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 梁云贞 韦方立 董佩佩 黄秋婵

木棉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0

摘要 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品,采用芬顿反应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等研究木棉叶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与VC相比,木棉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更高,可更高效地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其对应的EC50分别为1.012、4.360、0.209 μg/mL,VC的EC50分别是12.877、7.760、11.229 μg/mL。根据此结果可判断出,在抗氧化方面木棉叶总黄酮表现出显著优势,在抗自由基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 木棉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中图分类号 R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6-0168-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6.039

Study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Leaves of 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 Merr

LIANG Yun-zhen, WEI Fang-li, DONG Pei-pei et al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Guangxi Normal Univerity of Nationalities,Chongzuo, Guangxi 532200)

Abstract Using ascorbic acid (VC) as a positive control, the activity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Gossampinus malabarica leaves in scavenging hydroxyl radicals,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and DPPH radicals was studied using Fenton reaction method, pyrogallol auto oxidation method, and other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VC, the total flavonoids in G. malabarica leaves had higher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ould efficiently scavenge hydroxyl radicals,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and DPPH radicals, with corresponding EC50 values of 1.012, 4.360 and 0.209 μg/mL, respectively. The EC50 values of VC were 12.877, 7.760 and 11.229 μg/mL,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is resul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total flavonoids in G. malabarica leaves exhibit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have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combating free radicals.

Key words Leaves of 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 Merr;Total flavonoids;Antioxidation activity

黄酮为一种典型的多酚类物质,其在很多生物体内都存在,相关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其表现出抗癌、降血脂、抗衰老等方面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与其抗氧化性密切相关,因而很有必要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相关试验研究发现,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毒性高,因而很有必要提取出自然界中的抗氧化剂,这也是目前此领域的研究重点[1-4]。

木棉叶为木棉植物的叶[5-6],是一种传统药材,在传统药物和民间疗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多疾病治疗方面效果很显著,如泄泻、痢疾、血崩等。目前关于木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花的有效成分研究[7-8],而有关木棉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鲜见报道[9-10]。笔者采用芬顿反应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等研究木棉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材。木棉叶采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1.1.2 试剂。芦丁标准品,来源于Bioszune 公司;邻二氮菲、DPPH(CAS:1898-66-4,上海晶品)、邻苯三酚、过氧化氢、抗坏血酸(VC)、Tris均为分析纯。

1.1.3 主要仪器。UV-1601型光度计;SHB-Ⅲ型真空泵;电热箱;PHS-3C型pH计;DKS-12型水浴锅;KJ23B-AN型微波炉;FW 800型粉碎机。

1.2 试验方法

1.2.1 木棉叶总黄酮的提取。按照文献[9]的提取流程对木棉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即木棉叶→清洗→烘干→粉碎、过筛60目→称重→浸提→微波处理→抽滤→收集滤液(即木棉叶总黄酮提取液)→冷藏。

1.2.2 木棉叶总黄酮浓度的测定。

1.2.2.1 芦丁标准曲线。通过电子天平准确称量芦丁对照品25.0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80%乙醇进行混合,并充分定容,精密吸取0、2.0、4.0、6.0、8.0、10.0、12.0 mL分别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5%亚硝酸钠1.5 mL,充分混合后在室温下静置6 min,再加10%硝酸铝1.5 mL混合后静置,然后加入20 mL的4%氢氧化钠溶液,通过80%乙醇定容,充分混合后在室温下静置15 min,同时设置80%乙醇为空白进行对照研究,在510 nm处检测吸光度,对数据处理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出回归方程为A=11.533C+0.008(R2=0.999 8)。

1.2.2.2 木棉叶总黄酮浓度检测。取“1.2.1”木棉叶总黄酮提取液1 mL置于50 mL容量瓶,通过“1.2.2.1”方法于510 nm 处检测出吸光度,然后根据芦丁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总黄酮的浓度。

