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年份富士苹果典型叶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 王义伟 王文梅 庄夕江 王巍 杨晶 王厚臣

山东烟台、潍坊等地近两年降雨量偏多,晚熟富士苹果叶部和果实病害频发,尤其是褐斑病和炭疽病、轮纹病更为严重,且有扩展蔓延趋势。轻者当年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重者在苹果果实进入二次膨大期以前,就出现严重的大面积落果、落叶的现象,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有的果园同时出现当年二次开花,严重影响来年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削弱树势,甚至造成树体死亡。作者根据2020年和2021年烟台和潍坊地区富士苹果褐斑病、炭疽病和轮纹病等典型叶果病害的发生情况,依据发病规律,分析严重发病的原因,提出多雨年份防控方案。

1发病症状及规律

1.1褐斑病

山东苹果产区,叶部病害褐斑病的周年流行动态划分为4个时期:①5—6月初侵染期;②7—8月上旬为病原菌累积期;③8月中旬至9月底病害流行期;④10—11月病原菌越冬预备期。

苹果褐斑病一般危害苹果树冠下部或内膛生长20天以上的叶片,叶片病斑初期为褐色小点,以后多发展成同心呈轮纹型病斑、针芒型病斑和混合型病斑。这3种类型病斑,后期都变黄,但叶斑周围仍保持绿色,病叶早期脱落。

苹果褐斑病菌主要在落地的病叶上越冬,次年春季苹果开花后,叶面湿润或结露时,褐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并进行初次侵染。初侵染病斑经10~60天的潜育期开始发病,并不断进行再侵染。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和气温在22℃左右的条件下,产生病菌孢子进行再侵染和发病的时间加快。青岛农业大学李保华教授认为,一般年份越冬病菌在次年春天苹果开花后10~20天、当地表温度超过15℃时,遇到能使落地病叶湿润36小时以上的降雨,病菌子囊盘便陆续发育成熟,子囊孢子遇雨随气流传播,侵染苹果叶片。当气温5~30℃时,叶面持续湿润或结露5小时以上,分生孢子完成侵染过程,导致叶片发病。气温超过30℃,不利于褐斑病菌的产孢和分生孢子的萌发与侵染。褐斑病病害的发生与降雨和温度关系密切,春雨早、夏季多雨高温时,该病大发生。冬季温暖潮湿,病落叶上子囊盘形成,春雨早、雨量大,夏季阴雨连绵以及秋雨较多的年份,发病早且重;反之病害发生晚而轻(图1)。

多雨年份富士苹果典型叶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0

1.2炭疽病

炭疽病危害果实,开始发病时,果面先出现红色小点,逐渐变成红褐色,呈圆形,果实表面凹陷,呈轮纹状排列。病斑扩展至1~2厘米时,变成黑色小点在果皮外呈轮纹状排列。高温多湿天气,病斑扩展很快,甚至达到果面的1/3~1/2,病情严重,出现腐烂落果。也有的病果失水干缩成黑色僵果,或脱落或留在树上。病菌在病果及枝条等部位越冬,5月份借雨水及昆虫传播,直接穿过表皮或通过皮孔、伤口侵入幼果。温湿度适宜,病原菌反复侵染多次,甚至到采收期。高温多湿天气病情严重,温度接近30℃,相对湿度80%以上,侵染和发病加快,进入发病高峰(图2)。

1.3轮纹病

轮纹病危害果实,开始发病时,果实皮下形成褐色或黄褐色小斑点,多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果肉变浅褐色湿腐,果形不变。

轮纹病菌不但危害果实(图3),还危害枝干成瘤状突起,并在被危害的枝干病瘤内越冬。来年4—6月份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扩散,成为初次侵染。果实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均可被侵染,多以幼果期侵染为主。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75%,或连续降雨,雨量达到10毫米以上时,发病严重。这两年在苹果第二次果实膨大期,即高温多湿的7—8月份和10月份前后发病较多。

