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高质量发展策略

作者: 曾海发

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高质量发展策略0

摘 要: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是广东省河源市直属国有林场,也是一个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公益林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生态公益型林场。在当前绿美广东建设的大背景下,实现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概述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对森林资源进行评价,并结合林场实际提出了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实现森林资源的高质量培育,统筹开展复合经营、实现森林资源的高质量利用,重视林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实现林业的高质量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质量;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

中图分类号:S7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6-134-3

0 引言

森林质量可理解为森林所能发挥的所有效能(效益和功能)情况[1]。有的学者认为,森林质量是森林为人类提供的大量有形或无形物质内在本质特性,由公顷蓄积量、林分年生长量、天然更新能力、生态功能等要素组成[2-3]。森林质量不仅体现在林分结构、平均高度、平均胸径、年生长量、公顷蓄积量、森林碳汇量、森林收获等方面,还体现在森林健康、森林景观、森林空间利用、生态效能、社会效益等方面。因此,要想提高森林质量,不但要在调节林分结构、提升森林生长量和收获量等方面下功夫,还要依据现代林业发展的新要求,提升森林的健康度,营造森林景观,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自然科普等活动,提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1 坪山林场概况

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以下简称坪山林场)地处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5′38″~115°19′45″,北纬24°15′15″~24°17′00″。根据《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21—2025)》,坪山林场土地总面积896.16 hm2,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海拔600~900 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相变化明显,年均气温20.7 ℃,年均降水量1 700 mm,土壤以赤红壤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pH值在4.5~6.0。

2 坪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202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坪山林场林地面积为893.65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99.72%,活立木总蓄积量为68 133 m3(其中森林蓄积量68 126 m3),森林覆盖率为84.64%。

2.1 林地类型

坪山林场林地类型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有林地又分为乔木林地和竹林地(见表1)。其中,乔木林地面积最大,占比最高。坪山林场没有宜林地及无立木林地,说明其林地利用率较高。

2.2 林分起源

根据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202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除未成林造林地,坪山林场内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其中,天然林259.85 hm2,占比34.26%;人工林498.62 hm2,占比65.74%。

2.3 森林质量

坪山林场森林质量主要体现在森林自然度、森林健康度和森林生态功能等级等方面(见表2、表3、表4)。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为先对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赋权重,然后运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修正,采用这一方法量化评价森林自然度;研究者们依据森林生长发育、外观特征、受灾情况,将森林健康状况定性分为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4类;根据不同的林种分别确定相应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因子和等级划分标准,采用分值法对生态功能等级进行评定,依不同的分值相加得出各个总分值来最终确定森林的生态功能等级,其中Ⅰ级为生态功能好或强的森林[4-5]。由表2、表3、表4可知,坪山林场森林自然度等级集中分布在Ⅱ级和Ⅲ级的森林面积为403.14 hm2,占45.11%;亚健康的森林面积为38.38 hm2,占4.30%;林场森林质量不高。

此外,根据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202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坪山林场森林景观等级为Ⅳ的林地面积为762.62 hm2(占比85.34%),说明坪山林场森林景观等级总体较低,需进一步提升。

2.4 林种结构

根据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202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坪山林场中生态林面积731.82 hm2(占比81.89%),商品林面积161.83 hm2(占比18.11%)。由此可见,坪山林场是生态公益型林场,全场以生态公益林为主。

2.5 树种结构

由表5可知,坪山林场树种结构较为单一,纯林占比不低,不利于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抗灾害能力及森林多种效益的发挥。

3 坪山林场森林质量评价

3.1 森林质量较低

坪山林场森林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坪山林场乔木林平均蓄积量为93 m3/hm2。作为一个在森林经营中应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国有林场,坪山林场目前的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第二,森林受松材线虫病危害。坪山林场森林主要受松材线虫危害,总受害面积约66.66 hm2。第三,森林景观等级较低。坪山林场总体森林景观等级较低。作为一个公益林型的国有林场,坪山林场除了提供东江流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外,还需要进一步提供消费者所需的生态产品。

3.2 后备资源丰富

坪山林场现有乔木林以中龄林占主体,后续可通过加强抚育管理、有害生物防治及精准提升改造等举措,使林场的蓄积量得到较快增长。

3.3 资源利用结构单一,生态服务水平较低

坪山林场现以生态公益林为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较多,商品林主要的资源利用体现在少量的木材生产方面,没有开展森林的空间利用及复合经营。此外,坪山林场森林资源很少被综合利用,基本没有开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及自然科普教育等活动,生态服务水平较低。

4 坪山林场高质量发展策略

4.1 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实现森林资源的高质量培育

第一,坪山林场作为国有林场,需要着力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在明确林场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发展定位上,探索与林场发展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制订并落实森林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制订基于森林资源高质量培育目标的考核方案。

第二,坪山林场要对森林资源开展全面调查,以问题为导向,编制科学精准、操作性强、细化至具体山头地块的经营方案,并根据林场生态区位重要性、生态脆弱性与资源分布特点,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森林经营管理的主导方向出发,将林地划分为以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和以林产品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对于以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坪山林场可在保护现有林木的基础上,通过林分改造提升、中龄林抚育、补植套种观赏性树种、混交林培育等方式提升森林质量,科学调整林分结构,形成健康、美观、生态功能强的混交林,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为后续的复合经营提供良好基础。对于以林产品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坪山林场可在合理间伐的基础上,对林分进行集约化经营,通过对天然次生林的修复和大径级林木培育,建设一批大径材林木资源培育基地,增强木材战略储备能力。

坪山林场应通过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使森林资源得到全面的保护和培育,林分结构进一步优化,林木生长量显著增加,林地生产力逐步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林分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从而使森林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森林对自然干扰因素的抗御能力明显增强。

4.2 统筹开展复合经营,实现森林资源的高质量利用

目前,坪山林场超过80%林地为生态公益林。对此,坪山林场需要增强非木质产品供给能力。坪山林场可根据林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如种植草珊瑚、铁皮石斛、五指毛桃、黄精、杜仲、金樱子、灵芝、肉桂、山苍子、南药等,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林药或林菌生产模式,使林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坪山林场可结合林场所在区位,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及林分季相变化,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教育宣传基地,开展森林旅游和自然科普教育活动,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森林游憩、休闲度假、自然科普教育等服务,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高质量利用。

4.3 重视林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坪山林场的营林技术还是以较为常规的森林经营技术为主,如播种育苗、穴状整地、幼林抚育(除草、松土、施肥)、中林间伐抚育等。为实现林业的高质量发展,坪山林场必须重视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积极与高等院校、林业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在苗木无性繁育、新品种推广、集约型抚育、森林立体经营、有害生物防治、林分改造、森林景观提升、森林资源监测自动化和信息化[6]、森林精准计测、林业复合经营模式、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将相应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实现林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海燕,莫晓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综述[J].桉树科技,2017(2):37-44.

[2]石春娜.我国森林质量的社会经济济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3]董鹏飞.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途径分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3-35.

[4]胡爽,徐誉远,王本洋.我国森林健康评价方法综述[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7(1):90-96.

[5]彭达.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划分标准的探讨[J].林业建设,2005(5):7-10.

[4]王小昆.森林资源精准监测及其自动化实现[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5]高祥.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信息化技术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6]何诚.森林精准计测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