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北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作者: 曾秀丽 张兴端 李秋卓 史婵 张芳魁 韩丽

渝东北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0

摘要  通过查阅渝东北11个区县甘薯生产和品种应用情况,对甘薯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甘薯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渝东北甘薯产业发展及品种推广建议:积极引进培育甘薯加工企业,大力开发甘薯精深加工新产品;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品种,建立健全种薯种苗繁育体系;统筹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科技服务力度。

关键词  渝东北;甘薯;产业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7-0024-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06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Sweet Potato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ongqing

ZENG Xiu-li, ZHANG Xing-duan, LI Qiu-zhuo et al

(Chongqing Three Gorges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ongqing 404155)

Abstract  By consulting the production and variety application of sweet potato in 11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Northeast Chongq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weet potato industry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weet potato industry,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variety promotion of sweet potato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ongqing were proposed as follows: actively introducing and cultivating sweet potato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nd vigorously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for sweet potato intensive processing; selecting planting varieti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establish and improving the seed tuber and seedling breeding system of sweet pota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increasing policy suppor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s.

Key words  Northeast Chongqing;Sweet potato;Industry status;Development suggestions

甘薯兼具粮食、经济作物的功能,其用途广泛,主要用作鲜食、淀粉加工、食品原料、饲料及工业等,还可作为叶菜、观赏园艺植物[1]。甘薯广泛分布于40°N以南,种植面积以亚洲最多,其次为非洲,美洲居第3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年种植面积238万hm2,占全世界29.5%,总产量5 325万t,占世界产量的57.9%(FAO,2020)。在粮食短缺年代,甘薯在解决老百姓温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甘薯在乡村振兴中仍将大有作为。甘薯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等特点,即使在严重干旱的丘陵山地、谷类作物颗粒无收的田块,鲜薯产量仍可达到22.5 t/hm2,薯干产量远高于谷物类作物。甘薯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将以甘薯优良品种大力推广为前提,因此了解甘薯品种推广现状十分必要。鉴于此,笔者介绍了渝东北甘薯推广品种情况及产业现状,对比世界甘薯产业发展水平和我国甘薯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渝东北甘薯产业发展及品种推广建议。

1 甘薯产业发展趋势

据报道,美国甘薯消费以鲜食为主,占76%;日本甘薯消费鲜食占47%、加工酒精占28%、淀粉占15%、食品占7%、其他占3%。目前,中国甘薯加工产品仍以淀粉、粉条粉丝、甘薯干等传统产品为主,市场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动。甘薯全粉、速冻薯泥薯块、冷冻烤 甘薯、紫薯羹、紫薯发酵酒、甘薯馒头、面条以及其他新型休闲食品开发潜力大。膳食纤维、甘薯蛋白等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将促进甘薯产业向高效益产业发展[1]。重庆甘薯加工产品也以淀粉、粉条粉丝、甘薯干等传统产品为主,重庆曾开展了甘薯生产燃料乙醇的尝试,但没能成功投产,甘薯糖、甘薯休闲食品、甘薯饮料的生产量更小[2]。

2 渝东北甘薯生产现状

2.1 渝东北甘薯面积分布

重庆市的渝东北区域包括万州区、开州区、梁平区、云阳县、忠县、丰都县、垫江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11个区县,这个区域历来是重庆市甘薯的优势产区之一,甘薯(红苕)被称为三大坨(包谷坨、洋芋坨、红苕坨)之一。2021年重庆市甘薯种植面积33.36万hm2[3],其中渝东北区域种植甘薯13.07万hm2,占全市总面积的3917%(表1),以开州区甘薯种植面积最大,达到2.44万hm2,其次是奉节县和云阳县,分别为1.92万和1.74万hm2;垫江县、城口县和梁平区较少,分别只有0.57万、0.44万、0.44万hm2。

2.2 渝东北甘薯品种应用情况

2.2.1    品种面积分布。

对重庆市种子站发布资料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重庆市渝东北区域甘薯种植品种62个[3]。依据渝东北推广种植面积大小排序,有19个品种的种植面积都在2 000 hm2及以上(表2)。其中,万薯7号推广面积最大,达12 601 hm2,占该区域的9.66%;其次是潮薯1号,面积为10 333 hm2,南薯88、万薯5号、徐薯22分别居第3、4、5位,面积分别为10 166、5 839、4 666 hm2。万薯7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选育的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鲜食型品种,鲜薯产量高,食味品质非常好,2019年获得重庆市“三峡杯”十大好吃鲜食甘薯品种。潮薯1号是引入渝东北很多年的品种,该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强,但干物率不高,很适合作猪饲料品种,因此推广面积较大。南薯88是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鲜食品种,适宜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万薯5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选育的2012年通过国家鉴定淀粉型品种,该品种产量中等、淀粉含量高、淀粉产量高,适宜淀粉加工。徐薯22是江苏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淀粉型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广,在全国推广应用面积大。