1.2.3 木棉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1.2.3.1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芬顿反应法,以罗宇倩等[11]和罗超等[12]的方法为基础,并进行适当调节。其中每管加入0.5 mL的7.50 mmol/L邻二氮菲和等量的PBS溶液(0.75 mmol/L,pH 7.4)以及硫酸亚铁铵,充分混匀,接着向其中加入0.5 mL 0.1%过氧化氢溶液,以超纯水为未损伤管,将1.0 mL各浓度的提取液加入各样品管中,未损伤管以超纯水代替,充分混合处理后在37 ℃条件下水浴处理60 min,然后536 nm处测吸光度。同时利用VC溶液进行对照,羟自由基清除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清除率=[(A样品-A损伤)/(A未损伤-A损伤)]×100%

式中:A样品为样品管吸光度;A未损伤为未损伤管吸光度;A损伤为损伤管吸光度。

1.2.3.2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主要参考文献[13-14]的方法并进行一定的修改。在试验过程中先量取3.5 mL Tris-HCl试剂,加至1.0 mL样品溶液中,充分混合处理后水浴20 min,接着加入0.5 mL邻苯三酚溶液,混合处理后于25 ℃水浴反应4 min,再加入3滴8 mol/L HCl溶液,以便结束反应,于325 nm处测定吸光度(A样品)。接着通过超纯水代替样品测空白管,所得结果记录为A0,对照管则加入10 mmol/L HCl溶液,吸光度记作A对照。设置的阳性对照为VC溶液,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清除率=[1-(A样品-A对照)/(A0-A对照)]×100%

1.2.3.3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主要依据文献[15-16]的方法,并进行适当改进。先通过电子天平准确称量39.4 mg DPPH,向其中加95%乙醇并定容至500 mL,适当混合后形成0.2 mmol/L DPPH溶液,放置到4 ℃环境中。对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后,形成浓度梯度的系列样品液。加入1.0 mL样品液到样品管中,接着向其中加4.0 mL DPPH溶液,设置95%乙醇为对照,以超纯水作空白。将3组均放置在30 ℃水浴环境中处理30 min,通过超纯水调零,在517 nm处测吸光度。设置同样的阳性对照,DPPH自由基清除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清除率=[1-(A样品-A对照)/(A0-A对照)]×100%

式中:A样品为样品管吸光度;A0为空白管吸光度;A对照为对照管吸光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木棉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木棉叶总黄酮浓度的提高,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持续升高。木棉叶总黄酮浓度在0.352~2.464 μg/mL时清除作用很明显,且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经计算,木棉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0%的EC50为1.012 μg/mL,而VC的EC50为12.877 μg/mL,由此可知,在同样的条件下木棉叶总黄酮可更好地清除羟自由基,比VC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2.2 木棉叶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木棉叶总黄酮浓度的提高,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不断提高。木棉叶总黄酮浓度在2.600~13.000 μg/mL时,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很显著。经计算,木棉叶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50%的EC50为4.360 μg/mL,而VC的EC50为7.760 μg/mL,由此可知,在同样的条件下,前者可更好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比VC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2.3 木棉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从图3可以看出,木棉叶总黄酮浓度在0.129~0.775 μg/mL时可以清除DPPH自由基,且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经计算,木棉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的EC50为0.209 μg/mL,而VC的EC50为11.229 μg/mL,由此可知,在同样的条件下木棉叶总黄酮可更好地清除DPPH自由基,其活性水平更高。

3 结论

该试验研究了木棉叶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活性,发现其清除这3种自由基的活性均高于VC,其EC50分别为1.012、4.360、0.209 μg/mL,其对不同类型自由基的清除性能存在差异,对比结果为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体上看木棉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性能高,且不会产生显著副作用,有明显的应用性能优势,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富远,高明,楼云雁.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8):1730-1732.

[2] BERET A,CAZENAVE J P.Plant flavonoids in biology andmedicine[M].New York:Elsevier Science,1988.

[3] 邓斌,王存嫦,徐安武.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中国油脂,2009,34(3):54-57.

[4] 王桃云,王莹,钱玮,等.大豆荚壳异黄酮制备与体外抗氧化性研究[J].大豆科学,2009,28(5):913-916.

[5] 黄燮才.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4-12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