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王荣邦摘 要: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可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因此,分析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资源监测、植树造林、灾害预防等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提出构建信息化林业资源管理系统、提高林业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措施,以期为提高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林业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2-128-3
1 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具体内容
林业资源涉及人工林、自然林、未开发的原始森林等一切森林资源。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对一切林业资源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各项林业资源信息的有效性,并通过资源信息对各地林业资源进行定期评估,开展相应的栽植、砍伐、利用等工作。开展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本质是为了实现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过度砍伐、开采,避免林业资源受到破坏。
2 广西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诸如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的应用实现了对森林保护试点及火灾等事故发生点的精准定位、监察,帮助林业资源管理人员及时针对各种灾情做出科学预案,并尽可能地进行林业资源的补救。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早在2004年就已开始进行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并于5年时间建立起完善的林区数据库,广西所有林业资源管理项目均包含在内。后续,广西不断完善林业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林业资源采伐管理、调查管理等各方面内容),并以此促进了当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1]。
当前,广西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广西百色市林业资源管理保护中心2022年收入预算及支出预算为313.28万元,但其中农林水支出就高达209.29万元,相应的林业系统信息化建设投资较少,导致基础网络设施落后,且信息化队伍建设亦不完善。
3 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3.1 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效率
截至2020年,百色市林业植物资源有2 775种,森林覆盖率达67.37%。因林业资源丰富,百色市林业资源管理工作量较大,林业资源的开采砍伐、灾情防控、林资定期统计等工作都包含在内。在开展林业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林业部门势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且传统管理方式效率异常低下,而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则能解决这一问题。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遥感、网络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动态监测,智能化收集林区相关信息。管理人员仅需在控制室内通过计算机等设备便可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林业资源管理效率。
3.2 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精准度
林业人员可借助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实时动态监测林业资源,显著提升林业资源管理的精准度。当森林火灾发生时,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反馈火情,并根据火势蔓延趋势给出阻断策略,帮助消防人员及时到达指定位置,阻断火势蔓延;若是出现非法砍伐树木的现象,系统也能实时监测并发出预警,帮助林业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后采取措施保护林木。这些都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林业部门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精准管理。
4 信息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4.1 资源监测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林业人员在监测林业资源过程中,不论是针对个别林种还是成片树林的监测调查,均可借助GPS技术更好地得到相关监测数据信息。应用GPS技术,可避免监测活动受环境因素影响,即使在较为恶劣的天气下林业人员也能进行监测作业。针对成片林区的监测,林业人员可利用该技术于调研前标记网格点,确定具体监测点位在地形图中的位置,再将其上传至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以所确定的调查点为圆心画圆确定最终的调查范围[2]。当前,广西百色市森林资源管理保护中心将林业资源监测工作划分为现地调查、模型建立、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其中,现地调查环节就需要应用GPS技术。林业人员采用抽样方法验证林区某树种占地面积、生长情况等相关信息,完成现场调查后建立蓄积回归模型,后续验证回归模型。数据处理则为GPS技术应用的最后环节。该环节主要是借助Visua Basic计算机语言建立拓扑结构并编辑图形,以此修正林业资源数据库中相关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林业部门开发出林业知识服务特色产品,即林业搜索App、树木识别微信小程序等。其中,林业搜索App收集有动植物资源、林木良种、植物新品种、相关术语等多达12类数据资源,且移动端(林业搜索)与网站底层数据同步更新,用户可在线搜索网站数据库中的数据。树木识别微信小程序则是以当地植物分类图片为基础,采用信息技术建立模型图库,以达到精准识别各种植物的目的。林业人员在使用中仅需拍摄树木、花卉等植物的花、茎、叶等部位便可完成识别。
林业部门于林业资源监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高效清查林业资源。具体应用中,林业部门首先需要借助卫星遥感图像或是航片等对林业资源进行清查,并将所得到的调查数据结果记录到档案中;后续便可适时再度监测并与档案数据进行比对,了解近期各地林业资源变化情况。除了林业资源整体清查外,林业部门也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林木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大多是为了了解林业资源中所含有的古树名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igital Photogrammetric System,DPS)、GPS等技术均可广泛用于林业资源抽样调查。
4.2 植树造林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林业人员在植树造林前需要勘察所选地块,确定该地块符合林木生长要求。在此过程中,林业人员可利用GPS技术对所选地块进行认真核查,通过获取选定地块的经纬度、海拔等坐标信息,以确定预选地块与勘察地块是否一致,后续也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测量,以计算得到造林既定区域相关数据[3]。此外,林业人员也可借助Google Earth软件对区域林地种植情况进行核查。自2019年以来,百色市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包含乐业县、田阳区巴某村在内的110个乡村均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广西森林县城”等称号,完成村屯绿化项目8 428个。随着植树造林项目的增加,仅靠人工实勘远无法完成预期目标,而林业工作人员借助该信息软件可以对各个植树造林地块不同时间的具体情况进行比对,在明晰造林区域地形地貌的基础上,根据苗木种植图像所呈现的深浅度准确判断种植密度,进而核查某区域造林项目是否达到预期。
