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森林抚育经营研究

作者: 董从文

森林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高森林质量,可以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满足低碳经济发展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森林抚育不仅是森林经营措施的一种,而且森林抚育采伐会影响林分结构、林分生长、碳储量等。积极探索低碳经济视角下森林抚育经营质量提升的路径,对于促进低碳经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低碳经济主要指通过制度、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经营创新等手段,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降低能耗,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从低碳经济角度分析森林经营与抚育,主要指运用抚育技术、森林经营策略等,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森林蓄积量,促进中幼林生长。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约为24.0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将近世界平均人均的25%,人均森林蓄积量较低,因此,积极提高森林抚育经营质量至关重要。

一、森林抚育经营的价值分析——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

(一)经济价值高

低碳经济理念倡导的发展理念为低消耗、低污染,其提倡发展的过程中,立足未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森林抚育经营。低碳经济中的可持续、低消耗理念均满足森林抚育经营的目标,有利于森林长远发展,还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森林抚育经营中强调根据林木成长的具体情况,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抚育经营措施,促进林木品质提升,加速林木成林使得人造林木可以提前使用。进行森林抚育与经营需要付出时间成本、人力、物力等,林木成材时间缩短,则可以减少抚育与经营成本,提高森林经济收益。高效的森林抚育与经营措施,可以促进林木成长,改善森林生态,实现间接经济效益提升。例如,优质的林木应用于装修、建筑等领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社会价值高

低碳经济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保并行,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开展森林抚育与经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民众身心愉悦,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森林抚育经营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打造更利于民众居住的环境,促进民众生活品质提高。森林是人们疗养的理想场所,借助森林开展旅游业,陶冶情操,缓解人们工作与生活的疲惫。森林抚育与经营是劳动密集型作业方式,大量的劳动力可支撑相关工作的开展。森林抚育经营面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三)生态价值高

森林抚育与经营在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价值更加突出。为了满足低碳经济理念要求,森林抚育和经营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森林经营与抚育为低碳经济理念的落实创造了条件。森林属于自然碳储库,固碳能力、吸碳能力强,高质量的森林抚育与经营策略运用,持续提升森林固碳、吸碳能力,加大森林改善生态的力度。森林抚育与经营,可以利用林木疏密程度调整、改善林分结构,优化森林中各种林木的生长,间接或者直接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森林面积的扩大,可以提升我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碳汇能力,改善空气质量。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森林抚育与经营技术分析

(一)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森林抚育技术

森林抚育需要根据林分具体情况,包括树种、立地条件、林木发育阶段等。不同林分类型、自然条件选择的抚育方式不同。常用的抚育作业模式包括保护性抚育、封山育林、优势林木单株选择性采伐、带状间伐作业、径级和群团状选择性采伐、同龄林抚育采伐、镶嵌式小面积皆伐作业等。幼龄林、疏林林、次生林初期,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可以选择保护性抚育、封山育林模式;天然次生林、低山丘陵混交中龄林,具备较好的施工作业条件,可选择径级和群团状选择性采伐、异龄林择伐作业;以生态环境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混交公益林,生态环境稳定,抚育模式选择低强度目标树单株选择性采伐抚育;兼顾木材生产的近成熟林,立地条件良好,选择镶嵌式小面积皆伐作业模式。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森林经营技术