2严重发病的原因

2.1多雨

2020年和2021年的降雨偏早和偏多,导致褐斑病、炭疽病和轮纹病的发生提前,6—7月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加速了侵染和发病。2020年和2021年的罕见连续阴雨天气,加重病原菌的侵染,出现叶片和果实发病严重(图4、图5),很多果园9月份出现严重落叶、落果现象。

2.2防治不当

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叶果病害的严重发生,除了因为多雨天气外,果农的不当作为,也是叶果病害大发生的原因之一。病虫害防治未能按病害实际发生情况,采取因天制宜、因地制宜的科学防治措施,仍按少雨年份的传统方案进行打药防治,天灾加人祸,苹果得病,果农遭殃。

2.3栽培管理不当

栽培管理不当,树势衰弱,抗逆性下降,病害加重。老园栽植过密,整形修剪不合理,导致通风透光不良。(1)留果过多,负载量过大;(2)环割环剥严重,造成人为伤害;(3)果园长期施用化肥,不注重施用有机肥,导致土壤酸化、土壤板结严重、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呈现亚健康状态:这些都是果树病害加重的原因。这两年的多雨,使土壤透气性更差,果树根系发育严重不良,毛细根寿命大大降低,根系吸收能力差,果树之健康更是无从谈起。

3防控建议

3.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加强土肥水管理,强化果树秋施基肥,重施有机肥和菌肥,合理搭配氮磷钾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看树定果,合理负载。合理修剪,理顺果树的光路和风路,改良树体生长环境。增强树势,强身健体,提高果树抗病能力。

3.2农业防治

果树落叶后,仔细清扫病落叶,进行深埋或烧毁,清理病源。春天土壤化冻后至果树发芽前,地面撒施一遍石灰粉,调节土壤酸碱度,同时灭杀地面落叶中残留的越冬病原菌。

3.3化学防治

多雨年份富士苹果典型叶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

早春打好干枝药。观察果园,在约1/5芽子刚刚开始膨大发白、即将萌发开绽的时候,也就是越冬潜藏病害的苏醒期,喷施1000倍的25%丙环唑乳油+2000倍的75%十三吗啉乳油混合液或者单独施用常规的5波美度石硫合剂打干枝,对褐斑病、炭疽病和轮纹病是一次非常有效的防治,也是对病害在源头上的一次有效灭杀。打好干枝药,能够有效地降低病源基数,为全年防治打好基础。在打干枝药时,一定要狠狠地打,一亩地200千克水,打到“湿、透、流”为标准。最好同时对附近的枯草、枯枝,也要打。

花前药承担着保叶、保花及后期保果的重要任务,大铃铛花期,喷施4000倍的40%腈菌唑悬浮剂。

多雨年份富士苹果典型叶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2 多雨年份富士苹果典型叶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3

落花后至套袋前要打好3遍药,特别是5月份若遇3次以上超过10毫米的降雨时,一定要喷施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丙环唑等三唑类的药剂,防治褐斑病、轮纹病和炭疽病。套袋后6月中旬雨季前和7月中旬降雨前,各喷施一次现配的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1∶2∶200),持效期长、黏附性强。雨水多时可增加石灰的用量,配比为酸硫铜∶生石灰∶水=1∶2~2.5∶200~260。6—7月份喷施波尔多液后,若遇7个以上降雨日,雨量超过30毫米,于7月上中旬增加一次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甲基硫菌灵(或乙磷铝)。8月上中旬,降雨之前喷布一次三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或乙磷铝)。8月初褐斑病发生率超过3%或雨水多时,要连续喷施2遍杀菌药。若再遇连续5个以上降雨日,8月份需再增加一次用药,选用一种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丙环唑等)+甲基硫菌灵(或乙磷铝)。为提高防治效果,同一种药剂最多连续施用2次。

2021年降雨比2020年还要多,2021年进入10月后,阴雨不断,建议这样的多雨年份,秋冬季最好增加一遍清园药,对树体和地面病原菌进行一次大扫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