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当归种植技术要点

作者: 张想同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多种功效的当归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并且当归种植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了当归产业的发展。但当归种植技术较为复杂,对种植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提高甘肃省卓尼县当归种植水平,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探讨当归种植技术要点,以期为当归种植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当归种植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当归;种植技术;卓尼县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21-75-3

0 引言

当归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调经止痛等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虚寒腹痛、跌打损伤及肠燥便秘等疾病的治疗。当归既是许多传统中药方剂的主要成分,在现代烹饪中也有着重要的食用价值。当归喜冷凉,适宜生长在高寒多湿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甘肃省东南部。

甘肃省卓尼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位于东经102°46′~104°02′、北纬34°10′~35°10′,海拔2 000 m以上,属高原性大陆气候区,气候寒冷湿润,四季不明,日照短,光照不足,降水充沛但不均匀,年降水量487.1 mm,年日照时间2 450.4 h,年无霜期114 d。在推进“五个万亩”培育行动的背景下,卓尼县中藏药产业逐渐兴起,中药材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其中当归、黄芪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已接近岷县,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但从目前卓尼县当归种植现状来看,当地当归种植技术还不成熟,对当归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卓尼县需要加强当归种植技术研究,以保证当归的产量和品质。

1 选地整地

当归为深根性植物,入土较深,喜肥,怕积水。种植人员宜选择土层深厚、阴凉湿润、富含腐殖质、砂质生荒地或熟地作为育苗地。育苗前,需多次深翻土地,每667 m2施用农家肥3 500 kg作为基肥,并可配施适量复合肥。施肥后,通过浅耕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之后,开沟做带状高畦,高25 cm,畦面宽1.0~1.1 m,畦中间挖排水沟(沟宽约30 cm,深约20 cm)。种植人员宜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荒地或休闲地作为栽培地。

移栽定植前,深翻大田土地,翻耕深度25 cm,每667 m2施用农家肥6 000~8 000 kg作为基肥,并适当增施油渣100 kg、尿素20 kg、过磷酸钙25 kg。翻耕耙细后做高畦,高25 cm,畦面宽1.0~1.1 m,畦中间挖排水沟,畦间距为30~40 cm[1]。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植人员应先挑选出品质高、成熟度好、无霉变的当归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播种前3~4 d,将种子放入20 ℃温水中浸泡24 h,使种子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之后将种子捞出置于室温条件下,覆盖两三层湿纱布保湿,每天上下翻动1次,确保种子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当少数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在播种前1 d,种植人员可用4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者40%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质量的0.2%~0.3%,以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2]。此外,为保证播撒均匀,可用少量草木灰拌种后再播种。

3 播种育苗

当归可春播、秋播、冬播,卓尼县以春播为主,若育苗地海拔较高,可适当延后播种。播种方式主要有撒播、条播和穴播,其中撒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入畦面,而后覆盖细肥土,覆土厚度约0.5 cm;条播是在畦面上横向开沟后,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而后覆盖细肥土,覆土厚度约0.5 cm;穴播是按“品”字形挖穴,每穴播种10粒种子,种子按照放射状摆放,轻微按压种子后,覆盖细肥土,覆土厚度约0.5 cm。为保持苗床墒情,覆盖细土后可再用禾本科野草或松毛等覆盖苗床,厚度2~3 cm。播种后15 d左右,待幼苗出齐后,可在阴天或傍晚揭开苗床覆盖物。待幼苗现出真叶后,需要搭建遮阳棚,高度在50~80 cm[3]。

4 定植

种植人员应选择健壮、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优质种苗进行定植,并用50%退菌特25 g和40%多菌灵25 g,兑水20 kg配制成药液,然后将种苗放入药液中消毒杀菌10~15 min。定植主要分为春栽(3月下旬至4月中旬)和冬栽(寒露后霜降前)两种。卓尼县当归定植以春栽为主,即清明前后为宜,定植方法多为平栽。平栽是在处理好的畦面上开穴,穴深18~22 cm、直径12~15 cm,而后将种苗垂直放入穴内,每穴定植2~4株,株间距2~5 cm,每667 m2定植1.2万~1.5万株,定植后培土。种植人员应尽量选择在阴天或雨天进行定植,定植后立即浇水并覆盖地膜。待植株高5 cm时,破膜放苗,并围着植株根部用土压好,保持田间植株的湿度和温度[4-5]。

