的杂物,防止堵塞。

4.2 夏季雨涝造成受损的补救措施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对植株进行扶正、培土,追施速效肥、叶面肥等,全力促进植株恢复正常生长。雨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划锄散墒,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及时摘除下部病叶、老叶和残枝,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雨涝会使根系缺氧,使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下降,导致疫病、根腐病、枯萎病、炭疽病、疮痂病、病毒病等病害发生,要及时用药物进行防治。在7—8月雨涝受损严重的地块中,对有价值的朝天椒果实,可及时抢收上市,减少损失;及时补种或改种生长期短的作物。

5 干旱防范措施及受损后的补救措施

5.1 干旱防范措施

选择耐旱性较强的朝天椒品种,从而提高植株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能力。选择保水能力较好的地块,并在种植前进行精细整地,从而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性能。种植健壮幼苗,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适当密植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田间相对湿润。在缺水地区,应提前修建蓄水池,储存雨水或其他水源,以备干旱时使用。定期检测土壤含水量,以便及时发现干旱,并采取防范措施。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根据干旱情况及时灌溉。在田间覆盖地膜或堆积秸秆、杂草等,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中耕保墒,培土护根,浅中耕土壤,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同时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对植株根部进行培土,保护根系,增强其吸收能力。

5.2 干旱造成损害后的补救措施

干旱造成损伤后,应及时补水。采用滴灌或小水勤浇的方式进行灌溉,避免大水漫灌(会对根系造成损伤)。在早晚温度较低时,应向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缓解植株缺水状况。补充速效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通过叶面喷施和根部施肥相结合的方式,为植株提供营养,促进植株恢复生长。适当修剪干枯、受损严重的枝叶,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喷施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薹素内酯等),从而促进植株生长恢复。干旱过后,植株抗性下降,易引发病虫害,要及时防治,避免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李国琛,徐昊,刘周斌,等.辣椒在世界的传播[J].热带作物学报,2023,44(7):1307-1316.

[2]雷建军,陈长明,朱张生,等.辣椒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24,51(4):1-18.

[3]张二鹏.辣椒移栽机自动取投苗装置设计与试验[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3.

[4]苏鹤.河南省辣椒产销情况及建议[J].河南农业,2018(13):10-11.

[5]介元芬,夏亚真,李胜利.探析河南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J].中国瓜菜,2022,35(11):106-110.

[6]解晋鲁,王亮,刘永,等.黄淮流域朝天椒生产中关键环节问题探索及技术推广[J].吉林蔬菜,2023(1):58-59.

[7]岳元平.朝天椒栽培、生产及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3(4):104-106.

[8]董培彦.光合细菌对朝天椒病害防治、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2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