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农2号”海湾扇贝池塘保苗技术
作者: 刘婧美 徐晨曦 张志永 陈秀玲 赵春龙
摘 要:在海湾扇贝养殖阶段,稚贝保苗是关键技术之一,是提高扇贝产量的基础。“青农2号”海湾扇贝是一种生长速度快、贝柱出肉率高的扇贝新品种。本文利用池塘保苗技术培养“青农2号”海湾扇贝,并对保苗水质保障、保苗网箱的选择、刷苗操作和商品苗运输等环节进行了探索和讨论。实践表明,3亿粒左右的稚贝,经过50 d左右的池塘保苗,稚贝平均日生长速度90 μm左右,平均规格达到5 mm,全池共生产商品苗6 000万粒,保苗成活率20%左右。
关键词:池塘保苗; “青农2号”;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秦皇岛地区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养殖始于1993年,优质的海水资源环境非常适合扇贝养殖,经过30年的不断发展,当地海湾扇贝养殖技术和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带动和辐射能力,不仅在河北省内养殖规模最大,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海湾扇贝作为水产养殖经济品种的代表,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等优点,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1],深受市场欢迎。
“青农2号”海湾扇贝是山东青岛农业大学和青岛海弘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海湾扇贝和紫扇贝为亲本经三代群体内自繁选育的新品种,是一种生长速度快、贝柱出肉率高的扇贝新品种[2],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在海湾扇贝养殖阶段,稚贝保苗是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以“青农2号”海湾扇贝为保苗品种,利用多年来不断更新改进的保苗技术进行保苗培养,旨在培育优质“青农2号”海湾扇贝商品贝苗,为该品种进行浅海筏式标准化养殖,提高扇贝产量做好基础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保苗地点及技术支持
保苗实施地点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地区,海湾扇贝稚贝从育苗车间出池进入保苗阶段在3月下旬,届时该地区海水温度非常适宜稚贝保苗,稚贝培养成商品苗后运往秦皇岛海域进行浅海筏式标准化养殖。保苗技术由秦皇岛南戴河李光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1.2 池塘条件
选择进行扇贝保苗的池塘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结构,池塘面积1.07 hm2,进排水方便,且电力配套齐全,沙底质,池中保持1.5 m左右水深,外海海水符合二类水质标准,水质好,海水盐度33‰左右,池塘内无其他兼养品种。
1.3 池塘消毒
池塘在放水前进行清塘消毒,清理干净池塘底部的淤泥[3],进行充分暴晒。池塘消毒喷洒生石灰750~1 500 kg/hm2[4],并进行反复冲洗,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再放水肥水。
1.4 池塘肥水
稚贝进池前10~15 d进水肥水[5],施生物肥料和微生态制剂培养优质硅藻,施肥要循序渐进,根据水体透明度、颜色随时调整施肥量,控制水体为浅黄绿色或浅褐色,稚贝保苗前期,水体透明度保持在1~1.5 m,稚贝保苗后期水体透明度在80 cm以内。透明度过大可适量追肥,透明度过小,可以适量换水。
1.5 保苗网箱设置
池塘四角利用沙袋作为坠石,用来固定绠绳,绠绳上悬挂保苗网箱,每2.5 m间隔悬挂一排网箱,网箱尺寸为1.5 m×3 m,网孔规格为30目,网箱之间间隔80 cm左右。
1.6 优选稚贝
在山东海之春育苗场购置“青农2号”海湾扇贝稚贝3亿粒。优选稚贝的首要是优选亲贝,了解亲贝的来源、规格、用药情况、饵料情况等,要性腺发育良好,个体丰满体健,无损伤,水中壳开闭活跃,附着均匀牢固。为确保稚贝质量,利用显微镜检查稚贝情况,确保稚贝摄食、活力、规格和密度等符合指标。稚贝规格要在400 μm左右,以保证贝苗成活率。从育苗车间培养出来的稚贝附着在网片上,网片规格为2 000目。
1.7 稚贝保苗
抽取自然海水为保苗用水,稚贝入池时水温在12 ℃左右。将稚贝网片垂挂到保苗网箱中,一个网箱垂挂30片左右网片,网片连接坠石,使网片离水面保持10 cm左右距离,放养稚贝密度大约 3亿~4.5亿粒/hm2。饵料密度为4×10显微镜放大倍数视野下20个/视野左右为宜。稚贝要经过三次换箱操作,当稚贝长到1 000 μm左右,进行倒箱,网箱网孔规格为18~20目,当稚贝生长到1 500 μm时再次进行倒箱,仍为网孔规格18~20目的网箱。稚贝生长到5 mm左右时,进行刷苗,刷苗采用洗苗机操作,即得到商品苗。
2 结果
2.1 保苗情况
购置3亿粒左右的稚贝,经过50 d左右的池塘保苗,全池共生产商品苗6 000万粒,保苗成活率20%左右。
2.2 稚贝生长情况
在实际保苗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青农2号”海湾扇贝稚贝比以往同海域同方法培养的“海益丰12”海湾扇贝稚贝生长速度稍快,同样是50 d左右的保苗期,“青农2号”海湾扇贝稚贝平均日生长速度90 μm左右,稚贝平均规格达到5 mm,“海益丰12”海湾扇贝稚贝平均日生长速度50 μm左右,稚贝平均规格达到3 mm。为保证商品苗更加康健,后期养成成活率更高,“青农2号”海湾扇贝稚贝平均规格达到5 mm时进行刷苗,后进入养成阶段。池塘保苗技术培养“青农2号”海湾扇贝稚贝和“海益丰12”海湾扇贝稚贝保苗率基本相同,均在20%左右。稚贝生长情况对比见表1。
3 讨论
3.1 水质保障
适宜的水质环境是提高保苗率的重点,调节稳定的水质条件可以促进稚贝生长,降低死亡率。在多年的保苗实践中,技术人员对水深、水温、换水量和饵料用量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一是保证适度的水深。池塘水深保持1.5 m左右,水太深则水温低,不利于饵料生长。二是保证水质和换水量。保苗采用自然海水,当地3月下旬海水在12 ℃左右,适宜稚贝生长,经过50 d左右的保苗,海水逐渐升温,到5月上中旬刷苗时,海水温度达到20 ℃。保苗前期基本不换水,保持水体稳定,促进稚贝生长;稚贝开始进行网箱倒苗的时候可以适量换水,每天换水量在30%左右。时刻观察水色,水色变化不适合稚贝正常生长。保苗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水质理化检测,掌握各项理化指标是否适宜稚贝生长。三是水体饵料投放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饵料量少,稚贝生长受限,饵料量过大则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变差。注意及时换水,使水体颜色、透明度以及各项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6]。
