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作者: 常建凤[摘 要] 相较于普通蔬菜而言,有机蔬菜具备绿色健康等优势。在其生产过程中,需注意种植环境的选择,并配合使用各项绿色种植技术,加强种植全过程管控,方可保证有机蔬菜的生产品质。基于此,从种植前准备工作、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和灌溉等方面简要总结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有机蔬菜;栽培;施肥;除草;灌溉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4--3
0 引言
为提升有机蔬菜种植效果,需选择适宜的种植基地,确保有机蔬菜种植环境符合标准要求,同时配合采用多种绿色种植管理措施,如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药剂、除草剂及肥料等,确保生产的有机蔬菜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提升有机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1 种植前准备工作
1.1 选择合适蔬菜种类
需根据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环境、饮食文化特征等因素,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着重选择人们接受度高、产量高的蔬菜种类,以提升有机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如可选择种植胡萝卜、洋葱、菠菜等。
1.2 选择优质种子
需确保种子饱满且无明显缺陷,以提高后期种子发芽率。需要注意的是,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对种子进行预先处理,以免蔬菜品质无法得到保障。
1.3 选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第一,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环境不可存在水源、大气污染情况,空气质量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避免蔬菜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受到污染。此外,应确保种植基地的灌溉条件和水质良好,着重区分常规灌溉水与有机基地灌溉水[1]。
第二,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质量需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规范要求。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要肥沃、酸碱度适中、有机质含量高,同时无重金属、农药、化肥及有害生物等污染。要求种植基地3 a内不得存放违禁物品,如重金属、有害物质等。
第三,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应是一块较为完整的土地,种植区周边不得夹杂常规农畜作业、生产耕地及牧场。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与普通蔬菜种植基地之间需要设置明确的标记或缓冲带。
第四,在有机蔬菜种植前期,需要对田地进行彻底清理[2]。可采用深翻晒白等措施,并在蔬菜生长季节将病株拔除,摘除病叶及病果。清理出的协带虫或协带病菌的蔬菜应运至种植区域外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从根本上保障田地环境清洁。如果选用普通蔬菜种植地,需经过前期处理,才能确保后期生产的有机蔬菜质量符合标准,前期处理需持续两三年,这一时期被称为植物种植转换期。种植转换期的长短与土地功能、土地利用度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率越低,种植转换时间越短;土地利用率越高,种植转换时间越长。
2 栽培
笔者以黄瓜嫁接栽培技术为例,介绍有机蔬菜栽培技术要点。黄瓜嫁接栽培主要是利用砧木的多种逆抗性,增强黄瓜整体抗逆性,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提高产量、缩短种植周期、控制种植成本等目的。
在嫁接栽培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要求接穗和砧木之间具备一定的嫁接亲和力,要求砧木具备耐旱及耐高温性能[3]。然后对砧木种子进行预处理。例如,在种植有机黄瓜过程中,需要事先将黄瓜种子在凉水中浸泡15 min,捞出后放入55 ℃热水中再次浸泡15 min;温汤浸种期间需要不停搅拌种子,待温度下降至30 ℃时恒温浸种4~6 h;之后将种子放置在28~30 ℃条件下进行催芽,24 h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砧木南瓜种子需要先放入冷水中浸泡15 min,再捞出放入60~65 ℃热水中浸泡15 min;温汤浸种期间不断搅拌,待温度下降至30 ℃后恒温浸种8 h;然后将种子搓洗干净,放在无光照区域晾晒14~16 h;再在28~30 ℃条件下催芽,早晚用30 ℃温水泡洗1次,芽长1~2 mm时即可播种。
播种育苗前,还需要做好苗床准备工作,将洗净的河沙或配制好的营养土作为苗床土。其中,将配制好的营养土作为苗床土时,虽然幼苗不易患病,但实际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苗床土厚度控制在12 cm,苗床宽度控制在1 m时,苗床出苗快、起苗便捷,但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幼苗受损、患病的情况。另外,要调控好苗床光照、温度,促进苗木快速、健壮生长,为实施嫁接作业奠定基础。
有机蔬菜品种不同,其嫁接方法也不同,播种期与播种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合理制订播种计划。常用的嫁接方法有靠接法、插接法等,以黄瓜和南瓜嫁接为例介绍如下。采用靠接法时,在南瓜第1片真叶半展开、接穗苗刚吐心的情况下,用竹签去除南瓜生长点,在距离顶端0.8~1.0 cm处斜下切一刀,刀面与子叶方向保持平行,深度为直径的1/2。然后将南瓜与黄瓜的切口契合在一起,将黄瓜叶压在南瓜叶上并加固接口,将嫁接后的苗尽快栽植在营养土中。采用插接法时,需去除南瓜生长点处的全部真叶,在子叶处留长约0.5 cm的茎,茎端用刀削平,用楔形竹签在茎中间垂直插入0.6~0.8 cm深;将黄瓜生长点以下1.2~1.5 cm处的两侧面削成楔形。将黄瓜切削面插入南瓜茎中,并将黄瓜进接口处紧紧包裹。
采用靠接法时,黄瓜应比南瓜早播种3~7 d。在黄瓜1/3顶土出苗时播下南瓜种子,黄瓜与南瓜均需要播种在苗床上。使用插接法嫁接时,南瓜应比黄瓜提前播种7~10 d,南瓜种子种植在营养钵内,每钵1粒,黄瓜需要种植在苗床上。
3 施肥
施肥工作质量可直接影响有机蔬菜种植效果。开展施肥作业之前,需要做好土壤肥力测定工作。之后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合理进行施肥。
3.1 肥料种类
