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作者: 李裕鸿 王鑫然 张宇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0

摘要 基于商务部发布的农业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贸易的影响及未来趋势。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使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大幅下降,自美进口额度降幅大于对美出口,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未来趋势难以预测。同时,贸易摩擦也为中国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促进中美双方和平对话,构建良性贸易环境;二是积极开拓多元化农产品市场,防范进口集中风险;三是推动农产品贸易转型,增强国际竞争力;四是加速农业科研改革与发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3-0212-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3.050

The Impact of Trade Friction on China’s Agricultural Trade

Abstract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trade data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trade and its future trend. The research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friction has greatly reduced the trade of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ch as soybeans and cotton impor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total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frictions are complex and persistent, and 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trade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irst, promote the peaceful dialogu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build a trade environment;second, actively explore diversifi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s and prevent the risk of import concentration;thir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and enhan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fourth, accelera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Key word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Trade friction;Agricultural products

经历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全球发展红利后,在全球国家以民族主义为基调的今天,逆全球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各国之间贸易的竞争与矛盾愈来愈多。而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

2018年3月23日,美国开始加征钢铁、铝制造产品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正式开始。在这之后,美中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截至2019年12月初,美国的关税清单几乎已经覆盖了所有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为了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和霸权行为,中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展开相关反制措施,将美国的大豆、谷物、猪肉等农产品列为重点的加征关税对象。直到2019年12月13日,中美两国终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开放、技术转让、汇率透明、扩大自美进口等方面做出让步,并承诺在2017年的贸易基数上, 于2020、2021年共增加自美进口农产品的额度320亿美元;而美国则分阶段取消对中的关税政策,减少贸易争端。中美两国都是世界范围内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1]。而今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的两年时间已经结束,事实上协议的进展并不顺利,中美双方仍具有一定分歧。可以预见,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持久且不可逆转,其必然会冲击双方国内乃至全球农产品市场稳定性。因此进行贸易摩擦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且需要及时更新相关政策应对。

目前中美签署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已告一段落,但中美贸易摩擦在事实上没有结束,反而进入了新变化、新阶段。但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延续性影响及现时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仍主要集中在2018年贸易摩擦发生的时限内。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总结近年来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贸易造成的影响,更新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动态,预测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向,探究持续存在的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贸易造成的影响并做出政策应对。

1 文献回顾

美国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相互之间贸易合作密切,而农业领域的合作是双方最早开始的合作之一。随着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由于双方文化、政治与经济的差异,一些摩擦时有发生,在2018年特朗普挑起新一轮贸易摩擦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阶段,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于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研究方面,事实上,中美两国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双边合作关系不断加深,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屡有突破[2]。在2018年以前,中美两国虽然时有摩擦,但总体贸易往来仍呈发展态势,直到2018年4月中美两国进入新的贸易摩擦阶段,对双方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美进入新的贸易摩擦态势后,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各国学者对于两国的研究产生了空前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影响、对中美两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同时这些研究普遍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不利于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甚至世界经济发展。陈继勇等[3]从美国贫富两极分化、反全球化趋势抬头以及巨额贸易赤字3个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改善中美经贸关系。同时,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逐步攀升,进而冲击美国产业结构,造成中美经贸关系由互补到竞争的转变,这是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本原因[4]。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摩擦的急剧变化源于两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同时美国主观上想阻遏中国发展故而挑起贸易争端。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乃至世界经济都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参与建构全球价值链体系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中美贸易摩擦,上述文献主要使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和部分可能的成因。

在定量研究方面,通过动态 GTAP 模型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不同情景进行模拟,研究了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及世界经济可能造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得到了在短期内中国农产品和轻工业的产出增加,其余部门的产出出现下降;美国肉类、采掘、食品、纺织、重工业、通信和服务部门的产出上升,剩余部门的产出下滑的结论[5]。同时,国外也有大量研究运用 CGE 模型来研究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郭晴等[6]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CGE) 研究表明,当中美双方相互加征 25% 的关税时,美国居民福利增加而中国居民福利减少。

关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研究方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坚持对开放,与世界市场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农产品贸易在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过去40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7]。

近年来,中国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影响要素,贸易结构等问题,认为中国农业发展虽有波动,但呈长期稳定态势[8]。而在中美贸易摩擦日益严重之时,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一带一路”合作的研究中,如果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农产品,中美两国的实际 GDP、居民福利和就业均会遭受负面冲击,而 “一带一路”国家可以取代部分中国自美的进口需求,替代率随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的增加而上升[9]。以上研究所用方法以定性研究和实证分析为主,在定性研究方面,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前景及危机应对进行了探究。在实证分析方面,构建贸易模型,测度贸易指数,客观实证地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概况。这些研究紧跟时代浪潮,为中国农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

在关于中美农产品贸易研究的方面,基于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中美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10]。在出口优势方面,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优势是资源密集型,中国农产品出口优势是劳动密集型,应建立完善中国农业贸易体系[11]。在贸易结构方面,中美贸易摩擦使中美贸易结构转移,短期要解决大豆和饲料的缺口问题,长期要调整农业种植和进口结构,保障国内农业稳定[12]。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研究普遍认为中美农产品贸易紧密程度逐渐增大,农产品贸易结合度不断提高,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所用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贸易测度指数,如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再通过大量测算数据和客观准确的实证分析来得出结论。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方面,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农产品贸易是中国应对贸易争端的博弈筹码,但同时贸易摩擦也暴露出中国农业的一些问题,即某些农产品内供给不足,依赖进口程度高[13]。这样的问题需要中国及时调整农业战略,更新中美贸易结构。在中美贸易结构的问题上,短期要解决大豆和饲料的缺口问题,长期要调整农业种植和进口结构,保障国内农业稳定。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都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但中美双方在贸易摩擦中受到的影响截然不同。对中国来说,参与全球价值链受影响严重,但同时也强化了中国的多边贸易[14]。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农业和美国农民伤害程度远大于中国[15],中美贸易摩擦也为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改革机遇。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压力下,中国与拉美各国、俄国等国家的农业合作得到发展,也促使了中国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合作,增强了彼此间的农产品价格关联程度[16]。

在以上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在定性研究方面,主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农业贸易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则以GTAP等贸易模型为基础构建研究方案,通过测算大量数据,兼以测度贸易指数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客观准确地阐述了摩擦的多方面影响。

以上研究阐述了近年来急速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及世界经济的多方面影响,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建议,但自中美双方于2020年1月签订了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后,中美贸易关系又进入了新局面,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存在的背景,以上文献缺少对中国农业贸易发展的现时建议。笔者通过对以上文献的研究,整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结合当下国际社会背景,应用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基于商务部发布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新格局、新影响,对未来发展做出合理预测,为中国农业稳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