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研究综述

作者: 赵厚德 胡志龙 王甜甜 吴中耀

基于CiteSpace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研究综述0

摘 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以中国知网收录的522篇文献(2009—2022年)为数据,使用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绘制文献发布时间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研究热点等知识图谱。同时,结合文献分析梳理出大学生返乡创业研究脉络和热点,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着力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学术中心团队、研究机构要实现多元化等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返乡创业;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6-23-7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让“各类人才留乡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2]。高校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其返乡入乡创业,不仅能实现个人职业发展,而且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于此,笔者选取2009—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522篇论文作为研究数据,运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从时间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和关键词聚类分布、关键词时区分布和突变词探测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从定量的角度出发,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通过对文献特征的统计分析,研究文献体系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和定量管理,进而探讨文献的变化规律和科学管理。笔者主要借助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陈超美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是一款着眼于分析科学文献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和信息可视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款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其能够将大量文献数据通过一种多元、分时和动态的引文分析可视化语言,转变成特征明显的知识图谱,使研究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某领域的研究发展历程和趋势[3]。

1.2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12月31日,得到的文献最早时间为2009年。因此,笔者主要研究2009—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数据,手动剔除报纸、人物报道、会议通知等非学术性论文和重复论文,最终得到有效文献522篇。将522篇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转换,转换有效率100%。

2 文献计量结果统计及分析

2.1 文献时间分布

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表明了该主题被关注的热度和发展趋势。2009—2022年大学生返乡创业研究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2009—2022年,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出总体增加的趋势,大致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2014年)发文量较少,共发文19篇,占总发文量的3.6%。第二阶段(2015—2017年)发文量稳步增加,共发文48篇,占总发文量的9.2%。第三阶段(2018—2022年)发文量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共发文455篇,占总量的87.2%。这主要是因为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1]。这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机遇,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

2.2 研究作者合作分析

此次研究共检索到文献作者264人,将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将“Node Type”选择为“Author”,其他保持默认,运行软件,并调整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2009—2022年大学生返乡创业领域研究作者合作图谱。

由图2可知,作者合作分析图谱中节点数为264,连线为131,合作密度为0.003 8。整体来看,学者之间的合作和联系不紧密,研究相对分散。但仍然可以从图2中看到3个较为显著的合作群体,其中最大的合作群体是焦伟伟、宋达、宋天鸽、张弛、张岭、段彩丽、范彬7人组成的群体,其均来自河北农业大学。段彩丽、焦伟伟、范彬3人于2016年在《调研世界》发表《大学生返乡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4]一文,以河北省442名大学生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大学生返乡创业倾向影响因素,发现农村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态度及返乡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倾向有显著影响,最后从政府、学校两个层面对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自我效能感、培养大学生返乡创业价值观提出对策。张岭、段彩丽、焦伟伟于2016年在《现代经济信息》发表《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5]一文,对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郭玉叶等于2016年在《现代经济信息》发表《创业环境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影响分析》[6]一文,通过调研高等农业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创业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在该群体中,学者焦伟伟的中心性最高,表明其为该合作群体的核心。

笔者采用普赖斯定律[7]和综合指数法[8]判定大学生返乡创业领域核心作者。依据普赖斯定律,

最低发文量:[Mp=0.749Npmax]           (1)

最低被引量:[Mc=0.749Npmax]      (2)

通过计算得出,[Mp]=1.98,[Mc]=6.57。笔者将发文2篇及以上且发文累计被引用7次及以上的作者列为核心作者候选人。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满足条件的作者有25人。候选人发文指标和候选人被引指标[9]计算公式如式(3)和式(4)所示:

[候选人发文指标=候选人发文量/候选人发文量平均指数]     (3)

[候选人被引指标=候选人被引量/候选人被引量平均指数] (4)

式中:候选人发文量平均指数为2.44,候选人被引量平均指数为24.16。根据综合指数法:

[候选人综合指数=候选人被引指标×0.5+候选人发文指标×0.5] (5)

评定核心作者的方法为:候选人综合指数≥1的均判定为核心作者[10]。通过计算得出,核心作者有6人,如表1所示。在该领域内,只有焦伟伟、段彩丽两名学者形成中心研究团体,但该团体近5年均没有发表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关论文。由此可见,大学生返乡创业研究领域的学者需要加强合作,已形成的学术中心团体要持续关注和研究该领域。

