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积食的症状、发病原因及诊断与防治

作者: 白桦

[摘 要] 在牛的众多疾病中,瘤胃积食尤为常见。为更好地防治牛瘤胃积食,阐述牛瘤胃积食症状,研究总结牛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如养殖户饲喂不科学、牛身体素质较差、肠胃疾病诊疗不及时、牛异食癖继发等,总结了牛瘤胃积食的诊断要点,并提出了包括树立科学饲养管理意识、规范饲养管理、做好青饲料储存加工等在内的预防措施和包括按摩治疗、禁食供水、洗胃疗法等在内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 牛瘤胃积食;症状表现;发病原因;牛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20-89-3

0 引言

牛瘤胃积食虽然属于非传染性疾病,但发病率不低于传染性疾病。牛一旦发生瘤胃积食,胃内食物就易干固,进而造成胃壁扩张、消化机能紊乱,威胁牛的健康,甚至威胁养牛业的发展。为进一步保障牛群的安全与健康,养殖户应做好牛瘤胃积食的防治工作,合理调整饲养方案,争取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喂牛,尽可能避免牛胃部系统发生病变,降低牛瘤胃积食的发生率。

1 牛瘤胃积食症状

1.1 胃热型

在胃热型牛瘤胃积食发病初期,病牛的饮食量和饮食次数有明显减少现象。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牛食欲逐渐降低,有的甚至停止采食,而且会相继出现空口咀嚼、口味较大、左腹胀大等临床症状。养殖人员对病牛腹部进行按压,能够明显感觉到坚硬物体的存在,并在叩诊过程中能够听到坚实的声音[1-2]。养殖人员借助听诊器进行听诊,能听到病牛胃部轻微的蠕动音。病牛运动量减少、行动缓慢,经常出现久卧不起的情况。此外,部分病牛仅能排出少量粪便,粪便颜色较深、较为干燥;病牛在呼吸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喘息声,口部干燥,饮水量较平时增加许多。

1.2 过食型

在过食型牛瘤胃积食发病初期,病牛可表现出头耳下垂、食欲降低、精神不振、抑制反刍等明显症状。病牛左腹部出现胀满现象,养殖人员用手触诊,指压留痕且回弹较慢。病牛在起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疼痛反应,病牛排出的粪便不仅颜色偏深,而且会散发一股异常气味,牛呼出的气体也会散发严重异味。养殖人员对病牛胃部听诊,蠕动声有明显减弱趋势,甚至听不到蠕动声[3]。

2 牛瘤胃积食发病原因

2.1 养殖户饲喂不科学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并未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首先,随着牛的生长,其消化功能会日益增强,养殖户需要在此过程中做好饲料的更换工作。倘若养殖户突然将精饲料换为粗饲料,中间缺少过渡,则可能对牛的消化系统造成刺激,牛的饲料消化水平也会随之降低。其次,两次饲喂间隔时间过长。养殖户不及时饲喂导致牛出现过度饥饿现象,在第2次饲喂时牛采食饲料过急、过快,无法更彻底地咀嚼饲料,饲料最终在其胃中逐渐膨胀,瘤胃机能也会受到影响[4]。最后,当前大部分养殖场会为牛提供豆类或谷物类饲料,此类型饲料易发生膨胀现象,牛一旦采食过多,其胃内饲料就无法很好地被消化,导致牛胃部膨胀、胃壁扩张。

2.2 牛身体素质较差

通常,规模化养殖场的牛群运动量有限,牛身体素质也会逐渐变差,久而久之,牛消化系统功能降低。此时牛进食量过大或饮水不足,牛胃中就会堆积大量食物,进而引发牛瘤胃积食,有甚者还会出现消化不良、发育缓慢等情况。

2.3 肠胃疾病诊疗不及时

牛一旦患有其他肠胃疾病,其瘤胃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继发性牛瘤胃积食。一般来讲,常见的诱发病因包括前胃弛缓、网胃炎、瓣胃阻塞等。倘若牛在前期出现前胃相关疾病后,其自身抗病能力也会大大减弱,其中以消化机能下降最为明显。一旦以上病症未在确诊后第一时间得到治疗,牛就很可能出现瘤胃积食并发症[5]。

