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
作者: 黄创新摘 要:桉树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在木材、造纸、药用、观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经济价值较高。近年来,随着市场木材需求量增加,培育桉树大径材成为解决木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为例,从造林地选择、整地、良种和种苗选择、定植与补植、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国有雅长林场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24-119-3
0 引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以下简称雅长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下设7个营林分场、6个场外造林部,地形地貌以中山为主,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截至2022年底,雅长林场总资产达36.26亿元,经营总面积9.2万hm2,全场活立木蓄积量为774万m3,森林覆盖率为80%[1]。场外造林是雅长林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5年,雅长林场就开始实施场外营林,发展桉树速生林。据统计,“十二五”时期雅长林场场外造林收入超1.6亿元,占林场总收入的40%左右[2]。桉树是雅长林场场外造林的主要树种,2021年其造林面积约为2.85万hm2,占场外造林面积的90%以上。雅长林场为了加快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林业建设目标,夯实“一产提速提质、二产优化升级、三产激发潜能和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思路,预计到2025年底林场经营总面积达10万hm2,活立木蓄积量达1 000万m3,资产总值达50亿元,2025年经营总收入达5亿元[3]。因此,加强桉树大径材培育,提升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水平,对提升雅长林场经营水平、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桉树大径材培育的重要性
1.1 提高经济效益
自2004年雅长林场加快对速生丰产林的推广与建设,为满足市场木材的需求量,桉树轮伐期在5年左右。据统计,雅长林场5年龄桉树的平均干径为12.6 cm,平均高度为16.4 m,平均出材量为175 m3/hm2;而通过培育桉树大径材,其经营周期在15年左右,平均干径为27.2 cm,平均高度为27.5 m,平均出材量为350 m3/hm2。由此可见,培育桉树大径材,不仅出材量多,还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1.2 满足市场木材需求量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木材进口大国。2021年我国木材产量约为9 888万m3,进口木材数量为9 651.49万m3[4]。因此,解决我国木材短缺问题刻不容缓。桉树大径材出材量优于小径材,大规模培育桉树大径材可以缓解木材短缺矛盾,满足市场对大径材木材的需求,减少对进口木材的依赖[5]。
1.3 提高生态效益
桉树具有良好的绿化作用,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且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每天可吸收CO2 50~60 kg/hm2,并能够释放O2 40~50 kg/hm2,每年能够滞尘45~50 kg/hm2,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如果采用短期轮伐方式,桉树种植4~5年就需要开展抚育工作,轮伐之后会进入下一周期,植被与生态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就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生态不平衡等问题。而桉树大径材培育期较长,采用延迟采伐时林地不进行抚育作业,植被与生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恢复,有利于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2 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
由于雅长林场地形地貌以中山为主,为实现桉树大径材高质量培育,在选择造林地时,应选择交通便利、海拔为300~800 m的丘陵,且坡度小于25°的向阳坡为宜;要求造林地土层深厚(0.8~1.0 m)、土壤疏松,表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大于2%,最好是pH值为6.0~7.0的弱酸性或者中性土壤,年降水量以1 000~1 500 mm为宜。
2.2 整地
选好造林地后,造林人员需要进行整地。对于坡度平缓、水土流失程度较轻的造林地,可采用全垦整地的方式,翻耕深度以30~50 cm为宜,根据株行距2.0 m×5.0 m挖种植坎,种植坎长、宽均为50 cm,坎深为30~50 cm;对于坡度较大且水土易流失的造林地,可选择沿等高线挖明坎的方式,根据株行距2.2 m×4.0 m挖种植坎,种植坎长、宽均为55 cm,坎深为35~50 cm。挖坎时,表土、心土分开堆放。
为了确保桉树生长过程中能获得充足的肥力,造林人员在挖好种植坎后可根据造林地土壤条件,在桉树栽植前30 d每坎施250~500 g桉树专用肥,将桉树专用肥与泥土混合并用表土覆盖,再用表土回坎高于坎面3~5 cm,最后将坎面整理平整,使坎面呈馒头状。回土时要将表土打碎,土块的直径要小于2 cm,及时清理土中含有的杂草、树根、石块等杂质,不能将杂质混合放入坎中。
2.3 良种和种苗选择
良种是桉树大径材培育成功的关键,只有选择胸径、材积等各方面都优越且抗性强的桉树良种进行培育,才能保证桉树大径材的高质量。根据雅长林场的地形地貌及气候、土壤条件,可选择巨尾桉、大花序桉等优良品种,以减少桉树大径材培育中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桉树大径材培育质量。
培育桉树大径材时,应选择由省级及以上育苗基地培育的无性系组培苗,要求苗高20~40 cm、地径0.15~0.20 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顶芽饱满、苗木半木质化以上。
2.4 定植与补植
2.4.1 定植
培育桉树大径材时,苗木宜早栽,定植时间安排在春季为宜,即每年2—3月,在雨后或者雨后阴天定植苗木成活率更高。定植前,造林人员应用清水将苗木营养钵淋透,保证根部湿润,提高苗木成活率。定植时,造林人员先在种植坎中央挖比苗木营养钵高3~4 cm的栽植穴,将营养钵外塑料包装去除,把苗木放在栽植穴中并扶正,回填表土至高出营养钵3~5 cm,并压实苗木四周泥土,切勿直接踩到营养钵上面。定植完成后,要及时浇水保根。