3.2 保苗网箱的选择
保苗期间,要根据稚贝生长情况及时更换网箱,结合以往保苗经验,一般更换三次网箱为宜,更换次数过少,随着稚贝生长,网箱中空间相对变小,影响稚贝正常生长和滤食;更换次数过多,在网箱更换期间可能对稚贝造成一定损伤。为了保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第二次和第三次更换网箱,网箱网孔均在18~20目为宜,既不会使稚贝脱出,又能保证良好的水体流动。
3.3 刷苗操作的探索
在稚贝生长到5 mm左右获得商品苗,商品苗出池需要进行刷苗,传统的刷苗方法是采用刷毛进行刷苗,但是刷毛刷苗不仅需要较大的人力并且效率较低,同时容易对稚贝造成损伤。为提高刷苗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和对稚贝的损伤,目前刷苗采用刷苗机,利用水体波动的方式逐渐将稚贝从网片上冲刷下来,有效提高了稚贝的成活率。
3.4 商品贝苗运输
商品苗从网片上刷下之后即可进行运输,进入浅海暂养阶段。传统的商品苗运输利用海水充分浸泡过的海带草或海绵层层铺设于苗袋中间,并且要注意避开气温高的时段,每隔2 h喷洒清洁海水一次,整个操作不宜超过6 h,工作量大,时间受限[7]。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目前商品苗的运输采用塑料包装充氧加冰的方法或低温水充氧方法,而后者应用更加广泛。低温水充氧法采用活鱼水车运输商品苗,水车内配有水柜,水温控制在16 ℃以下,把商品苗装入网袋当中,装袋规格是3 000粒/袋,20袋挂一绳,运输期间不断充氧,此方法不仅可以延长商品苗运输时间,并能够有效提高商品苗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侯晓梅,张福崇,慕永通.河北海湾扇贝产业特征、困境及发展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7,6(35):80-88.
[2] 王春德,刘博,马斌,等.扇贝“青农2号”[J].中国水产,2020(1):94-100.
[3] 王海涛,王世党,王同勇,等.海湾扇贝池塘保苗综合技术[J].科学养鱼,2007(9):22-23.
[4] 姜广亮,丛义周.海湾扇贝虾池保苗实用技术初探[J].齐鲁渔业,1998,15(6):20-21.
[5] 张占丰.如何利用虾池提高海湾扇贝的保苗率[J].河北渔业,2001(4):20-21.
[6] 李国江,任民生,施京香,等.海湾扇贝大规模虾池保苗研究简报[J],齐鲁渔业,2000,17(4):19-20.
[7] 李国江,任民生,马家强,等.海湾扇贝大规模虾池保苗技术[J],中国水产,1999(12):24-37.
Pond seedling preservation technique for “Qingnong No. 2” bay scallop
LIU Jingmei1,XU Chenxi2,ZHANG Zhiyong3,CHEN Xiuling2 ,ZHAO Chunlong4
(1.Qinhuangdao National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s Protection Center,Qinhuangdao 066100,China;2.Qinhuangdao Beidaihe New area 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Qinhuangdao 066100,China;3. Fisheries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00,China;4. Caofeidian District Shilihai Aquafarm,Tangshan 063200,China)
Abstract:In raising of bay scallop Argopecten irradians, seedling preserva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which is the basis for increasing the yield. “Qingnong No. 2” bay scallop is a new variety of bay scallop with fast growth rate and high meat yield. In this paper, pond seedling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was used to cultivate “Qingnong No. 2” bay scallop, and the water quality assurance of seedling preservation, the selection of seedling cage, the operation of seedling brushing and the transportation of commercial seedling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out 300 million seedlings, after about 50 days of pond protection, the average daily growth rate was about 90 μm, the average specification reached 5mm, a total of 60 million commercial seedlings was produced with a survival rate of about 20%.
Key words:pond seedling preservation; Qingnong No. 2; Argopecten irradians
(收稿日期:2023-08-05)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项目, 项目编号202301A117;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海参绿色高效养殖岗位,项目编号HBCT2023220203。
作者简介:刘婧美(1985.08-),女,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工程和水域生态学。E-mail:glliujingmei@163.com。
通讯作者:赵春龙(1968.09-),男,研究员,研究方向:水产增养殖。E-mail:zhaochunlong19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