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

作者: 褚玥

0 引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对我国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居民日常户外游憩活动的空间载体,具有重要的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等功能,其空间配置的效率和公平状况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品质的高低[1]

1研究背景与目的

目前,我国对园林城市的评审,一般是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是以一定的行政单元(区、街道)为基础计算的,而实际上公园的服务范围不受行政边界的限制,居民不一定选择所在行政区划内的公园进行游憩活动,而主要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距离内进行选择,因而这些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2]。近年来,公园的服务效率及其空间配置的公平性问题,逐步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广泛关注,其中城市公园的服务效率和空间配置公平性是重要的研究议题[3-4]。

城市公园游憩服务能力可较大地影响游人体验及获得的身心健康效益5。目前,我国部分公园仍存在公园绿地布局不均衡、游憩与服务设施配置不足、游憩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研究对安徽省利辛县公园游憩度进行评价,摸排城市存量绿地的游憩价值,为公园绿地的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2 公园游憩度评价

2.1公园布局体系现状评价

2.1.1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供给不足,分布不均

据调查,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系统性配套服务有待加强,局部存在服务漏洞。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以滨水带状公园为主,忽略了居民休闲游赏的各种功能需求,造成城市绿色空间活力缺失,服务效能低。大、中、小型公园的系统性配套不够完善,公园服务体系未能满足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0 见绿、 500m 见园”的服务范围要求,尤其是南部综合区和北部开发区。南部综合区是未来利辛县城市重点发展的新区,市民有更高的需求,应增加公园绿地数量,提高公园绿地服务覆盖范围。北部开发区是老城区,居住区较多,人口密集,公园绿地资源紧张,人们日常运动休闲空间严重不足。老城区道路空间有限,导致公园的可达性和便捷性较差,堵车严重,无处停车,甚至缺乏公园门口的集散空间。如何有效利用存量发展,见缝插针地修补城市绿色休闲空间,改善老城区的生活环境是规划面临的问题。

2.1.2中心城区公园类型较为单一,丰富程度较差

城区内已建成公园中,大多为社区公园,供市民休憩。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如植物园、文化公园、主题公园等数量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其中,综合公园仅1个,人均综合公园覆盖率较低。

因此,综合公园、专类公园需要丰富类型、增加数量、提升档次。公园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园文化特征需要进一步彰显、城市环境品质亟待进一步提升、绿色生态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2.1.3 城乡公园绿地缺乏互联

利辛县城乡公园绿地的一体化发展进程较为缓慢。除西淝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带动了西南片区城乡的有机连接外,东部阜蒙河等城乡内外的廊道还没有完全打通,公园之间缺乏生态、游憩、生活的互通互联,导致城内人无法快速享用周边的生态资源,城外的生态环境也难以助力城区的发展。

2.2 公园服务绩效评价

2.2.1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评价

按照《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要求,结合公园绿地的分类、面积,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从管理设施、公共厕所、停车设施、卫生设施、休憩设施、标志系统、文化设施、照明设施等8个方面对现状公园进行评价(见图1)。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1
(a)管理设施评价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2
(b)公共厕所评价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3
(c)停车设施评价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4
(d)卫生设施评价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5
图1安徽利辛公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评价图

从评价结果看(见图2),利辛县市民健身公园、锦绣公园、阜蒙河景观带、消防主题公园、怡秀游园等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较好,休憩设施、照明设施、标志系统等配置得当。芳清园、长春路游园、政通路带状游园等游园绿地的设施配置类型较为单一,特色不显著,有待进一步提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127.pd原版全文

2.2.2 开放共享程度评价

中心城区尺度适宜,基于步行、公交出行2个因子进行绿地周边居住便捷度评价(见图3)公交站点便捷度评价(见图4)。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公园绿地周边居住区步行便捷,尤其滨河绿地出入口较多,开放共享性较好;公交站点 300m.500m 服务半径覆盖范围内可进入 85% 的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较高。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6
图2基础服务因子加权图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7
图3步行服务便捷度评价图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8
图4公交站点便捷度评价图

2.3 品质特色评价

从主题特色、植物特色双重因子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见表1),中心城区公园绿化品质整体较好,利辛县市民健身公园、锦绣公园、阜蒙河景观带等特色显著,景观优美,建设质量较高,并建设了绿道。车辙沟公园、芳清园、宝璋医院公园品质特色评价为中等,主要是因为局部地段设施存在破损的情况,宜老宜幼设施配置缺失。游园中,怡秀游园、淝河之韵公园、龙庭公园等景观品质较好。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9
表1安徽利辛公园品质特色调查数据表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10
续表1

3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利辛县围绕“扩容提质”目标,坚持“绿化为民"的理念,建设了一批各类公园,促进了城市绿化发展,公园绿地面积逐年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明显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对利辛县公园进行现状评估,发现城市公园建设在布局、品质、特色、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与挑战。

3.1公园体系方面

社区公园、游园存在缺口,在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11 见绿 安徽省利辛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12 见园”的要求下,仍存在一定的服务盲区。社区生活圈人均社区公园、游园和其他游憩开发空间面积指标较小。各类公园分布均好度差距较大,综合公园未全覆盖,社区公园仍有欠缺。专类公园类型少,数量不足。

3.2 公园分布方面

公园分布不均。虽然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了 86.8% ,但城市边缘地区的公园覆盖率较低,南部综合区、北部开发区整体缺乏。城区内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数量较少,各片区也分布不均衡。公园网络尚未形成,大部分公园以碎片形态分布于不同区域,缺乏必要的联系。

3.3 公园服务方面

总体缺少全龄友好型、商业服务设施,公园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较少。综合公园结合“一老一小”等新发展要求,综合公园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专类公园特色主题鲜明,但缺乏文化体验场景和智能化展示设施。社区公园、游园重景观、轻使用,老幼活动设施整体缺乏,不能满足“一老一小"等新发展要求,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4公园管理方面

建设运营管理有待完善。目前,大部分城市公园的建设与维护主要依赖政府的资金支持,公园建设本身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公园建成后,其维护管理费用也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经费较为紧张,加之城市公园大部分为免费开放,运营压力较大。

参考文献:

[1]宣国富,陈凤军.基于GIS的南京市主城区公园服务效率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2,31(4):35-38.

[2]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23(8):8.

[3]屈子雅,张青萍,张瑞,等.基于双重绩效的城市蓝绿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7(4) :235-243.

[4]张云路,徐拾佳,韩若楠,等.基于山地特征的城市山地公园游憩服务能力评价与优化:以承德市为例[J].中国园林,2020,36(12):19-23

[5]翟宇佳,张欣,林广思,等.基于POI大数据的上海城市公园游憩服务能力评价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合肥市人民政府.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风景环境规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2024:10.

[6]吕浪.基于网络分析法的贵阳市公园绿地游憩服务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2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12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