2.4 牛异食癖继发

牛易误食塑料薄膜等异物,影响其消化机能,出现精神萎靡、消化机能紊乱、食欲降低、反刍不良等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牛前胃神经系统会出现麻痹现象,进一步引发牛瘤胃积食。

3 牛瘤胃积食诊断要点

养殖人员一定要做好观察工作,若病牛出现明显的反刍障碍、食欲降低、呼吸困难、嗳气次数减少或停止等症状,就可初步诊断为牛瘤胃积食。但是要想进一步确诊,养殖人员还需要做好以下3项综合判断工作。一是视诊。养殖人员通过对病牛身体状况及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判断其是否患有瘤胃积食,一般病牛鼻镜干燥、皲裂,并且多次回头顾腹[6-8]。二是触诊。养殖人员触诊牛瘤胃,可发现内容物坚硬或呈面团状,并且指压留痕,很久才能恢复。三是听诊。养殖人员在听诊过程中,会发现牛瘤胃蠕动音逐渐减弱,部分病牛还会出现代谢障碍,进而发生酸中毒。一旦病牛出现瘤胃积食症状,养殖户就要结合视诊、触诊、听诊等进行进一步确诊。

4 牛瘤胃积食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4.1.1 树立科学饲养管理意识。目前,由于部分养殖户仍然保留传统养殖观念,对牛瘤胃积食缺乏良好的认知,致使牛瘤胃积食防治效果不佳。基于此,相关部门要帮助养殖户树立良好的饲养管理意识,如通过微信、微博、电视等平台宣传牛瘤胃积食的危害、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定期对养殖户进行饲养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养殖户的疾病防范意识和防治水平,减少牛瘤胃积食的发生。

4.1.2 规范饲养管理。养殖户制订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是降低牛瘤胃积食发病率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讲,养殖户要严格控制牛对易发酵饲料或粗饲料的摄入,切勿让牛食用过量的难消化、发霉、腐败饲料,并且严格按照定时、定点、定量原则饲喂,两次饲喂时间不可间隔太长,以免牛一次性采食大量饲料而难以消化,同时合理控制牛对青绿多汁饲料的摄入[9]。规模化养殖场要对牛群养殖密度加以控制,并为牛群提供良好的活动区,确保其在采食饲料后进行合理的运动。牛群从舍饲转向放牧时,需要经过一段过渡期,养殖户应先为其提供干草,增加牛的饱腹感,并在牧草丰富的地带适当限制牛群活动。养殖户不可随意更换饲养方式或饲料比,以免牛发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发生牛瘤胃积食。

4.1.3 做好青饲料储存加工。每当冬季来临,养殖户就应储存大量青饲料满足牛群生长所需。倘若当地种植条件许可,养殖户可选择玉米秸秆、马铃薯等饲料进行加工。以玉米秸秆为例,养殖户可在玉米籽粒成熟期采收,之后切至1.5 cm长,将玉米秸秆放置于较大容器中。为使青饲料在短时间内发酵,养殖户还可加入硫酸铵、甲酸等物质,并将青饲料放置于地窖内贮藏。此外,养殖户应在地窖上部铺盖10 cm厚的玉米秸秆,做好排水工作。采用这种方法能有效解决冬季青饲料供给不足等问题,预防牛瘤胃积食的发生,保障牛群的安全与健康[10]。

4.2 治疗方法

4.2.1 按摩疗法。按摩疗法适用于牛瘤胃积食患病初期的病牛。具体来讲,养殖户通过对牛瘤胃进行按压,帮助牛瘤胃在短时间内恢复蠕动能力,确保瘤胃的内容物得到消化和吸收。养殖人员要将手放在病牛的左腹部,并适当用力进行按摩,一般每次按摩时间为5~10 min,并且两次按摩时间要间隔30 min以上。养殖人员按照上述要求完成相应的按摩处理后,就会发现牛瘤胃内容物逐渐消失。另外,在按摩的过程中,养殖人员也可给牛喂适量温水,能起到助消化的作用。

4.2.2 禁食供水。牛瘤胃积食后,养殖人员要在第一时间阻止其饮食,以免其胃部堆积更多饲料无法排出。养殖人员要先给牛喂服大量的水,之后帮助病牛缓慢行走,促进其胃内饲料消化。但要注意此种方法与按摩疗法一样,仅适用于牛瘤胃积食患病初期的病牛。