表1 2009—2022年大学生返乡创业领域核心作者一览表

[姓名 发文量/篇 总被引次数/次 单位 周成军 2 67 丽水学院 焦伟伟 3 65 河北农业大学 段彩丽 2 61 河北农业大学 毋靖雨 3 55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黄美娇 3 26 福建商学院 黄江泉 7 2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2.3 机构合作分析

将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将“Node Type”选择为“Institution”,其他保持默认,运行软件并调整后得到大学生返乡创业领域研究机构合作图谱(见图3)。研究机构合作图谱可以反映某一机构对大学生返乡创业领域的重视程度,以及其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由图3可知,图谱节点数为222,连线为36,合作密度为0.001 5,密度较低。此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总数为222个,大多数为高校,仅12个机构为社会团体和企业;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不紧密,没有形成显著的机构合作团体。

发文量为1篇的研究机构总数为174个,占总机构数量的78.4%;发文量为3篇及以上的机构有16个,占总量的7.8%(见表2)。其中,西安培华学院发文量最多,为16篇。该校为民办本科高校,开设有盘古创新创业学院,创建了“师资+课程+大赛+平台+活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此领域发文量排其次的是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发文量为10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此领域发文量为8篇。

2.4 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

将522篇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将“Node Type”选择为“Keyword”,其他保持默认,运行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调整后得到聚类图谱(见图4)。由图4可知,节点数为302,连线数为675,密度为0.014,聚类模块值([Q])为0.476 5>0.3([Q]>0.3,聚类结构明显),聚类平均轮廓值([S])为0.857 8>0.7([S]>0.7,聚类可信)。由此可见,该聚类图谱结构合理可信[11]。该聚类图谱有10个聚类,分别为#0返乡创业、#1大学生、#2创业、#3创业教育、#4回乡创业、#5农村创业、#6乡村旅游、#7创业意愿、#8创业过程和#9创业环境。10个聚类轮廓值均大于0.7(见表3),表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10个聚类开展。

2.5 关键词时区分析

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和频次能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中介中心性代表这个关键词的联系性,中介中心性越高代表该节点越重要;频次代表关键词在所有文献中出现的总次数[12]。关键词高频次数据分布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频次最高的3个关键词分别是返乡创业、乡村振兴、大学生,且其中介中心性均大于0.1,表明其是关键节点。

为了更好地表现出时间维度上该研究领域的演进过程,使用CiteSpace软件的Timezone功能,经调整后得到图5。图5中,每个年份有一条纵向时间轴,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频次高低,节点越大表示频次越高,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每个节点发出连线的数量代表中介中心性的高低,关键词中介中心性越高,发出连线越多。在图5中,返乡创业、乡村振兴、大学生3个关键词节点最大,有外圈,是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节点,这与表4基本吻合。

2.6 突现词和研究热点

2.6.1 突现词。突现词分析是通过考察关键词的时间分布,从中探测出频次变化率高、增长速度快的突现词,进而分析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在CiteSpace中使用Brustness功能提取突现词,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突现词按照出现时间顺序从早到晚分别是调查、自主创业、创业教育、模式、就业创业、乡村旅游。

其中,创业教育的突变强度最高(2.14),从2011年开始,于2015年结束。这主要是因为2010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13],使创业教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姚旎等[14]提出,要基于商业合作方式构建返乡创业教育体系,要在高校和政府支持下引入市场化经营,在创业教育中加入创业实训环节,让大学生在实训中锻炼,真正获得返乡创业经验和知识,并在毕业后付诸实践。

乡村旅游的突变强度为2.12,从2017年开始,至2019年结束。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15],着力营造乡村旅游良好发展环境,为大学生返乡进行旅游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兰佩洁[16]指出,创业大学生要敏锐识别出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高校要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引入经营主体对接创业,打造创客空间。

调查的突变强度为1.97,从2009年开始,至2013年结束。学者纷纷走出高校,对各自区域创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详细了解创客的个人情况和创业发展,为深入研究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第一手数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