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防控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

作者: 王菲菲 刘利兰 管云 李慎磊 李勇华 黎倩莹 欧继喜

不同防控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0

摘要 为了解不同防控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促进土壤处理和防虫网的推广应用,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药为对照,比较防虫网和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使用成本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最高,达86.5%,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为77.2%。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和防虫网处理区单株质量和产量均比常规防治区高,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农药使用量减少38%~58%。综合考虑防治效果、物资成本和增产效果等因素,生产中推荐全生育期使用小拱棚防虫网防治黄曲条跳甲,经济允许条件下可利用生物制剂进行土壤处理,具有一定增效效果。

关键词 措施;黄曲条跳甲;土壤处理;防虫网

中图分类号 S43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2-012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2.02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Control Measures on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WANG  Fei-fei1,LIU  Li-lan1,GUAN  Yun2 et  al

(1.Shen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2. Guangzhou Rui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and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trol measures on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promot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il treatment and insect prevention nets,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control effects of insect prevention nets and soi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insect prevention nets on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as well as their use costs and effect on crop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insect prevention net area had the highest barrier effect, reaching 86.5%, and the barrier effect of the insect prevention net area on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was 77.2%.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individual plants in the soi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insect prevention nets and insect prevention nets treatment are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 area, with a decrease of 2-3 times in pesticide use and a decrease of 38%-58% in pesticide use. Taking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s, material costs, and yield increase, it was recommended to use small arched shed insect prevention nets throughout the entire growth perio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Under economic conditions, biological agents could be used for soil treatment, which had a certain synergistic effect.

Key words Measures;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Soil treatment;Insect prevention net

作者简介 王菲菲(1987—),女,安徽淮北人,农艺师,硕士,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通信作者,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作物品种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22-12-27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是严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同时也危害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等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1]。蔬菜幼苗受黄曲条跳甲危害最为严重,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均能直接危害作物[2],影响作物质量甚至造成绝收。黄曲条跳甲抗药性强,善于躲避喷洒药物,是目前蔬菜上最难控制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黄曲条跳甲综合防控产品和技术也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黄曲条跳甲的主要绿色防控措施有黄色黏虫板、信息素、防虫网和土壤处理等[3-6],在农药减量增效方面均有较好成效。由于农户过度依赖化学防治,对于防虫网、土壤处理等绿色防控产品的防虫效果,使用成本和产量影响等方面有顾虑,因此在推广应用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以深圳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建设项目为契机,对不同控制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示范试验,并总结了其经验和技术要点,为黄曲条跳甲的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年5和6月在深圳市坪山区绿基公司蔬菜基地开展,菜心和小白菜试验地前茬作物均为辣椒,试验地黄曲条跳甲分布均匀,危害普遍较重,为控制跳甲危害设置不同处理方式,比较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试验地各处理田块设有间隔行,平整土地后浇湿土壤,适时种子直播和疏苗。除试验方法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菜心品种为粤翠1号(广东科农蔬菜种业有限公司),小白菜品种为青梗菜(广州绿霸种苗有限公司);供试防虫网(山东为农塑业有限公司)为40目的白色尼龙网,用于物理阻隔黄曲条跳甲成虫;供试土壤处理剂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用于处理土中黄曲条跳甲幼虫。

1.3 试验方法

菜心试验地和小白菜试验地分别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土壤处理+防虫网区、防虫网区和常规防控栽培区,每个处理区面积66.7 m2,每个处理区共3垄地。播种前对土壤采用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处理,播种后设置拱棚顶部距地不少于0.7 cm的40~60目防虫网。常规防控栽培区按照农户习惯用药栽培,土壤处理+防虫网区和防虫网区根据害虫种群发展趋势适时用药。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1.4.1 危害情况。

每个试验处理区采取5点取样调查法,每点调查10株,在出苗后和采收前共调查4次,间隔时间为7~10 d,观察记录每株虫孔个数、被害率、百株成虫数量,计算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被害率=被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阻隔作用=(常规栽培区百株虫数-试验区百株虫数)/常规栽培区百株虫数×100%。

