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野生动物园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及对策
作者: 张紫薇
[摘 要] 对国内外在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不断提升现状下提出的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式进行梳理,从特有的利用园林废弃物开展动物丰容和普通的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两方面,介绍青海省西宁野生动物园实际开展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并根据现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丰容;西宁野生动物园
[中图分类号] S86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1--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民众对园林景观需求、审美水平的提升,园林绿化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园林绿化废弃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我国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处理方法以作为生活垃圾外运后填埋或焚烧为主,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尽管国内个别大中城市已经开始探索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如北京市建设绿化废弃物集中消纳基地,广州市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基质生产土壤改良剂、营养基质和有机肥等产品。但由于文化习惯、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工艺限制等原因,大多数城市基本没有开展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工作[1]。目前,国内对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方式以收集材料发酵堆肥、制作园林的有机覆盖物及制作景观小品或配合造景为主。其中,发酵堆肥的可操作性更强,市场上相关产品也更多见,公园自身即可进行处理。
不同于国内起步晚、政策空白的状况,欧美发达国家在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法规和成熟的体制机制。在美国,园林废弃物成为继报纸之后的第二大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美国环境保护署将园林废弃物作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环境立法角度确保园林废弃物能被合理利用。已有多个州立法禁止将园林有机废弃物焚烧或填埋,规定当废弃物堆肥材料符合土壤改良材料的质量要求时,政府部门就必须购买或使用这些废弃物的堆肥材料,从政策法规的角度确保了园林废弃物土地利用的有效实施[2]。例如,提供机械贷款、规定征收补贴、估算产量,帮助堆肥厂家确定规模、运行费用等[3]。
1 西宁野生动物园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
西宁野生动物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区的城西区,地处西宁市海湖路南侧大南山风景区,西以火烧沟为界,东临西宁市植物园,北靠109国道。规划占地面积1 200.00 hm2,核心区333.33 hm2,动物驯化饲养区100.00 hm2。西宁野生动物园的园林废弃物以园林植物自然凋落或死亡产生的落叶、枯枝、死树,人工修剪的鲜活枝条、草屑为主[4]。
1.1 利用园林废弃物开展动物丰容
基于动物园的特殊性,园林废弃物利用可以与动物丰容结合。丰容(Enrichment)是为满足圈养野生动物生理、心理需求,丰富其生活内容、展示其自然行为而采取的系列措施,包括环境丰容、食物丰容、认知丰容、感官丰容等[5]。西宁野生动物园相关管理人员自2013年开始系统学习丰容的概念和内容,2014年在灵长馆开始尝试开展丰容工作。截至2016年7月15日,西宁野生动物园丰容项目库共收录丰容项目200项224分项,其中食物丰容103项、环境丰容77项、认知丰容37项、感官丰容7项。
与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关联较多的一般是环境丰容,即丰富、改变动物生活区域,模拟野外环境以刺激和鼓励动物更多地展示自然行为。西宁野生动物园环境丰容中常使用到的园林废弃物包括枯枝、修剪枝、松塔和死树主干等。
1.1.1 枯枝和修剪枝。用枯枝和修剪枝来搭建本杰士堆,这是一种简单高效且效果极佳的丰容项目,可以极大地丰富动物的生活环境,可以模拟动物在野外运动、躲避、取食时会遇到的情况。独立的本杰士堆的建造方法十分简单:在动物展区内或园区内,把石块、树枝堆在一起,并用掺有本土植物种子的土壤进行填充,同时在堆内种植蔷薇等多刺、蔓生的保护性植物,但要注意植物的根和主干需受到树枝和石块、多刺藤蔓的保护,以避免食草动物的啃食[6]。
1.1.2 松塔。园内栽植的油松每年会掉落大量松塔,除部分游客会拾取留作纪念品外,大多没有被很好地处理。后因松塔结构特殊被用作丰容工具,找到了循环利用的方式。松塔有多层鳞片,鳞片间又有间隙,把香蕉抹在松塔的间隙内,猴子会啃、舔、抠,还能用于游戏玩耍,不仅可以有效延长动物采食时间,还可以提升游客参观体验,减少游客投喂和拍打玻璃的欲望。
1.1.3 死树主干。死树主干辅以修剪枝可以搭建鹦鹉栖架,丰富鹦鹉的生活环境,供它们游戏、攀爬、躲藏等,且原材料易获取、易更换。鹦鹉馆原有设施非常简单,只有一根铁质横杆作为栖架,高处是繁殖箱和取食器,与鹦鹉的实际生活环境相差极大。经过丰容改造,使环境更加接近自然状态,相对于以往的空旷,鹦鹉面对大量新鲜事物,更好地表现了自己的自然行为(见图1)。展舍相比之前在观赏效果方面也有了较大提升。类似的丰容项目还可用在小熊猫、小型猫科动物等动物的日常丰容中。
除以上3种常用丰容外,还有在动物活动场铺设落叶模拟自然环境、用带嫩叶的修剪枝喂食、用死树枯枝搭建遮阳亭等各式丰容。
1.2 园林废弃物的常规利用
动物园虽然有众多场馆和动物,但适合开展以园林废弃物为主的丰容的项目占比不大,仍有大量废弃物需要以其他方式被利用、消纳。
1.2.1 制作肥料。动物园堆肥有2种方式:一是以动物粪便为主,如西宁野生动物园水禽湖的水禽每年产生大量粪便,是很好的园林绿化肥料。冬季为防止湖底地基冻裂,将水禽湖水抽干,次年春季清理池底时,将粪便和淤泥一同投入分解池,发酵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绿色高效的有机肥[4]。二是对每年清理的枯枝死树和修剪的枝条进行粉碎,使其成为直径1 mm左右的颗粒,与树叶、草屑等其他原材料一同投入分解池,经过搅拌、发酵、晾晒等工序就能直接被使用。
1.2.2 作为越冬覆盖物。西宁野生动物园内大面积种植的玉簪、萱草等宿根花卉在冬季需要覆盖保温,以保证其越冬存活。使用塑料薄膜费用高,且通常一次使用后薄膜就会严重破损、老化,第二年无法继续使用,既不经济也不环保。使用落叶作为覆盖物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西宁野生动物园每年秋冬季都有大量的落叶产生,同时每年秋季要割除萱草地上部分和园区边界处的杂草。将二者配合,覆盖于宿根花卉栽植地,可以达到很好的保温防冻防风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西宁市冬季空气干燥、多大风天气,要做好覆盖物的固定,可以在覆盖物上加一层废旧遮阳网、防尘网等,边角处用石块固定。
