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对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 扎等次力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对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0

摘 要: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云杉生长的影响,以1年生云杉无性系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细胞分裂素(6-BA)、吲哚丁酸(IBA)、多效唑(PP333)不同质量浓度组合处理对云杉幼苗部分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IBA、PP333质量浓度均为20 mg/L时,云杉幼苗苗高、地径均较高,根系生长最好,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较理想,丙二醛含量最低,此时云杉幼苗生长状况最好。因此,20 mg/L 6-BA+20 mg/L IBA+20 mg/L PP333是最适宜云杉幼苗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云杉;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S791.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8-139-3

0 引言

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是松科云杉属多年生常绿乔木[1]。云杉生命力强、材质佳,具备较强的耐旱性、耐阴性、耐寒性,在我国分布广泛,是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2]。云杉树干高大通直、纹理均匀、材质轻柔、结构细致,可用于家具、乐器等的制作,是当前甘肃省重要的人工造林树种。目前,前人对云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管理[3]、病虫害防治[4]、抗逆性[5]等方面,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处理研究较少[6]。

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开始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皱武文[7]研究了2种生根剂对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根特性、鲜质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发现1.0 mg/L 6-BA+0.3 mg/L NAA处理下的金叶复叶槭不定芽组培苗生长状况最好,根系活力较高、叶色浓绿、光合能力强,适用于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彭金彬[8]以6年生南方红豆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苄氨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对南方红豆杉生长生理特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的影响,发现6-BA和NAA能促进南方红豆杉生长,可促进10-脱乙酰基巴卡丁和紫杉醇的生成;刘莉等[9]采用叶面喷施法进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不同质量浓度对黄果厚壳桂苗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试验,发现喷施60 mg/L吲哚丁酸(IBA)可显著提高黄果厚壳苗木地径,喷施480 mg/L赤霉素(GA3)可显著提高苗木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质量比,和地径。为探究最适宜云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笔者采取正交试验,研究细胞分裂素(6-BA)、吲哚丁酸(IBA)、多效唑(PP333)这3种生长调节剂对云杉幼苗部分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促进云杉种植业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迭部县益哇林场,地处大陆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属非典型性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 242.2 h,年均降水量为634.6 mm,年无霜期为147 d。

1.2 试验材料

选择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1年生云杉无性系苗进行试验。2020年12月,将云杉幼苗定植于规格相同的塑料花盆内,将腐殖土与砂土按照质量比3∶1混合制成栽培基质。每个花盆内仅栽植1株,对各花盆采取相同的水肥管理措施。试验用细胞分裂素(6-BA)由上海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吲哚丁酸(IBA)由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多效唑(PP333)由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方法

2021年5月进行预试验,确定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适宜质量浓度。2021年8月12日至10月11日进行正交试验。试验采取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共设置16个处理(见表1)。该试验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共17个处理,每个处理分别重复3次,每个重复共30株云杉苗木。

平均每15 d,在晴朗无风天气、16:30后,采用压力式喷雾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一次,喷施部位为叶片正反面。每个处理每次喷药量均为1 L。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共喷施5次。除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外,各处理采取相同的抚育管理措施,不施用其他肥料,仅人工除草2次。采取人工淋水方式灌溉,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前3 h及喷施后12 h内不淋水。

1.4 测量指标及方法

在最后一次施药后15 d,测量各个处理云杉幼苗相关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

1.4.1 生长指标。用游标卡尺测量云杉幼苗地径,用卷尺测量云杉幼苗苗高;用Epson 根系扫描仪测量云杉幼苗根系相关生长指标,具体包括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一级根数[10]。

1.4.2 生理指标。对各处理分别随机选择50片老叶及新叶,混合后分别测量云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紫外吸收法)、丙二醛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NBT光化还原法)、过氧化物酶活性(愈创木酚法)[11]。

1.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对云杉幼苗部分生长指标的影响

由表2可知,T8处理、T11处理云杉幼苗地径显著高于CK处理,其余处理云杉幼苗地径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甚至低于CK处理;T8处理、T15处理、T4处理、T11处理、T12处理云杉幼苗苗高显著高于CK处理,而其余处理云杉幼苗苗高低于CK处理或者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T11处理、T8处理、T15处理、T14处理、T12处理、T16处理、T4处理云杉幼苗根系总长显著高于CK处理;T11处理云杉幼苗根系总表面积最大,T1处理最小;不同处理云杉幼苗根系总体积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T11处理、T15处理、T14处理、T4处理、T8处理、T16处理、T12处理、CK处理、T13处理、T10处理、T2处理、T7处理、T5处理、T1处理、T3处理、T6处理、T9处理;从一级侧根数来看,T11处理、T8处理、T12处理、T15处理、T16处理、T14处理、T4处理、T13处理、T7处理分别较CK处理多15.43、14.09、13.88、11.10、9.92、5.91、5.29、5.28、0.72条。

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对云杉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T11处理云杉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CK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T6处理丙二醛含量最高,且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T11处理、T12处理、T16处理、T8处理、T4处理、T7处理云杉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CK处理;除T9处理、T5处理外,其余处理云杉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处理,其中以T11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为最高。

3 结论

此研究发现,6-BA、IBA、PP333质量浓度均为20 mg/L时,云杉幼苗苗高、地径均较高,根系生长最好,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较理想,丙二醛含量最低,此时云杉幼苗生长状况最好。由此可见,20 mg/L 6-BA+20 mg/L IBA+20 mg/L PP333是最适宜云杉幼苗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

参考文献:

[1]刘丽丽.不同林分密度对云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43-44.

[2]杜丽萍.不同栽培基质对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J].现代园艺,2023(2):29-30.

[3]杨婷.云杉育苗栽培及造林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新农业,2022(5):38.

[4]李艳.云杉常见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探究[J].广东蚕业,2022(4): 117-119.

[5]王洪瑞,熬红.干旱胁迫对红皮云杉和嫩江云杉渗透调节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8):16-21.

[6]马小林,马松珠.云杉育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讨[J].林业科技,2023(2):120-122.

[7]皱武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的影响[J].绿色科技,2022(13):137-139.

[8]彭金彬.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和代谢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2022(2):21-24.

[9]刘莉,龙敏,黄松殿,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果厚壳桂苗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农业科学研究,2020(2):30-34.

[10]余全媛,贺宏.双吉尔-GGR对洋葱苗期根系形态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2(1):121-126.

[11]王芳洲,王友绍.Cu2+、Pb2+胁迫对秋茄幼苗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科学,2020(4):10-1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