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园林绿地菟丝子危害调查研究
作者: 王进思 谭志坚
[摘 要] 近年来,重庆市园林绿地菟丝子危害较重。为达到保护园林植物,提高园林绿地观赏效果的目的,抽样调查了重庆市园林绿地菟丝子危害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危害重庆市园林绿地的菟丝子种类主要有大花菟丝子、中国菟丝子、日本菟丝子、啤酒花菟丝子;菟丝子主要寄主为金叶女贞、毛丁香、八月桂、羊蹄甲、四季桂、小叶榕、黄葛树、鹅掌柴、毛杜鹃、秋枫、法国冬青、蚊母树及红花檵木等园林植物。
[关键词] 菟丝子;寄主植物;危害;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10--3
0 引言
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别名无娘藤、黄丝藤、金丝藤等,为一年生草本寄生植物。菟丝子一旦完成对植物的寄生,其藤茎上会产生大量吸器,吸附在寄主枝条或叶片上,吸取寄主的营养,使寄主出现生长势下降的情况,严重时会阻断寄主营养输送,使寄主植物逐渐衰弱枯死。菟丝子的吸器多吸在寄主的枝条上,若扯去缠绕茎丝,便会看到被菟丝子吸器刺穿的一排排小孔,而且枝条表面有凹陷痕迹,危害严重时可导致寄主植物死亡[1]。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菟丝子的生长而任其蔓延,会对城市园林绿化造成严重的危害[2]。
目前,在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地中已经发现了菟丝子危害,严重威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为了更有效防除菟丝子,对重庆市主城区菟丝子危害的园林绿化乔木及灌木的情况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明确菟丝子在重庆市主城区园林的危害特点及规律,为科学有效地防除园林绿地中的菟丝子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控制园林菟丝子的蔓延,保障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目的[3]。
1 调查方法
在重庆市有代表性的区(县)对园林绿化乔木及灌木受菟丝子危害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记录对被菟丝子寄生后园林植物的受害特征和程度。乔木、孤植灌木以株为单位,片植灌木或绿篱以平方米为单位(即1个样方)。记录调查结果,计算感染率和危害指数。
感染率=[感染株(样方)数/调查总株(样方)数]×100% (1)
危害指数=[∑(各级目测覆盖度等级×各级出现次数)/(调查各级别次数总和×最高等级)]×100% (2)
其中,覆盖度等级用0、1、2、3、4、5表示,各级出现的次数用x、y、z、w、n、u表示。覆盖度等级采用投影盖度目测布氏法(Braun-Blanquet)估计。目测覆盖度等级分级标准:0级,寄主未感染或很轻,覆盖率<1%;1级,覆盖度1%~5%;2级,覆盖度6%~25%;3级,覆盖度26%~50%;4级,覆盖度51%~75%;5级,覆盖度76%~100%。
2 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统计,发现危害重庆市园林绿地的菟丝子为大花菟丝子(Cuscuta reflexa Roxb.)、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啤酒花菟丝子(Cuscuta lupuliformis Krocker)。菟丝子主要寄生在金叶女贞、毛丁香、八月桂、四季桂、小叶榕、黄葛树、鹅掌柴、毛杜鹃、秋枫、地锦、法国冬青、香樟、海桐、月季、红叶石楠、蚊母树、红花檵木及羊蹄甲等常见园林植物上进行危害[4]。
由表1可知,在形态特征上,日本菟丝子最为粗壮,中国菟丝子最细;在颜色上,啤酒花菟丝子藤茎颜色为红褐色,其他均为黄色;在生境和生活习性上,4种菟丝子基本一致。菟丝子在重庆市园林绿地的发生危害情况见表2,日本菟丝子主要发生在毛丁香、小叶榕、黄葛树、地锦、法国冬青、香樟、月季及蚊母树等园林植物上;中国菟丝子主要发生在法国冬青、红叶石楠等园林植物上;大花菟丝子主要发生在鹅掌柴、法国冬青等园林植物上;啤酒花菟丝子主要发生在八月桂、四季桂、小叶榕、鹅掌柴、毛杜鹃、法国冬青、海桐及红花檵木等园林植物上。各寄主树种的感染率、危害指数见表2。由表2可知,小叶榕、桂花、法国冬青、鹅掌柴、红花檵木及海桐属于易感植物。另外,日本菟丝子和啤酒花菟丝子危害较为普遍,需要重点防范[5]。
3 结论与讨论
经过调查统计得出,重庆市分布的菟丝子主要有中国菟丝子、日本菟丝子、大花菟丝子、啤酒花菟丝子,常见的园林植物毛丁香、小叶榕、黄葛树、地锦、法国冬青、香樟、月季、蚊母树、八月桂、四季桂、小叶榕、鹅掌柴、毛杜鹃、法国冬青、海桐及红花檵木等均会受到其危害。菟丝子寄生于上述园林植物后,轻则影响其正常生长,重则危及园林植物的生存。另外,重庆市因气候条件适宜,常年无霜,菟丝子可在植物灌丛中全年生长危害。只有在极端低温时,暴露在园林植物枝叶外的菟丝子会遭受低温胁迫。菟丝子被冻伤后藤茎会变褐,而后变褐的部位会逐渐干枯导致部分菟丝子死亡,但其缠绕于园林植物枝干上的吸器由于受到植物叶片的遮挡不会死亡。菟丝子在重庆市以无性繁殖危害为主,每年3—4月气温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多,其生长速度也随之变快,9—10月开花,11月下旬果实开始成熟。基于调查结果,重庆市应在每年4—10月对菟丝子进行重点防除,达到保护园林植物,提高园林绿地观赏效果的目的[6]。
参考文献:
[1]谭志坚,张应辉.小叶榕上菟丝子化学防除药剂配比筛选试验[J].南方农业,2022(6):127-131.
[2]房小燕,姚兆群,陈美秀,等.新疆寄生性杂草菟丝子主要种类鉴定[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
185-188.
[3]武红霞.日本菟丝子对果树的危害及防治技术[J].烟台果树,2019(4):59-61.
[4]周兵,彭国萍,吴甜,等.吉安市南方菟丝子寄主范围及危害调查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6):761-767.
[5]叶琪明,郭方其,吴超,等.浙江省菊花上发现南方菟丝子为害[J].浙江农业科学,2020(12):12-15.
[6]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阿地力·沙塔尔,何健宵,等.南方菟丝子寄生对苍耳属三种杂草生长发育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6):39-40.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科技平台与基地建设”(cstc2011pt-gc8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