1.人工落叶松纯林经营。人工落叶松纯林经营的目标是提高全林生长量,培育40 cm以上的落叶松大径材,提高中间收益,优势树种为落叶松。该类森林经营的技术要点如下:一是林地监测。根据林地情况,确定监测方法,如观察坡上、坡中、坡下的林地情况,持续监测森林经营效果。二是主林层确定。观察落叶松林木情况,选择冠形较丰满、树木干形较通直、无损伤与虫害且生长优势良好的林木,使用红色胶带进行标识,确保作为林分骨架形成和基本蓄积量的主林层。在优势主林层确定时,兼顾多样性原则,选择的主林层林木除长势良好、实生外,还可适当选择其他价值高的阔叶树种作为主林层林木。主林层林木的密度每公顷控制在120~150株。主林层林木之间要相隔一定距离,相邻两株林木以距离8.5 m为宜。三是主林层林木修枝管理。主林层林木进行修枝管理时,修枝高度保持在树高的1/3左右,最多不得超过树高的1/2,不可将树皮撕破,以修枝创口面积最小为原则。四是均质疏伐。落叶松纯林经营期间,对干扰林木进行伐除,并根据主林层林木生长情况,进行均质疏伐,提高林分生长量,确保主林层林木可以优质生长。林分密度大、坡度大或者采伐存在严重水土流失的林块,采用环剥方式,并避免一次性过多疏伐,以多次弱度疏伐为主要疏伐方式。五是珍贵阔叶树种的保护。对落叶松纯林经营期间,进行珍贵阔叶树培育,确保珍贵阔叶树可以天然更新。为确保珍贵阔叶树可以自然更新,适当进行人工干预,必要时进行人工补植。树种可根据落叶松特点选择,如选择核桃楸等。珍贵阔叶树种补植选择“品”字形栽植,顺山坡方向进行栽种。六是主林层更新。在天然更新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干预,待主林层采伐后,林下更新,培育二代林。

2.天然林木经营。除了人工林经营,还需要做好天然林木的经营管理。以天然油松纯林为例,经营技术要点如下:一是重点经营林木选择。用红色胶带在林木1.5 m位置缠绕标记重点经营的油松林木,为提高树种多样性,同时保护高价值阔叶树。控制重点经营林木的密度,每公顷以120~150株为宜。重点经营林木确定后,持续经营管理,促进林木健康成长。二是修枝作业。观察天然油松林木生长情况,开展修枝处理,修枝范围在树高的1/3~1/2,修枝操作时不可将树皮撕破,以创口面积最小为修枝操作原则。三是珍贵阔叶树种的保护。同人工落叶松纯林经营该项措施。四是人工促进更新,辅助天然更新。

3.混交林经营。森林经营中,经常会遇到多种林木混交情况,要针对林木混交具体情况采取经营管理。以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为例,分析混交林经营技术要点:一是持续监测经营效果。采用遥感技术、摄影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分析技术等,对管理区域内的混交林林木进行持续监测,评估混交林经营效果。二是优势林木确定。选择冠幅完满、干形通直、生长活力强的白桦、落叶松为优势林木,优势林木的密度每公顷控制为120~150株。相邻两棵林木之间距离控制在8.5 m左右,并对区域内珍贵阔叶树种进行经营。三是优势林木修枝作业。修枝作业技术要点同人工落叶松纯林经营。四是干扰树伐除。白桦和落叶松混交时,对培育价值高的林木进行保留,无论落叶松还是白桦任意一种林木长势弱的则进行伐除,保留长势强的林木。针对白桦群团,则采取均质疏伐,促进优势林木的生长。珍贵阔叶树种的保护、人工促进更新、辅助天然更新同上。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提升森林抚育经营质量的路径分析

(一)完善森林抚育经营保障机制

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开展期间,要积极采取先进技术、完善抚育补贴机制,加大森林抚育经营工作保障力度,提高低碳经济背景下森林抚育经营质量。

1.积极采取先进技术。森林抚育技术的重点在抚育间伐,森林间伐采取的措施不同,则抚育效果有所差异。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森林间伐工作时,可充分运用互联网、计算机、遥感等技术,综合分析森林所在地块具体情况。例如,运用遥感技术,测绘森林所在地块,掌握森林各种林木分布情况、植被覆盖情况、病虫害情况,当发现虫害时,立即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接收到虫害预警后,根据遥感测绘获得信息,分析虫害范围、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虫害的方法,保障林木健康成长。

2.完善森林抚育补贴机制。森林抚育经营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通过森林抚育补贴,可以调动经营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森林抚育经营工作顺利进行。在补贴机制完善方面,除了必要的经济补助,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延伸补贴范围,满足工作人员生活中物质与精神需求,全方位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3.建立并完善森林抚育档案。根据森林抚育情况,构建森林抚育档案,详细记录各森林抚育情况,包括林木类型、林木种植时间、林木栽培技术要点、防病虫害方法等信息。根据当前森林抚育要求,可采取数字化档案,构建森林抚育信息库,实现森林抚育信息化管理。森林抚育技术人员根据各项抚育工作完成情况,实时更新森林抚育档案,丰富森林抚育信息。

