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烟后稻品种筛选对比试验

作者: 曾红英

武平县烟后稻品种筛选对比试验0

摘 要:为筛选适宜在福建省武平县种植的烟后稻品种,以福龙两优29、广两优676、乐优3301、福两优366、广优3186、泰丰优656、两优667、农两优3135、花优218及泸优明占为试验对象,开展烟后稻品种筛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泰丰优656、广优3186、广两优676每667 m2产量比对照泸优明占分别增加43.3、46.7、56.7 kg,增产8.01%、8.64%、10.49%,达极显著水平,且这3个水稻品种田间表现较好,熟期适宜,可以在武平县烟后稻区作为烟后稻品种示范推广种植。

关键词:烟后稻;水稻品种;产量;熟期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24-96-3

0 引言

烤烟-水稻轮作能提高土壤肥力[1-2],减少烤烟、水稻病虫草害[3-6],提高晚稻产量[7-8]。基于此,笔者选择福龙两优29等10个水稻品种在福建省武平县进行烟后稻品种筛选对比试验,以期为当地科学选用水稻品种提供依据[9]。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在武平县城厢镇凹坑村进行试验。试验田前茬作物为烤烟,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壤肥力中等且均匀分布。土壤pH值为5.3,有机质质量分数为14.3 g/kg,碱解氮质量分数为109 mg/kg,有效磷质量分数为36 mg/kg,速效钾质量分数为89 mg/kg。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有福龙两优29、广两优676、乐优3301、福两优366、广优3186、泰丰优656、两优667、农两优3135、花优218、泸优明占,均由武平县种子管理站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为1个水稻品种作为1个试验处理,10个水稻品种共设10个试验处理,以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泸优明占为对照(CK),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 m2,随机区组排列,四周种植保护行。

1.4 田间管理

2021年6月10日播种,7月7日施基肥(每667 m2施17%碳酸氢铵20.0 kg、12%过磷酸钙16.5 kg),7月8日插秧,7月15日施分蘖肥[每667 m2施m(N)∶m(P)∶m(K)=16∶16∶16三元素复合肥24.5 kg、46%尿素7.0 kg、60%氯化钾6.5 kg],8月14日施穗肥(每667 m2施60%氯化钾2.5 kg、46%尿素2.5 kg)。

1.5 观察记载与统计分析

根据试验方案调查各试验水稻品种生育进程、植株整齐度、成熟期转色,水稻成熟后调查各试验水稻品种经济性状,各小区单独收割、晒干、称质量。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比较各水稻品种产量之间的差异水平。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参试水稻品种生育期为129~133 d,平均131.1 d。其中,生育期比对照泸优明占长的水稻品种为广优3186、乐优3301、两优667,分别长2、1、1 d;生育期与对照泸优明占相同的水稻品种为福龙两优29、广两优676、福两优366、花优218,均为131 d;生育期比对照泸优明占短的水稻品种为农两优3135、泰丰优656,分别短1、2 d。

2.2 成熟期转色和植株整齐度

成熟期转色一般、植株整齐度好的水稻品种为农两优3135;成熟期转色好、植株整齐度一般的水稻品种为福龙两优29、两优667等;其余参试水稻品种表现为成熟期转色好,植株整齐。

2.3 产量

由表2可知,参试水稻品种每667 m2产量为496.9~597.0 kg。5个参试水稻品种比对照泸优明占增产,其中泰丰优656、广优3186、广两优676每667 m2产量比对照泸优明占分别增加43.3、46.7、56.7 kg,增产8.01%、8.64%、10.49%,达极显著水平;福两优366、乐优3301每667 m2产量比对照泸优明占分别增加13.3、6.6 kg,增产2.46%、1.22%,增产不显著。4个参试水稻品种比对照泸优明占减产,其中福龙两优29、两优667每667 m2产量比对照泸优明占分别减少33.4、43.4 kg,减产6.18%、8.03%,达极显著水平;花优218每667 m2产量比对照泸优明占减产4.94%,达显著水平;农两优3135每667 m2产量比对照泸优明占减产1.24%,减产不显著。

2.4 主要经济性状

2.4.1 有效穗

由表4可知,参试水稻品种每667 m2有效穗数为11.1万~15.5万穗,平均为13.2万穗。其中,泸优明占最多,每667 m2为15.5万穗,其余水稻品种花优218、福两优366、广两优676、泰丰优656、农两优3135、广优3186、乐优3301、福龙两优29及两优667每667 m2有效穗数比对照泸优明占少,分别减少1.2万、1.7万、1.8万、1.9万、2.1万、2.8万、2.9万、3.9万穗及4.4万穗。

