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晶香占在汕头市的种植表现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廖学群 张泽佳 许岱 姚润沐 钟月仙摘 要:南晶香占于2020年通过广东省审定并被认定为广东丝苗米品种,具有株叶形态好、分蘖力中等、抗倒性强、熟色好、米质优、有香味等特点。从生育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抗病性、稻米品质等方面介绍南晶香占在广东省汕头市的种植表现,并从毯苗育秧、大田整理、移栽、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南晶香占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为南晶香占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晶香占;生育特性;机插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9-96-3
0 引言
南晶香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南晶香和象牙香占杂交,再对其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晚造、感温型优质常规稻品种[1]。该品种米粒细长、晶莹剔透,蒸制后软滑而有弹性,口感和饭味俱佳,有香味,米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02)二级[1-2]。南晶香占于2020年9月通过广东省审定,12月被认定为广东丝苗米品种。南晶香占由于米质优、外观佳、饭香味浓,深受水稻种植户和大米加工企业的欢迎,近年来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22年引进南晶香占,开展早、晚造示范种植。笔者对南晶香占在汕头市的种植表现进行总结,并介绍南晶香占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南晶香占种植户提供参考。
1 南晶香占在汕头市的种植表现
1.1 生育特性
2022年,南晶香占在汕头市示范种植,早、晚造均采用毯苗插秧机移植,大田用种量为30 kg/hm2,插植株行距为30 cm×14 cm。早造于2022年2月24日播种(覆膜保温育秧),3月18日移栽(秧龄22 d),6月5日始穗,6月9日齐穗,7月6日成熟,全生育期132 d。晚造于2022年7月20日播种,8月6日移栽(秧龄17 d),10月1日始穗,10月5日齐穗,11月11日成熟,全生育期114 d。
1.2 农艺性状和产量
在汕头市种植时,南晶香占秧苗分蘖力中等,株型中集,植株矮壮,茎秆韧性好,抗倒力强,灌浆结实期熟色好,稻米香味较浓。南晶香占作早稻种植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达303.2万穗/hm2,株高110.5 cm,穗长23.9 cm,穗粒数为146.4粒,结实率为91.3%,千粒质量为21.1 g,产量为7.47 t/hm2;南晶香占作晚稻种植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为290.5万穗/hm2,株高102.4 cm,穗长23.1 cm,穗粒数为133.6粒,结实率为95.1%,千粒质量为21.9 g,产量为6.99 t/ hm2。相较于作晚稻种植,南晶香占作早稻种植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较多,产量也较高;从结实率来看,南晶香占早造、晚造结实率都在90%以上。由此可见,南晶香占结实率较高,充实度较好,产量较高。从南晶香占早造、晚造的考种数据可以看出,南晶香占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变化不大,比较稳定,表明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好,因此在生产上可以适当密植,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提高产量。
1.3 抗病性
南晶香占于2022年在汕头市种植时,早造、晚造田间均发生稻瘟病,但未发生较大面积的白叶枯病。这说明在汕头市种植时,南晶香占的大田抗病性较好。
1.4 稻米品质
在汕头市种植的南晶香占,稻米透明度好,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粒形细长,长宽比4.2左右,香味较浓,2-乙酰-1-吡咯啉质量分数为430.22~668.91 μg/kg。晚稻米质鉴定为优质2级,稻米品质指标达到广东丝苗米标准,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二批丝苗米品种。