4.强化森林抚育监督机制。在原有森林抚育监督机制上,总结优秀经验,结合当前森林抚育工作开展现状,完善森林抚育监督机制。如明确奖惩措施,针对森林抚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技术人员予以针对性培训、警告等,确保森林抚育工作高质量开展。成立森林抚育工作巡查小组,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检查,确保各项森林抚育工作规范开展。

(二)林木抚育间伐强度科学控制

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需要始终围绕碳汇内容开展,促进森林碳汇能力不断提高。在提升森林碳汇能力的过程中,林业相关部门、林场经营主体需要结合森林抚育实际情况,控制间伐强度。

1.优等地块进行大径木材培养,适度间伐。森林抚育管理期间,根据地块条件分析,立地条件良好的区域,优先选择大径级木材,每年将死亡的林木清除,根据林木成长情况,适当间伐,确保优势林木密度每公顷以120~150株为宜。林木长势良好的优等林地,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增加森林碳汇量。

2.中龄林木间伐强度控制。中龄林木间伐强度是控制的重点,若间伐过弱,则不利于林木成长;如间伐过强,则减少森林碳汇量。工作人员强化林木成长监测,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建立林木档案,记录林木成长情况、林木病虫害情况等信息,综合分析各项数据,确定最终间伐强度。

3.分批次间伐。森林抚育期间,观察林木长势情况,避免一次性间伐强度过大问题,采取分批次间伐措施。全面收集待间伐森林信息,制订间伐计划,分三次或者多次间伐。首次间伐达到目标间伐量的70%~80%,后续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进行二次间伐、三次间伐等。

(三)构建高素质森林抚育经营团队

工作人员是森林抚育经营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高素质森林抚育经营人才可以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因此,在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开展期间,需要培养及组建高素质森林抚育经营团队。

1.完善岗位考核制度。相关单位根据森林抚育经营工作需求,完善岗位考核机制,遵循能者上原则,保证各岗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明确具体晋升要求,让工作人员熟知晋升条件,规范工作人员各项工作开展。同时,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对日常森林抚育经营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予以奖励,调动职工工作主动性。

2.把控招聘。相关单位可以加大对招聘的管理力度,优先聘请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从人才引进角度,提高森林抚育经营质量。在招聘把控方面,设置招聘测试,明确人才要求,符合要求的招聘者入职后进行系统培训。

3.组织丰富多样的技术交流活动。相关单位可定期组织技术交流活动,为工作人员之间交流经验提供平台。结合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开展现状,组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交流活动。例如,以省为单位,每年组织森林抚育经营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针对获奖者给予荣誉称号、奖金等鼓励。技术交流活动举办过程中,可充分响应国家号召,将交流活动的优秀成果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分享,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促进森林抚育技术全社会层面交流,加快优秀技术推广。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完善森林抚育经营信息平台,动态更新森林抚育经营新技术、新理念相关信息,实现森林抚育经营信息共享。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构建局域网络还是全球网络,以满足森林抚育技术、森林抚育信息共享需求。

(四)提高森林抚育经营的重视程度

相关部门需要增强对森林经营的重视程度,为森林抚育与经营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1.政府加强重视。政府可以结合我国森林抚育经营事业发展现状,完善财政补贴、法律法规等,予以森林抚育经营事业强力支持。例如,在财政补贴方面,可建立专门的碳汇补偿基金,对符合相关要求的林场经营主体给予补贴,形成良好的森林抚育经营氛围,推动森林抚育工作高效开展。

2.增强林场经营主体对森林抚育的重视。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抖音及快手短视频等方式,向林场经营主体宣传低碳经济、森林抚育相关知识,提高林场经营主体对森林抚育的重视程度。森林抚育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宣传中,可积极运用现代化短视频平台,利用抖音账号、快手账号等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增强林场经营主体的森林抚育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且低碳经济与森林抚育经营高度契合。低碳经济背景下森林抚育经营经济价值高、社会价值高、生态价值高,探索有效森林抚育经营措施十分必要。在低碳经济视角下,为提高森林抚育经营质量,可采取完善森林抚育经营保障机制、科学控制林木抚育间伐强度、构建高素质森林抚育经营团队等途径,全面提高森林抚育质量、低碳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 董从文(1992—),男,山西河津人,本科,主要从事林业培育经营工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