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蓝色野生花卉资源调查与分析

作者: 裴林英 周杰 谢磊

京津冀地区蓝色野生花卉资源调查与分析 0

摘 要:蓝色系野生花卉植物观赏价值高,是园林景观中的稀有素材,也是育种研究的重要种质资源。根据近年来的野外实地调查和网络相关数据库资料整理,研究京津冀地区蓝色系野生植物物种资源状况,确认京津冀地区蓝色系野生花卉植物共162种(隶属于30科80属),归纳分析京津冀地区蓝色系野生花卉植物的生活型、花期和生境等,并针对蓝色系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蓝色系;野生花卉;资源调查;京津冀地区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7-111-4

0 引言

野生花卉资源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园艺上使用的乡土野生花卉常具有形色丰富、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栽培简单、管理粗放、成景迅速等优势[1]。我国野生植物种类众多,可用于园艺花卉的野生植物资源潜力巨大,但开蓝色花的植物明显少于开红、黄、白色花的植物[2]。物以稀为贵,加之其在园林应用色彩搭配上的重要作用,蓝色花卉深受园林、育种工作者的青睐。

京津冀地区地处我国华北北部,为我国的首都经济圈,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京津冀地区西部、北部有太行山、燕山等高大山系,地形复杂多样,植物多样性丰富,当地具有开发价值的蓝色野生花卉资源丰富。然而,京津冀地区的蓝色野生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十分有限,人们对其目前的资源状况也缺乏足够和全面的认识[3]。目前,针对京津冀地区蓝色系野生花卉植物的研究,主要在局部行政区划、局部山地、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地进行,且各研究采用的分类系统与分类学参考文献各不相同,对蓝色系野生花卉植物的界定标准也存在差异(如有些研究只记录了草本植物,有的研究则包括了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2-7]。此外,以往研究对京津冀地区蓝色系野生花卉植物物种的确定还存在分类学名称不准确、不统一等问题。此次研究将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考察,结合网络标本数据库、各种文献资料的研究,对区域内蓝色野生花卉植物进行归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评估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蓝色花卉的利用价值,以便为将来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京津冀地区地处华北平原,位于北纬36°05′~42°37′、东经113°04′~119°53′,由北京市(16个市辖区)、天津市(16个市辖区)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组成。该地区地势东南低、西北高,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山脉,西靠太行山脉;地貌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西部、北部有海拔2 000 m以上的高山,沿海多滩涂和湿地。京津冀地区为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年日照时间2 300 h[8],年均降水量484.5 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高温季与雨季重合。

1.2 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京津冀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开展详细的研究。野外调查时间为2017—2022年,在春、夏、秋3个季节开展调查。调查主要采用样线调查法,用数码相机记录蓝色野生花卉的种类,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记录其分布地点(见表1),同时记录植物的种群状况、群落生境、物候期等信息,并采集植物标本及种子。此次研究查阅参考的文献资料包括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北京植物志》《河北植物志》《天津植物志》及一些有关植物科属的分类学文献。此次研究参考的网络数据库包括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iplant.cn)、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www.iplant.cn)、中国数字标本馆(www.cvh.ac.cn)等。植物名称使用植物智网站统一为新分类学处理,以方便应用;各类群科的归属统一采用最新的APG IV系统[9]。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京津冀地区蓝色野生花卉种类

根据调查研究,笔者最终确定京津冀地区蓝色野生花卉共计162种(包括变种、亚种),隶属于30科80属。在这些野生植物中,包括蓝色花属最多的3个科依次为唇形科(Lami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和豆科(Fabaceae),含蓝色花物种最多的3个科依次为唇形科、豆科(Fab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含有蓝色花物种最多的3个属依次为沙参属(Adenophora)、龙胆属(Gentiana)和鸢尾属(Iris)。

2.2 京津冀地区蓝色野生花卉的生活型

不同生活型植物在园林中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蓝色野生花卉生活型包括木本、草本、藤本类型。其中,草本蓝色花卉植物类型最为丰富,包括多年生草本花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卉(共有151种);多年生草本花卉占多数(111种),占全部调查类型的68.52%。京津冀地区内木本蓝色花卉植物共有8种(占比4.94%),藤本蓝色花卉植物只有4种,分别是半钟铁线莲[Clematis sibirica var.Ochotensis(Pall.)S.H.Li et Y.Hui Huang]、长瓣铁线莲(Clematis macropetala Ledeb.)、牵牛[Ipomoea nil(L.)Roth]和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L.)Roth]。因此,从生活型来看,京津冀地区草本蓝色花卉植物资源种类占有绝对优势。

2.3 京津冀地区蓝色野生花卉花期分析

开花时间与花期长短是评价观赏植物的重要指标。京津冀地区的野生蓝色花卉开花时间从每年3月一直可达10月,在6—9月开花的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始花期在夏季的蓝色野生花卉种类最多,达112种,占全部调查种类的69.14%;始花期在春季和秋季的蓝色野生花卉植物种类分别为49种和1种。京津冀地区部分蓝色野生花卉的花期甚至长达3个月。

