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 冯法动

[摘 要]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市场需求量大,然而近年来我国花生病虫草害发生严重,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因此,以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为例,概述花生病虫草害主要类型,提出生态调控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科学用药技术等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花生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封丘县

[中图分类号] S435.65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2)19--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及加工经济效益的提高,河南省封丘县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该县花生种植主要分布在黄陵县、尹岗镇、潘店镇、鲁岗镇、黄德镇和陈固镇等地。封丘县在发展花生产业过程中,病虫草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封丘县大力推广应用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了病虫草害,取得了良好效果,确保了花生优质高产。在花生生产中,病虫草害种类多,危害重,因此,加强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对于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 封丘县花生主要病虫草害

封丘县花生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茎腐病、根腐病、白绢病、果腐病、青枯病、病毒病和根结线虫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叶螨、蓟马、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新珠蚧、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和蜗牛等,主要草害有马唐、马齿苋、牛筋草、铁苋菜、反枝苋、狗尾草、画眉草、田旋花、藜、龙葵、刺儿菜、狗牙根、虎尾草、野西瓜苗和香附子等。

2 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为将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花生种植户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生态调控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科学用药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花生产品质量安全。

2.1 生态调控技术

2.1.1 正确选土。良好的土壤条件可促进花生健壮生长,增强花生抵御病虫草害的能力,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种植花生的土壤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好、肥沃、中性偏酸及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

2.1.2 精细选种。选择抗病虫或耐病虫的花生品种,能够有效减轻或避免病虫害影响,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目前,抗褐斑病、黑斑病的花生品种有开农176、开农61等,抗网斑病的花生品种有远杂9847、豫花9327等,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有远杂9102、远杂9307等,抗茎腐病的花生品种有开农1715、开农1768等,抗病毒病的花生品种有豫花9840、开农41等。花生种植户要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或耐病虫花生品种,实行品种搭配与轮作,避免长期种植单一花生品种。

播种前,种植户选择晴好天气,晾晒花生荚果两三天,以杀死荚果携带的病菌和害虫,提高种子发芽率。种植户将花生剥壳后挑除破损、霉烂和带病虫的种子,按籽粒大小对花生分级粒选,选用饱满、完好的花生籽粒做种子,即剥即种。

2.1.3 合理轮作。封丘县种植户多采用小麦、花生轮作种植方式。花生重茬,会导致白绢病、果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虫害的病菌和虫卵在土壤中积累,直接影响花生品质和产量。种植花生的地块宜将花生与玉米、高粱等非寄主作物轮作[1]。病害发生程度轻的地块3~5 a轮作1次,病害发生程度重的地块2~3 a轮作1次,以改善土壤环境,避免连作障碍,显著减少花生病虫害的发生。

2.1.4 清园与施肥。各种病害的病菌主要在花生病残体上越冬,因此,种植户可每667 m2花生田施用石膏30~40 kg,可有效防治根腐病、白绢病等病害[2]。播种前,种植户应清除种植地块上的花生病残体、自生苗及杂草等。在花生生长期,种植户应及时清除病死植株和田间杂草。在花生收获后,种植户应及时清除花生病残体,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花生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肥应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配施,同时增施钙、锌、硼等元素肥料,为花生健壮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提高花生抗病虫害能力。一般每667 m2花生田施用腐熟有机肥1 000~2 000 kg。施用化肥时,氮、磷、钾质量比为1.0∶1.5∶2.0。花生生长中后期,种植户应适时在叶面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腐植酸水溶肥等,延缓植株衰老,增强花生抗逆能力。种植户应避免偏施氮肥,以减轻褐斑病、黑斑病、青枯病等危害。

2.1.5 深耕细作。种植花生的地块两三年旋耕一次,再深耕25~30 cm,打破地块的犁底层,增加活土层,创造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长的土壤环境。深耕时,种植户可将地表上的花生残体、杂草等深埋地下,结合灌水,可加快花生残体、杂草等腐烂。同时,深耕可防止病虫滋生,有效降低花生田间病虫基数。

2.1.6 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有利于培育壮苗,增强花生植株抗病虫能力。春播露地花生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麦垄套种花生适宜播种期为麦收前10~15 d。夏直播花生要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时早播,应在6月15日前完成播种。一般播深3~

5 cm。播种过深,出苗时间延长,易形成弱苗,或遇低温烂种。播种过浅,种子易落干,不利于出苗。播种时的土壤含水量一般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为宜。

2.1.7 合理密植。花生种植密度过大,易造成田间郁闭、土壤湿度大,加重茎腐病、白绢病、青枯病等的危害。合理密植有利于植株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一般春播露地花生每穴种植2粒花生,每667 m2种植 9 000~11 000穴,麦垄套种花生每667 m2种植11 000~12 000穴,夏直播花生每667 m2种植12 000~13 000穴[3]。

2.1.8 科学排灌。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花生苗期一般不需要浇水,适当干旱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花针期和结荚期是花生对水分反应最敏感的时期,种植户应确保水分供应充足。饱果期遇旱应及时浇水,防止植株早衰,增强植株抗逆性。田间积水时,要及时排除,控制田间湿度,以减轻花生茎腐病、白绢病、果腐病等病害的危害。

2.2 理化诱控技术

2.2.1 杀虫灯诱杀。种植户可利用部分害虫成虫的趋光性,使用不同光波的灯光引诱害虫,同时在光源外配置高压击杀网,杀灭害虫。种植户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铃虫、甜菜夜蛾、金龟子等害虫成虫[4]。每2~3 hm2花生田安装1盏灯,悬挂高度为1.2~2.0 m。种植户需要保证每天19:00至次日04:00开灯,并及时清除接虫袋中的虫体,集中处理。种植户最好避免在花生全生育期开灯,以免过多杀死天敌昆虫。杀虫灯的使用可大幅度减少害虫田间落卵量,显著减轻害虫危害。

