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作者: 陆敏摘 要: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必要手段。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并针对当前贺州市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多措并举提升救护质量、多元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等对策。
关键词: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贺州市
中图分类号:X19;S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8-142-3
0 引言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东北部(东经111°05′0″~112°03′0″,北纬23°39′0″~25°09′0″),东与广东省怀集县、连州市、连山县毗邻,北与湖南省江永县、江华县相连,西与桂林市接壤,南与梧州市相邻,辖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总面积为11 753 km2。贺州市属南岭山地丘陵地带,山多、平地少,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当地丰富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
1 贺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1.1 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
截至2022年,贺州市湿地保有量为2.3万hm2,主要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加之贺州市地处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南岭山地和大瑶山——大桂山区,因此,当地陆生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贺州市已知的陆生野生动物有472种,隶属4纲30目131科;其中,两栖纲2目10科38种,爬行纲2目31科79种,鸟纲17目68科297种,哺乳纲9目22科58种[1]。
1.2 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2022年,贺州市分布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85种,占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的18.01%;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1930)、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Gould)]、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 Gould)、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1929)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 Osbeck)、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Linnaeus,1758)]、领角鸮(Otus lettia Hodgson)、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 Hodgson)等75种[2]。
1.3 广西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2022年,贺州市分布有广西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93种,占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的20.13%,包括滑鼠蛇[Ptyas mucosus (Linnaeus,1758)]、花面狸[Paguma larvata(C.E.H.Smith,1827)]、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Zimmermann,1780)]、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 Gray,1831)、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 Gray,1847)等[3]。
1.4 IUCN评估受威胁物种
2022年,贺州市分布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评估受威胁物种27种,占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的5.72%;其中极危种有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 Pallas)、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1758)3种,濒危种有鳄蜥、中华秋沙鸭、林麝、棘腹蛙(Quasipaa boulengeri Günther)等10种,易危种有黄腹角雉、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Swinhoe)]、仙八色鸫[Pitta nympha(Linnaeus)]等14种[4]。
1.5 列入CITES(2019)物种
2022年,贺州市分布有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2019)附录Ⅰ与附录Ⅱ的物种58种,占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的12.29%;其中,列入附录Ⅰ的有黄腹角雉、游隼(Falco peregrinus Tunstall)、斑林狸、大鲵等8种,列入附录Ⅱ的有鳄蜥、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Horsfield)]、红脚隼(Falco amurensis Radde)等50种。
1.6 中国特有物种
2022年,在贺州市已知的陆生野生动物中,属中国特有物种的有25种,占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的5.30%,包括黄腹角雉、红腹锦鸡、竹叶蛙[Bamburana versabilis(Liu et Hu,1962)]、中国壁虎[Gekko chinensis(Gray,1842)]等[5]。
1.7 广西特有物种
2022年,在贺州市已知的陆生野生动物中,属广西特有物种的有2种,占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的0.42%,分别为无斑瘰螈[Paramesotriton labiatus(Unterstein,1930)]、昭平雨蛙(Hyla zhaopingensis Tang and Zhang)[6]。
2 贺州市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贺州市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对陆生野生动物进行保护。一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制作宣传横幅和板报等形式开展日常保护宣传活动,并深入乡村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到学校开展科普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到陆生野生动物科普研学基地参观学习,以提高其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意识。二是以日常巡护和群众发现为主,持续开展陆生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对于出现受伤、病弱、饥饿等情况需要救助的陆生野生动物,采取简易治疗、补食等人工干预措施,帮助其回归野外生存环境。三是通过开展“清风行动”和“网盾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害陆生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紧盯“捕、运、销、食”各环节,特别是针对花鸟市场、农贸市场、餐馆、农家乐等重点区域进行执法检查,曝光典型案例,震慑不法分子,坚决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和维护生态安全。
3 贺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群众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贺州市依然存在非法出售、购买、利用、猎捕、杀害和饲养陆生野生动物的问题。一方面,部分群众在明知法律法规不允许的情况下,仅仅为了自己的私欲,罔顾危害陆生野生动物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私自捕杀甚至食用陆生野生动物,严重危害物种的繁衍,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对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认识不足。例如,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更新的保护对象认识滞后,对自己私自饲养的违法行为浑然不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了法律。
3.2 陆生野生动物专业救护力量不足
一是缺乏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和救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在贺州市林业部门从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人员中,很多不是从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相关专业毕业的,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的专业知识,严重影响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效率,致使救护效果并不理想。二是救护方式单一,救助的陆生野生动物范围较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贺州市主要是依靠群众发现和日常巡护发现的形式开展陆生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其中,前者具有偶然性,较为被动,救助的陆生野生动物非常有限;后者受人员力量和经费等因素影响,只能针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护。因此,当地对陆生野生动物的救助范围十分有限,无法满足陆生野生动物的救护需要。
