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烟叶收购等级纯度提高策略

作者: 张丽

安顺市烟叶收购等级纯度提高策略 0

摘 要:烟叶收购等级纯度作为工业调拨验收、工商交接检查及烟草公司对标考核的重要指标,其结果会对企业调拨计划执行和烟叶收购效益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安顺市2023年烟叶采烤、收购两个环节的调查分析,从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探寻影响收购等级纯度的因素,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提升安顺市烟叶收购等级纯度、稳定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和市场供给能力提供保障。

关键词:烤烟;烟叶收购;等级纯度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8-147-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8.036

0 引言

烟叶收购等级纯度是烟叶收购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烤烟》(GB 2635—1992)对此做出明确规定,烟叶整体纯度均匀一致,资源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1]。烟叶等级纯度不仅对卷烟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而且影响着卷烟市场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在贵州省烟叶收购质量检查过程中,安顺市烟叶收购等级纯度虽然逐年上升,但是部分县(区)分公司收购的烟叶混部位、混青杂等问题依然较为明显,尤其是在烟叶收购的中后期阶段。因此,探索提高烟叶收购等级纯度的意义相对较大。

1 2023年安顺市烟叶收购等级纯度情况

2023年,安顺市烟叶收购等级纯度平均值为90.86%,虽达到考核要求最低数值90%的目标,但是从各县(区)分公司抽检情况来看,差异明显其中紫云县、普定县未达到90%的考核要求,具体详见表1。

2 影响收购等级纯度的原因

2.1 采烤环节问题调查

在烟叶采烤环节,对下炕烟叶打捆后的等级纯度进行抽查,抽查结果详见表2。研究分析发现:①烤后烟叶下炕初分工作开展较为粗放,烟农对下炕烟叶只是去除明显的烤坏烟,而青烟、杂色烟去除不彻底,捆内青杂比例较大,占比在3.8%~6.2%,捆内混青杂比例未达到市局(公司)考核要求3%的目标;②烟叶打捆在15.5~18.4 kg,捆内烟叶混部位、混青杂问题较难控制,烟叶运到烟叶站分级交售时,由于分级工分级水平参差不齐,调度到分级桌的捆烟等级纯度差,分级难度大,导致收购烟叶等级质量无法保障;③对烟农打捆待售烟叶进行现场调查,发现存在未按炕次、部位进行分类堆放问题,烟农家中烟叶管理混乱,影响收购等级纯度。

2.2 烟叶收购环节问题调查

对烟叶收购环节进行调查,发现以下问题:分级工分级速度快,分出来的烟叶等级差异不明显,且含青杂严重;评级员逐筐定级,评价标准波动大,同一等级烟叶质量和纯度不稳定;打包现场混乱,同一等级打包时烟叶长短、颜色深浅不分。

3 提高收购烟叶等级纯度的措施

3.1 强化人员培训,提升工作水平

3.1.1 烟叶采烤环节培训

在烟叶采烤环节,针对烟农对烟叶下炕去青杂、分类打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全面开展烟叶下炕打捆去青杂相关政策与技术培训。相关机构应宣传年度烟叶收购价格政策和结构优化处理等补贴政策,使烟农掌握青烟、杂色烟等低价值烟叶的处理方法,引导烟农积极参加培训并接受烟叶下炕去青杂、分类打捆技术。通过政策宣传、技术讲解和操作演示,使烟农熟悉烟叶收购及补贴政策,逐步形成对烟叶下炕去青杂、分类打捆的生产意识,从而提高初分打捆待售烟叶的等级质量,为提升烟叶收购等级纯度提供保障。

3.1.2 烟叶收购环节培训

在烟叶收购环节,针对烟叶收购管理人员分级意识不强、烟叶质量管理岗位人员技能水平不高及分级工文化水平不高、分级技能低等问题,应组织开展市、县(区)、站三级培训,具体有如下措施:①组织各县(区)分管经理、烟叶股长、站长等收购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深入解读全省、全市烟叶收购工作方案,明确烟叶收购工作要求,提升收购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工作责任心、责任感。②组织质量总检、质管员、承包管理员等收购技术岗位人员参加培训,通过模拟演练收购流程和片烟、把烟考试,强化其规范意识,提升和巩固质量评级技能。③所有收购线严格按照“报名—初选—培训—考核—淘汰—录用”的工作流程,开展分级工培训及考核选拔。可以采取“一轮报名、两轮筛选”的方式,对年龄偏大(55岁以上)和培训成绩差的分级工进行优化。2024年,安顺市分级工报名1 188人,经培训考核,有965人合格,聘用上岗。这使当地烟叶分级工队伍技能水平得到较好提升。