2.2.2 色板诱杀。种植户可利用部分害虫的趋色性,制作有色粘虫板诱杀害虫。种植户可在花生田间悬挂黄色或蓝色粘虫板诱杀蚜虫、蓟马等害虫。一般每667 m2花生田放置规格为25 cm×40 cm的粘虫板20~40块,悬挂高度以高出花生植株顶部20 cm为宜。为保证防治效果,种植户要及时清理死虫,更换粘虫板。

2.2.3 性信息素诱杀。性信息素是部分昆虫成虫分泌并向体外释放的、引诱同种异性成虫交配的一种化学信息素。性诱剂是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类似物,其敏感性高、引诱力强、专一性好,对天敌昆虫安全。种植户可利用雌成虫性诱剂配套诱捕器诱杀棉铃虫、甜菜夜蛾、地老虎等害虫的雄成虫。每667 m2花生田安装一两套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0~1.5 m,每2 d收集1次虫体,注意及时更换诱芯[5]。

2.2.4 食物诱杀。种植户可利用部分害虫的趋化性诱杀害虫成虫。一是利用糖醋液配以诱捕器诱杀甜菜夜蛾、地老虎、金龟子等害虫。将糖醋液放在诱捕器上,一般每667 m2花生田放置10个左右诱捕器。在实际应用中,因害虫种类不同,糖、醋、酒、水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种植户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比例。例如,诱杀金龟子时糖、醋、酒、水的质量比例为3∶1∶3∶10。二是利用杨树枝、柳树枝诱杀棉铃虫、斜纹夜蛾、地老虎等害虫。在棉铃虫、斜纹夜蛾、地老虎等害虫成虫盛发期,种植户将直径1 cm左右、长50~70 cm的半枯萎杨树枝、柳树枝捆成把,每5~10枝为把,每667 m2花生田放置10~15把。种植户在傍晚将杨树枝、柳树枝把插放在花生地中,杨树枝、柳树枝把高出花生植株20~30 cm,次日清晨集中捕杀隐藏在其中的害虫。

2.2.5 银灰膜驱避。种植户可利用部分害虫对色彩的忌避习性来驱避害虫。例如,根据蚜虫对银灰色的趋避性,种植户可在花生田间和四周覆盖或悬挂银灰色薄膜驱避蚜虫。通过此种方法,不仅可有效减轻蚜虫危害,还可预防花生病毒病发生。

2.2.6 人工防治。种植户要及时拔除感染青枯病、病毒病等病害的花生病株,并集中销毁或深埋处理。结合耕地、播种、田间管理等农事活动,人工捡拾、扑杀蛴螬、地老虎、蜗牛等害虫。人工或机械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

2.3 生物防治技术

2.3.1 以虫治虫。种植户可通过保护、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如赤眼蜂、蚜茧蜂、丽蚜小蜂等)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防治害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害虫活动盛期,6月上旬种植户即可引入天敌昆虫。当田间瓢虫等天敌昆虫与蚜虫的益害比大于1∶120时,即可防治蚜虫危害,种植户不需要施药防治。此外,人工释放赤眼蜂可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在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产卵初期至产卵盛期,种植户可在花生田放置赤眼蜂卵卡,每667 m2放蜂1.2万~1.5万头,分两三次释放,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效果较好。田间首个赤眼蜂卵卡放置点距地边10~15 m,相邻两个放置点间隔20~30 m。释放赤眼蜂时,田间湿度宜在50%以上,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赤眼蜂卵卡,以免影响赤眼蜂羽化。在天敌昆虫活动盛期,种植户应尽量避免使用杀虫剂;确实需要使用时,应使用选择性强、对天敌昆虫伤害小的药剂,并采用隐蔽施药、精准施药等保护性施药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昆虫。

2.3.2 以菌治虫。针对新珠蚧、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种植户可在播种花生时,每667 m2用2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颗粒剂4~6 kg或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250~300 g拌细土穴施防治。针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种植户可在害虫卵孵化盛期,每667 m2用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300 g兑水40~50 kg喷雾防治。

2.3.3 以病毒治虫。针对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种植户可在害虫卵孵化盛期,每667 m2分别用20亿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60 mL、30亿PIB/m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0~30 mL、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75 mL,兑水40~50 kg喷雾防治。

2.3.4 以螨治螨。花生叶螨的捕食螨类天敌有拟长毛钝绥螨、东方钝绥螨、异绒螨等,种植户要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螨类控制花生叶螨。

2.3.5 以菌治病。针对根结线虫病,种植户可在播种花生时每667 m2用10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1.5~2.5 kg,或2.5亿孢子/g厚孢轮枝菌颗粒剂1.5~2.0 kg,拌细土穴施防治。针对花生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等病害,种植户可在发病初期用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

2.3.6 农用抗生素防治。农用抗生素属生物农药,具有活性高、用量少、选择性好、易被生物分解、不在环境中积累或残留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花生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等病害发病初期,种植户可用4%嘧啶核苷类抗生素200~4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在花生茎腐病、根腐病等病害发病初期,种植户可用8%井冈霉素A水剂200~400倍液或1%申嗪霉素悬浮剂500~1 000倍液喷淋花生茎基部进行防治。在花生青枯病发病初期,种植户可每667 m2用2%春雷霉素水剂140~210 mL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110 g兑水40~50 kg喷雾防治。在花生病毒病发病初期,种植户可每667 m2用8%宁南霉素水剂75~100 g兑水喷雾防治。在蚜虫、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发生初期,种植户可用10%多杀霉素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