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 曹港 庞立欣 李逸波

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发展现状及对策0

摘 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的发展对于盘活乡村资源、带动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发展现状,发现其面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创业氛围不浓厚、创业资金扶持力度不足及创业培训针对性不强等困境,并针对此提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培训针对性等建议。

关键词: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创业氛围;资金扶持;培训;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3.6;F27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2-38-5

0 引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甚至“海归”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这些“城归”们掀起了一股新的返乡下乡创业潮。目前,返乡下乡创业已成为促进我国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经济环境及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途径[1]。2021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 120万人,比2020年增加110万人,同比增长10.9%,且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总量仍在不断增加[2]。相关统计表明,一个返乡创业创新项目平均可吸纳6.3人稳定就业、17.3人灵活就业,越来越多人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然而,在当前返乡下乡创业活动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返乡下乡创业活动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高创业率,低成功率”现象突出[4]。

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到农村创业,可以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为鼓励和支持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到农村创业创新,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出台若干政策文件,如《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河北省多部门协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合力不断增强,资源倾斜力度加大,政策红利得到初步释放。在此背景下,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发展现状如何,返乡下乡创业过程中面临什么现实困境,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1 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发展现状

2021年10—11月,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发展现状。此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群体,共发放325份调查问卷,回收32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18份,有效率97.8%,样本涵盖河北省11个地级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1 样本基本特征

从性别结构来看,被调查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中男性所占比例为68.2%,女性所占比例为31.8%(见表1)。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在于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女性主要负责照顾孩子和老人,而家里的重要事宜和重要工作主要由男性负责。

从年龄结构来看,被调查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年龄集中在41~50岁,所占比重为42.8%;接着依次为31~40岁、51~60岁,所占比重分别为32.7%、18.9%;30岁及以下返乡下乡创业人才仅占总人数的5.0%;60岁以上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微乎其微,仅占总人数的0.6%(见表1)。由此不难看出,接受调查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主要集中在中年阶段,中年人工作年限较长,工作经验较丰富[5]。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被调查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的学历以初中及以下为主,所占比重44.0%;受过高中教育的较多,所占比重34.6%;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占比仅为21.4%(见表1)。由此可见,在接受调查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规模较小,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的学历层次较低。

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创业前的职业具有多样性。如表1所示,被调查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中农民工最多,占比55.6%;其次是工人(工厂工人、建筑工人等)、服务业员工(饭店、商场员工等)、企业管理人员,占比分别为10.4%、6.9%和6.6%;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等)、事业单位人员及其他职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少,分别为5.7%、4.7%、3.5%、1.6%和5.0%。由此可见,农民工仍然是返乡下乡创业的主力军。

1.2 创业领域

被调查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的创业领域多种多样,其中创业领域为农业生产的人数最多,占比63.2%;其次是畜牧业养殖、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生物农资销售等)和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休闲康养),分别占比10.0%、6.6%和5.7%;而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业、批发零售业、物流业、手工业等其他行业占比之和仅为14.5%(见图1)。由此可见,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的创业领域分布比较集中,存在一定的扎堆现象。

1.3 发展环境

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情况来看,23%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认为当前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比较完善,77%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认为不够完善;从创业氛围来看,19%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认为所在地的创业氛围较好,81%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认为所在地的创业氛围较差;从获得贷款难易来看,21%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认为所在地获得贷款容易,79%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认为所在地获得贷款困难;从获得资金支持来看,32%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认为获得资金支持容易,68%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认为获得资金支持情况困难(见表2)。由此可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不够完善,所在地的创业氛围不浓,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在获得资金支持和获得贷款支持上存在困难。

1.4 培训情况

从参加培训情况来看,在318份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样本中,未参加过培训的有38人,占比8.6%;参加培训的有280人,占比91.4%。由此可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想要提升自己创业能力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他们想要通过参加培训来弥补自己在职业技能、经营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不足。

