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常见故障与维修保养策略

作者: 宛发福

[摘 要] 做好农业机械故障识别与维修保养工作对提升劳动效率、增加用户收益、延长农业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农业机械常见故障及原因,包括零部件磨损、震动与噪音、发动机故障、油路故障及操作故障等,提出加强日常保养、合理运用大数据诊断平台、建立完善的发动机维修与保养制度、提升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等做好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工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农业机械;故障;维修保养;智慧农业

[中图分类号] S232.8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11--3

0 引言

当前,农业生产向智能化转型是必然趋势,而农业机械是农业智能化生产的关键设备。然而,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农业生产环境、农机操作不当、零部件自然损坏及农机周期性闲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为了确保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需要做好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预防故障问题的发生,以此提升农业机械使用寿命,提升工作效率。

1 加强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设备。实践证明,加强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工作有助于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农业机械设备使用环境往往比较复杂、不规范的操作会缩短其使用寿命。例如,在旋耕机使用后未进行班次保养、未检查螺栓的紧固情况,旋耕机的螺栓可能会松动,下次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机械故障,甚至可能会给旋耕机带来不可逆的损伤,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制度要求进行操作可以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

其次,加强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工作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近年来,因农业机械设备故障引起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根据农业农村部门的统计,2021年我国共发生联合收割机事故105起,直接经济损失达252.87万元。其中,63.4%的事故原因属于联合收割机缺乏日常维修保养而导致零部件出现损坏,最终酿成安全事故。无数案例经验表明,加强农业机械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且可以提升农业机械的使用性能,进而有效避免因机械故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最后,加强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工作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满足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机械化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农业的生产效率,而且会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为了提升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构建智慧农业,必须做好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1]。

2 农业机械常见故障及原因

2.1 零部件磨损

零部件磨损是农业机械常见故障之一,其主要是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因零部件之间缺乏良好的润滑而发生磨损,最终导致零部件失效。例如,拖拉机出现烧瓦现象,大部分是由于润滑不良而导致零部件磨损。

2.2 振动与噪声

由于农业机械使用环境比较复杂,在操作过程中长时间受地形波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农业机械出现振动与噪音。例如,旋耕机在工作时伴有金属的敲打声或齿轮箱内发生噪音,其原因主要是旋耕机固定犁刀的螺钉发生松动,犁刀晃动产生杂音,如果未能及时对松动的螺钉进行固定,就会导致犁刀损坏,甚至会因为旋耕机车速过快而致使犁刀飞出,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此外,旋耕机噪音也可能是由犁刀磨损变形后与侧板发生碰撞产生的。

2.3 发动机故障

发动机是农业机械的核心部位,是农业机械动力的主要输出源。然而,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农业机械发动机故障,如发动机启动困难、发动机功率不足或者发动机不能平稳运行等。通过分析得知,导致发动机故障的原因较多。以农用柴油运输机为例,如果农用柴油运输机无法正常启动,但能用车拖着行驶,并且拖行速度过快时行进困难,一般是因为启动机存在故障、喷油泵内有空气、进油电磁阀存在故障或者输油泵严重磨损等。所以,检修人员需要首先检查启动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喷油嘴内是否有空气,如果不存在上述问题,则需要对VE泵解体检查,进一步探究原因。

2.4 油路故障

油路故障是农业机械操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发生油路故障不仅会造成农业机械停止作业,而且易引发安全事故。结合调查,农业机械油路故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喷油不畅。农业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供油不足的问题,更换喷油嘴后仍未见效,则可能是由于喷油嘴顶杆内小钢球磨损致使喷油不能雾化,需要更换小钢球。②喷油偏射。农业机械出现喷油偏射时,主要是因为喷油嘴针阀偶件处磨损或者发动机出现积碳,检修人员一般通过清洗喷油嘴就可以解决[2]。

2.5 操作故障

操作故障主要是驾驶人员未按照规范要求操作而导致的。例如,农业机械驾驶人员未获得驾驶资格证,未能按照驾驶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导致因操作不当引起零部件早期损坏。旋耕机在作业时,主要是利用拖拉机输出轴带动旋耕刀转动,如果驾驶人员未能合理控制车速,当链条被卡住后仍猛加油门,会导致链条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断开。

3 农业机械常见故障的检修保养策略

3.1 加强日常保养,及时添加更换润滑油

为了确保农业机械的安全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应该遵循“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理念,做好农业机械的日常保养工作。一是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人员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操作使用说明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例如,在旋耕机使用管理上,每天作业结束后,设备操作人员要及时将旋耕机打扫干净,检查各处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检查插销、开口销是否有缺损,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更换、补充。设备操作人员在日常保养时必须要做好相关信息的登记工作,以便能够根据日常保养记录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二是要做好农业机械的润滑处理工作。做好润滑保养是延长农业机械使用寿命、降低零件部过度损耗的重要举措。由于农业机械使用环境比较复杂,尤其是大型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污染,这些扬尘污染会增加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加速零部件的损耗。因此,农业机械检修人员要及时根据生产环境、零部件之间的磨损情况添加更换润滑油,确保零部件之间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3]。另外,由于润滑油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因而在农业机械完成季度作业后,检修人员要彻底清除机械表面的灰尘、油污等,并及时更换润滑油和润滑脂。