2 南晶香占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2.1 毯苗育秧
2.1.1 备好秧田
栽培人员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灌溉设施齐备、土壤肥力较高、杂草少、交通方便的田块作秧田。育秧前,栽培人员要根据大田面积确定秧田面积,将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的比例控制在1∶(80~100);确定好秧田面积后,耙平秧田,使田面平整,高低落差不超过1 cm;可用50%丁草胺乳油1 500 mL/hm2兑水750 kg/hm2喷雾封闭防草;喷施25%杀螺胺可湿性粉剂,防治福寿螺;保持薄水层(1~2 cm)沉实1~2 d后再起秧畦,畦宽130 cm,畦高15~20 cm,畦间隔30 cm;起好畦后均匀撒施三元复合肥[(m(N)∶m(P)∶m(K)=15∶15∶15]300 kg/hm2于畦面上,与畦面糊泥混匀。
2.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栽培人员应选取颗粒饱满的稻种,并将种子摊晒1~2 d,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后,栽培人员可用清水或盐水选种,把浮在水面上的空瘪粒捞出扔掉,然后用清水浸种12 h,再用10 g强氯精兑水5 kg浸种12 h,将种子捞出后用清水清洗,并用清水继续浸种10 h左右,将种子捞出晾干后催芽。催芽前,先用50~60 ℃温水浸种3~5 min,然后将温度保持在38 ℃左右,让种子破胸,促进种子快速发芽;种子破胸后,若种堆温度超过30 ℃,要及时翻种淋水降温,防止“烧包”。待种子芽长0.2 cm时代表催芽完成,将种子在室内摊晾炼芽12 h后即可播种。
2.1.3 播种
南晶香占属感温型中迟熟品种,应适时早播,为实现高产打下基础。栽培人员应根据早造安全出苗(连续3 d以上气温高于12 ℃)、晚造安全齐穗的原则安排播期,早稻秧龄宜为20~25 d,晚稻秧龄宜为15~18 d。早稻宜于2月下旬播种,晚稻宜于7月25日之前播种。
南晶香占育秧方式为大田泥浆毯苗育秧,大田用种量为30.0~37.5 kg/hm2,合计用育秧盘270~375张/hm2,每盘约播种100 g。播种前,将秧盘横排成2行放于畦面,依次平铺,盘边相叠,摆放整齐,将秧沟中无杂物的表层泥浆舀入秧盘并用木耙将泥浆抹平,待泥浆沉实0.5~1.0 d后再播种。
播种方式采用人工撒播。栽培人员需要先均匀撒播70%的种子,剩余30%的种子用于补播稀疏或漏播的地方,确保盘面种子均匀分布。播种后,用软扫把垂直轻拍种子,使种子浅埋于土中。
2.1.4 秧苗管理
2.1.4.1 水分、温度管理
播种后,为促进齐苗,早稻要盖膜保温保湿,使膜内温度保持在30 ℃左右,超过35 ℃则要揭膜通风降温;晚稻要盖黑色遮阳网防播种后雨水冲刷。早稻秧苗高2 cm左右、2叶1心时就可以揭膜炼苗,炼苗时秧沟要有盘底水,以防止秧苗生理性失水。若遇寒流低温,宜推迟揭膜时间,并做到日揭夜盖。遇到较强冷空气侵袭,要灌“拦腰水”护苗,待天气回暖、气温稳定后再换水保苗。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晚稻遇高温天气易出现秧苗卷叶的情况,栽培人员要及时洒水补湿。秧苗移栽前3~5 d控水炼苗,以干为主,晴天半沟水,雨天放干畦沟水,保持盘土不发白、不出现裂缝为宜。
2.1.4.2 病虫害防治
在秧苗1叶1心期,栽培人员可用敌克松、敌磺钠、立枯灵、甲霜·恶霉灵等预防立枯病。如果出现烂种、烂秧情况,栽培人员应选择在晴天16:00后回水,用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2.1.4.3 肥料管理
在秧苗2叶1心时,栽培人员可视情况施“断奶肥”,可用尿素75 kg/hm2兑水7 500 kg/hm2喷施。如果秧田土壤肥沃,也可以不施。
2.2 大田整理
由于机插秧秧苗叶龄小,机插田块不宜现整现插。栽培人员需要在秧苗移栽前1~3 d耙田,让泥浆沉实,一般沙质土沉实1 d,黏质土沉实2~3 d。整好地后保持田面薄层水(水层0.2 cm左右)。机插田块的田面要平整,上烂下实,泥脚深度小于30 cm,以利于机插。
2.3 移栽
秧苗移栽前,栽培人员要施“送嫁药”和“送嫁肥”。移栽前3~5 d,对于叶色淡的秧苗,可用尿素60 kg/hm2兑水7 500 kg/hm2喷施;对于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的秧苗,可不施肥。另外,栽培人员可用福戈180~240 g/hm2+75%三环唑900 g/hm2兑水750 kg/hm2喷施,确保秧苗带药下田。
早稻秧龄20~25 d,晚稻秧龄15~18 d,叶龄3~4叶,苗高20 cm左右时可进行机插移栽。移栽时尽量浅插,以缩短缓苗期,促进低节位分蘖早生快发[3]。南晶香占分蘖力中等、穗粒数中等,高产群体应以攻穗数为主。因此,移栽时应插足基本苗[4-5],构建合理群体以确保高产稳产,机插规格为30 cm×14 cm,达到24万穴/hm2,每穴5株苗左右,确保基本苗数为120万/hm2。移栽3 d后,栽培人员需要查看大田漏秧情况,及时进行补苗,确保不缺苗。
