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护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吴龙[摘 要] 当前,我国基层林业护林防火存在防火宣传不到位、防火工作制度不完善、防火人员与设备不足、防火预警与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基层林业部门需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完善防火工作制度、加强设备和人员管理、合理制订防火预警与应急预案等,以高效开展护林防火工作,有效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
[关键词] 护林防火;防火宣传;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 S7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6--3
0 引言
发展林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可带来生态价值,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影响林业发展的各项因素中,火灾危害性较大,不仅会导致森林资源被烧毁,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甚至危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在基层护林过程中强化防火工作落实。但当前基层护林过程中防火工作开展不到位和不完善的问题突出,存在一定的防火隐患,所以要针对性地改进护林防火工作。
1 基层护林过程中出现火灾的主要原因
1.1 自然因素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森林火灾多发,这使得基层护林防火工作人员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对火灾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发现,自然因素是引起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森林中树木非常多,夏天雷雨易造成“雷击火”,引起树木着火并迅速蔓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与处理,就会引发森林大火。同时,高温、干旱等天气下,地面温度相对较高,易引起林内或地表可燃物自燃,由此引发森林火灾[1]。
1.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因素。例如,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易引发森林火灾;用火把照明、驱兽、烧火做饭、上坟烧纸、取暖等非生产性用火易引发森林火灾;燃烧干草、燃放爆竹礼花等故意纵火行为也易引发森林火灾。其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2]。
2 基层护林防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防火宣传不到位
各级防火部门存在对森林防火宣传监管不到位、对森林火灾扑救安全知识宣传不到位、对重点人群的监护监管存在缺漏的情况,基层护林人员在防火方面易出现思想懈怠问题,导致护林防火工作开展不到位、防火安全保障无力。同时,因防火宣传不到位、扑火安全常识和扑救技能培训未普及,导致周边居民对于防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具备基本扑火安全常识和扑救技能,故而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会忽视防火,不能严格执行森林防火相关要求,而且未能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对初发火、小火进行扑救,容易盲目扑救,造成人员伤亡[3]。
2.2 防火工作制度不完善
在基层护林防火工作中,工作制度具有规范防火工作的作用,也是防火工作推进的重要依据。从近年来基层护林防火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相关制度不完善是导致防火成效不显著的关键因素。例如,护林防火规章制度的建立没有充分结合林区实际状况,导致制度难以落实到位,直接影响护林防火工作的开展;巡查制度、责任制度、火情监督制度等不完善,导致护林防火工作不能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开展,从而影响护林防火效果。
2.3 防火人员与设备不足
目前,受人员编制限制、地方财政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基层林业部门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年龄老化、知识层次低下、扑火物资储备无法满足扑灭火需要的情况。具体来看,扑火机具装备简单,老旧灭火与防护设备未能及时更新,同时设备检查中存在不认真、不仔细的现象,对灭火设备维修、保养、更新等无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导致硬件设施和扑火机具装备不完善,出现火情后难以集中到位、应急到位、处置到位,自然不能高效、全面防控火灾。另外,基层林业部门没有做好防火区域建设,未及时引入智能防火控制体系,针对森林火情监督、防火调度等自然无法做到及时化、高效化,从而对防火成效影响较大,也会危及基层护林人员的人身安全。基层护林防火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防火意识淡薄,并且人员不足,防火业务水平不高、能力有限,这是导致防火成效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同时,资金不足导致培训活动组织、开展不到位,使护林防火人员的综合防火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防火人员采用的防火方式落后。加之基层护林防火人员福利待遇不高,激励不到位,导致护林防火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且流动性较大。
2.4 防火预警与应急预案不完善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因此,只有做好防火监督与预警,才能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火情。但当前基层林业部门在此方面存在不足,如防火预警与应急预案的制订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真正出现火情时难以有效应对;应急预案的制订考虑不全面,导致整体防火工作效果不显著。
3 基层护林防火工作优化对策
3.1 加大防火宣传力度
基层护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要,是减少森林火灾、及时控制火灾、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关键,故而要全面提升基层护林防火工作成效。对此,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除了要让森林防火意识扎根基层护林防火人员的心中,还要强化对周边居民的宣传,使其自觉依照森林防火要求行事,并协助基层林业部门共同开展防火工作[4]。
