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与维护

作者: 胡勇

[摘 要]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民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村地区的应急广播系统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在阐明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组成的基础上,总结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作用及其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遵循有关设计原则、注重新闻文稿策划与发布、保障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安全稳定、加强组织管理等加强“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举措建议,建议从增加财政投资并健全制度体系、丰富广播内容等方面加强“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维护管理。

[关键词]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村村响;建设;维护

[中图分类号] G22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16--3

0 引言

“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舆论引导、政令传达、信息发布和应急广播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对信息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的农村应急广播主要采用无线调频,其覆盖范围低,音频可靠性低,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地区。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想解决传统的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性能优良的农村应急广播系统,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需求。“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通信需要,实现人们对信息的迅速接收和响应。“村村响”不仅在组织农村工作、开展政治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充实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不仅可以及时发布重要的通告,及时宣传国家政策,还可以普及一些农业知识,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另外,当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布置相关工作任务的时候,利用农村应急广播,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消息传递出去,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村民更好地了解与落实国家政策。

1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组成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是以县为单位,按照县、乡、村三级分级。该系统包括输出、传输、接收3个方面。一是广播的输出端,包括县广播控制室、乡广播站、村广播站。县级“村村响”前端主要具备播出功能和管理功能,其信号源来自中央、省、市主要频率广播节目和当地广播电台节目,实行统一的播出方案,实现了对村和乡的统一广播。根据特定需要,可以在县级广播平台上播放紧急通知和警报。乡镇广播根据上级要求进行广播,在上级没有播放的情况下,及时广播当地新闻等。农村应急广播的输出内容应与乡镇广播基本一致,主要是在上级不播放节目的情况下,向群众插播、传递地方的消息和支持农民的政策[1]。二是传输。在紧急情况下,将重要、紧急的内容通过输出网络传递给村民,常规的传输途径分成有线网络和无线调频两种。前者通过在村委会安装1台功放机,再在村委会房顶或者就近高处集中安装4~8个喇叭,用音箱线连接主机和高音喇叭进行广播;后者通过在村委会安装主机,房顶立1根天线发射音频信号,在村接收点安装无线接收机和高音喇叭,通过信号短波频率进行信息传播。目前,个别网络覆盖比较好的农村应急广播系统也引入了IP网络广播。其通过在村委会安装IP网络主机、IP寻呼话筒,并安装监控软件,在村接收点安装IP终端机和高音喇叭,通过光纤网络传播音频信号。三是接收端。广播接收终端是指把广播信号转换成声音给群众播放的程序。收发有线网络广播的接收端为有线FM收发器等,通过无线调频收扩机来接收无线信号。根据农村的经济情况,一般的接收终端有收音机、手机、电视等。紧急情况下,可以采用远程插播和本地插播的方式进行。远程插播是在前端装置上设置一个密码或口令,通过手机拨号,输入相应的密码或口令,即可进入广播系统进行插播;本地插播是在村庄、乡镇、县广播室中用话筒进行紧急播放的广播节目。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通过广播应急功能,协助政府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给民众,从而为村民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

2 “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作用与建设必要性

2.1 作用

完善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既能传达国家政策,又有助于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建设农村广播体系是当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此外,自然灾害等容易导致通信中断,阻碍人们的交流。而广播却可克服这种困难,让人们在很长的距离内完成一些重要的信息传递[1]。

2.2 建设必要性

建设“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是我国农村应急系统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很久以前,国家就已经提出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任务。面对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现状,以及人们远距离通信的诉求,建立应急广播系统就成了重中之重。建设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符合当前的发展需要,能够及时传达上级政策和要求,可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助力。建设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有效路径,是助力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2]。

3 加强“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措施

3.1 遵循有关设计原则

首先,在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前,要考虑科技发展因素,为系统升级留足空间,以便在长期使用的同时,可以减少系统升级维护费用。同时,要从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系统进行更新设计。例如,对于人口分散的农村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资源,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减轻资金压力,加速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此外,在当前的网络时代,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应该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听体验,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融合,助推农村广播行业发展,从而形成新的农村应急广播产业格局。其次,必须保证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稳定性,以免造成损失。例如,在采用跳频技术时,必须采用当前较为成熟的技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不仅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保证村民能够及时获取信息。最后,必须保证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经济性能。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要保证采购的设备性价比高,以免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3.2 注重新闻文稿策划与发布

