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作者: 周东升[摘 要]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蔬菜种植方式,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有效保证了不同季节的蔬菜供应。因此,基于辽宁省蔬菜种植现状,明确影响大棚蔬菜种植的主要因素有湿度、温度,提出严格控制大棚温度和湿度、确保大棚空气流通、严格进行种子处理等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三方面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26;S436.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17--3
0 引言
辽宁省处于中纬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辽宁省传统蔬菜栽培存在生长周期长、蔬菜品质不理想等问题[1]。而采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可有效调节蔬菜生长环境的温湿度,有利于蔬菜养分物质积累,便于生产出质量和口感更佳的蔬菜,解决冬季蔬菜种植问题,保障人们的“菜篮子”。因此,研究辽宁省蔬菜种植现状并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 辽宁省蔬菜种植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高度重视蔬菜生产,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产量不断提升。辽宁省已经发展成为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重要的生产区,是我国最大的“菜篮子”的北起点,形成了蔬菜产业的集中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大蔬菜市场。2021年,辽宁省全年蔬菜播种面积32.88万hm2,同比增长1%;蔬菜产量
1 991万t,比2020年增长1.6%[2]。尤其是为保障北方冬季鲜菜的供应,辽宁省首创日光温室等适应北方蔬菜种植的技术,终结了北方冬季无鲜菜的历史,并进一步加强流通体系建设,保证新鲜蔬菜的全年供应。目前,辽宁省日光温室面积近30.02万hm2,日光温室蔬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于全国前列[3]。但随着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设施使用年限的延长,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和次生盐渍化,大棚内部的常年连续种植造成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优化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保障辽宁省设施蔬菜健康有序发展。
2 种植大棚蔬菜的影响因素
2.1 湿度因素
由于大棚内空气不流通,土壤水分蒸发和叶面蒸腾的水汽难以发散,易造成棚内空气湿度过大。潮湿的环境会造成蔬菜根茎腐烂[4],导致蔬菜正常蒸腾作用减弱,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受到抑制,不仅直接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效果,还会影响植物对土壤中的矿质营养吸收。此外,一旦蔬菜根茎腐烂范围扩大,就会为病虫害发生提供温床,使得病菌侵染蔬菜,由此导致一系列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如引起细菌性角斑病、绵疫病、霜霉病等病害。
2.2 温度因素
温度是影响蔬菜生长最重要的指标之一[5],温度调节不当会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温度过高,蔬菜在长期的高温环境中叶片水分会加速蒸发,造成叶片变黄、卷曲,甚至干枯脱落;温度过低,蔬菜生长减缓,甚至会致使组织细胞死亡。辽宁省蔬菜大棚大部分采用简易钢架塑料薄膜结构,种植户对温度缺乏科学化管理控制手段,所以确保温度可调节显得至关重要。无论大棚采取半覆盖的方式,还是采取封闭式的全覆盖方式,都需要调节好温度。
3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3.1 严格控制大棚温度
蔬菜大棚内的温度变化对于蔬菜的生长至关重要,如果无法调节好温度,蔬菜的成活率和品质将大打折扣[6]。首先,种植户要保证大棚温度适宜蔬菜生长。不同蔬菜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茄子耐热性较强,种子发芽适温30 ℃,生长发育适温20~30 ℃;黄瓜属于喜温作物,种子发芽适温27~29 ℃,幼苗期昼温22~25 ℃,开花结果期昼温25~29 ℃。这需要种植户根据不同作物生长所需温度,严格控制好大棚温度。此外,辽宁省冬季比较寒冷,种植户一定要注意做好大棚保温工作。例如,种植户要做好外部防寒准备,采用防水羊毛毡的棉被用来抗寒,在早晨用人工或点动卷帘机将棉被卷起。在大棚薄膜材料的选择上,种植户要选择透光率超过90%的材料,厚度不应小于
0.11 mm,确保大棚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又具有优质的保温性。当冬季突发大风、暴雪等极端天气时,棚内就会出现温度下降过快的问题。这就需要种植户进行人工加温,通过热风机、大棚增温块等临时辅助措施采暖,使用果木炭粉、玉米粉、助燃剂等增温燃烧块升温。在增温过程中,要控制火焰温度在500 ℃左右,每667 m2地使用增温燃烧块3~5块即可,确保棚内温度上升3~4 ℃,由此增加大棚内的温度,让蔬菜在冬季和早春都能够正常生长。
3.2 严格控制大棚湿度
雨雪天气,蔬菜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白天一般为50%~60%,夜间有时在90%左右,甚至100%。夏季如果连续降雨,蔬菜大棚内空气湿度甚至达到100%,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湿度,就会导致棚内病菌快速繁殖,进而增加蔬菜受害风险。因此,种植户可在晴朗条件下打开大棚通风口进行通风,促进棚内高湿空气与外界低湿空气相交换,增强空气的流动性,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必要时,种植户可把棚两侧薄膜上卷至棚肩,加大通风量。由于棚内四周的空气流动性较差,相对湿度较高,比大棚中央区域高约10%,这就需要种植户在棚内周边采取地热线加温的方式,降低四周的相对湿度。同时,种植户还要从源头防止棚内湿度过高,采取滴灌结合地膜覆盖栽培方法,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并使用良好的排水基质,防止土壤水分聚集,可有效确保大棚内湿度下降20%。
3.3 确保大棚空气流通