1.2.3 制作小品。在不断改良的园林绿化工作方式下,园林废弃物涵盖的已不再是植物这一单一的内容,日常工作期间使用的器具、受损物资,同样可以被称为园林废弃物。以西宁野生动物园为例,日常浇水时会用到胶皮水管,花卉布展套盆会使用的各种规格的塑料花盆,还有麻绳、草席等常用物资。这些物资使用频率高、损耗也非常大。对这些物资进行改造,就可以得到各式园林小品,见图2。
2 西宁野生动物园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西宁野生动物园虽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但由于园区体量过大,每年消耗的废弃物总量相比产生量占比极小,大量园林废弃物无法实现资源化利用,仍作为城市垃圾填埋或焚烧。这样的处理方式既与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目标背道而驰,又增加了垃圾处理成本。
笔者认为有效的解决思路之一是整合资源、统一处理,但实行起来存在诸多问题。西宁野生动物园、西宁市园林植物园和西宁市西山林场3个单位在统一地理区位内紧密相连,都会产生大量园林废弃物,但现阶段各单位在园林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方面都没有技术、经费和场地支持,致使无法开展可持续的大规模处理项目,如缺少专业的堆肥场、覆盖物制作场等规模化集约化的处理场所。
此外,社会普遍缺少对园林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工作的认识,大众和园林绿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这项工作均缺少正确全面的理解,再加上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控制、规范和保护园林废弃物加工产品的成果落地,从而影响了园林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工作的推进。
3 动物园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建议
3.1 资源整合,项目创新
通过区域性资源整合、统一处理,可以改变各单位自产自销导致投入大而利用率低,影响园林废弃物被循环利用的问题,节约各单位人员和资金投入。例如,一些单位因场地、安全管理、单位性质等限制无法开展堆肥、丰容、生产覆盖物等利用工作,只得将园林废弃物当作城市垃圾清理,而通过资源整合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此外,上级部门和单位可以设立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研究项目,特别是有动物园特色,与动物展出、动物福利和园区绿化工作互通互利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技术水平、投入稳定的经费,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研究探索工作,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动物园废弃物无处堆积的问题,减少垃圾处理成本,而且更能体现出动物园的特色。
3.2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工作
西宁野生动物园每年都要接待各中小学研学的学生,日常参观人群以学生、学龄前儿童及家长为主,可以针对这些群体策划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海报或科普视
频等,引导他们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正确观念;同时,应在行业内开展专业性较强的宣传教育培训,将国内外成功的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经验方法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传播开来,提高园林废弃物的整体利用率。
3.3 增设试点项目,完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
一方面,上级单位应考虑设立以西宁野生动物园为试点的园林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项目,或向相关的院校和单位提供长期稳定的经费、政策支持,以及选取试点建设标准化循环利用场地等,研究园林废弃物的有效循环利用方式,以及如何更加环保高效地开展循环利用工作,以期早日掌握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园林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可行、有实施性的政策法规支持。此外,还要从原料收集、运输、处理、消毒除菌、防虫除臭及环境安全等各方面进行完善。目前,国家对于新增农村废弃物、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的政策已细化,对于园林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也应出台具体、详尽、完善的法律法规,从各方面支持、鼓励并规范行业发展。
4 结语
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想满足人们的需求,离不开园林绿化工作的支持。但在绿化、美化城市,提高大众生活品质的同时,更要做好资源回收和利用工作,不能边绿化边污染、边节约边浪费。只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才能让园林自身生态保持平衡,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综上所述,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是大势所趋,符合城市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需要。开展有效的研究、制定详细的政策法规、推广高效的处理技术,是目前我国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主体思路。
参考文献:
[1]王芳,李洪远.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前景展望[J].中国发展,2014(1):5-11.
[2]吕子文,方海兰,黄彩娣.美国园林废弃物的处置及对我国的启示[J].园林工程,2007(8):90-94
[3]Robert S.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compost yard trimmings[J].Biocycle,1996(9):39-42
[4]袁耀华,王晶晶,刘群秀.可回收物在圈养长颈鹿丰容中的运用和研究[J].经济动物学报,2021(3):160-166.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动物园术语标准:CJJ/T 240—201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6]陈瑞珉,李湛东.浅谈本杰士堆在园林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1(1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