有机蔬菜生产所用肥料以农业肥为主、生物肥为辅,并适当种植绿肥作物培肥土壤。农业肥有堆肥、作物秸秆、泥肥等;生物肥主要有腐殖酸肥料、根瘤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绿肥作物主要有紫云英、紫花苜蓿等。另外,可结合生产实际,适量施加矿物肥料,如硫酸钾、氯化钙、钙镁磷肥等[4]。
3.2 施肥量
在有机蔬菜生产中,应着重控制基肥用量,将基肥用量控制在80%以上。需要注意的是,施加基肥时需避免有机肥的氮磷钾含量较低,以免有机蔬菜生长期间受到不利影响。另外,还需要配合使用EM微生物菌,加快养分释放速率。
3.3 施肥时间
施肥时间应根据有机蔬菜具体品种确定。例如,白菜在3月上旬种植,应在种植前施加1次底肥,种植7 d后再施1次肥,4月中旬配合使用液态肥,5月中旬可采集上市。
3.4 施肥方式
3.4.1 基肥。一般将施肥总量的80%用作基肥施入土壤,可结合耕地将肥料均匀地混入耕作层,确保肥料能被有机蔬菜根系充分吸收。
3.4.2 追肥。在有机蔬菜生长期间,需结合其长势合理进行追肥。可使用开沟条施或穴施方式,将肥料均匀施入土壤中,并对施肥后的种植区及时浇水。
4 病虫害防治
开展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需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确保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生态效益能得到根本保障。有机蔬菜种植户应做好病虫害调查及预防试验工作,建立专项可行的有机蔬菜病虫害预防体系;应积极采取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避免使用化学农药,提升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水平。
在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遵守“避、诱、封、工、准、要”等要求[5]。其中,“避”主要是指有机蔬菜种植时间应与病虫害多发时期错开,避免有机蔬菜受到病虫害影响;“诱”主要是指利用杀虫灯、性诱剂等,尽量减少病虫数量,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封”主要是利用防虫网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工”是利用人工摘除病虫枝、病虫叶,防止病虫害进一步蔓延;“准”是着重把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结合有机蔬菜品种与实际种植要求,精准选择适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要”是充分利用符合有机蔬菜种植要求的药物,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进行病害防治时,可以使用石灰石、波尔多液、硫黄或高锰酸钾等。进行虫害防治时,提倡引入诱捕性天敌或使用植物性杀虫剂消除虫害,或借助性诱剂、防虫网、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消灭害虫。若虫害情况较为严重,可以使用适宜剂量的Bt生物农药防治。
此外,为落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应选种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蔬菜品种,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发生;采用种植绿肥与轮作、休耕等方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对于具备较强越冬性的病虫害,可采用深翻与松土措施,使虫卵与病菌不能大量积累,从而保障有机蔬菜健康生长。
5 除草
为保障有机蔬菜的生产品质,需要对有机蔬菜种植区域的杂草进行控制。进行中耕除草作业时,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原则。“除早”是指除草工作需尽早安排、提前安排,只有尽早做好除草工作,其他作业才能陆续开展。“除小”是指除草需要从防除杂草幼苗开始,在抑制杂草生长的同时减少作业量。“除了”是指需要彻底开展除草工作,依照种植条件、种植目标确定中耕除草时间。
现阶段,在有机蔬菜种植中主要采用机械手段进行除草,可结合育苗面积选择不同型号的除草设施。具体而言,使用大型或中型轮式拖拉机牵引多行中耕器,在行距为0.6 m的较矮小苗区进行多行作业;在行距为1.0 m以上的种植区,用小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配小型犁、旋耕机等进行松土除草。
6 灌溉
不同种类的蔬菜对水分的需求差异较大。蔬菜需水量受根系吸水能力与地上部分蒸发量影响,扎根深、根系分布范围广的蔬菜吸水能力强,叶面积大、组织柔软的蔬菜抗旱能力较弱。
为保障有机蔬菜正常生长发育,不仅需要保证土壤湿度适宜,而且需要控制好空气湿度。例如,叶菜类蔬菜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马铃薯、黄瓜、蚕豆和豌豆等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南瓜、葱蒜类蔬菜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45%~55%。
另外,农户需严格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进行灌溉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排灌溉系统应与常规地块的排灌系统隔离,避免常规地块中的水渗透或漫入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7 结语
当前,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技术壁垒政策,使农产品出口形势更为严峻。通过推广种植有机蔬菜,加强有机蔬菜种植全过程管控,有助于提高种植质量与效率,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霍贤.有机农业蔬菜种植技术及应用探析[J].农家参谋,2021(4):17-18.
[2]高利.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及其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3):161-162.
[3]王德军.关于有机蔬菜种植技术的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8(22):98.
[4]杜云凤.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及发展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7):85-86.
[5]张长炉.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经,2020(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