夜晚,蔬菜会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在太阳升起之前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达到330 mg/L;白天蔬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后,夜晚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降至100 mg/L以下。因此,在日出后要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补充大棚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但辽宁省冬季漫长,从11月上旬开始一直到次年3月中下旬,气温较低。在低温条件下,蔬菜大棚处于密闭的保温阶段,此时棚内极易出现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一旦室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到一定程度,蔬菜叶片就会出现斑点,进而影响蔬菜生长。因此,在冬季光照弱、温度低的情况下,种植户要定期对大棚进行通风换气,换气时间要选择晴天上午,采取循环通风的方式,即每通风
15~20 min,将通风口关闭,待大棚内气温回升后,再通风换气15~20 min,如此反复循环,待18:00前室外气温开始降低,可停止通风换气。采用这样的方法既保证了棚内温度适宜,又增加了大棚内空气的流动,为蔬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3.4 严格进行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植户需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种子吸水、萌动。此外,不同蔬菜种子浸种条件不一致。例如,豆类蔬菜种子,在40 ℃温水中浸泡10~15 min,起到杀菌的作用;瓜类、茄类蔬菜种子,在50~55 ℃的温水中浸泡10~15 min后进行晾晒。放在阳光下晾晒,种子发芽快、整齐,发芽率高,同时能杀死种皮上的病菌,有利于植株健壮生长。在播种前要选择晴朗的天气,将蔬菜种子放置在室外晾晒2~3 d,通过阳光紫外线将种子表面病菌杀死,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4 大棚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
4.1 物理防治
种植户在大棚内可使用微波和色板、杀虫灯等工具相结合的方式,杀灭害虫。菜青虫、夜蛾、蚜虫、粉虱等地上害虫主要危害蔬菜的叶片,防治该类害虫可在大棚内悬挂色板。在距离植株顶部15~20 cm处,每667 m2设置20~35块即可,防治效果较好。当粘虫板黏度下降或已经粘满,可及时进行更换。此外,种植户也可使用防虫网覆盖大棚重要区域,或在大棚内每个通风口前设置黄油板,对昆虫进行诱杀,防止害虫从外部侵入。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主要危害蔬菜的根茎,防治该类害虫可使用频振式杀虫灯。
4.2 化学防治
由于大棚内部属于密闭空间,为病虫害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将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因此,种植户要经常性检查蔬菜的生长状况,尤其注重蔬菜枝叶背面和果实。叶片背面往往是害虫的藏身之处,如果发现枝叶有虫害发生迹象,即发现蔬菜叶面有水浸状小点、霉毛等,就要及时进行防治。首先,种植户要确认害虫的种类,再对症选择合适的药剂,结合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搭配不同的杀虫剂交替使用,提高药效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例如,为破坏病原菌或害虫的生长环境,种植户可在大棚室内喷洒一定比例的碱性药物,每667 m2使用5% 百菌清复方制剂1 kg,清晨和傍晚各喷洒一次,可防止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等病害的发生;可用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瓜绢螟和斑潜蝇。
4.3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方法是指为防治蔬菜病虫害,所采取的一系列农业技术综合措施,可有效调整和改善蔬菜生长环境,创造出不利于病原物、害虫生长的环境,提高蔬菜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从当前辽宁省大棚蔬菜种植情况来看,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种植管理机制,合理调整蔬菜种植布局,有效调节棚内的温湿度,可有效降低大棚内病虫害发生概率。种植户可优选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蔬菜品种,在大棚内建设数字化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蔬菜种植当中,实现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等各项指标监测,通过喷淋灌溉、内外遮阳、加温补光等功能的设备,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适宜蔬菜生长,实现蔬菜生产精细化管理。在土地管理方面,如果监测到土壤酸性值过高,必须在满足蔬菜生长所需养分充足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土壤酸性,避免虫害发生。
5 结语
随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大棚仍然可以为人们提供新鲜健康的蔬菜,大棚蔬菜种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种植户需要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光照等,确保栽培环境良好,从而确保产出的蔬菜品质优良。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北方冬季蔬菜大棚种植及养护方案论述[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4):230-231.
[2]中商情报网.2021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GDP同比增长5.8%[EB/OL].(2022-03-21)[2022-05-16].https://www.askci.com/news/data/hongguan/20220321/1542551746448.shtml.
[3]张丽,郭夕英,史立君.物联网在设施蔬菜大棚种植上的有效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1(9):67-68.
[4]刘志德.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分析[J].山西农经,2018(10):70.
[5]李亚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J].农家参谋,2020(19):104-106.
[6]王春华.蔬菜大棚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大棚辣椒为例[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