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穿心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 彭世异 韦平让 李荣
摘 要: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深入挖掘穿心莲发展潜力,带领群众种植苦口穿心莲,推动群众增收与企业发展双赢。当前,穿心莲产业已成为贵港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潜力产业。但目前,贵港市穿心莲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优质种质资源、产品品质低、深加工水平低、药材企业加工穿心莲规模较小等,严重制约当地穿心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贵港市应采取培育优质穿心莲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发展深加工、扩大穿心莲加工规模等措施。
关键词:穿心莲;产业;贵港市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7-45-4
0 引言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又名榄核莲、一见喜,为爵床科植物,以全草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肠炎、咽喉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外用可治疗疮疖肿毒、外伤感染等,是适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草药之一。贵港市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种植穿心莲,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当地穿心莲品质优良,产业发展比较快、享誉全国[1]。《广西通志·农业志(1978—2008)》中记载:“广西是穿心莲的主要产地和集散地……自治区于80年代在贵港市建立穿心莲生产基地……”[2]《贵港年鉴·2006》记载:“港南区单一品种300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19个,……穿心莲、泽泻面积分别达到1.8万亩和1.5万亩,面积均居广西第一,获得2005年度‘广西中药材十大县’称号。”[1]
自2005年以来,贵港市穿心莲种植面积连续16年位列广西第一,并逐步成为全国穿心莲重要的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贵港市穿心莲产品主要销往四川省、广东省、海南省、湖北省、天津市、山东省等地的穿心莲内酯提取企业及中成药、兽药生产企业[3]。深入调查了解贵港市穿心莲产业发展情况,对促进穿心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贵港市穿心莲产业发展现状
1.1 穿心莲种植和单位面积产量情况
1.1.1 种植情况
贵港市穿心莲种植集中在港北区大圩镇、武乐镇、庆丰镇,港南区桥圩镇、东津镇、湛江镇、新塘镇、八塘街道,覃塘区石卡镇、大岭乡、三里镇等地,以与玉米或花生套种、林下套种为主。据贵港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1年贵港市种植穿心莲的面积达0.276万hm2,产量1.4万t,产值0.7亿元。
贵港市穿心莲栽培以春种为主,有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第一,育苗移栽。采用水稻塑料育秧盘营养土育秧,在4月上旬播种,每穴播种1~3颗,然后进行苗床管理。在5月下旬到6月初,将穿心莲幼苗移栽到玉米地、花生地的畦(垄)面上,行距25~30 cm、株距15~20 cm,每667 m2移栽6 000~8 000株。第二,直播栽培。在4月上中旬,直接将穿心莲种子均匀撒播在玉米地、花生地或林地里,用种量7.5~10.0 kg/hm2。
1.1.2 单位面积产量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穿心莲的单位面积产量差异较大。根据现场采样测算,穿心莲鲜草的晒干率为36.5%左右,以此测算不同种植模式下穿心莲单位面积莲产量(通过实地验收穿心莲鲜草单位面积产量,估算其实际单位面积产量)。2021年10月,分别对港北区乐塘村玉米地套种穿心莲基地、覃塘区西山村玉米地套种穿心莲基地、凤凰林场林下种植穿心莲基地和横州市长寨村穿心莲种植基地等4个基地进行实地测产验收,各选5个随机取样点测产,每个取样点面积为0.033 hm2。测产结果表明,玉米地套种模式穿心莲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最低(4.72 t/hm2),单作模式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最高(5.30 t/hm2),3种模式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5.06 t/hm2,而2019年和2020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5.36 t/hm2和5.47 t/hm2。从测产数据对比来看,2021年穿心莲的单位面积产量比往年低,其主要原因是受2021年春旱和秋旱影响。由于贵港市穿心莲种植区域均为灌区灌溉系统末端或水系上游的旱区,若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穿心莲播种季节和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穿心莲旺长期与现蕾期出现干旱,则会严重影响穿心莲产量。
