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渔业经济与地区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 宋欣

山东省渔业经济与地区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0

摘要:为了解山东渔业经济发展情况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1979—2020年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与生产总值的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探讨山东省渔业经济与地区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山东省渔业经济与地区经济存在正向影响关系,两者互为内生变量,渔业经济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系数大于地区经济对渔业经济的影响系数。因此,大力发展山东省渔业经济对于拉动地区经济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渔业经济总产值;生产总值;协整分析;山东省

山东省是渔业大省,渔业经济是构成山东省经济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发展情况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渔业经济总产值是衡量渔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地区经济的最佳指标[1],因此从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出发,探索分析山东省渔业经济与地区经济之间的波动关系,科学研判渔业经济在地区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对促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常年居全国第一,2020年达到4 147.59亿元[2],占全国渔业经济总产值的15.06%,山东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为73 129亿元[3],占全国生产总值的7.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渔业大有可为,渔业对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渔业经济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有:管纯凤等[4]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辽宁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进行预测与分析;岳冬冬等[5]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国家渔业政策与渔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李红艳等[6]基于灰色模型分析我国海洋渔业发展趋势;张萌等[7]通过出口依存度反映广东水产品出口对渔业经济增长的作用;高令梅等[8]通过2015—2019年浙江省主要渔业经济指标分析,发现阻碍浙江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张瑛等[9]利用山东省2001—2018年海洋渔业相关数据,对山东省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综上所述,现有学者主要对渔业经济指标构建、渔业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研究,以理论性阐述和数据统计为主,研究数据年限较短。纵观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几乎没有研究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和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山东渔业在当地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依据1979—2020年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和生产总值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分析山东渔业经济总产值和生产总值的关系,得出渔业经济与当地经济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两者互为内生变量,为政府合理决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山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1现状分析

渔业经济包括渔业、渔业工业和建筑业、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三大类,渔业包括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淡水捕捞和水产苗种五类,渔业工业和建筑业包括水产品加工、渔用机具制造、渔用饲料、渔用药物、建筑业及其他,渔业流通和服务业包括水产流通、水产运输、休闲渔业和其他。渔业经济总产值(Gross output value of fishery economy,简称GVF ),指渔业、渔业工业和建筑业、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三大类产值之和[10]。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1979—202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渔业年鉴[1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12]、中国农业年鉴[13]等资料。

地区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14]。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1979—2020年数据来源于2021年山东统计年鉴[15],具体数据见表1。

山东省GDP和GVF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本文根据数据的变化将它们的发展历程分为初步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见表2),这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16]。

1.1初步发展阶段(GVF和GDP发展阶段重合)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道路。得益于中国宏观环境的影响,1979—1992年山东省GVF和GDP开启了初步发展道路,1979年山东省GVF为3.14亿元,1992年为113.58亿元,增长100亿用了13年的时间;1979年山东省GDP为251.6亿元,1992年为2 196.53亿元,突破2 000亿用了13年时间。

1.2缓慢发展阶段(GVF和GDP发展阶段重合)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改革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后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开始进入稳步推进的阶段,1993—2003年我国经济呈现出缓慢发展阶段。1993—2003年山东省GVF和GDP开启了缓慢发展道路,1994年山东省GVF为236.56亿元,增长100亿用了2年的时间,2003年为1 003.13亿元,增长1 000亿用了24年的时间;1995年山东省GDP为4 953.35亿元,增长2 000亿用了3年时间,2003年为10 903.23亿元,增长10 000亿元用了24年。

1.3快速发展阶段(GVF为2004—2012年,GDP为2004—2016年)

2004年以来,我国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积极进行制度的调整和改良, 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科技成果奖励制度等, 呈现出长期、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 这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奇迹”。这个阶段山东省GVF和GDP开启了快速发展道路,2004年山东省GVF为1 136.6亿元,增长100亿用了1年的时间,2009年为2 130.61亿元,增长1 000亿用了6年的时间;2004年山东省GDP为13 308.08亿元,增长2 000亿用了1年时间,2007年为22 718.06亿元,增长10 000亿用了4年时间。

1.4稳步发展阶段(GVF为2013—2020年,GDP为2017—2020年)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伴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国际前沿技术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技术力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进入一个稳定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山东省GVF和GDP开始了稳步发展道路,GVF年均增长额为100亿元,GDP年均增长额为2 500亿元。

