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对油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 李佳

低温胁迫对油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0

摘 要:将隆油8号作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温度下油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指标,研究低温胁迫对油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各生长指标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油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在20~25 ℃的环境下,油菜种子发芽率最高,幼苗整齐度最佳,幼苗生长效果最好,且其渗透调节物质、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最低,表明该温度范围最适宜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

关键词:低温胁迫;油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9-86-3

0 引言

油菜又名番油菜、甘蓝型油菜、欧洲油菜等,为十字花科云薹属植物,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栽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舟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油菜是当地重要的越冬油料作物。油菜的产量与品质直接影响当地农户的经济收益[2]。而在油菜栽培过程中,成苗率、壮苗率直接决定油菜的产量及品质[3],因此加强对油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影响因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水分及温度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影响因素。种子吸水膨胀后,萌发温度直接影响种子内酶活性。若温度过低,种子内物质及气体转运将受到阻碍,最终影响种子萌发[4]。近年来,部分学者探究了低温胁迫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例如,卢军等[5]以云烟85裸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萌发温度,检测种子萌发活力和理化特性,发现低温胁迫导致种子萌发活力下降、出苗整齐度差、幼苗细胞膜受到伤害。沈虹等[6]以39个西瓜品种(系)、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西瓜种子的影响,发现低温胁迫会造成西瓜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和相对活力指数降低,且温度越低,上述指标越低。崔婷茹等[7]研究发现,低温处理会影响不同品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参考上述研究,笔者以舟曲县常用油菜品种的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当地合理培育油菜幼苗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油菜品种为隆油8号。

1.2 试验方法

选择成熟且饱满的油菜种子,并将其置于0.5%硫酸铜溶液中浸泡25 min,用清水冲洗4次,洗净之后吸干种子上的水备用。在培养皿内垫入脱脂棉和滤纸,均匀放入100粒种子,并置于GZ-500-GSI人工气候箱内培养。此次试验根据萌发温度的不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25 ℃)、T1(20 ℃)、T2(15 ℃)、T3(10 ℃),每个处理分别重复3次,共12个培养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每日光照及黑暗时间均维持在12 h,相对湿度维持在60%左右。

1.3 测定指标

从播种后第2天开始,每日记录发芽种子数量,并计算每日发芽率。播种后第7天按照式(1)计算油菜种子发芽势,按照式(2)计算油菜种子发芽指数,按照式(3)计算油菜种子活力指数。播种后21 d,分别测量各处理油菜幼苗苗高、根长、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鲜干比,并测量幼苗脯氨酸含量[8]、相对电导率[8]、丙二醛含量[9]及可溶性糖含量[9]。

发芽势=第7天种子发芽数/种子总数×100% (1)

发芽指数GI=∑(Gt/Dt) (2)

活力指数VI=发芽率×(苗高+根长) (3)

式(2)中:Gt、Dt分别为t日内发芽的种子数及相应的发芽日数。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胁迫对油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2.1.1 低温胁迫对油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由表1可知,CK处理种子在第4天开始发芽;T1处理种子在第4天开始发芽,但第4天发芽率仅为35.15%,明显低于CK处理第4天的发芽率,第14天T1处理种子发芽率达到最大值(97.83%);T2处理种子在第6天开始萌发,但第6天发芽率仅为33.99%,明显低于CK处理和T1处理第6天的发芽率,第16天发芽率达到最大值(85.69%);T3处理种子在第12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仅为2.54%,第18天发芽率达到最大值(74.36%)。这表明油菜种子发芽率随着萌发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2.1.2 低温胁迫对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由表2可知,随着萌发温度的降低,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3个指标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具体来看,CK、T1、T2、T3处理间油菜种子发芽势差异显著;CK与T1处理油菜种子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T2处理(14.40)和T3处理(5.07);油菜种子活力指数以CK处理最高(11.89),分别比T1、T2、T3处理高1.27、3.76、6.98,其中CK与T1处理油菜种子活力指数差异不显著,T1与T2处理油菜种子活力指数差异不显著。