3.2 合理运用大数据诊断平台,及时发现隐蔽故障

根据以往经验,当农业机械出现振动或者噪音现象时表明农业机械出现隐蔽故障。检修保养人员需要准确掌握故障识别技巧,准确判断振动故障的原因。一是农业机械检修人员要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对农业机械故障的准确判断能力。由于导致农业机械振动或者噪音故障的原因比较多,而且其存在隐蔽性,在日常检修时难以被及时发现,因而检修人员要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对机械振动部位进行定位并且深度分析。例如,检修人员可以在农业机械设备中装载传感器智能监测系统,将农业机械运行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并将机械设备的运行参数反馈到集中控制平台[4]。当农业机械运行参数发生变化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预警,并且准确提示农业机械振动发生的部位,以便检修人员快速找出故障原因。二是要规范维修保养工序,及时发现隐蔽故障。农业机械发生故障的原因比较多,检修保养人员要按照从外到内、从简到繁的顺序对农业机械进行维修保养。例如,旋耕机在作业时出现振动故障时,检修人员首先要对链条进行诊断,链条过紧会增加磨损,而过松则会出现链条爬行现象,从而易导致链条与侧板间出现碰撞噪音。因此,检修人员要及时对链条进行调整,确保顶向张紧滑轨的力应在5~10 kg。同时对轴承间隙进行调整,轴承间隙过大不仅会影响旋耕机的作业动力,而且易产生噪音。因此,检修人员要调整旋耕机中间齿轮箱第二轴的螺母[5]。

3.3 建立完善的发动机维修与保养制度,关注燃油质量

做好发动机维修保养工作是延长农业机械使用寿命的关键举措。在农业机械维修管理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发动机维修保养制度。一是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发动机维修保养制度。在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部分操作人员并未严格按照预定的维修保养时间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存在超负荷使用的现象,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导致发动机出现各种故障问题。因此,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要规范农业机械的使用规范要求,严格要求机械操作人员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日常维修保养。二是要规范农业机械的使用行为。例如,很多农机手在安装汽缸垫时习惯涂黄油,以为这样可以增加汽缸的密封性,殊不知如此做法恰恰适得其反。由于黄油遇高温后部分流失,缸垫、缸盖与机体平面之间产生缝隙,高温高压燃气易从此处冲击,毁坏缸垫,造成漏气。此外,黄油长时间处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积碳,造成缸垫过早老化变质。三是关注燃油质量,选择质量合格的机油。农业机械使用人员要到正规的加油站去加油,杜绝使用“移动加油站”的燃油。同时,农业机械使用人员要提高辨识燃油质量的能力,结合农业机械的特性、作业环境等因素选择相应规格的机油,并且定期更换机油。

3.4 选择合适维修工具,提高零部件质量

农业机械维修保养需要大量的维修工具,尤其是在农业机械拆卸中要选择合适的拆卸工具,避免猛敲猛打。同时,拆卸农业机械设备时要为组装做好准备,零部件原有装配标记要记清,如没有标记或标记不清楚要补做标记。对于不能交换位置的同类零件(如多缸柴油机的气门、轴瓦盖等)和属于配合件安装位置有标记或标号的(如齿轮室中的各齿轮、连杆与连杆瓦、连杆盖等),一定要分类存放,分组存放[6]。同时,维修保养人员还要加强对更换零部件质量的管理,避免因零部件质量不合格而影响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

3.5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随着农业机械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设备的性能不断优化,尤其是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农业机械操作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农机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一些常见故障的识别技巧。所以,为了适应智慧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养。一是要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根据调查,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在日常操作中往往按照经验实施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例如,在面对发动机水箱“开锅”现象时,部分操作人员往往会骤然加入冷水,结果导致温度变化过大,发生缸盖和缸体“炸裂”现象。因此,相关部门要利用农闲时段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二是要加强监督,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农业机械大部分属于特殊机械,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必须要做好持证上岗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监管力度,对于未取得农业机械操作资格证的人员要杜绝其操作农业机械设备。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格培训工作。农机管理部门要为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提供完善的学习渠道,鼓励农民考取相关驾驶资格证,以此从源头上规范农业机械操作,切实提高农机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和避免农机事故的发生[7]。

总之,基于智慧农业的发展,做好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业机械管理中,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日常保养工作,规范农业机械故障诊断工序,确保农业机械处于高效状态,以此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农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丽.浅谈基于联合收割机农机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策略:以联合收割机为例[J].南方农机,2021(14):40-41.

[2]任晶娟.农业机械常见故障识别与维修保养策略[J].南方农业,2021(36):172-174.

[3]顾晓辰.浅析农业机械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J].新农业,2022(3):90-91.

[4]成艳妮.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特点及应对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1):68-69.

[5]王海涛.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浅谈[J].内燃机与配件,2021(7):154-155.

[6]蒋峰.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现存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21(4):107.

[7]邱展华.农业机械维修存在的问题及保养措施[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0(3):21-2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