2.4.2 每穗总粒数

由表3可知,参试水稻品种每穗总粒数为154.1~193.9粒,平均为180.5粒。其中,泸优明占最少,为154.1粒,其余水稻品种福两优366、农两优3135、福龙两优29、乐优3301、花优218、泰丰优656、广优3186、两优667及广两优676每穗总粒数,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增加14.3、17.7、19.6、31.7、32.6、33.5、36.2、38.1粒及39.8粒。

2.4.3 每穗实粒数

由表3可知,参试水稻品种每穗实粒数为132.8~161.3粒,平均为149.3粒。其中,泸优明占最少,为132.8粒,其余水稻品种农两优3135、花优218、福两优366、乐优3301、福龙两优29、广优3186、两优667、泰丰优656及广两优676每穗实粒数,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增加2.1、8.9、12.9、17.5、18.5、23.4、24.8、28.2粒及28.5粒。

2.4.4 结实率

由表3可知,参试水稻品种结实率为75.9%~87.1%,平均为82.8%。其中,福两优366、福龙两优29结实率,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高0.3、0.9个百分点;泰丰优656、广两优676、广优3186、两优667、乐优3301、农两优3135及花优218结实率,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低0.4、3.0、4.1、4.2、5.3、7.7个百分点及10.3个百分点。

2.4.5 千粒质量

由表3可知,参试水稻品种千粒质量为26.7~31.8 g,平均为29.5 g。其中,花优218千粒质量比对照泸优明占少0.9 g,其余水稻品种泰丰优656、广两优676、福两优366、乐优3301、两优667、福龙两优29、农两优3135及广优3186千粒质量,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多0.9、1.1、1.7、2.7、3.0、3.1、3.6 g及4.2 g。

2.4.6 株高和穗长

由表3可知,参试水稻品种株高115.7~125.8 cm,平均为119.6 cm。其中,农两优3135、福龙两优29、广优3186株高,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高5.3、6.6、7.5 cm;两优667、乐优3301、花优218、广两优676、福两优366及泰丰优656株高,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矮0.1、0.4、0.7、1.1、1.9 cm及2.6 cm。

参试水稻品种穗长22.9~25.0 cm,平均为24.1 cm。其中,农两优3135穗长比对照泸优明占短0.5 cm,其余水稻品种福两优366、乐优3301、广两优676、福龙两优29、两优667、泰丰优656、花优218及广优3186穗长,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长0.1、0.4、0.5、1.0、1.1、1.4、1.5 cm及1.6 cm。

3 结论

泰丰优656、广优3186、广两优676每667 m2产量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增加43.3、46.7、56.7 kg,增产8.01%、8.64%、10.49%,达极显著水平,这3个水稻品种田间表现较好,熟期适宜,在武平县烟后稻区可以作为烟后稻品种示范推广种植。

乐优3301、福两优366每667 m2产量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增加6.6、13.3 kg,增产1.22%、2.46%,增产不显著;农两优3135每667 m2产量比对照泸优明占减少6.7 kg,减产1.24%,减产不显著,这3个水稻品种建议今后进一步试验。

福龙两优29、两优667每667 m2产量分别比对照泸优明占减少33.4、43.4 kg,减产6.18%、8.03%,达极显著水平;花优218每667 m2产量比对照泸优明占减少26.7 kg,减产4.94%,达显著水平,这3个水稻品种建议淘汰。

参考文献:

[1]朱列书,张国,徐坚强.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实行烟稻轮作:湘南烟草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作物研究,2004(增刊l):408-410.

[2]董建江,邵伏文,张林,等.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土壤,2015(3):509-514.

[3]何念杰,唐祥宁,游春平.烟稻轮作与烟草病害关系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3):294-299.

[4]吴琼梅.烟稻轮作对水稻主要害虫及天敌功能团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5]林开,李燕芳,李怡峰,等.烟秆还田对水稻稻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9(1):17-24.

[6]张聪敏,张扬汉,张琼.不同耕作方式下福建烟田杂草种类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9(3):118-120.

[7]李艳芳,陈平平,黎娟,等.烟稻与稻稻复种对晚稻产量、养分累积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5(11):13-16.

[8]李艳芳,陈平平,黎娟,等.氮磷钾配比对宁乡烟后晚稻产量和养分积累分配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5(6):590-594.

[9]钟德明.烟后稻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2020(9):52-53.

作者简介:曾红英(1976—),女,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技术推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