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作者: 刘俊苹 朱思宇 王长林摘 要:农村数字技能人才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加快乡村数字建设,核心在人,关键在于人才。从我国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的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分析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先进地区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经验,并针对性地提出推动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包括:精心育才,不断提升数字技能人才素养;精准引才,缓解数字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精益用才,塑造技能人才持续发展动能;精诚留才,着力汇聚优秀数字技能人才;打造人才生态,激发农村数字技能人才活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数字技能人才;数字化;人才支撑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9-13-4
0 引言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为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一方面,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要求在农村地区培养更多能适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系统性变革的农村数字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传统农业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急需突破,要求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的数字化技术研发人员。整体来看,我国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较好。但是,在当前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农村地区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面对数字化浪潮,广大农村地区要把握发展机遇,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全力打造高质量数字技能人才队伍,积极抢占农业发展的制高点。为此,笔者瞄准乡村振兴发展的最新形势,分析我国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现状,探讨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 我国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农村数字技能人才总量不断扩大
随着数字化教育培训的广泛普及,农民有了更多机会参加数字技能培训。“十三五”以来,我国涉农高等职业教育首次面向农民扩招达3.5万人。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及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培养数字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为农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数字技能人才储备。此外,随着城乡要素流动性的增强及国家对农村地区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和学习,并将所学的先进数字技能带回家乡,助力农村建设。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2 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结构持续优化
着力打造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农村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队伍[2],已经成为推动农村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经过持续改革,我国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一是青年人才所占比重日益扩大。我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底返乡创业人群中的青年数字技能人才接近1 000万人,引领乡村数字化建设的潜力巨大。二是农村高学历数字技能人才占比显著提升,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的种类不断丰富。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密切相关的数字管理师、全媒体运营师、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型职业人才不断增多,为现代化乡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3 农村数字技能人才发展环境日益完善
目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对数字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提高,给高技能数字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岗位和机会,以及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成长空间。与此同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对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进行全面规范,《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加强农业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全社会对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数字技能人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
1.4 农村数字技能人才效能持续增强
一是农村数字技能人才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数字技能人才在数据资源整理、信息通信技术运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和有效保障。二是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数字技能人才。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信息化基础薄弱等问题,而发展智慧农业需要更多先进科技与人才支撑。农村数字技能人才兼具农业科技基础知识与农村实践经验,在智慧农业的发展中具有突出优势,成为发展智慧农业的关键力量。三是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逐渐成为农村数字化治理的主力军。《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农村数字技能人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在农村数字化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加快,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日益显著,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的数字化转型。
2.1 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素养有待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城乡数字技能人才的数字素养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比城市居民低37.5%。当前,我国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中普遍存在数字素养不高、数字技术运用能力较弱等问题,如何提升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素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农村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经常出现数字技能人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脱钩的问题,难以满足农村数字建设的实际需要。
2.2 农村数字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数字化乡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数字技能人才。但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数字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数字技能人才总量较小,难以满足乡村数字化建设需要。一是青年数字技能人才供给不足。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大量青年数字技能人才流向城市。留守农村的老年人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偏低,无法满足当地数字化建设需要。二是数字技能人才结构性问题突出。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中级和初级数字技能人才数量较多,而高级数字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农村数字技能人才多集中于传统学科领域,而新兴学科领域人才紧缺;单一技术型技能人才数量较多,而复合型技能人才数量较少。三是农村地区数字技能人才的本土供给能力较低。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因数字基础设施、教育设施等缺乏,无法开展普遍的农村数字技能人才培育,导致本土人才供给不足。
2.3 农村数字技能人才发展动力不足
一是缺乏人才长效激励机制。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数字技能人才的贡献与其待遇不相匹配,不利于激发数字技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缺乏科学的人才规划。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并未对青年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群体进行系统和科学的长远规划与管理,且人才晋升机制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3]。三是缺乏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数字技能人才保障和服务机制不够健全,难以有效保障人才的合法权益,且现有的人才支持政策统筹协调力度不够,促进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亟待创新。
2.4 农村对数字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对高技能数字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甚至使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农村留不住人才[4]。一是乡村资金保障不足。相较于城市,我国农村地区数字技能人才的薪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偏低,导致大量数字技能人才流向城市,基层数字技能人才日益短缺。二是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缺乏基础数字资源且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吸引高质量数字技能人才开展数字化建设。三是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并未针对数字技能人才制定相关发展政策,缺乏完善的促进数字技能人才发展机制,难以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
3 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
3.1 加强政府引导,优化人才队伍总体设计
在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政府政策引导和干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数字技能人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政府要及时进行解决,引导数字技能人才队伍良性发展。例如,在数字乡村发展规划方面,欧盟启动了“欧盟智慧乡村行动”,通过智慧乡村建设,支持乡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地区繁荣;韩国出台了“信息网络村”计划,积极引导年轻一代到农村地区生活和工作。政府对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引导与总体规划,能有效提升农村技能人才工作的稳定性,推动乡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
3.2 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人才发展保障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是促进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乡村数字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本制定了“21世纪农林水产领域信息化”计划,并先后发布了多项国家层面的信息化战略,提出要大力建设农村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法国通过投入资金和制定计划等措施,推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国公民实现互联网自由。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农村数字技能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提振乡村地区经济、促进农村地区发展转型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3 强化技术支持,提升人才培育水平
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目前,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推动互联网与数字技能人才教育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提高数字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我国需要强化企业与研发机构的合作,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作用,为农村数字技能人才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加快数字技能人才培养。
3.4 优化战略保障,发挥政策规划引领作用
宏观政策规划与指导在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荷兰提出“数字化战略”,大力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农业各个环节的应用,为农村数字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政策保障。日本陆续制定e-Japan战略、u-Japan推进计划、i-Japan战略,致力于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加强信息技术人才支撑,提高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水平。不断完善的数字技能人才建设规划,可以为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根本保障,从而有效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实效。
3.5 注重人才培训,厚植人才发展根基
组织开展针对性培训是建设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的关键一环。通过数字技能培养,挖掘更多农村优秀数字技能人才,为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从而服务于乡村振兴。美国高度重视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通过在国家层面支持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数字技能人才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与丰富、积极开发灵活多样的数字技能人才培训方式、对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进行定向资金支持等,从多个方面促进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有力推动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英国社区数字中心通过与农村事业慈善机构和企事业组织合作,借助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为农村地区居民举办数字技能系列培训,致力于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的数字技能素养。法国的农村数字中心通过数字培训、视频会议等方式为农村地区的数字技能人才提供学习机会,当地政府、企业协会通过补贴券等资助农村地区的数字技能人才培训。芬兰对偏远村庄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合作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激发学生对数字技能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具备相关数字技能,进而推动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数字技能人才培训教育的日益普及与深入,为农村数字技能人才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数字技能、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的平台,也为农村数字技能人才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数字技能培训,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的知识储备不断与时俱进,服务乡村数字化建设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增强乡村地区数字化建设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4 建设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农村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汇聚各方力量,集中精力做好农村数字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留住等工作,多措并举提升数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质量[5]。
4.1 精心育才,不断提升数字技能人才素养
第一,各地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变化,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内容,着力打造一支实用型数字技能人才队伍,提高人才质量[6]。第二,各地应注重强化资金投入和数字资源配置,切实保障数字技能人才基本利益,提高数字技能人才的培育成效。第三,各地应统筹各方优势资源与力量,充分发挥当地职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数字技能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