2.4 京津冀地区蓝色野生花卉生境分析

京津冀地区蓝色野生花卉多数分布于有一定海拔的山地,多为中生、喜光或稍耐阴植物。有些花色艳丽的蓝色野生花卉,如龙胆类,偏爱气候冷凉湿润、紫外线较强的高海拔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其蓝色越纯。有一些蓝色野生花卉可分布于海拔较低的山地,如大叶铁线莲(Clematis heracleifolia DC.)和卷萼铁线莲(Clematis tubulosa Turcz.)在中低海拔山地分布,且适应性极强,在北京市区公园中露地栽培仍可生长良好。

3 京津冀地区蓝色野生花卉应用前景

3.1 用于布置花境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林缘、路旁地带多种花卉交错生长状态的一种园林应用形式[7],宜选择花期长、花径较大、色彩艳丽、株形优美、花型独特的多年生草本花卉进行布置。因此,京津冀地区野生蓝色花卉中的窄叶蓝盆花(Scabiosa comosa Fisch. ex Roem.et Schult.)、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A.DC.]、蓝刺头(Echinops sphaerocephalus L.)、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等均适宜用于花境打造。除此之外,这些花卉还可丛植于庭前、角隅、假山旁进行点缀[5,10]。

3.2 用作地被

京津冀地区草甸或林下、灌丛中生长的扁蕾[Gentianopsis barbata(Froel.)Ma]、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肋柱花[Lomatogonium carinthiacum (Wulf.)Reichb.]、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全叶延胡索(Corydalis repens Mandl et Muhldorf)、翼萼蔓(Pterygocalyx volubilis Maxim.)、展枝沙参(Adenophora divaricata Franch.et Savat.)、紫萼[Hosta ventricosa(Salisb.)Stearn]等均可考虑作为地被植物材料应用,用于构建复层混交种植结构,以提高单位面积绿化生态效益。京津冀地区耐干旱、耐寒、耐贫瘠的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Franch.)Rehd.]、灰叶黄芪(Astragalus discolor Bunge)、窄叶蓝盆花、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大叶铁线莲、耧斗菜(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歪头菜(Vicia unijuga A.Braun)、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 Benth.)、马蔺(Iris lactea Pall.)等可用作为护坡地被植物,用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4]。

3.3 用于布置花坛或盆栽观赏

株型低矮、花期长、花朵繁茂,特别是耐修剪、生长缓慢的蓝色野生花卉宜用作花坛植物材料,如京津冀地区的耧斗菜、香薷[Elsholtzia ciliata(Thunb.)Hyland.]、毛建草(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丹参、紫菀(Aster tataricus L.f.)、蓝花棘豆[Oxytropis coerulea(Pall.)DC.]、扁蕾等。植株低矮健壮、株型优美丰满、花叶同时具有观赏价值的蓝色野生花卉,可用于盆栽观赏,如京津冀地区的华北耧斗菜(Aquilegia yabeana Kitagawa)、毛建草、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白头翁、紫苞鸢尾(Iris ruthenica Ker-Gawl.)、蓝雪花(Ceratostigma plumbaginoides Bunge)等。

3.4 用于切花生产

京津冀地区的一些蓝色野生花卉适用于切花生产,如香气怡人的窄叶蓝盆花、香青兰、花荵、高山紫菀、展枝沙参等,以及花大艳丽的桔梗、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蓝刺头、石沙参(Adenophora polyantha Nakai)等。

3.5 用作药用植物

许多野生蓝色花卉植物还可药用,且兼具观赏价值,是珍贵的营造草药园的材料。例如,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入药,具有消炎、健胃,治疗高血压的功效;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Nakai)Kupr.]入药,具有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远志具有益智安神,治疗健忘、失眠等功效[7]。据调查,在京津冀地区植物园的宿根园、草药园中,蓝色野生花卉药用植物应用还十分有限。对此,当地草药园应积极引入白头翁、北乌头、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 L.)等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蓝色野生花卉药用植物,使其在医药卫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 结论及建议

4.1 拓宽蓝色野生花卉资源选择范围的同时关注其生态适应性

京津冀地区的蓝色野生花卉区系类型较为丰富,生态适应性也较广泛。有关部门在开发利用蓝色野生花卉资源时要特别注意当地自然条件与植物的自然生境是否相近[11]。需要注意的是,京津冀地区的蓝色野生花卉多生长于高海拔山地,对气候条件和生态群落结构有一定的要求,而城市则多处于低海拔平原地区。因此,有关部门既要尽量拓宽蓝色野生花卉资源的选择范围,又要关注所选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选出适应城市环境的蓝色野生花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