5 田间管理

5.1 水肥管理

当归适宜生长在较湿润的土壤环境中。当幼苗高5~10 cm时可进行灌溉,但注意不能大水漫灌。当归生长后期,种植人员需要控制灌溉量,尤其是在秋季,若遇连阴雨天气,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田间大量积水以造成当归烂根。移栽当归前,有条件的可进行冬灌。当归快速长叶期(6月下旬)和快速长根期(8月上旬)是需肥旺盛期,种植人员要结合中耕适当追肥。6月下旬开展第2次中耕,同时每667 m2施用尿素8 kg、磷酸二铵5 kg、硫酸钾5 kg。8月中旬开展第3次中耕,同时每667 m2施用过磷酸钙10 kg、硫酸钾10 kg。6月下旬至8月下旬,种植人员可根据当归生长情况合理喷施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200 g和尿素或磷酸二氢铵500 g,兑水50 kg,多次喷雾[6]。

5.2 中耕除草

当归种植过程中,为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水分和温度条件,促进当归根部发育,种植人员需要遵循“中间深,两头浅”的原则,及时开展中耕除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幼苗,不宜深锄。5月中旬,待苗木高5 cm左右时,可进行第1次除草,此时除草宜顺沟浅锄、细锄,如膜内发现杂草,用土压在杂草顶端地膜上面。6月中旬,待苗木高10~15 cm时,可进行第2次锄草,此时可深锄,促进当归根系发育。7月中下旬,可再进行1次浅锄[7]。立秋后,当归根系多肥大,并且富含糖分,此时需要及时拔除杂草,但不宜深锄,否则易损伤当归根部,引起烂根。

5.3 抽薹控制

一般当归种植2~3年才能开花结实,若当年就开花结实,称之为“早期抽薹”。当归原产于高寒山区,属于低温长日照类型,当归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先有低温春化过程,再接受长日照,积累足够的养分,才能开花结实。若植株一开始就接受长日照,光合作用会使植株积累较多的糖分,使得植株过早抽薹。当归抽薹后,其根部不再膨大并逐渐木质化,不能用药。因此,种植人员需要在6月中下旬,将全部抽薹株拔除,防止其与正常植株争夺水肥,影响正常植株生长发育。

为防止当归过早抽薹,种植人员需要做好育苗工作,提高秧苗含氮量,达到控制早抽薹的目的。第一,育苗时,种植人员宜选择群山环抱、日照时间适宜、阴凉湿润的地块作为育苗地。第二,种植人员宜采用八成熟的种子育苗,不宜采用较饱满的老熟种子,否则播种后,植株生长过于旺盛,会导致抽薹率较高。第三,过早或者过晚播种,稀播或者密播,都可能引起当归过早抽薹或者当归产量不高。而通过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可有效控制抽薹率,一般可控制在30%以下,进而提高当归产量。第四,定植时苗木过大或者过小,都可能导致当归抽薹率高或者产量低,因此选用中等苗木定植最为适宜。种植人员需要通过科学育苗管理,保证苗木大小均匀一致。第五,不宜过早起苗,否则苗木存放时间过长会失水萎蔫,使得苗木所含淀粉水解转化为糖分,导致当归过早抽薹。因此,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卓尼县的气候特点,适时起苗,并且动作要轻缓,以免折断苗木,导致当归出现早抽薹问题[8]。