1.2 穿心莲内酯质量分数情况
2021年10月,笔者分别对凤凰林场、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市农业科学院及横州市重点产区的穿心莲原草(全草)进行抽样检测。将穿心莲晒干后送广西泰诺制药有限公司检测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样品的穿心莲内酯质量分数,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横州市穿心莲的穿心莲内酯质量分数最高,3个样品的叶片穿心莲内酯平均质量分数为53.5 mg/g、全草穿心莲内酯平均质量分数为29.5 mg/g;在贵港市样品中,市农业科学院4个样品叶片穿心莲内酯平均质量分数达到38.2 mg/g、全草穿心莲内酯平均质量分数为20.8 mg/g,覃塘区、港南区和港北区的样品穿心莲内酯平均质量分数为30.1 mg/g、全草穿心莲内酯平均质量分数为17.4 mg/g。
通过调查发现,穿心莲内酯质量分数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第一,种植模式和施加肥料种类。例如,横州市穿心莲样品的穿心莲内酯质量分数最高,其种植模式为单作,且实行轮作。第一茬作物为西瓜或甜玉米(种植期1—5月),需要施加大量有机肥,土壤养分充足;第二茬作物为穿心莲(种植期6—10月),前茬土壤养分(有机肥)充足,对提升穿心莲产量和穿心莲内酯质量分数极为有利。贵港市穿心莲主要种植模式是玉米地套种、林下套种,且大多是施加复合肥,对提升穿心莲产量和穿心莲内酯质量分数效果较有机肥差。第二,采收时期。穿心莲内酯质量分数与采收时期关系紧密,初花期穿心莲内酯质量分数最高。此次调查结果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4-6]。
1.3 穿心莲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和产品情况
贵港市种植的穿心莲(原料)主要依靠当地的购销企业设点收购或上门收购,少量由厂家直接到产地收购,收购价格随行就市。购销企业对收购的原料进行初加工(如穿心莲叶、梗、枝分类,或切断、压包等),再批发出售给中药加工企业或在中药材市场出售。据统计,2021年贵港市共有穿心莲中药材初加工企业20多家、加工作坊180多家,年加工各类中药材3万t,产值超10亿元。其中,规模较大的穿心莲初加工企业有9家,年加工各类中药材1.5万t。2021年冬至2022年春,贵港市穿心莲全草价格较为稳定,冬前穿心莲全草价格为7.5元/kg,初春穿心莲全草价格为7.0~7.3元/kg。贵港市穿心莲初加工产品主要销往四川省、广东省、海南省、河南省、安徽省、福建省等地。
1.4 贵港市穿心莲龙头企业情况
贵港市规模以上的中药材深加工企业有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广西泰诺制药有限公司、广西贵港市绿之源种养发展有限公司、贵港市桂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贵港市峡山制药厂等5家,各企业在职员工为100~600人不等,规模最大的为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这些企业现有中成药产品200种左右,涵盖原生草药、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广西泰诺制药有限公司以穿心莲为原药生产的穿心莲片(国药准字Z45021107)、清火栀麦片(国药准字Z20123026)、复方穿心莲片(国药准字Z45021380)近几年的年销售额均在1 000万元左右。
2 贵港市穿心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优质品种及制种基地
目前,贵港市缺乏穿心莲良种繁育基地,优质的穿心莲种子不足,导致穿心莲药材品质参差不齐[7]。贵港市穿心莲生产用种大部分是收购穿心莲企业在初加工时收集的种子,普遍存在种子偏小、杂质多等问题,导致药材特性、产量表现、抗性表现差异较大,品质得不到保障[8]。
2.2 产品品质低
首先,当前市场上的除草剂虽然可以有效除去穿心莲田地中的大部分杂草,但都会不同程度地对穿心莲的生长造成抑制,影响其品质;部分农户片面追求病害防治效果,将多种药剂混合使用,虽然控制了病害的蔓延,但造成农药残留过重。其次,贵港市部分农户、收购商存放穿心莲不规范,随意堆放穿心莲,不及时晾干(烘干)处理,导致穿心莲因堆放而发热或发霉。最后,贵港市传统穿心莲种植区域均为灌区灌溉系统末端或水系上游的旱区,抗旱条件差等原因导致其穿心莲内酯等有效成分含量下降,从而致使产品品质下降[9]。
2.3 深加工水平低
贵港市穿心莲药材的加工方式粗放,大多数企业都是收购穿心莲原材料进行粗加工,主要以全草或全叶等形式进行销售,少部分企业会将其加工成穿心莲药粉销售,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2.4 中药材企业加工穿心莲规模较小
目前,贵港市只有5家药品生产企业,其中3家为中成药生产企业,2家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020年,这5家药企采购当地种植的穿心莲中药材原料数量为33.6 t(采购金额为217.59万元),采购外地种植的穿心莲中药材原料数量为14.8 t(采购金额为127.28万元)。2020年,贵港市穿心莲产量1.42万t,产值0.71亿元;同年当地5家药企的穿心莲加工量占比为0.24%,采购金额占比0.306%。由此可见,贵港市中药材企业加工穿心莲规模较小。
3 推进贵港市穿心莲产业发展的建议