2.4.2 补植
苗木定植10 d内要做好苗木检查工作,发现缺苗、病苗要及时补植长势相同的优质苗木,补植工作在30 d内完成为佳。
2.5 抚育管理
2.5.1 除草
造林后第1年,待造林地内杂草、灌木高度在40~50 cm时,可进行除草工作,将造林地内杂草、灌木等全部砍倒,留茬高度不超过20 cm。造林后第2年再全砍1次,30 d后可用41%甘草磷兑水喷施。喷药时,药液禁止喷洒到桉树茎叶上,如果喷药4 h内降雨,会影响药效,需要重新喷药。
2.5.2 松土
桉树造林后第2年和第3年,造林人员可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以桉树为中心,向四周40~50 cm翻动松土,翻耕深度以10~15 cm为宜,将杂草、石块等都挖除至树盘外,不能伤到桉树根部。
2.5.3 追肥
为提高造林地土壤肥力,在桉树大径材培育期间,造林人员要施加充足肥料,以达到桉树大径材高产、高品质的目的。桉树定植后30~45 d,造林人员可进行首次追肥,在距离树根35~50 cm处挖施肥坑(规格为20 cm×15 cm×15 cm),均匀施放桉树专用肥0.30~0.50 kg/株后覆土。定植第2年,分别在4月、7月进行1次追肥,在距离树根50~65 cm处挖施肥坑(规格为30 cm×20 cm×20 cm),均匀施放桉树专用肥0.50~0.75 kg/株后覆土。定植第3年,可在4月前进行1次追肥,在距离树根65~80 cm处挖施肥坑(规格为30 cm×20 cm×20 cm),均匀施放桉树专用肥0.80~1.0 kg/株后覆土。定植第4年及以后,根据桉树生长情况调整施肥量,每年开展施肥工作到采伐期为止,注意施肥位置不可重叠。
2.5.4 修枝间伐
合理修枝对于桉树大径材的培育较重要,可以改善林间透光性和透气性,促进桉树生长,提升木材品质。造林后第1年可进行修枝,以树干主生枝为准,往树梢方向从上至下去除30%~35%的活枝,以培育优良大径材。
在造林后第3~4年可对桉树适当进行间伐,第1次间伐可安排在林分分化较强烈时,间伐强度在35%~40%,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以0.6~0.8为宜;之后根据林分生长情况、林分密度等可安排第2次间伐,间伐强度以40%~45%为宜。间伐一般采用下层疏伐法,将中下层枯木、病木等清理干净,保留中上层优等树木,保证留取的林木干形通直[6]。
2.5.5 病虫害防治
2.5.5.1 病害
在桉树大径材培育中,常见病害有桉树青枯病、桉树焦枯病、桉树灰霉病等。以下为这些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为防治桉树青枯病,造林人员需要选择抗病性强的良种进行造林,避免用带病种苗造林。一旦发现患病苗木,要及时挖除并集中烧毁,并用生石灰粉或者0.05%~0.1%高锰酸钾溶液对病穴土壤进行消毒。桉树幼苗患病时,造林人员可用5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进行淋洒。
为防治桉树焦枯病,造林人员需要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提高林间的透光性,及时进行除草、追肥;对于健康的苗木,可使用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5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对于患病苗木,可用50%速克灵600~800倍液或者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进行喷雾。
为防治桉树灰霉病,造林人员需要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基肥;桉树定植后要及时施用含磷、钾元素的肥料,减少氮肥的施用,根据气候适当控制灌水量;对于患病苗木,可用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喷洒,每7~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
2.5.5.2 虫害
在桉树大径材培育中,常见虫害有油桐尺蛾、白蚁、桉蝙蛾等,以下为这些常见虫害的防治措施。
为防治油桐尺蛾,造林人员需要合理营造混交林,改善纯林生态结构,提高林木抗虫能力;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以有效减少害虫数量;对于1~2龄幼虫,可用30%速灭杀丁乳油1 500~2 000倍液进行喷雾;在油桐尺蛾幼虫期,可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如用0.5~1.0亿/g苏云金杆菌粉剂进行喷雾。
为防治白蚁,造林人员在用种苗造林前,可用75%辛硫磷300~400倍液浸根,能有效预防白蚁;发现白蚁危害时,可用丁硫克百威颗粒剂2~4 g/株对林木进行施药。
为防治桉蝙蛾,造林人员可引入桉蝙蛾的天敌,如益鸟、寄生蜂等,以有效减少害虫数量;对羽化悬挂在树上的成虫,可以采用人工抓捕的方式减少成虫数量;还可用药液注孔的方式,如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注射蛀道并封住入口,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3 结束语
随着市场木材需求量的增加,应重视桉树大径材技术要点的探讨和推广应用,以提升雅长林场大径材木材的产量,增加木材储备量,保障木材安全供应,推动我国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简介[EB/OL].(2023-01-12)[2023-08-15].https://www.gxgyyclc.com/IntroductionToTheForest/index.aspx.
[2]袁琳.青山生生不息 金山绵绵不绝[EB/OL].(2021-09-24)[2023-08-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738687882269643&wfr=spider&for=pc.
[3]王艳群.美丽雅林 绿色崛起:雅长林场走好走活“脱困强场”改革之路[EB/OL].(2022-11-29)[2023-08-15].http://www.isenlin.cn/sf_89EC95E38F6B44C8A7A6EC811E297A84_209_195300A12.html.
[4]李浩宇.南宁市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3(4):121-123.
[5]黄鸿.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23(1):13-17.
[6]莫康克.桉树大径材和无节材培育技术探究[J].绿色科技,2021(1):159-160.
作者简介:黄创新(1993—),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营林生产、管理、木材采伐设计、林地林木收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