2.4 施肥管理
在耙田整地时施基肥,栽培人员可施尿素195 kg/hm2、14%过磷酸钙300 kg/hm2、钾肥120 kg/hm2。在早稻移栽后15~17 d,晚稻移栽后12~15 d,栽培人员可施尿素75~90 kg/hm2;早稻移栽后35~40 d,晚稻移栽后30~35 d,栽培人员可根据群体长势施尿素90~120 kg/hm2、钾肥120 kg/hm2。粒肥(含叶面肥)视秧苗长势酌情施用,如果秧苗群体适宜、叶色较淡,栽培人员可施尿素30~45 kg/hm2;如果秧苗叶色过浓,群体偏大,可迟施或不施粒肥。
2.5 水分管理
在南晶香占分蘖期间,栽培人员需要保持土壤含水量高度饱和,淹灌1~5 cm浅水层,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当大田苗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0%时,栽培人员可以开始挖沟排水晒田,多露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晒田程度根据苗情和土壤而定,肥力高、苗势旺和低洼的田块早晒、重晒,反之则迟晒、轻晒或不晒[6-7]。在南晶香占幼穗分化期,栽培人员要结合穗肥的施用及时回水,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保持2~5 cm的水层;灌浆结实期应间歇性灌水,使大田处于渍水与落水相交替的状态,以发根保叶,防止早衰;待稻穗黄熟收获前7 d断水排干。
2.6 有害生物防治
秧苗移栽前,栽培人员可用25%杀螺胺可湿性粉剂对大田施药,防治福寿螺;插秧后5~7 d,可用细沙75 kg/hm2与除草剂混施除草;在晒田前、植株乳熟期,可将浸过杀鼠醚的毒饵撒在田块四周毒杀老鼠。
对于南晶香占病虫害,栽培人员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安全施用高效低毒农药,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针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栽培人员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mL/hm2或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150 mL/hm2兑水900 kg/hm2喷施防治。针对稻飞虱,栽培人员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75 g/hm2兑水900 kg/hm2喷施防治,或用噻嗪酮450 g/hm2兑水900 kg/hm2喷施防治。针对稻瘟病,栽培人员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或30%敌瘟磷乳油1 200 mL/hm2兑水900 kg/hm2喷施防治。针对白叶枯病,栽培人员可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兑水900 kg/hm2喷施防治。针对纹枯病,栽培人员可在封行至抽穗期,用爱苗乳油225 mL/hm2兑水900 kg/hm2喷施2~3次。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栽培人员可用25%吡蚜酮240~360 g/hm2兑水900 kg/hm2喷施防治。
参考文献:
[1]刘传光,周新桥,陈达刚,等.广东丝苗米品种南晶香占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2(7):94-97.
[2]王雪梅,唐修平,李小盛,等.广东丝苗米品种南晶香占在郴州市作烟后稻种植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2(16):8-11.
[3]钟红娟,叶美苑,刘华伟,等.丝苗米的特点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1(6):19-20.
[4]金巧玲,姜红.机插水稻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6):639-642.
[5]姜照伟,解振兴,张数标,等.机插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8(2):4-7.
[6]廖学群,王新,张建林,等.美香占2号在潮汕地区种植表现及晚造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10):227-229.
[7]钟旭华,黄农荣,胡学应.水稻“三控”施肥技术[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