2.2 低温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由表3可知,CK 处理油菜幼苗苗高最高(4.65 cm),T3处理最低(2.82 cm),其中CK与T1处理油菜幼苗苗高差异不显著,T1与T2处理油菜幼苗苗高差异不显著;CK与T1处理油菜幼苗根长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T2处理(5.94 cm)和T3处理(3.78 cm);CK、T1、T2处理间油菜幼苗单株鲜质量差异不显著,T1、T2、T3处理间油菜幼苗单株鲜质量差异不显著,CK处理油菜幼苗单株鲜质量明显高于T3处理;不同处理油菜幼苗单株干质量差异不显著;油菜幼苗鲜干比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K、T1、T2、T3,其中CK与T1处理油菜幼苗鲜干比差异不显著。

2.3 低温胁迫对油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油菜幼苗脯氨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3处理脯氨酸含量最高(8.46 μg/g),T1处理油菜幼苗脯氨酸含量最低(5.70 μg/g),其余处理居中,T1与CK处理油菜幼苗脯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油菜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在7.76~12.99 mg/g,其中T3处理油菜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最高,CK处理油菜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最低,T2与T3处理油菜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CK与T1处理油菜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着萌芽温度的降低,油菜幼苗相对电导率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由CK处理的25.65%逐渐升高至T3处理的81.44%,其中CK与T1处理油菜幼苗相对电导率差异不显著,T1与T2处理油菜幼苗相对电导率差异不显著;CK、T1、T2处理间油菜幼苗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明显低于T3处理(6.99 nmol/g)。

3 讨论与结论

种子活力主要用于评价种子健壮程度,是种子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可反映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能力,会对作物苗期的生长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决定着作物生长后期对外界环境的抗逆特性。通常,种子活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等[10]。上述各指标中,发芽率主要体现种子发芽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发芽势主要体现种子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主要体现种子发芽整齐度。种子活力越低,其发芽速度越慢,发芽整齐度越差[11]。该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整齐度均有所降低,这与沙晓梅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

植株体内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直接体现其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当植物遭受逆境胁迫时,其自身会迅速进行渗透调节,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平衡。相对电导率主要用于反映植物细胞受损伤程度,丙二醛含量反映植物对逆境胁迫反应的强弱。该研究发现,随着萌发温度的降低,油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升高,这与常博文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

该研究表明,随着萌发温度的降低,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油菜幼苗各生长指标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但油菜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在20~25 ℃环境下,油菜种子发芽率最高,幼苗整齐度最佳,幼苗生长效果最好,且其渗透调节物质、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最低,表明该温度范围最适宜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殷艳,王汉中.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展望,2011(1):43-45.

[2]王宏英.舟曲县冬播油菜苗期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62.

[3]鲜孟筑,杨萍,胡立勇,等.油菜种子萌发成苗期耐低温性评价[J].作物杂志,2015(5):116-122.

[4]王瑞森,沈盟,姚祥坦.低温胁迫对油菜种子发芽及成苗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20(1):38-43.

[5]卢军,钱宇,杨柳,等.低温胁迫对烟草种子活力和理化特性的影响[J].种子科技,2022(10):4-6.

[6]沈虹,孟佳丽,吴绍军,等.低温胁迫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20(5):95-103.

[7]崔婷茹,范志强,郭晋杰.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活力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9(10):1695-1699.

[8]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张志良.植物生理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0]颜启传.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1]侯立刚,刘会芳,田健,等.不同菌剂浓度对低温处理下水稻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J].种子,2021(3):87-90.

[12]沙晓梅,李娟,帕提古力·阿不力孜,等.低温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21(2):80-85.

[13]常博文,钟鹏,刘杰,等.低温胁迫和赤霉素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响应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9(1):118-130.

作者简介:李佳(1990—),女,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