4.3 预防灾害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在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区域林业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因而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林业部门就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若是灾害已经发生,信息系统同样可以快速监测到起火点,并检测、反馈现场灾害发生情况。例如,百色市每年都会发生10余起森林火灾,由此造成林木资源受损、水土严重流失等问题。对此,百色市林业部门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了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其涉及数据获取、地图管理、森林火灾的分析与评估等多项功能,可以帮助林业人员及时制订有效的森林火灾扑救方案。经了解,百色市林业部门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3及ArcGIS Engine9.1设计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包含当地林业资源地形图、卫星影像、DEM高程数据等[4]。2015年,百色市右江区发生森林火灾,当地林业部门便借助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制订了救援方案。当地林业部门借助卫星影像快速确定了起火点,并由系统划出火灾覆盖实际范围,探测大致的受灾面积,将遥感图像传输至管理系统,构建相应的颜色模型,以便于消防队伍能够迅速了解火灾发生情况,阻断火灾蔓延。
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暖、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林业自然灾害发生率增高。林业部门可借助信息技术,如卫星监测等,及时发现林业灾害发生情况。此外,信息系统反馈的数据信息都较为准确,能够使林业部门精准掌握自然灾害具体类型及蔓延情况,使其能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林业资源造成的影响。
5 在林业资源管理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措施
5.1 构建信息化林业资源管理系统
首先,林业部门要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林业资源数据库,整合林业相关数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互通;制定林业资源数据库管理办法,确保规范化、标准化开展林业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共享工作。其次,林业部门需要整合处理数据库中各类数据,以此为开展林业资源管理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例如,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即建立在基础数据库之上,可结合最新的信息化及数据库管理技术,以集中化处理方式对多源、多尺度林业资源信息数据进行管理。通常,其系统功能涉及数据浏览、数据查询、数据编辑、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等。森林防火系统则是综合运用无线通信、数据库管理等手段,及时准确地进行森林火灾的监测,以便于林业部门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定位火灾发生点并分析火灾蔓延趋势,在此基础上为消防人员提供相关信息。此外,林业部门可借助森林防火系统评估灾后情况,尽快掌握火灾损失。林业部门可借助GPS终端随时定位林业管理人员及火灾现场指挥员,并借助终端通信功能随时联系相关人员,实现对现场人员的远程指挥调度。
5.2 提高林业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效率、加强林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林业部门应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林业部门要健全培才机制,助力人才增量扩张。一是加大林业产业人才建设资金投入。国家和省级层面应建立林业产业人才培养制度,制订出台人才培养计划,将培养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实现培育人才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性。二是扶持林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稳定吸收新生力量。各地政府应搭建林业企业与高校的对接渠道,引导并扶持林业企业与相关高校实施产学合作,实现人才从培养到工作的无缝对接,形成循环有序发展的产教融合模式[5]。另一方面,林业部门要拓展引才途径,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地方林业部门和林业企业要用好省级紧缺急需人才引进项目资金,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举,做到以产引才、以才促产。各地可采取技术入股等方式,加快引进林业发展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集聚更多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精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优化人才梯度[6]。
6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已成必然趋势。应用信息技术,可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效率、精准度等。但当前因技术手段尚不成熟等因素,林业资源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仍有待加强。因此,各地林业部门应在资源监测、植树造林、预防灾害等过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并通过构建信息化林业资源管理系统、提高林业资源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等,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范吉平.智慧林业管理技术在西北地区林业资源管理中的科学应用[J].智慧农业导刊,2022(6):10-12.
[2]朱宏.大数据技术在林业数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从森林火灾谈起[J].林业科技情报,2021(4):30-32.
[3]何永彪.林业信息技术在交城县林业资源监测和调查中的实际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76-77.
[4]程勇.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中的科学应用[J].现代园艺,2020(2):63-64.
[5]王建军.浅谈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煤矿企业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15):55-56.
[6]王翠,贺传阅,刘松林,等.GIS与MIS集成技术在旅游资源单体信息管理中的应用[C]//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2004:63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