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地方芋资源的鉴定比较与推广潜力分析

作者: 苏彩霞 栾春荣 张旭 朱展飞 洪斌 李美云

泰州地方芋资源的鉴定比较与推广潜力分析0

摘要 通过对泰州地方芋资源的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芋资源丰富,农艺性状、品质与抗性、产量表现等各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从综合性状看,虽然各品种均有一定的缺点,但香荷芋、黄荷芋、香沙芋、龙香芋等品种整体表现较好,值得推广应用。为此,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泰州芋头特色,应在保存优质资源的同时,开展芋育种研究,通过改良或引种杂交等方法,加强不同种群间的优势互补,克服制约其发展的显著缺陷,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芋头新品种,以进一步促进泰州芋头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芋资源;泰州;鉴定比较;推广潜力

中图分类号 S 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4-003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4.0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dentification Comparison and Promotion Potential Analysis of Local Taro Resources in Taizhou

SU Cai xia,LUAN Chun rong,ZHANG  Xu  et al

(Taix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Jiangsu Provence,Taixing, Jiangsu  225433)

Abstract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local taro resources in Taizho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ion was rich in taro resource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and resistance, and yield performa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traits, although each variety had certain shortcomings, varieties such as fragrant lotus taro, yellow lotus taro, fragrant sand taro, and dragon fragrant taro performed well overall and were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further inherit and promo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izhou taro, agricultural researchers should carry out taro breeding research while preserving high quality resources.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improvement or introduction and hybridization, 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between different populations, overcome significant deficiencies that restrict their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 more high yield, high quality, and stress resistant new taro varieties that meet market demand,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aizhou taro industry.

Key words Taro resources;Taizhou;Identification comparison;Promotion potential

基金项目 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专项;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作者简介 苏彩霞(1974—),女,江苏泰兴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小杂粮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研究。*通信作者,推广研究员,从事旱杂粮作物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2-27;修回日期 2024-04-15

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又称芋魁、青芋、土芝、毛芋,俗称“芋艿”,是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1-4,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被称为“第五大根茎作物”,具有重要的食疗和医疗价值5-6。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有53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芋头,以非洲和亚洲栽培面积最大。在亚洲,中国种植面积位居前列,常年稳定在90万hm2 以上,其中,以珠江流域及台湾地区种植较多,长江流域次之7-8

泰州是长江中下游芋头的主产区之一9,常年种植面积6 670 hm2,约占江苏省芋头种植面积的50%[10。当地丰富的芋资源材料,曾享誉上海、苏南各市场。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资源材料种植面积萎缩,甚至面临消失的风险。为进一步优化芋头种植品种,保存优异种质,评估其推广潜力,笔者对本地的芋资源材料进行了鉴定,以期为江苏特色高效优质芋头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共6份(含对照),均来自泰州各地方农家种,曾经在当地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并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面积(表1)。

1.2 试验设计

1.2.1 小区设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6个品种作为处理,小区长5 m,宽3 m,面积为15 m2, 每小区4垄,每垄种植2行,行距60 cm,株距30 cm,3次重复,四周设1 m的保护行。

1.2.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江苏省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土质砂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前茬山芋收获后的冬闲田,冬前耕翻晒垡。3月10日施45 000 kg/hm2有机肥和600 kg/hm2复合肥作基肥,全田撒施后耕翻耙平,作畦。3月14日播种,5月2日定植。6月10日施4 500 kg/hm2油菜籽壳于芋头小区行间,7月2日、7月25日、8月10日分别进行人工除草,同时去边荷,培土。

1.2.3 气候情况及对芋头生长的影响。播种至出苗期,高低温起伏大,变化不定,部分品种出苗较慢;苗期气温正常,田间生长良好;发棵期,6月20—30日,本地发生连续特大暴雨,由于采取紧急排水措施,试验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膨大期,9月12—17日、9月19日,连续性暴雨,致部分茎秆倒伏;收获期整体气温偏高,收获后及时晒干,贮藏。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SPSS 16.0和DP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方差分析;产量测定以成熟期各小区子孙芋实际产量进行测定。口感品尝打分标准参照殷剑美等11《芋头食味品质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

各品种均于3月14日播种,出苗最早的是黄荷芋,4月22日出苗,比对照香荷芋早12 d;其次是香沙芋,4月25日出苗;最晚的是紫荷芋,5月6日才出苗。谢荷最早的是黄荷芋,其全生育期也最短,为171 d;白荷芋、龙香芋、香荷芋谢荷晚,全生育期也较长,达178 d。生长势方面,除紫荷芋和香荷芋表现中外,其余各品种的生长势表现强。

叶形方面,白荷芋、龙香芋、黄荷芋为卵形叶,紫荷芋、香沙芋、香荷芋为心形叶;黄荷芋的叶色为浅绿色,其他5个品种为绿色;6个品种的株高在124.1~141.5 cm,最高的是香沙芋,达141.5 cm;最矮的是紫荷芋,只有124.1 cm。6个品种的叶长相差不大,叶宽在38.2~47.2 cm,叶柄最长的是白荷芋,达77.2 cm;最短的是紫荷芋和香荷芋,均为60.8 cm。叶柄基部有绿色(白荷芋、黄荷芋)、深绿色(龙香芋、香沙芋、香荷芋)和紫红色(紫荷芋)。叶柄顶部除香荷芋为深紫外,其余均为紫红色。叶背脉色也有差异,有淡绿色、先淡绿后带紫红色、紫红色3种。在开花习性方面,白荷芋、龙香芋、紫荷芋、黄荷芋在生育期内未见开花,香沙芋、香荷芋则均能开花(表2)。