贵港市应切实发挥由市委、市政府成立的穿心莲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穿心莲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形成工作合力,坚定不移推动当地穿心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培育优质穿心莲品种及制种基地
提高贵港市穿心莲中药材产品竞争力的首要任务是培育优质穿心莲品种及制种基地。第一,以贵港市农科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其他科研单位、高校、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穿心莲种植企业积极开展穿心莲品种选育工作,并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交流机制。第二,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对参与品种选育工作的单位在项目立项上给予优先支持。第三,推进制种基地建设,鼓励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到种企就业。
3.2 提升产品品质
第一,成立穿心莲产业发展协会。依托穿心莲产业发展协会,规范穿心莲收购、加工、储运行为,确保产品品质。协会负责组织制订收购产品(全草)质量标准和种植技术规程,同时加强宣传培训,引导农户按统一标准种植、采收穿心莲,引导收购加工企业按产品标准收购穿心莲,并规范存放,以提高穿心莲中药材品质。第二,建立品牌培育方案与产品评价标准,抓好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认证、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打造贵港市穿心莲品牌[10]。第三,通过规划设计、政策扶持,建设穿心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穿心莲生产区域集中,形成“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发展格局。第四,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加大穿心莲种植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解决穿心莲生产中多发的干旱问题。
3.3 发展深加工
第一,积极争取上级药品监管部门的政策及技术支持。第二,加快广西泰诺制药有限公司及修正药业贵港医药产业园穿心莲内酯生产项目建设,推动贵港市穿心莲生产的精深化、产业化发展。第三,加大项目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穿心莲内酯生产企业,延伸穿心莲产业链,形成贸工农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3.4 扩大穿心莲加工规模
第一,鼓励当地现有的中药材加工企业(穿心莲)完善配套设施,扩大加工规模,实现种植优势资源向药材成品就地转化。第二,加大对中药材加工企业(穿心莲)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争取专项资金,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协助企业逐步解决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等问题,从而扩大穿心莲加工规模。
参考文献:
[1]贵港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港市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农业志(1978—2008)[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379.
[3]陈升民,徐超君,陈瑞清.贵港市中草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7(5):585-587.
[4]黄海波,徐鸿华.穿心莲规范化栽培技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23-39.
[5]黄辰昊,薛建平,王振,等.南药大品种穿心莲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11):2095-2100.
[6]韦坤华,李林轩,林伟,等.不同产区穿心莲药材的质量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3(19):4717-4719.
[7]周芳,孙铭阳,梅瑜,等.药用植物穿心莲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21(1):9-16.
[8]韦国旺,龙跃,邹蓉,等.广西河池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西科学院学报,2023(2):134-141.
[9]唐维宏,滕美春,廖红兰,等.广西不同地区穿心莲药材质量评价[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5):17-18.
[10]李吉平,张微,刘洋,等.黑龙江省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策略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7):65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