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蜜柚主要种植区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 刘军根 徐溪 曾宪武 罗娇 曾峤 汪小平
摘 要:在吉安蜜柚主要种植区采取50个土壤样品,测定其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对蜜柚土壤交换性钙、镁区域分布特征,土壤交换性钙镁与土壤类型、土壤pH值、有机质等的相关性以及钙镁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区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布不均衡,交换性钙平均含量为1045毫克/千克,54%的果园土壤交换性钙表现为缺乏;交换性镁平均含量为84毫克/千克,70%的果园土壤交换性镁表现为缺乏。交换性钙、镁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特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果园中水稻土交换性钙、镁含量均较高,而其他类型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普遍较低。交换性钙、镁含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两者与有机质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超过一半的果园土壤的钙镁比失调,不利于高品质蜜柚的生产。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随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吉安蜜柚;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
钙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也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元素,在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渗透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1]。土壤中钙、镁含量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的交换性钙和镁含量,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2]。土壤交换性钙、镁是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重要组分,土壤CEC是衡量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重要指标,土壤CEC输出与投入的不平衡是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3]。有研究表明,土壤矿质元素供应能力不仅与元素自身在土壤中的含量有关,还与土壤中各元素间的协调性、拮抗性有关[4]。笔者在本研究中对吉安蜜柚主要种植区(图1)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进行测定,对了解蜜柚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布特征有着一定的学术价值;还将探寻影响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特性、土壤pH值,同时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随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两者也具有一定的关系,是评价果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水平、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之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江中游,地处北纬25°28'—27°57',东经113°46'—115°56',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蜜柚的种植,而且吉安大部分地区土壤偏弱酸性,是非常适宜种植蜜柚的土壤环境;吉安蜜柚有吉水县、泰和县、安福县、永新县、遂川县、万安县、吉安县、吉州区、青原区共9个主要种植区域,其中吉水县、万安县、安福县、泰和县等几个县种植总面积较大;在这9个主要种植区域,选择50个典型代表的果园进行了土壤取样。
1.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按“Z”形方法,每个果园选10~15株土壤采样树。在离树干30厘米左右的距离处确定1~2个土壤采样点,在采样点上挖一个深40厘米左右的土壤剖面,在剖面上均匀取土壤约200克,剔除大的根系和砾石等杂物,每个土壤样品由15~20个采样点采集的土壤混合成一个土壤样品,采用四分法,取土壤约500克[5]。采集好的土壤样品再进行自然风干、研磨、过2毫米筛等处理。
1.3 样品检测方法
土壤中交换性钙、镁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pH值的测定采用电位测定法;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这些样品测试方法已得到广泛使用,其可靠性均可通过国家标准土壤物质的测定进行质量控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蜜柚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交换性钙、镁含量及钙镁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将吉安蜜柚园主要种植区50个土壤样品的pH值进行分类统计,如表1所示。吉安蜜柚园土壤pH值变化幅度在4.84~7.07,全市蜜柚园土壤pH值平均值为5.91,说明大部分蜜柚园是适宜种植蜜柚的弱酸性土壤,是比较适合种植蜜柚果树的土壤酸碱性。将吉安蜜柚主要种植区采集的50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吉安蜜柚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幅度在3.3~26.4克/千克,全市来看,有机质含量适宜的样品数占36%,而有机质含量偏低的样品数占全部样品数的64%,吉安蜜柚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水平偏低。参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将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等级划分为6个等级(如表3所示),分别为极低、低、适宜、较高、高、极高[6]。表4结果显示,土壤交换性钙平均含量为1045毫克/千克,变异系数为109.2%,属强变异,说明果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布范围大。全市仅有16%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适宜范围内,有54%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低于这个范围,其中极低的占38%,低含量的占16%,表明果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整体严重缺乏;同时也有30%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达到了高和极高的水平。整体来看,蜜柚园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布差异较大。交换性镁平均值为84毫克/千克,变异系数为73%,属中等变异。仅有22%的样品交换性镁含量在适宜范围内;而78%的样品镁含量偏低或者偏高,其中极缺的占比42%,低含量的占比28%,表明蜜柚园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总体缺乏。由表4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交换性钙镁比平均值为11.98,变异系数为65.19%,属中等变异。有8%的土壤样品钙镁比小于5,有54%的土壤样品钙镁比大于10,只有46%的土样钙镁比处于适宜范围。超过一半的果园土壤的钙镁比失调,不利于高品质蜜柚的生产。