6个品种的单株母芋重量变化幅度较大,在420~1 180 g,最轻的香荷芋为420 g,最重的是白荷芋1 180 g;单株子孙芋总重量同样变幅较大,为600~1 400 g,最轻的为紫荷芋,最重的是白荷芋;单株子孙芋总数为9.00~21.33个,最少的是紫荷芋,最多的是香沙芋;单个子孙芋重在34.14~66.67 g,以白荷芋最轻,紫荷芋最重。子芋横径差异不大,但纵径变幅较大,为5.3~8.6 cm,最大的是白荷芋,最小的是黄荷芋。6个品种子芋形状各异,有圆形、椭圆形、长卵形、倒圆锥形;芽色有白、红、粉3种,子芋肉色除龙香芋为粉色外,其余均为白色(表3)。

2.2 品质及抗性表现

从表4可以看出,食味品质综合得分较高的是香沙芋和香荷芋,分别为92.9和91.8分,其次为龙香芋、黄荷芋、紫荷芋,依次为89.7、88.3、87.0分,最低的是白荷芋,硬度差,口感很差。在抗性方面,6个品种虽然均对病毒病表现出高抗,但在对芋生长和产量影响最大的疫病抗性方面表现不一:白荷芋和紫荷芋表现均为抗,黄荷芋表现为中抗,龙香芋、香沙芋表现为感,香荷芋表现为高感。抗虫性方面,龙香芋和紫荷芋表现为高抗,其他4个品种表现为抗或中抗;而抗倒性方面,龙香芋和紫荷芋则表现为倒伏严重,抗倒性差,其他4个品种表现一般,抗倒性中(表5)。

2.3 产量表现

从表6、7可以看出,各品种子孙芋产量为15 113.55~30 101.70 kg/hm2,白荷芋和黄荷芋产量较高,分别为30 101.70和28 947.75 kg/hm2,分别比对照香荷芋增产17.43%和12.93%,达极显著差异;其他3个品种比对照减产,其中紫荷芋减幅最大,达41.04%,呈极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F=797.54>F 0.05=3.33,F=797.54>F 0.01=5.64,故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讨论

3.1 泰州地方芋资源丰富

该试验通过对泰州地方芋资源的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芋资源丰富,农艺性状、品质与抗性、产量表现等各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白荷芋母芋、子芋产量均高,抗病性强,但口感品质较差;龙香芋是少有的魁子兼用型芋,口感中等以上,但感疫病;紫荷芋虽然结芋力弱,但子孙芋较大,抗病抗虫性均较强;香沙芋、香荷芋子孙芋多,结芋力强,稳产,优质,但对疫病的抗性较差;黄荷芋熟性早,生长势强,结芋力中上,但口感偏软糯,适合中老年和肠胃不太好的人群食用。笔者以为,这也是这些资源之所以会得以长期保存和发展至今的原因。

3.2 推广潜力分析 从该试验的综合性状看,香荷芋、黄荷芋、香沙芋、龙香芋等品种整体表现较好,尤其是香荷芋、香沙芋更值得推广应用。据了解,龙香芋的种植面积约占兴化市的90%,紫荷芋的种植面积约占姜堰区的20%,香沙芋的种植面积约占靖江市的95%,黄荷芋的种植面积约占泰兴市的20%,香荷芋的种植面积约占泰兴市的80%,这与该试验的结果大体一致。

泰州的芋头种植历史已超过800年,虽然目前这些品种在该地区有一定的种植面积(白荷芋目前几乎已濒临灭绝),但在泰州以外的推广种植目前几乎未见报道,因此,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泰州芋头特色,农业科研人员应在保存优质资源的同时,开展芋育种研究,通过改良或引种杂交等方法,加强不同种群间的优势互补,克服制约其发展的显著缺陷,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芋头新品种,以进一步促进泰州芋头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继英,田子罡,徐美娟,等.我国芋头资源分布和饲用情况[J].当代畜牧,2018(33):22-26.

[2] 郭巨先,尹艳,唐康,等.芋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2021,48(9):81-90.

[3] 黄新芳,柯卫东,刘义满,等.芋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研究[J].长江蔬菜,2013(18):85-91.

[4] 韩笑,张东旭,王磊,等.芋头的营养成分及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果菜,2018,38(3):9-13.

[5] 戴艳丽,吴湖龙,杨柳依,等.我国芋头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22):9-12.

[6] 吴薇,常庆涛,王安.中国芋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4):4-7.

[7] 向华,吴曼,胡志山,等.世界芋头生产布局与贸易格局分析[J].世界农业,2018(10) :144-150.

[8] 常蕾,汪翔.世界芋头产业发展现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9(2):57-59.

[9] 孙卉,王安,常庆涛,等.芋头新品种“泰芋2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11):67-70.

[10] 张培通,焦庆清,殷剑美,等.江苏省优质芋头产业发展策略之管见[J].长江蔬菜,2017(2):30-32.

[11] 殷剑美,张培通,王立,等.芋头食味品质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长江蔬菜,2017(24):28-3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