3.3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资金缺乏
贺州市每年除了以财政拨付的资金作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经费,没有其他资金作为专项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经费,保护宣传、聘请人员开展监测巡护工作、购置相关监测保护设施设备等都要从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经费中列支,资金十分缺乏,导致设施设备不完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监测工作开展受限。受资金限制,贺州市目前还未能设置专业的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保护宣传、本底调查、执法检查等多项保护工作的开展受限。
3.4 自然保护地管护问题影响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
一是贺州市现有的16个自然保护地中,已设立独立管理机构的有9个(包含5个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湿地公园和广西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其余7个自然保护地均未建立管理机构,也未建立相应的巡护队伍,致使纳入自然保护地管理的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成效受到影响,如无法及时发现栖息地内发生的乱砍滥伐、盗猎、违规建设等生态破坏问题,严重影响栖息地的保护,不利于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二是贺州市自然保护地存在空间区域交叉重叠的问题。贺州市自然保护地中交叉重叠面积超过7 000 hm2,涉及6处自然保护地。由于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的建设管理标准不相同,纳入其中的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受自然保护地的影响从而无法按统一的要求进行管理,进而致使陆生野生动物的保护成效不高。
4 加强贺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4.1 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
贺州市应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世界湿地日”“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为载体,利用展板、横幅、网络等宣传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当地应重点宣传乱捕滥猎甚至食用陆生野生动物的危害和2021年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广泛提高群众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革除滥食陆生野生动物的陋习;应普及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知识,鼓励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生态保护事业,特别是引导青少年人群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中来,为生态保护营造良好氛围。
4.2 多措并举提升救护质量
一是采取引进专业人才、组织开展线上视频学习和实地参观等多种举措,逐步提升当地陆生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队伍专业水平,进一步优化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体系,努力做到科学分配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力量。二是在开展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时,可以通过线上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请教相关从业者,从而更专业地开展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实现全面、高效开展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的目标。三是建立专业的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完善救护设施设备,充实专业技术力量,加强救护队伍建设,按照救护要求制定统一的标准;同时增加相应的奖励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按照标准积极开展救护工作,提升群众的参与度,从而提高陆生野生动物的救护质量。
4.3 多元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是政府公共管理的一项基本事项,因此,贺州市应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同时,探索建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民间组织,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赠、资助等方式支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使民间资金成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经费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来源,补齐财政资金缺乏的短板。
4.4 加强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
一是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落实机构编制和人员等问题,有效促进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工作高效开展。同时,探索建立自然保护地相关管理制度,统筹推进贺州市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研究协调解决贺州市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方面的问题,以有力的措施推进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工作开展。二是持续推进贺州市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在摸清各类自然保护地底数的基础上,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为原则,遵从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对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进行统筹整合。对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内相邻、相连的各类型自然保护地,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物种栖息地连通、保护管理统一的原则进行合并重组,合理确定归并后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和功能定位,优化其边界范围和功能分区。在优化自然保护地的基础上,带动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优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作用,进一步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
参考文献:
[1]贺州市林业局.贺林发〔2022〕67号贺州市林业局关于印发 《贺州市陆生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规划(2022—2031年)》的通知[EB/OL].(2022-11-30)[2023-07-11].https://ht.dsjfzj.gxzf.gov.cn/preview/hezhou/xxgk/jcxxgk/bmxxgk/bmzdgk/t14168660.shtml.
[2]姚志诚,赵杨,张栋,等.淄博市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管理建议[J].吉林林业科技,2020(2):43-45.
[3]李森.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以乌兰察布市为例[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8(4):53-55.
[4]杨绍山,刘杰.野生脊椎动物资源及栖息地保护对策:以吉林九台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林业勘查设计,2014(3):79-81.
[5]成功,任宏涛,陈嘉玥,等.陕西秦岭地区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现状及保护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20(6):74-79.
[6]张丽荣,孟锐,金世超,等.实施最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中国现状与改革方向[J].中国环境管理,2020(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