2.2 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与pH的相关性分析
交换性钙、镁含量与pH值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蜜柚土壤交换性钙含量随 pH值升高而升高(图2),二者回归方程为:y=1 261.5x-6 405.9,R2=0.158 9,交换性钙含量与pH值的正相关系数r为0.399。蜜柚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随 pH值升高而升高(图3),二者回归方程为:y=43.241x-171.39,R2=0.064 7,交换性镁含量与pH值的相关系数r为0.254。表明交换性钙、镁含量随着土壤pH值升高而增大。
2.3 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土壤交换性钙随有机质含量升高呈下降趋势(图4),二者回归方程为:
y = -29.357x + 1 423.9,R2 = 0.026 1。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随有机质含量升高而降低(图5),二者回归方程为:y = -0.857 2x + 95.075,R2 = 0.007 7。由方差分析得出,交换性钙(F=0.996,F crit=1.607)和镁含量 (F=0.965,F crit=1.663)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由此得出交换性钙、镁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2.4 蜜柚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相关性分析
对蜜柚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图6)表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随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升高而升高,二者回归方程为:y=0.035 7x+46.717,R2=0.44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 0.664,p<0.05)。
2.5 蜜柚园交换性钙、镁含量与土壤类型变化的统计分析
吉安蜜柚主要种植区以沙质土为主,还有水稻土、沙质土、紫色土、黄壤土等,按照土壤类型分类,计算其交换性钙、镁含量平均值(图7、图8)。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随着不同类型土壤也表现出差异,其中交换性钙、镁含量平均值均以水稻土最高,分别为1 996.63毫克/千克、124 毫克/千克;沙质土和水稻土交换性钙含量也较高,分别为1 051.05毫克/千克、1 048.96毫克/千克;红壤土、黄壤土交换性钙、镁含量平均值都较低。
3 讨论与结论
(1)不同蜜柚种植区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布不均衡,从整体情况来看,土壤交换性钙含量缺乏,交换性镁含量极度缺乏。吉安蜜柚园土壤pH平均值为5.9左右,在这种酸性土壤环境下导致钙、镁离子的加速迁移流失[7-8]。另外在研究土壤钙镁比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大部分果园钙镁比失调,不利于高品质蜜柚的生产,可以在蜜柚生长过程中施石灰、过磷酸钙等,改变土壤缺钙、缺镁的现状,调节钙镁比,进而改善蜜柚品质。
(2)不同土壤类型交换性钙镁含量有差异。水稻土交换性钙、镁含量普遍较高,主要是水稻土经过多年的耕种、施肥等,使得土壤肥力增大。而红壤土和黄壤土交换性钙含量较低,所以要加强对红壤土和黄壤土等的钙、镁肥力的提升。
(3)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与pH值呈正相关。这与曹胜等[9]研究得出的土壤pH值与交换性钙含量为正相关及与交换性镁含量为负相关的结论一致;可以通过监控土壤pH值适当调整土壤中有效性钙、镁含量。可以通过施用石灰等措施,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改善土壤交换性钙、镁缺乏的情况。土壤交换性钙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两者的协调性。
(4)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虽然通过研究发现交换性钙、镁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但是在蜜柚种植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对有机肥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 田咏梅,向剑明,田明慧,等.湘西植烟土壤交换性钙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9):72-74.
[2] 刘坤,周冀衡,李强,等.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烟叶钙镁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7,30(9):2065-2070.
[3] ZHANG Y T, HE X H, LIANG H, et al. Long-term tobacco plantation induces soil acidification and soil base cation los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6,23(6):5442-5450.
[4] 鲁如坤.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281-306.
[5] 范玉兰,薛珺,梁梅青,等.赣南脐橙果园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4,41(4):18-20.
[6]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7] 黄云志,杨拥,刘光锐,等.昭通市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特征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21,34(8):1675-1681.
[8] 李强,闫晨兵,田明慧,等.湘西植烟土壤pH时空变异及其主要驱动因素[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25(10):1743-1751.
[9] 曹胜,欧阳梦云,周卫军,等.湖南省柑橘园土壤pH和主要养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0(1):31-38.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9942)。
作者简介:刘军根(1985年—),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化学基础研究。E-mail:30703219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