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科技特派员为小麦拔节孕穗期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作者: 翟媛媛 贾志远

拔节孕穗期是决定小麦成穗率和结实率、争取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小麦高产稳产,2022年4月7日,许昌市科技特派员马红平、宋建军、张丽英等同志到鄢陵县南坞镇、望田镇指导群众加强麦田管理。针对近期天气情况、小麦长势,科技特派员提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一是加强水肥管理。拔节肥的施用量要根据品种的耐肥性及植株的前期生长情况确定,已达到壮苗标准的667 m2可追尿素3~5 kg,旺苗不施,弱苗适当增施。对于没有施拔节肥的,孕穗期有缺肥症状时,要施孕穗肥。一般在旗叶露尖时,667 m2追施尿素2~3 kg。鉴于从年后开始,当地降雨不足情况严重,小麦需要再浇一次水。在浇水的同时施加一些肥料,补充养分,保证小麦正常生长。

二是搞好化控,防止倒伏。对于高产壮苗麦田及群体偏大有倒伏趋势的麦田,此期需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长度,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小麦拔节前后,667 m2用50%矮壮素水剂60~80 mL兑水30~40 kg进行喷雾,可起到矮化防倒作用,同时促进增产。喷施化控剂一定要注意喷匀,严防重喷和漏喷。

三是防治病虫害。农户要注重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并要注重清除麦田四周的杂草。小麦白粉病应在发病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实施药剂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可结合防治小麦吸浆虫、麦蚜,667 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 g兑水30~50 kg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喷雾时注意喷透植株下部叶片,并隔7~10 d再喷一次,以增强防治效果。当田间小麦锈病病叶率为2%、日平均气温为9~16 ℃时,对小麦锈病发病田及时采用对路药剂进行防治,如667 m2使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70 g(轻病田50 g、重病田70 g)兑水60 kg喷雾防治,或667 m2使用20%粉锈宁乳油50~70 mL兑水喷于茎叶,并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蚜虫刚发生时多在小麦底部叶片上,所以应注意观察,早发现、早防治。小麦灌浆期,当麦蚜发生比较严重时,可667 m2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 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兑水35~50 kg均匀喷雾防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