5.4 起苗贮苗

当卓尼县气温在5 ℃左右,苗木叶片开始枯萎时,种植人员可开始起苗贮苗。起苗时需要保证苗木根部稍带些土,将苗木扎成小把,并通过晾晒降低苗木含水量。当苗木含水量在60%~65%时,即可将其贮藏。当归常见贮藏方法有2种,即窖藏和干藏。第一,窖藏,俗称“藏茬”,贮藏地应为干燥阴凉、不渗水、无鼠洞的区域。通常根据苗木数量挖坑,形状多为长方形或圆形,然后将生土铺在坑底,厚度在3~5 cm。先单摆1层苗木,再铺设1层灭菌土,厚度约3 cm,而后再单摆1层苗木,铺设1层灭菌土,重复上述操作。一般贮放六七层即可,之后在最上面覆土,且应高出地面。第二,干藏,俗称“坑栽子”,又称“堆藏”,贮藏地应为无烟、避风的室内,将生干土铺在地面,厚度在5~7 cm。先单摆1层苗木,再铺设1层厚5 cm左右的灭菌土,按照苗头朝外、根部朝里进行摆放,需要将空隙填满、压实,而后再单摆1层苗木,铺设1层灭菌土,重复上述操作。一般贮放5~7层,之后在最上面覆土,筑成梯形土堆即可[9]。经窖藏的苗木发芽期较长,经干藏的苗木抗旱能力较强,但无论是窖藏还是干藏,均不适用于高大苗木。

5.5 病虫害防治

当归常见病害有根腐病和褐斑病。秋季多雨时,当归易出现根腐病。患病植株根部会出现水渍状、黄褐色斑块,后期植株矮小、病根腐烂。为预防根腐病,种植人员可将当归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以起到排水减湿的作用;或在当归定植前,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根10 min。当归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或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浇灌植株根部,连续浇灌2次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当归感染褐斑病时,叶面先出现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植株边缘有红褐色晕圈,病叶早枯。为防治褐斑病,种植人员应加强种植地冬季管理工作,如清理干净枯叶落叶并将其集中烧毁。当归发病初期,种植人员可用1∶1∶150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3%井冈霉素300倍液等喷雾防治[10]。

当归常见虫害有蚜虫和叶螨。蚜虫多聚集于当归新梢、嫩芽上,吸食汁液,造成新叶皱缩,植株生长不良。若叶片上蚜虫密度过高,可于叶片上发现大量白色小点脱皮。为防治蚜虫,种植人员可将烟叶晒干后放入水中,静置过夜后,将过滤液稀释50~100倍后喷施植株。叶螨,俗称红蜘蛛,主要侵害植株叶片。叶片患病后,其正面有白色密集小点,叶背可见红色小点,造成叶片黄化,植株提早老化。为防治叶螨,种植人员可在田间释放草蛉,通过天敌防治减少叶螨数量;或将牛奶稀释50~100倍后喷施植株。

6 采收

采收时,种植人员可用铲子或机器切断当归地上部分植株,仅留长3 cm的短茬。开挖根部时,应将整个根部全部挖出,避免发生断根问题,剔除病根,剥去残留叶柄,将植株在阳光下晾晒,每天翻动1~2次,将粘连在根部的土壤打散。晾晒3~4 d后,根带会变软。当当归含水量降至10%时,种植人员可根据根带的厚度和长度分级,然后将当归绑成小把,每把质量为1 kg。

7 结束语

通过研究可知,影响当归种植效果的因素较多,如立地条件、播种技术、起苗贮苗技术等,任何一个环节得不到保障,就无法保证当归的产量和品质。对此,卓尼县需要基于当地自然环境及立地条件,加强当归种植技术研究,提高当归田间管理水平,提高当归的产量和品质,进而促进卓尼县当归种植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尚智,郭增祥.当归种植与加工技术的历史演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1-90.

[2]杜淑芳.无公害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1):229-230.

[3]张晓静.当归规范化种植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1 (15):58-59.

[4]王丽丽.无公害当归种植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2(8):82-83.

[5]徐俊,安树康,陈笑莉,等.皮胎果林下当归、大蒜不同区域种植无公害检测初探[J].林业科技通讯,2018(5):80-82.

[6]陈翠霞.岷县当归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4):46-47.

[7]丁作法.康乐县膜侧当归富硒栽培技术对比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8):68-69.

[8]秦金,此里初木,阿泉,等.分析无公害当归种植相关的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7):175.

[9]陈海平.当归生物学特性及无公害栽培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20):78-80.

[10]赵志强.卓尼县高海拔地区当归规范化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24):9-1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