从培训内容来看,236位参与培训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171位参与培训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接受过经营管理知识培训,132位参与培训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接受过创新创业培训,109位参与培训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接受过品牌营销培训,98位参与培训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接受过网店经营与管理培训,87位参与培训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接受过法律知识及创业相关政策培训,81位参与培训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接受过文化知识培训,38位参与培训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接受过物流运输培训,10位参与培训的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接受过其他培训(见图2)。由此可见,大部分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受到的是职业技能相关培训,而创新创业培训参与率不足50%。

1.5 政策期望

通过问卷问题“对于促进返乡/下乡人员创业,您认为自己最需要政府做的工作是(选择4项并排序)”,调查反映出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的政策期待现状。如图3所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平均综合得分5.80(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权值由选项被排列的位置决定,这里有4个选项参与排序,那排在第一个位置的权值为4,第二个位置权值为3,第三个位置权值为2,第四个位置权值为1),也就是说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最希望得到的政策支持是关于创业环境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对于人才的发展至关重要,河北省政府应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排在第二位的是教育与技能培训,综合得分5.52,表明河北省应加大人才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排在第三位的是创业项目支持,综合得分5.40,表明河北省提供的创业项目支持尚不能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其需要提供更多创业项目。排在第四位的是贷款贴息等金融政策,综合得分3.60。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的创业资金大部分来自自己的积累或者亲朋好友的帮助,由于缺少对金融贷款政策的了解,导致其资金的获取渠道比较局限。对此,河北省应在加大贷款贴息等金融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加强政策宣传,让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充分了解相关政策,避免信息不对称阻碍其发展。对于其他得分较低的政策,应适当分析,探明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想要获得该政策的具体原因,是因为政策供给不足、宣传不到位还是政策落地难,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6]。

2 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发展困境

2.1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

大部分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认为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从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的政策期待中也可以看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是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最想要获得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对返乡下乡创业人才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是直接影响他们的创业意愿。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在做出创业决定前,不仅要考虑创业成本和盈亏情况,还要考虑生活环境和子女教育、医疗条件等一系列问题。二是直接影响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供水、供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而这会提高返乡下乡创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利润[7]。

2.2 创业氛围不浓厚

受传统思想的束缚,部分农民安于现状,缺乏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敢于拼搏、善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对风险极高、成功率很低的创业活动,收入不多且风险承担能力较差的农民是不敢轻易尝试的。但当村民看到某一领域有人着手经营并获得成功后,就会有许多人效仿,因此,用村民身边的创业典型带动村民创业似乎是一条可行的途径[8]。但各地关于农村创新创业政策、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不大,村民不能及时了解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农村更没有相关的宣传手册和宣传栏,村民对返乡下乡创业的了解与认知不足,致使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缺少创新创业活力。

2.3 创业资金扶持力度不足

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创业者将会举步维艰。当前,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大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虽然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在前期积累了一定资金,但是对于创办企业所需资金而言,前期积累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他们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致使创业活动开展困难[9]。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借贷资金难度大,民间借贷规模小且借贷成本高,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且贷款手续复杂,加之政策支持有限,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很难获得借贷支持。

2.4 创业培训针对性不强

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的创业领域主要为种植、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创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需要针对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进行“量身定做”式的培训,但当前河北省的创业培训针对性不强。从培训内容来看,现有培训更多注重对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某一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其创业思维、创业能力、创业项目指导等方面的培训。从培训形式来看,目前河北省针对返乡下乡创业人才的培训形式僵化,主要是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缺少经验交流、案例分享、现场参观、田间实训等实践性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3 河北省返乡下乡创业人才发展对策

3.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吸引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的重要条件。当前,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与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河北省应不断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继续加强农村5G网络、下水道、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学水平和质量;改善县、乡医院和村卫生所医疗条件,完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返乡下乡创业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2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河北省应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第一,采用各种方式,教育和引导村民转变传统观念,使其克服“怕吃苦、不敢闯、不敢干”的畏难情绪,激发村民敢于创造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第二,开展“返乡下乡创业先锋”评选活动,对成效突出的返乡下乡创业带头人给予表彰奖励,从而激发返乡下乡创业人才投身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创新创业典范的先进事迹,营造创业齐动手、创新勇争先的浓厚社会氛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