1.4.2 产量。

采收后每个处理区随机测量50株作物的单株质量,折算成平均单株质量;每个处理区取3个点,每个点测量1 m2的产量,折算成1 hm2的产量。

1.4.3 农药使用情况。

详细记录和监督3个处理农户进行的农事操作、农药使用种类和施药次数。

1.5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10和SPSS 17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ANOVA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黄曲条跳甲的危害情况

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区黄曲条跳甲对菜心和小白菜的危害情况有明显差异,土壤处理和防虫网可以显著减少黄曲条跳甲危害,且相比于防虫网区,土壤处理+防虫网防控区在害虫种群控制和减少害虫危害等方面均有增效作用。在播种后10、20、30 d和采收前1 d黄曲条跳甲危害虫孔数持续增加,采收前1 d虫孔数最高,常规防治区采收前1 d菜心和小白菜虫孔数,高于土壤处理+防虫网区和防虫网区,其中土壤处理+防虫网区虫孔数最低;常规防治区菜心和小白菜整个生育期平均被害率为18.3%,高于土壤处理+防虫网区的3.5%和防虫网区的4.4%;土壤处理+防虫网在菜心和小白菜整个生育期的黄曲条跳甲发生量为平均百株虫量是4.3和4.0头,防虫网处理区分别为5.8和7.5头,均低于常规防治区。虽然常规喷药对黄曲条跳甲具有一定防控作用,但在播种后直至采收其百株虫量仍较高;而土壤处理和防虫网处理能显著减少黄曲条跳甲发生量,土壤处理+防虫网区对黄曲条跳甲的平均阻隔作用最高达85.7%,防虫网区对黄曲条跳甲的平均阻隔作用为76.6%。

2.2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土壤处理+防虫网和防虫网处理区菜心和小白菜,单株质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防治区,且土壤处理+防虫网处理区的产量显著高于防虫网处理区。土壤处理+防虫网比常规防治区菜心产量增加840 kg/hm2,增长率为4.7%,小白菜产量增加277.5 kg/hm2,增长率为1.1%。防虫网处理区比常规防治区菜心产量增加555 kg/hm2,增长率为3.1%,小白菜产量增加834 kg/hm2,增长率为3.4%。因此防虫网并不会影响作物产量,能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暴雨等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土壤处理能减少土壤中黄曲条跳甲幼虫和蛹数量,从而减少田间虫源基数,2种措施均对作物有增产作用。相比于单用防虫网处理,联合2种措施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单株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2.3 不同处理防控物资使用情况

菜心和小白菜的3个处理区在播种前喷洒丁草胺进行了芽前除草,并施用精制有机肥作为底肥;防虫网处理区在播种后设置防虫网;土壤处理+防虫网处理区在播种前用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75 kg/hm2)进行了土壤处理减少了土壤中残留的病虫害,并在播种后设置了防虫网。后期按照农户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施药习惯采取应急措施。由表3可知,常规防治区菜心施药6次并使用农药6 075 g/hm2,常规防治区小白菜施药9次并使用农药7 125 g/hm2,土壤处理+防虫网和防虫网处理区菜心和小白菜均比常规防控区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农药使用量减少38%~58%。农药使用种类中,杀虫剂使用量最多且成本最高,其次是杀菌剂和除草剂。不同处理区防控物资使用成本最高的是土壤处理+防虫网处理区,除去土壤处理剂成本较高,其成本为3个处理区最低。防虫网区的菜心和小白菜成本比常规防控区减少了13.2%和19.5%。

3 结论与讨论

黄曲条跳甲在南方地区已超越了小菜蛾成为最难防治的蔬菜害虫之一,研究表明,应用黄板、信息素和防虫网等非化学药剂手段诱杀或阻隔黄曲条跳甲[3-5],应用昆虫病原线虫[7]、苏云金芽孢杆菌[8]和金龟子绿僵菌[9]等生物制剂防治黄曲条跳甲均取得了一定成效。防治黄曲条跳甲不应只重视成虫治理,应同时重视土壤中黄曲条跳甲幼虫和蛹的治理,研究表明在播种前采用土壤处理的方式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防效,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绿僵菌等生物制剂进行土壤处理,表现出不差于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且相比于常规栽培具有增产效果[10-11]。蔬菜生产上利用40目防虫网能有效阻隔黄曲条跳甲,且相比于常规栽培具有增产效果[1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