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邹志豪 冯维 肖义根[摘 要]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农田水利工程数量显著增多,推动了农村的整体发展。但就现阶段而言,在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管护资金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益、使用寿命受到不利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面对这种情况,要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水平。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 F323.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11--3
0 引言
合理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既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灌溉需求,又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农村水利事业发展较为迅速,农田水利工程整体数量大幅度增长。但部分地区存在着明显的“重建轻管”现象,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没有深入开展后续的运维管理工作,导致一些农田水利工程被严重损毁,限制了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全面梳理当前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不断改善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效果。
1 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1.1 系统复杂性
农田水利工程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不同水利工程设施构成了完整的水利系统,只有配套使用多个水利工程设施,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同时,不同地区的灌溉秩序、用水习惯等诸多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效能的发挥。由于水利设施具有差异化的所属关系,农户的用水习惯不同,因而要想将水利设施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需对上下游村组之间、农户之间的水事纠纷进行及时化解[1]。此外,受耕作制度、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设施在使用方面存在明显的时空不平衡性。灌溉旺季水利设施往往超负荷运转,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坏;而进入灌溉淡季,水利工程设施又会长期闲置,管理养护工作容易被忽视。
1.2 消耗累积性
在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运行过程中,受人为、自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利工程设施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毁情况。虽然这在短时间内不会严重影响灌溉效率,但却会长期积累损耗,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第一,长期性。水利工程的耗损具有明显的长期性特点。以蓄水设施为例,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沉积大量的泥沙。如果没有定期实施清淤工作,将会持续缩小储水容积。第二,滞后性。现阶段,天气条件依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在没有恶劣极端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即便处于带病运转状态,依然可以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人们也因此容易忽视农村水利设施的运行状态[2]。但如果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如洪涝、持续干旱等,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2 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维修养护资金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就现阶段而言,很多地区在农田水利设施建管维护方面的“重建轻管”现象较为明显,各级政府在安排有限资金时,将项目建设作为投入的重点,尚未充分重视建后运维管护工作,导致运维管护工作的资金需求得不到充分保障。此外,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中的集体模式逐渐退出,很多农民缺乏较强的集体意识,不愿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养护方面投入资金。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的资金缺乏问题较为明显,难以有序落实各项运维管理计划。
2.2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现阶段,很多农田水利工程缺乏明确的管理责任主体,没有明晰工程产权,且水利部门构建的农村水利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同时,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档案不够规范,导致各级水利部门不能够全面掌握各类已建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增加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护难度。此外,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较多的管理部门,如水利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发改部门等,多头管理现象较为明显,且部门之间的移交、衔接、沟通机制等不够健全,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难以实现,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效果[3]。
2.3 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近年来,虽然农村水利事业发展迅速,但现行的农村水利监督管理体系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监管指标、先进的检测技术及足够的监控力度。在农田水利工程监督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主要关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与建设质量,后续的运行管理工作遭到忽视,难以有效管控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现阶段,我国先后颁布了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法规政策,但部分地方并未制定配套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监管工作得不到深入落实。
2.4 专业管理人员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才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成效。但就目前来讲,很多地区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才。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单位设置了大量的非工程管理岗位,专业的水利技术人员较为缺乏,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很多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人员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不能够深入掌握节水灌溉设备、水泵等水利设施的管护技巧,不能够全面掌握操作规程[4]。同时,部分地区相关主管单位没有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人员缺乏充足的学习提升机会,导致其能力得不到持续提高。
2.5 农民参与管护意识薄弱
农田水利工程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逐渐增多,显著增加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运维难度。如果仅仅依靠某一部门的力量,难以全面、高效地维护分散的水利工程设施。因此,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维护。但就目前来讲,很多农民并不愿意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缺乏良好的责任意识与主动意识,甚至会出现一些损毁水利工程设施的不良行为。同时,相关部门没有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农民的思想观念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成效受到影响。
3 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的优化对策
3.1 构建多元化投资渠道