为保证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质量,必须注重新闻文稿策划。新闻稿件必须简单、明了,内容必须真实、有效,以便广大群众了解。新闻文稿的策划主要包括“采”“编”“排”“发”4个环节。“采”是在特殊的环境下,在突发事件中搜集新闻资料;“编”是对发布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排”是按照格式来编排新闻文稿;“发”是在新闻发布时间,播音员收到消息后,迅速浏览、阅读,并将其通过应急广播系统播报给农村居民。此外,农村应急广播后台的文稿筛选也非常重要。后台人员要对每个文稿的关键信息进行及时审查,并按照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对文稿进行筛选、插播,并将其实时推送至各乡镇的应急广播子系统中进行村级播放,以促进紧急信息的及时下达,从而避免信息延迟带来的损失与危害[3]。

3.3 保障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安全稳定

加强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有3个:地址编码、地址控制、保密通信技术。首先,在地址编码层面,应急广播系统需要控制很多不同地方的接收终端设备,需要系统具备使用方便、反应迅速、容易扩展等优势,因此,不同区域间应加强交流,基于MAC地址和IP地址等概念和技术积极创新、引进先进实用的编码技术。其次,在地址控制层面,采用调频技术,把信息传输到主载波上,再与其他广播信号一起进行传输。最后,在保密通信技术层面,通过在实际应急广播系统中增加各种功能模块满足相应广播需求,如增加应急关闭功能模块。该模块既能够接通手机信号,实现远程控制,又具备自动转换声源的功能,从而保证了农村应急广播在紧急情况下能通过远程控制进行及时关停,防止出现非法插播、盗播等问题[4]。

3.4 加强组织管理

为保证“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成效,应从以下3方面加强组织管理。首先,组建管理团队。在明确联络机制、联络原则的基础上,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建以村镇为核心建设单位的管理团队。在“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与布局方面,应根据区域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提供可行性意见和方案,以满足不同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农村广播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同时,为了确保“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整体建设效率,必须在调频多信道的基础上,寻找最优的广播设备,并通过统一的广播指令提升整个系统的综合通信能力。其次,广泛招募相关技术人员,确保每个村庄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技术人员负责对广播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保养、维修,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预警机制,以确保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稳定和安全运行。为了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各地还要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技术交流会,探索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应急广播器材、制订统一的管理维护方法、优化系统的软件配置,并积极引入新的设备、技术与管理方法,从而避免出现安全风险和设备问题,优化“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功能,提升系统建设和维护工作的效率与水平。最后,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和职务晋升机制,并采取多种形式的绩效考核方式和晋升考评方法,激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工作,主动学习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实现对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优化建设与管理,从而促进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功能拓展和效能提升[4]。

4 “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维护管理措施

4.1 增加财政投资并健全相关制度体系

总体来看,目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加之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方财政支持不足,难以支撑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维护投入。因此,地方政府应把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并增加投资,以满足实际资金需求;对已投入的经费,要及时跟踪监测,确保资金使用到位。

我国幅员辽阔,各农村地区发展差异较大,许多乡镇都已建成完备的应急广播系统,但由于缺少健全的管理体系,该系统后续维护管理中出现一些问题,无法保障其正常使用。因此,各级政府、村集体要不断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考评机制,并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强化职工责任感,以保障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成效。

4.2 丰富广播内容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能够与县级及以上的广播电台相连接,将诸如政策、灾情、通知等重要信息传递给各个乡镇。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要不断增长,这就使得农村广播节目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只播出重要的政府文件和电视节目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使广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并将其与当地民众所喜欢的文化相融合。例如,在农忙季节播放天气预报、种子选择方法、施肥的正确时间和肥料种类选择、粮食收购价格、贮藏方式和周边农机情况,以协助村民更好地度过农忙时期,提升村民的知识储备;在冬闲时,可播放广场舞歌曲,转播乡村生活类电视节目,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和整体文化素养[5]。此外,在系统的日常建设中,还要重视与新媒介的融合,借助官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做到信息全面传播与覆盖。

5 结语

“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是农村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和灾害预警平台,对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有重要作用。该系统除具有传统广播的全部功能外,还具有可寻址功能,可以开启、关闭单个或者多个村的广播接收机,实现对辖区村庄的实时广播和应急语音呼叫等。

参考文献:

[1]黄进强.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方案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20(9):204-205.

[2]冉进洪.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8):209-210.

[3]张海波,王兴华.“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探析[J].传媒论坛,2020(1):68.

[4]吴静.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记者摇篮,2019(9):28-29.

[5]季贺成,孙子媛,王宏超,等.喀左县农村气象应急广播系统的运行现状及展望[J].吉林农业,2019(9):10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