2.2.2    品种类型分布。

根据渝东北主要推广品种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种植面积较大的19个品种中以淀粉型品种为主,共有10个,依据推广面积大小分别是万薯5号、徐薯22、渝薯4号、万薯6号、商薯19、渝薯27、徐薯27、万薯8号、渝薯17和渝薯2号,种植面积占渝东北种植总面积的26.64%;其次为食用型品种3个,分别是万薯7号、万薯10号和龙薯9号,种植面积占14.01%;然后是饲料型品种2个,分别是潮薯1号和67-12,种植面积占10.99%;兼用型品种2个,分别是南薯88和万薯9号,种植面积占10.43%;紫薯型品种2个,分别是万紫薯56和渝紫薯7号,种植面积占5.54%(表3)。

2.3 渝东北甘薯产业特点

2.3.1    渝东北区域甘薯主推品种以淀粉型为主。

上述结果表明,渝东北区域甘薯主推应用品种类型仍以淀粉型品种为主,主要是因为甘薯加工产业还是以淀粉和粉条系列加工为主,这一区域尤其以巫山县大溪乡的传统黛溪粉条出名。主要加工企业有巫山的老磨坊粉条、巫峡粉丝、匡氏粉条、吉富粉条等。奉节县的祥飞农业、峡夔农业等公司以及新兴年产8 000 t鲜湿火锅宽粉的“巴薯粉匠”。云阳县的千丝来食品[4]、万州区苕友食品的淀粉、乡下香的手工粉皮以及传统的农户甘薯淀粉加工习惯等保持了渝东北淀粉甘薯品种的主导地位。其次是食用型、饲料型和兼用型品种,3种类型品种推广应用面积差不多,这些品种会根据种植户的实时需要,进行食用或就近市场销售、用作饲料、加工淀粉等。随着当前甘薯产业发展趋势,淀粉型产业依然为主但略有下降趋势,鲜食型(包括紫薯)产业有迅速上升趋势,叶菜型产业在城市周边迅速发展,得到广大市民喜爱。近年在甘薯小食品加工方面,也有较大进展,如位于开州浦里经开区的重庆诚悦食品公司年产500 t的油炸薯条产品,供不应求,带动了开州种植专用品种龙薯9号2 000 hm2。

2.3.2    万薯系列品种推广应用面积比例较大。

19个主推品种中万薯系列占7个,面积达3.60万hm2,占主推品种面积40.83%。其中,万薯7号1.26万hm2,居第1位,万薯5号0.58万hm2,居第4位,万紫薯56居第7位,万薯6号居第9位,万薯10号居第10位,万薯9号居第11位,万薯8号居第16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品种具有明显的突出优势,如万薯7号高产且优质,特别是食味品质特优,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是重庆市第1个通过国家鉴定的黄心鲜食品种, 2019年获得重庆市“三峡杯”十大好吃鲜食甘薯品种称号。例如,万薯5号于2012年同时通过重庆和国家品种鉴定,该品种鲜薯产量中等,但其淀粉含量在重庆区试和国家区试中分别为25.2%和23.7%,明显高于同期参试品种,单位面积淀粉产量优势明显。②万薯系列品种由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选育,该育种单位位于渝东北腹心地带万州区,一直是国内重要的甘薯育种单位之一,选育的甘薯新品种在渝东北有更好的适应性。③自2008年国家建立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以来,依托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的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万州综合试验站,把渝东北的万州、开州、云阳、巫山和巫溪5个区县作为甘薯新品种新技术的重点示范区县,也助推了万薯系列品种的示范推广。

2.3.3    甘薯饲用比例较高。

饲料及兼用型品种种植面积占20%以上,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甘薯淀粉提取后的薯渣多用于饲料;薯藤用作鲜食和青贮饲料。据调查,在渝东北,甘薯仍是农户散养猪的主要饲料,每年5—9月甘薯生长期以薯藤作为粗饲料,从9月开始收获薯块作为精饲料,一直持续到次年1月,与传统的过年猪育肥过程相重合,所以这一模式能保持多年不变,这与重庆生猪产业发展现状统计情况一致。重庆生猪散养场所占比例在98%以上,高于全国95%的平均水平,但生猪养殖场中以散养场为主的局面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6]。

2.3.4    叶菜甘薯、高品质鲜食甘薯市场日益增长,成为消费新潮。

叶菜甘薯种植面积虽然只有1 300 hm2,但种植区域正在扩大,菜市场上从4—11月都能见到本地甘薯茎尖。大型商超一年四季均有鲜食甘薯出售,甘薯的健康保健作用日益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和普遍喜好。

2.4 渝东北甘薯产业存在问题

2.4.1    淀粉加工企业效益不稳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