组织基层护林工作人员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加强宣传,如编制防火小册子分发给林区居民,使其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其对森林防火的认识,使其明确火灾危害性和对自身利益的影响,了解违反规定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从而使其高度重视防火工作,自觉遵守防火条例,积极配合基层林业部门开展防火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林区周边要竖立防火标牌等,还要与乡镇加强合作,定期举办森林防火讲座等,以全面提升林区周围居民的防火意识。
3.2 完善防火工作制度
基层林业部门要明确护林防火工作目标,根据林区防火实际需求确定并分解任务,层层落实防火工作责任。基层林业部门要与护林人员针对防火工作签订责任书,并制订防火工作细则,明确防火工作职责和要求,并将出现问题应承担的各项责任具体化,以此提升护林人员的防火意识和主动性。同时,基层林业部门要组织日常培训活动,确保每个护林人员掌握丰富的防火知识和先进的防火技能,并能严格依据防火工作规章制度行事。基层林业部门还要与林区周边乡镇签订防火责任书,督促周边乡镇落实好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做好防火工作部署[5]。
基层林业部门还需针对防火工作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与森林防火问责制,对防火工作实施动态监督,对因森林防火责任不落实、火灾频发或组织扑火不得力、迟报瞒报谎报火情等导致较大损失和影响的,按干管权限,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扑、责有人担”。另外,可建立考核制度激励基层护林人员,对于防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促使整个队伍更好地开展防火工作。
3.3 加强设备和人员管理
基层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资金督查,严格按省防火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要求,督促各级森林防火专项经费及时、足额配套到位。在经费及时、足额、配套到位的情况下,基层林业部门要加大对灭火与防护设备的投入力度,及时更换老旧设备,引入先进的防火设备;定期对灭火设备与防护装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防火要求,存在问题的要按要求记录和处理。
另外,基层林业部门要对防火人员加强培训,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森林防火知识,强化其职业责任感,使其掌握现代化防火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其防火工作能力,从而提升基层森林防火成效。另外,针对森林防火工作,基层林业部门要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不断提高护林防火水平,达到高效预防与控制火灾的效果。
3.4 合理制订防火预警与应急预案
一方面,基层林业部门应完善火情预警系统,将其与火情应急处理系统连接起来,在实时监督的情况下自动与智能化预警火灾风险,将火情信息及时传送出去,促使各方联动共同处置,以提升基层防火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另一方面,基层林业部门要结合林区情况及以往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在全面搜集信息的情况下展开数据信息分析,明确引发森林火灾的各种因素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明确可能出现的火情,提前制订火灾应急预案[6]。同时,基层林业部门要组织防火人员模拟演练,使其掌握处置流程,提升其快速应对能力,避免火情处置不当造成重大损失。在节假日期间,基层林业部门需要提前协调,安排人员值班,并确保各种通信设备畅通,保证遇到火情时能及时联系其他人员。
3.5 坚持科学化、现代化防火
基层林业部门要转变观念,坚持科学防火与利用现代化技术防火,提高防火水平。对于森林防火,要综合考虑,做好日常部署和安排,平时加强分析,掌握森林防火重点。尤其是一些存在较高火灾风险的季节和部分重点林区,应加强火情监督,加大巡查力度,同时要借助一些先进技术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如遥感技术、无人机摄像等,建立智能防火控制体系[7],确保可及时发现和掌握火情,并及时进行处理。基层林业部门对关键区域要实施全面、实时监控,还可设置瞭望台,全方位、多途径掌握林区状况,以保证更好地完成防火工作。
重要林区需要合理设立检查站,对人员和车辆加强登记与检查,防止出现恶意纵火的情况。对于重点林区,基层林业部门还应根据防火需求合理设置隔离带,以提升防火工作成效。一是可设置林内防火隔离带,设置时可与营林、采伐道路结合起来考虑,其宽度为20~40 m。二是可设置林缘防火隔离带,即在森林与灌木或荒山接连地段开辟防火隔离带,也可结合道路、河流等自然地形开辟,其宽度一般为30~40 m。同时,要依据要求设置森林分割网,通常需要依据山沟和山脊防火线设置,最终将林区网格化,以避免某区域发生火灾时快速蔓延至其他区域[8]。另外,基层林业部门应对野外火源加强监督与管理,除了利用现代化设备24 h监控之外,还要安排护林人员加强巡查,始终坚持火源不进林。在完善护林防火体系的同时,在火情处置方面要增强联动,保证在全面监督中发现风险因子,或者遇到火灾时林业部门能在第一时间行动之外及时协调各方,防止火情蔓延。
4 结语
在基层护林工作中,防火工作极为重要,关系林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同时与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因此,基层林业部门要提升自身护林防火能力。各地基层林业部门应从防火宣传、防火工作制度建设、防火监督与预警、防火预案制订、防火设备与人员管理等方面采取优化措施,以全面提升基层护林防火工作成效,起到保护森林资源与提升生态效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洪星.森林防火工作中基层林业站发挥其职能作用的策略研究[J].风景名胜,2020(4):129.
[2]姜祛寒.乡镇林业护林防火工作策略探究[J].农家科技,2019(6):201.
[3]陈贵荣,施子臣,李元卿,等.谈森林防火工作有关策略研究[J].森林防火,1991(4):23-24.
[4]叶传林.关于林业工作中森林防火的探讨及其防范对策[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7):88-89.
[5]李双龙.浅析森林防火工作中基层林业站如何发挥其职能作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143-144.
[6]字正西.森林防火工作中基层林业站如何发挥其职能作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1):162-162.
[7]王国宏.森林防火工作中基层林业站如何发挥好职能作用[J].森林防火,2018(2):14-15.
[8]白金烈.浅析林业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应对策略[C]// 第九届海峡两岸森林保育经营学术论坛,2018: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