山东省GDP从1979年251.6亿元增长到2020年73 129亿元,2020年GDP是1979年的290.66倍。山东省GVF从1979年314亿元增长到2020年4 147.59亿元,2020年GVF是1979年的1 320.89倍。山东省GVF的增长倍数远大于GDP的增长速度。见图1。

GDP占比指山东省GDP占全国GDP的比重,GVF占比指山东省GVF占全国GVF的比重。GDP占比最低的是1979年,为614%,最高的是2006年,为8.66%。GVF占比最低的是1983年,为9.59%,最高的是2006年,为1917%。见图2。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山东省GVF占比最低点都大于GDP占比最高点,说明山东省GVF对于GDP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探索山东省GVF与GDP的关系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2实证分析

2.1平稳性检验

平稳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直观上,平稳序列是一个围绕其平均值上下波动的曲线。非平稳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随着时间的位移而发生变化。平稳性检验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的前提条件。目前,最常用的平稳性检验有散点图、样本自相关函数和ADF单位根检验三种方式[17]。如果一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经过二次差分后是平稳序列,则该序列二阶单整。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式,利用EViews 9.0软件对GVF和GDP进行平稳性分析,得到各自的单位根检验值,以此判断序列的平稳性。结果如表3所示,GVF和GDP二次差分后为平稳序列,说明GVF和GDP是二阶单整[18]。

2.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其中,假定随机误差项ut和vt之间是不相关的。从表3 GVF和GDP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在滞后长度为2的情况下,原假设“GDP不是引起GVF变动的原因”被拒绝,在滞后长度为3和4的情况下,原假设“GDP不是引起GVF变动的原因” 在1%检验水平上不能被拒绝,5%和10%的检验水平上被拒绝,因此可以认定原假设“GDP不是引起GVF变动的原因”被拒绝,GDP是引起GVF变动的Granger原因。在滞后长度为2,3和4的情况下,原假设“GVF不是引起GDP变动的原因”都被拒绝,因此GVF是引起GDP变动的Granger原因。总之,GDP和GVF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互为内生变量[19]。

2.3协整分析

当变量为非平稳序列时,对其回归可能导致伪回归现象,如现实中多数经济现象都具有长期向上的趋势,直接对其估计往往会出现较好的拟合优度和较高的显著性。为了解决此问题,协整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时间序列分析中[20]。

回归结果表明,自变量生产总值GDP的系数为+0.051 258,因此生产总值对渔业经济总产值产生正向影响,当生产总值增加1%,渔业经济总产值增加0.05%。换句话而言,从1979—2020年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拟合结果表明,生产总值增加有助于提高渔业经济总产值,弹性为0.05,由此说明提高生产总值对于增加渔业经济总产值不是很有弹性。

3结论与建议

经上述研究发现,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与地区生产总值有着紧密的关系。生产总值的增加可以促进渔业经济总产值的提高,当生产总值增加1%,渔业经济总产值增加0.05%,影响程度有限;渔业经济总产值的增加也可以促进生产总值的提高,当渔业经济总产值增加1%,生产总值增加15%,影响程度很高。因此,大力发展渔业经济对于拉动当地经济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山东省政府历来重视渔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渔业经济的稳步增长,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渔民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当把控渔业发展趋势,认清渔业发展方向,为渔业发展保驾护航;企业要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增大技术要素投入,实现科技兴渔,增强渔业发展竞争力,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渔民要响应政府提质增效的政策,保护渔业资源,科学捕捞,绿色养殖,实现渔业绿色发展;科研院所要做好基础科学研究,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为渔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2]。

参考文献:

[1] 李少利.中国GDP数据修订发布制度及其数据修正效应[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

[2]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20-33.

[3] 山东省统计局.202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03-02)[2022-03-10].http://tjj.shandong.gov.cn/art/2022/3/2/art_6196_10294366.html.

[4] 管纯凤,李永化.辽宁省渔业经济总产值集成预测与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6 (11):89-93.

[5] 岳冬冬,吕永辉,夏芸,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渔业政策与渔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9,36(2):88-95.

[6] 李红艳,姜晓东,王颖,等.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我国海洋渔业发展趋势分析[J].渔业信息与战略,2021,34(1):1-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