3.2 强化创新意识,提高等级纯度

3.2.1 下炕烟叶打捆环节改善措施

在下炕烟叶打捆环节,针对烟叶单捆质量过大、青杂比例过高的问题,可通过创新优化烟叶打捆工具的方法解决。采用统一制作的烟叶打捆箱(长×宽×高为0.8 m×0.4 m×0.4 m),打捆后的烟叶单捆质量较好地控制在10 kg以内,捆内青杂比例下降2.5%,从源头上确保了收购烟叶等级纯度的提升。

3.2.2 预约交售环节改善措施

预约交售环节,存在打捆待售烟叶未严格按炕次、部位进行分类堆放,再加上调度交售过程中部位交叉,所以影响了烟叶收购等级纯度。因此,应对不同炕次打捆烟叶开展分类标记工作。工作人员可以按下部、中部、上部制定不同颜色打捆标签,对同一部位的烟叶粘贴同一颜色的标签,注明炕次后按炕次集中堆放,按照同一部位颜色、炕次标签进行调度交接出售。经实践检验,2024年安顺市烟叶收购混部位比例较2023年下降2.57%。

3.2.3 质量控制措施

在烟叶收购环节,由于分级工分级速度快、评级员评级眼光不稳定和成包管理员未按要求开展分类成包等问题,分级后的烟叶出现混青杂严重、评级后的烟叶质量波动大和成包后的烟叶等级纯度不高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安顺市采取“一样三点”的措施开展对样收购。在分级环节,根据烟农来烟情况制作分户样品,分级工对照样品开展分级,严格去除青杂,确保分级纯度。在评级环节,制作评级筐样,评级员将烟筐顺序排开,对照评级筐样进行筐内纯度检查,对符合要求的烟叶进行等级评定,并进入下一环节入库成包,对不符合要求的烟筐作退回返工处理,确保评级眼光稳定。在成包环节,制作成包筐样,成包管理员对应筐样,组织打包工人将等级符合、纯度一致的烟叶进行打包,确保包内纯度一致。2024年,通过严格执行“一样三点”对样收购,分级工返工率由2023年的45.2%下降到了19.6%,烟叶移库二次复检合格率由76%上升到了93.7%,烟叶收购全流程质量控制达到了基本稳定。

3.3 严格考核管理,确保工作实效

2024年,贵州省烟草公司安顺市公司制定《烟叶收购考核管理办法》,将收购等级纯度纳入重点考核指标,对安顺市各县(区)分公司收购等级纯度抽查结果开展对标考核与绩效评价,并在年度绩效中兑现奖惩。这提高了烟叶收购人员的责任意识与积极性。

4 措施成效

按照《2024年全市烟叶精准收购管控实施方案》和《2024年烟叶收购管理工作对标实施方案》要求,贵州省烟草公司安顺市公司烟叶收购质量管理组对全市4个种烟县(区)分公司移库烟叶等级纯度开展对标检查,检查结果详见表3。由表3可知,2024年安顺市抽查烟叶合计1 100把,其中合格把数787把,相邻等级把数237把,计算烟叶收购等级纯度为93.09%。根据表中数据可知,4个烟叶种植县(区)分公司等级纯度最高达94.0%,高于考核目标4个百分点,最低值92.33%,同样高于90%的考核目标。

5 结束语

随着中高端卷烟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烟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烟叶等级纯度对卷烟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是卷烟工业十分重视的指标,等级纯度已成为一个倍加受行业关注的焦点[3]。对于烟草行业来说,烟叶质量主要通过烟叶收购环节的质量检查结果来反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检查指标就是等级纯度[4-5]。笔者从成熟采烤、收购管控、队伍建设等方面认真分析影响安顺市烟叶收购等级纯度的症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与方法,为提高烟叶收购等级纯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苏正和,汪正鑫,李晓峰,等.有效提高烟叶等级纯度的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1,(2):210-211.

[2]李波,张功起,杜从伍,等.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探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13):92-94.

[3]孙福山,陈江华,刘建利.烟叶收购质量现状与改善等级结构技术探讨[J].中国烟草学报,2002,2(8):29-33.

[4]程占省.烟叶分级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23-433.

[5]金昕,陈栋,王菲,等.烤烟烟叶烤前选后中部叶混上部叶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J].新农民,2024,(26):49-51.

作者简介:张丽(1988—),女,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烟叶生产管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