资金是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的关键要素。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计划得不到深入落实。面对这种情况,要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资渠道,拓宽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资金来源渠道,使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的资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第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的重要性,综合考虑财政收入及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实际需求,向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科学调整水利工程建设及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投入比例,避免过于关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环节。同时,相关部门应设立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专项资金,贯彻专款专用的管理原则,动态监管各笔资金的使用情况,提升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资金浪费问题。第二,引入多方主体。为克服政府投资的局限性,在增加政府投资的基础上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将企业、社会组织、金融机构等一系列主体引入进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选用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高效吸纳各种类型的社会资金,以便使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的资金来源更加丰富[5]。同时,为增强社会主体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可配套建立奖励机制,表彰与宣传那些主动投资的社会主体。第三,完善有偿用水制度。依据实际用水量计收水费,既可以帮助农村用水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又可以拓展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资金来源,以便长效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效益。在具体实施中,要将水价核定作为工作重点,充分贯彻成本补偿、合理收益等原则,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符的水价形成机制。为保证水价的合理性,需将成本补偿、农民承受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综合纳入考虑范围,及时向农村群众公示水价、水量等内容。
3.2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体系运行中暴露的问题,需深入改革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三位一体”框架体系,使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在具体实施中,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建设完善农村水利资产管理制度。农田水利工程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农田水利工程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广泛,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效运行。面对这种情况,要加快健全农村水利资产管理制度,全面收集与规范整理农田水利工程档案资料,且深入实施农村水利资产的确权登记及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动态掌握各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为后续的管理维护工作提供良好支持。第二,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主体。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及多头管理等问题,需加快建设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明确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职能范围,使农村水利管护能力得到增强。要对乡镇政府、水管部门及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完善配备技术人员,落实保障经费与物资设施,以便充分发挥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职能。第三,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工作较为复杂,需从管护绩效考核、经费安排使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管护机制,科学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措施,使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工作得到深入落实[6]。
3.3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为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益,要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一方面,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要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全方位监督辖区内的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情况。如果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农田水利工程遭到破坏,需及时查处相关的责任人,同时也能对其他人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为提升日常监督管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需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管理条例和工作方案,对各岗位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全面贯彻依章管理的原则,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监督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与制度化。
3.4 加强专业化人员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专业化、高水平人员不足的问题,要从人才引进、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着手,逐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具体实践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积极引进人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适当调整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岗位的薪酬待遇,将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吸收进来。同时,依据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工作要求,科学制定人才引进标准,全面考核引进人员的思想素养、专业技术等,保证其符合岗位实际要求。第二,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逐步构建完善的工作人员培训学习长效机制,综合采用集中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持续提升现有人员的能力素养。在培训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自身责任,严格依据相关制度与要求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深入落实水利工程运维管理计划;另一方面要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学习活动,向现有管理人员传授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鼓励其在日常工作中推广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同时,要引导管理人员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学习水利工程运维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借鉴其他地方在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革新思维理念与工作方法。第三,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现阶段,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较为淡薄,不能够深入落实工作计划。面对这种情况,要依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责范围,科学开展考核活动,并在岗位晋升、表彰激励等方面参考考核结果,以便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3.5 调动农民参与管护的积极性
农田水利工程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只有充分利用广大农民的力量,才能进一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效果。现阶段,部分农民的思维观念落后,集体意识淡薄,不能主动管护周边的水利工程设施。面对这种情况,主管部门要联合当地电视台、报社等组织开展宣传活动,以专题节目、专栏等形式详细讲解水利工程管护的重要意义,号召农村居民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可综合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
4 结语
只有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良好运行。针对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暴露的问题,需从资金来源、管理机制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着手解决,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吕学良.辽宁地区农村水利工程运维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2(3):202-204.
[2]邓玉红.浅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区域治理,2019(4):90.
[3]赵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3):224-226.
[4]赵乐.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21(30):8-10.
[5]王厚淇.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初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7):270.
[6]赵庆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1(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