4.2.3 洗胃疗法。牛患瘤胃积食后,养殖人员可借助胶管排出牛瘤胃内液状物,胶管长度为3 m,直径为0.05 m。养殖人员将胶管由病牛口腔伸入瘤胃内部,紧接着不断抽动胶管,以此来刺激牛瘤胃收缩。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排出瘤胃内容物,而且能促使瘤胃内堆积物的排出。经过以上操作后,倘若瘤胃内容物无法自行排出,养殖人员就要在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漏斗,之后向牛瘤胃内注入温水60 mL,温水经漏斗流入导管后,卸下漏斗,这时顺势放低牛的舌头和导管,利用虹吸作用促使瘤胃内容物排出。

4.2.4 促瘤胃蠕动法。要想在短时间内使牛瘤胃恢复原有兴奋状态,养殖人员可用10%高渗氯化钠等促瘤胃蠕动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要采取静脉注射法,每次注射剂量控制在400 mL左右。与此同时,养殖人员要为病牛肌内注射新斯的明40 mL,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疾病治疗效果[11]。倘若病牛在出现疾病症状后有明显脱水现象,要立即开展补液工作。养殖人员可对病牛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800 mL,以缓解其脱水症状。

4.2.5 手术疗法。在治疗牛瘤胃积食的过程中,若病牛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养殖人员依靠按摩疗法、洗胃疗法均无法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时,就要采用手术疗法进一步治疗。手术疗法与其他疗法相比较为直接。兽医借助手术刀将瘤胃切开,之后将瘤胃内堆积物取出,并做好缝合工作;缝合后要注意给牛涂抹抗菌药物,以免手术伤口部位出现感染现象。

4.2.6 加强基本护理。为使患病牛在短时间内恢复良好的状态,做好基本护理工作是关键,此举能够显著提高牛瘤胃积食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病牛发病初期须禁食24~48 h,并服用适量淡盐水,而后确保患病牛在禁食期间不断运动。当患病牛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锻炼后,瘤胃的蠕动能力也会逐渐恢复,这对缓解疾病症状也可起到促进作用。

4.2.7 中药疗法。养殖人员可将100 g大黄面和50 g净芒硝混合均匀后兑入5 000 mL温水,一次性为病牛灌服,能够起到通肠下泻的良好作用。此外,养殖人员也可将300 g净芒硝、40 g南枳实、60 g川大黄、40 g川厚朴煎成汤剂后加入液体石蜡500 mL,之后借助胃导管为病牛灌服,促使病牛胃内容物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12]。倘若病牛在出现瘤胃积食后有腹痛、起卧不安等典型症状,养殖人员就要用酒白芍、延胡索各40 g给病牛服用,以起到理气止痛等作用,尽可能缓解病牛疾病症状。

5 结语

牛瘤胃积食虽然属于非传染性疾病,但是危害程度却不亚于传染性疾病,不仅会对牛体本身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诱发其他中毒性疾病,甚至威胁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广大养殖户要对牛前胃疾病的防治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掌握牛瘤胃积食疾病症状,同时明确牛瘤胃积食发病原因,进一步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强化饲养管理,以此来增强牛消化道蠕动能力,降低牛瘤胃积食的发生率,提高疾病治愈率。

参考文献:

[1]丁宝光.肉牛瘤胃积食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8):149-150.

[2]范再华.肉牛瘤胃积食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综合疗法及预防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1):121-122.

[3]苏玉龙.奶牛瘤胃积食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9):79-80.

[4]杨敏.奶牛瘤胃积食的病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中西药疗法[J].现代畜牧科技,2021(6):113-114.

[5]郭永丰,郭玮芳,靳晓慧.牛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J].兽医导刊,2021(14):162.

[6]施洪英,周国泰,阿洪清,等.牛瘤胃积食诊断及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3):96-97.

[7]王宗海,苟毅.规模化肉牛养殖牛瘤胃积食病症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20(24):156.

[8]付园园.牛瘤胃积食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0(7):112-113.

[9]邓美玲.探讨诊断牛瘤胃积食的方法及有效防治措施[J].畜牧业环境,2020(22):50.

[10]雒海强.浅谈奶牛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20(19):161.

[11]那孜古丽·夏米夏洛夫.牛瘤胃积食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运用[J].农家致富顾问,2020(6):110.

[12]马军辉.牛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0(6):8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